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便秘:[3]氣機鬱滯型的針刺療法

2020-12-20 百度經驗

【簡介】       便秘,是指糞便在腸管內通過困難,運出時間延長,排出次數減少,糞便硬結,排出痛苦的一系列症狀而言。中醫稱為便結、大便難、脾約、秘澀等。一般認為正常人由攝入食物,經消化到成為糞便排出體外大約需24~48小時,大便間隔時間平均為18-37小時,若超過48小時即可視為便秘。但隨攝入食物成分及數量、排便習慣的不同,間隔時間的差異很大。只要排出通暢、無痛苦,就不能視為便秘。當排便間隔延長,伴有大便乾燥硬結、排出困難、排便後有殘留感或不適感、腹滿墜脹等症狀時,才可為便秘。具上述症狀,即使每日排便1次或數次,也應列為便秘。【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便秘一症雖在大腸,但與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精神情志皆有密切關係,是人體陰陽、臟腑、氣血、情志失調的一種局部表現。如《濟生方》說:「素問雲: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平居之人,五臟之氣,陰陽二氣,貴手不偏,然後精液流通,腸胃益潤,則傳送如經矣。攝養乖理,三焦氣澀,運掉不行,於是乎塞結於腸胃之間,逐成五秘之患。夫五秘者,風秘、氣秘、溼秘、寒秘、熱秘是也」。陰虛則內熱, 陽虛則內寒。內熱伏於腸胃,播灼津液,食物殘渣變為燥糞,則形成「陽結」;內寒凝滯腸間,傳導遲緩,宿食留滯便結不出,則形成「陰結」。氣滯則胃腸塞塞,糞便停蓄,形成氣秘;血虧則津液枯乏,失濡潤滑利,形成排便秘澀。故《聖濟總錄》說:「陰陽之氣不平,寒熱相勝,或氣實塞而不通,或氣虛損而遺洩,或燥而結,或熱而秘皆陰陽不和之病也」。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實氣奎,氣機鬱滯或肺虛氣陷,升降失凋,致清陽不升,濁陰不能降,最易影響大腸傳導功能,形成_L竅塞而下竅閉。故肺病者,常有便秘或排便困難。肝氣鬱結、脾失運化、腎氣虧虛、久服瀉劑,也可引起和加重便秘。頑固性便秘,大多有腎氣不足之象。所以《沈氏尊生書·大便秘結源流》說:「大便秘結,腎病也。經日北方黑水,通於腎,開竅於二陰。益以腎主五液,津液盛,則大便調和。【 臨床表現】       1.弛緩型(低緊張性便秘):是慢性便秘中最常見的一型,找不到明確原因的便秘幾乎都屬此型。多由腹腔神經叢興奮低下所致,故又稱運動低下性或低緊張性便秘。該型一般無特殊痛苦和腹痛,以便意感淡漠或消失、3天或3天以上大便一次、排出困難、腹部脹滿不適、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狀為主。常伴有頭痛、眩暈、倦怠、疲勞、心悸、舌苔厚膩等全身症狀。有的可在左下腹乙狀結腸處們及膨大充盈的腸管。       2. 痙攣型(運動失調性便秘):一般認為該型便秘由植物神經系統失調,副交感神經   亢進而致腸運動異常所致,故又稱運動失調性便秘。臨床上較少見,以便秘或便秘與腹瀉交替進行,下腹部有不適感或鈍痛,排便後腹痛減輕,排出糞便如兔糞或山羊糞,另有食欲不振、暖氣等消化道症狀。可伴有頭痛、眩暈、心悸、疲乏、煩躁等全身症狀。左下腹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可捫及因痙攣變硬的索狀腸管或觸及發硬的糞塊。該型常見於過敏性大腸炎、腸結核、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及神經過敏症等。       3.直腸型:是指糞便進入直腸後排出困難或滯留過久。又稱直腸排便困難症。一般認為是由直腸壁的感受神經細胞應激性減弱,不能適時對進入直腸的糞便產生排便反射而致。以肛門下墜、排便困難、有排出不淨感和殘留感等為主症狀,直腸指診可觸及糞塊。-------------------------------本節以 氣機鬱滯型 為主。    【主證】糞便雖不結燥,但排出困難,雖感腹脹肛門下墜,但蹲廁後又無糞便或排不乾淨或排出後仍感墜脹。兼證;胸脅痞滿,納食減少,頭重昏悶,倦怠身困,腹脹腸鳴;排屁多,噯氣,舌苔多薄膩,脈象弦大。    【治則】理氣寬腸,祛風通便。

