別讓孩子變成你的全部,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媽媽要知道

2020-10-13 秀寶媽咪

孩子是家長前進的動力,也是未來的希望,父母也會因此將寄託都放到孩子身上。從孩子出生之後,媽媽就成為了他們最親近的人,每次問孩子最喜歡誰的時候,孩子都會將「媽媽」一詞脫口而出。


為了孩子,媽媽放棄了很多,她們的事業、時間、身材,甚至是健康,這些對於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為了將孩子生下來,媽媽還需要經歷痛苦,甚至威脅到了她們的生命。

「媽媽都是為了你好」,卻將女兒逼上絕路

很多電視劇裡面都會出現媽媽這個角色,有的媽媽可能非常嚴厲,有的媽媽將孩子當成自己的全部,有的媽媽卻一直在傷害孩子。

但很多媽媽都出現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控制欲」很強,在電視劇《小歡喜》中,大家看到了陶虹飾演的單親母親,離婚之後女兒就是她的全部。


然而女兒卻越來越不喜歡這個媽媽,媽媽看似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然而卻將女兒逼上了絕路,女兒得了嚴重的抑鬱症,孩子到最後都不想活下去了。

媽媽後來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但為什麼非要將自己的孩子逼成這樣才可以。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

家長總說自己是為了孩子好,他們認為的好只是他們自己認為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愛好,很多父母覺得不對的,就不會讓孩子去嘗試。


孩子就像是木偶一樣,被家長控制著,但孩子其實並不是木偶,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當他們到了青春期的時候,面對這樣的父母,孩子一邊是父母的愛,一邊又是自己真實的想法。

這個時候孩子心裏面就容易出現問題,家長是對的嗎?對於家長來說是的,但這是孩子的人生,孩子的想法才是家長應該了解,去支持的。

別讓孩子變成你生活的全部,真正的母愛也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家長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其實並不是特別多,每個人最終也是要依靠自己行走下去的,家長如果一直控制孩子,孩子或許會習慣,但家長能控制孩子一輩子嗎?當孩子變成一個人的時候,他們要怎麼辦。


▼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

有的孩子只要沒有按照家長的意願行事,父母就會不開心,在孩子面前甩臉子,這樣的家長其實只是愛自己,因為孩子做了你們喜歡的事情,你們就會開心。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只有父母,所以有的孩子為了討好父母,去選擇妥協,甚至主動去完成父母的期望,這樣父母就會開心,孩子即便不開心也會這樣。

這樣的父母難道不是在感情綁架孩子嗎?

▼孩子變得叛逆

「你怎麼學壞了。」很多家長會感到很奇怪,孩子為什麼會突然學壞,不聽家長的話,這些其實都是家長帶給他們了,孩子也是人,被逼到一定程度,也會產生反抗心理。

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卻都放在了孩子身上,都說父母是無私的,但有些家長並不是這樣。

別讓孩子到了最後恨你,媽媽要知道他們也有自己的天空

有的父母看似對孩子沒那麼上心,但其實他們一直在幫助孩子成長,孩子也會更加信任這樣的家長,想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並不是將他們當成自己的所有物。