75%酒精常規消毒

大腸俞,平補平瀉【定位】  在腰部,當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四腰動、靜脈後支;布有第三腰神經皮支,深層為腰叢。

支溝,平補平瀉【定位】  在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解剖】  在橈骨與尺骨之間,指總伸肌與拇長伸肌之間,屈肘俯掌時則在指總伸肌的橈側;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和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及掌側神經。

氣海,平補平瀉【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1.5寸。【解剖】  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皮支。

天樞,平補平瀉【定位】  臍旁2寸。【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有第九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分支。

足三裡,平補平瀉【定位】 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緣一橫指處。【解剖】  在脛骨前肌,趾長伸肌之間;有脛前動、靜脈;為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皮支分布處,深層當腓深神經。

 【操作方法】平補平瀉法,留針10-20分鐘。 【 療程 】每日1次。7日一療程

相關焦點

  • 常見病便秘:[4]脾腎雙虛型的針刺療法
    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實氣奎,氣機鬱滯或肺虛氣陷,升降失凋,致清陽不升,濁陰不能降,最易影響大腸傳導功能,形成_L竅塞而下竅閉。故肺病者,常有便秘或排便困難。肝氣鬱結、脾失運化、腎氣虧虛、久服瀉劑,也可引起和加重便秘。頑固性便秘,大多有腎氣不足之象。所以《沈氏尊生書·大便秘結源流》說:「大便秘結,腎病也。經日北方黑水,通於腎,開竅於二陰。益以腎主五液,津液盛,則大便調和。
  • 非藥物療法治療小兒功能性便秘
    中醫藥治療小兒功能性便秘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方法多樣。其中中醫推拿、穴位敷貼、針灸、耳穴貼壓、穴位埋線等非藥物療法治療小兒功能性便秘,簡便易行、無毒副作用,已日益引起重視,並逐漸成為易於社區推廣的適宜技術。現報導如下。
  • 針刺放血療法講究多
    □記者林輝通訊員潘慧    近期,一些黑診所為患者採用的放血治療頻頻出事,讓一些人將其與中醫的放血療法聯繫起來,並提出質疑。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主任醫師趙俐黎表示,中醫的針刺放血療法是應用針刺破血絡或腧穴,放出適量的血液以治療疾病的方法,而非簡單粗暴的操作。
  • 中醫這4招就可以治療頑固性便秘,你學會了嗎?
    妙招二:針灸療法針灸治療頑固性便秘的根本仍然是辯證分型,分型不同,選取的穴位有所不同。針刺主穴多選用天樞、大腸俞等穴,可根據患者證型的不同而加減穴位,針灸時還應該注意手法、進針程度等。妙招三:中藥外敷療法中藥外敷是將藥物敷於相應部位,刺激體表穴位,達到溫經通絡、健脾強胃,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發生的目的[3]。中藥外敷患者痛苦少、創傷小、不良反應小,且操作簡單、方便,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 純粹,執著--針刺療法的電子音樂之道
    針刺療法作為從2009年開始持續升溫的電子音樂廠牌,已經讓電子音樂在流行音樂的世界中取得了自己的一些分量,而今Intro 2010的舉行更讓他們成為了中國最專業的電子音樂團隊。  關於音樂節,關於電子音樂,若你還有疑惑,針刺療法將給你一個全透明的解讀。
  • 放血療法治蕁麻疹
    放血療法是祖國醫學中針刺的一種,在臨床上,根據傳統醫學「氣行則血行,血行風自滅」的理論,採用放血療法治療蕁麻疹,療效明顯
  • 便秘的穴位療法
    點上面「穴位治百病」關注學習各種中醫特色療法,掌握專業技術,健康一身輕
  • 落枕的一針療法匯集
    本文是王文遠老師收集的落枕的一針療法,舉一即可反三,臨床思辨,然後應用,療效可期。落枕落枕是指一側項背部肌肉酸痛,活動受限的一種頸部疾病,多因夜間睡眠姿勢不當,枕頭高度不適,或風寒侵襲項背部,致使局部經絡受阻所致。
  • 楊冪頸部針刺放血治病看呆網友,聽聽中醫專家怎麼說
    金元時期,名醫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的針灸醫案,幾乎都用到了針刺放血療法,並認為針刺放血,攻邪最捷。明清時期,針刺放血療法已開始流行,中醫的針具發展也很快,三稜針已分為粗、細兩種,更適合臨床應用。浙江省中醫院針灸科醫生張舒燕為患者做針刺放血治療實熱證咽喉腫痛可用針刺放血療法 頸前一般不放血「很多咽喉腫痛的患者都來門診做過針刺放血療法,效果明顯,但是我們一般選用手指部位進行少量的針刺放血,一般不選擇頸前部針刺放血,因為這裡的血管較多,而且手指部位的特定穴位放血的治療效果也很好!」