家長的愛也要懂得適度,不僅家長對孩子有期望,孩子也是如此。

【貼心寄語】

希望不要讓孩子成為你的木偶。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相關焦點

  • 「媽,你能不能別再管我了!」真正的母愛,其實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執筆:小悠編輯:bobo定稿:楠楠母愛的偉大,不止是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也是在適當的時候,懂得退出。從小什麼都不管,假手於人,放任太過當然不好,但如果母愛過於泛濫就反而變成了對孩子無休止的控制。「媽媽,你以後能不能別再管我了!」麗麗是一位對孩子十分上心的寶媽,兒子樂樂今年已經到了快要上初中的年齡,她依然對管理孩子樂此不疲。不僅一日三餐精心設計,每天喝多少牛奶,吃幾個水果都嚴格按照她的要求,就連孩子自己想學籃球,也被她阻止,硬生生給孩子報了個鋼琴班。
  • 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真正的母愛是逐漸分離的過程導讀: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母子一場,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分,深情只在這漸行漸遠中才趨於真實。若母親把順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讓孩子童年貧瘠,又讓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 母乳餵養的那些事: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乳也可以得體的退出
    剖宮產的傷口還隱隱作痛,翻個身,坐起來,都需要幫手,而且餵母乳的姿勢也拿捏不好,孩子一吸奶就鑽心的疼,這是身體上的煎熬;這是我當媽媽的第二天,看著小小的孩子,我沒把握,我不知道會不會餓壞他,不知道我的堅持對不對,不知道我堅持的母乳餵養,對孩子來說是不是真的好,這是心理上的煎熬。
  • 中國母愛,是一場最難的退出
    「哎呀,知道了~」……好像從大學畢業工作開始,和媽媽的大部分通話就變成了這個樣子。有語言,無溝通,有談話,無內容。每次相見,彼此渴望接觸,卻又似乎找不到交點。每次過年回家,我們也很少聊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準備各種吃的,每天做一大桌子菜,不重樣地讓我吃。
  • 媽媽要學會得體地退出孩子生活:學會放手,才是真正的母愛無私
    媽媽要學會得體地退出孩子生活:學會放手,才是真正的母愛無私王姐的獨生子今年要大學畢業了,因為家裡就這麼一個「大寶貝」,王姐夫妻二人對於孩子一直是百依百順,只要孩子提出要求,王姐和愛人從來沒有拒絕過他。
  • 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別花十幾年的時間,養出最恨你的人
    被吞進媽媽肚子裡的包寶寶,再也不能和媽媽分開了。他的「獨立抗爭」,最終以失敗告終。媽媽最後的痛哭,說明這是一個悲劇的故事。以愛為名,控制孩子的父母,正在慢慢地毀掉自己的孩子。電視劇《小歡喜》中,單親媽媽宋倩的形象和動畫片中的「包媽媽」很相似。她離婚單身,女兒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她把全部的愛和希望都放在了女兒喬英子的身上。
  • 27歲兒子還被媽媽監視:真正的母愛是得體的退出,別拎不清楚
    朱雨辰感情不順,事業也開始走下坡路,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有一個「用全部生命去對待他的媽媽」。朱雨辰的媽媽主宰著他的一切,朱雨辰都上大學了,媽媽還要親自到學校給他鋪被褥,一個個尋問舍友會不會睡覺打呼嚕,影響他的兒子休息。
  • 真正的母愛不是過度付出,而是一種得體的退出,不然養出「仇人」
    最偉大的母愛不是過度付出,而是一種得體的退出記得網上看過這樣一個事情,讓人深有感觸,在一個大四合院裡,有一個叫小四的男孩,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還有三個姐姐,媽媽沒有什麼文化,思想很傳統,對小四格外寵愛,然而小四長大後,要結婚成家,媽媽性格大變。
  • 真正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智慧媽媽懂得給孩子自由,娃更聽話
    著名育兒專家尹建莉老師曾說過,「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自由的的孩子最自覺。」③愛攀比有些媽媽成天嘴裡都是別人家孩子的好,比如「別人家10歲的孩子都能幫媽媽做飯了,你還成天吃了睡,睡了吃。」
  • 真正意義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永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文/育兒女神Miss劉(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有不少孩子都是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長大的,在許多人眼中,母愛就等於永遠無私付出、不求回報。但有的媽媽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全部,每時每刻都在關注孩子,甚至全然不顧自己的生活。這樣真的正確嗎?
  • 真正的母愛是「得體」的放手:別浪費20年,養出最恨你的人
    可是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母愛以及正確的母愛呢?或許很多的父母都沒有辦法去把握。每當孩子遇到一些坎坷的時候,母親總是會在第一時間去替他解決問題。這樣的話可能母親心裏面就會有一些安慰,覺得這就是母愛啊,母愛就是要為了自己的孩子「遮風擋雨」奉獻一切。
  • 寫在孩子上學第一天:母愛這場得體的退出,騙人
    之前我已經不知道和他絮叨了多少遍:「以後你在學校一呆就是一天,早飯一定要吃好,有尿了別憋著課間早點去廁所,要和同學們友好相處……」說給他聽,給他做心理建設,其實也是說給自己聽,給自己做心理安慰。從一年級開始,他不在全天候圍著我轉,不再把他所有的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告訴我,慢慢地慢慢地他會形成自己的性格,擁有自己的經歷。
  • 真正的母愛不是一味的付出,而是懂得適當的退出
    經常有人問要孩子究竟是為了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裡,父母是兒女天生的恩人,只要你還在人世,永遠還不完。除非你能像哪吒一樣剔骨還父,削肉換母。而老人越覺得是養兒防老,就越容易吃虧,覺得心裡苦。拋開世俗的觀念,其實有一個令人感動的答案:為了付出和欣賞。
  • 從十九歲兒子的世界得體退出
    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說:「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愛的第一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目前,我正在經歷著第二階段,雖然這個過程對母親來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 真正的母愛:給孩子無私的愛,更要學會適時放手
    我非常贊同那位老爺爺說的觀點,上學就十分鐘的路程,早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了。 北大才女趙婕說:「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 給孩子無私的愛,更要學會放手。適時放手,得體退出,愛得高明,有節制,這才是真愛。
  • 不懂放手的母愛是要人命的
    他媽媽曾學梅認為孩子只有專心讀書,將來才有出息,於是將所有家務活都包下了。魏永康讀高中時,曾學梅還給他餵飯;讀大學時,曾學梅甚至幫兒子洗頭。3年後,他卻因生活不能自理被中科院勸退回家。神童被日常最基本的生活自理給毀了。其實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懂得合理的退出,適當的放手,給孩子空間和時間,這樣才能讓他們實現自我成長,變得越來越獨立,一個有獨立人格和能力的人,才能立足社會。
  • 聰明母親的真心話:學會得體退出兒子的生活,是媽媽的必備功課
    一位聰明母親的真心話:無論何時,要得體及時地退出兒子的生活聰明母親的真心話:學會得體退出兒子的生活,是媽媽的必備功課。蔣阿姨的這句話讓許多媽媽們都陷入了沉思,因為媽媽們早已習慣在孩子的生活和人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何時退出孩子的生活確實是許多媽媽未曾想到的。
  • 你知道「恰到好處」的母愛,是什麼樣子嗎?
    01「恰到好處」的母愛,是你幸福的樣子很多媽媽說,「自從做了媽媽,就忘記了自己是誰。」的確,有了孩子,最受影響,變化最大的人就是媽媽。不僅僅是角色身份的變化,還有看不見的內心變化。生活也翻天覆地地變了樣。
  • 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母愛
    01「恰到好處」的母愛,是你幸福的樣子很多媽媽說,「自從做了媽媽,就忘記了自己是誰。」的確,有了孩子,最受影響,變化最大的人就是媽媽。不僅僅是角色身份的變化,還有看不見的內心變化。生活也翻天覆地的變了樣。
  • 主持人陳辰談母乳餵養:母愛原來就是一場體面的退出
    每個能夠喝上甘甜乳汁的嬰兒都是幸福的,而從母乳餵養到斷奶的過程,卻是一場母子不斷退後的離別。12月22日,東方衛視主持人陳辰專門就母乳餵養發文。母愛原來就是一場體面的退出。分娩的時候,她從我的身體裡退房;以後的一天,她要從我的生活裡退房。一個心智獨立,精神自足的媽媽,才配擁有一個心智快樂,精神自由的孩子。我總是要面對一個又一個她掙脫我的手,兀自向前跑的時刻的。就像龍應臺在《目送》裡寫的,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