  • 【獨家秘方】治便秘、大便幹,張仲景1個方子,潤腸通便3分鐘大便拉的淨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過便秘的體驗,有些人是偶爾因為飲食等原因出現的便秘。而有部分的人群卻會頻繁的出現便秘,便秘也是一種疾病,尤其是經常便秘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是很大的。這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呢?中醫認為便秘病因主要有以下2個方面1.實症:氣滯、食積和血瘀的情況;大多數病人的病因是由於情緒不穩定,影響了氣機的流轉,導致氣機的瘀滯。
  • 治便秘、大便幹,張仲景1個方子,潤腸通便3分鐘大便拉的淨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過便秘的體驗,有些人是偶爾因為飲食等原因出現的便秘。而有部分的人群卻會頻繁的出現便秘,便秘也是一種疾病,尤其是經常便秘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是很大的。這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呢?
  • 【獨家秘方】治便秘、大便幹,1個方子,潤腸通便3分鐘大便拉的淨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過便秘的體驗,有些人是偶爾因為飲食等原因出現的便秘。而有部分的人群卻會頻繁的出現便秘,便秘也是一種疾病,尤其是經常便秘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是很大的。這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呢?
  • 中醫療法巧治胃痙攣
    一、刮痧治療 胃痙攣與急性胃炎均是胃脘痛中的常見病。其病因相近,均為寒邪客胃、飲食不節、情志失調、肝氣鬱結、素體陰虛,又復感外寒而致病。氣機鬱滯、失於和降是其共同病機,因此可用同一刮痧方法治療。胃為水谷之海,主受納和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滯。氣機鬱滯,失於和降,則胃痛頻作。應用刮痧療法可疏通經絡、運行氣血,使胃部痛疼緩解。
  • 小兒便秘推拿 小兒便秘推拿清大腸
    小兒便秘推拿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和提高,人們特別是小兒的健康質量也越來越高,患大病危病的機率越來越少,然而一些常見病如腹瀉、咳嗽、便秘、體質差等卻越來越多,針對這些常見病吃藥打針往往對小兒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副作用,我們醫院採取的推拿按摩療法治療這些常見病往往能起到治癒和預防的作用,嬰幼兒的健康質量更是當今社會
  • 便秘的幾種家庭療法
    便秘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 人們可能會因為進食或避免食用食物,生活方式的選擇,所服用的藥物或所患的醫療狀況而出現便秘。對於許多人來說,其慢性便秘的原因尚不清楚。這被稱為慢性特發性便秘。
  • 三醫大新橋醫院傳統鉤針挑刺療法巧治痔瘡
    近日,記者從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中醫科獲悉,該科室採用中醫針刺療法治療痔瘡顯著療效
  • 中醫治療便秘有 475首方劑,發明了針刺灸法、穴位埋線等治療方法...
    綜合化、個體化治療慢性便秘作者: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 柯曉慢性便秘是一種高發病率的疾病,有報導稱我國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為 4.0%~10.0%,且隨年齡的增大而升高,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雖然患病率高,但實際就醫的患者不多 , 有報導稱實際去醫院求治的患者只有 25%。
  • 20個最有效的針刺處方和25個刺血療法!
    20個最有效的針刺處方: 1、急性腰扭傷:針刺人中向鼻根15度進針強刺激,同時囑咐患者轉動腰部。1次即愈!3-5次即愈。配合針刺內關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顯效,3-10次痊癒。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體炎:刺血雙側少商,放血1ml左右。一般1-5次痊癒,有效率97%。亦可以用青黴素皮試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脹感為度,然後各穴注入0.1ml,日2次。4-6次愈。有效率100%。
  • 孩子都有哪些常見病?如何做好居家調護?
    2020年9月26日,我們邀請到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的鄧麗麗醫生,為我們進行了關於《小兒常見病的特色療法及小竅門》的公益直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鄧醫生如何為各位家長支招。鄧麗麗《小兒常見病的特色療法及小竅門》
  • 【中醫特色療法】省祖研腎病科特色療法介紹
    腎病是臨床常見病,據統計慢性腎臟病患病率佔普通人群的13.0%,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超過1億人。慢性腎臟病發病還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十分重要。 腎病常見表現 腎病患者可有水腫、高血壓、尿量過多或過少、腰痛、乏力、血尿、貧血、噁心、嘔吐、食慾差、皮膚瘙癢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