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以音樂教育助推文化繁榮

2020-12-12 人民網教育

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擁有「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博士與碩士學位授權點、「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形成了從本科教育到博士後流動站完整而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在音樂人才的培養中,學院堅持傳承傳統音樂文化,不斷探索、與時俱進,使傳統音樂文化在新時期保持生機與活力,並且結合傳統音樂文化的特徵,對獨具特色的本土音樂文化發展模式進行研究,使傳統音樂文化能夠同外來音樂文化進行有效的融合,進而實現傳統音樂文化的持續發展,不斷為文化事業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運用先進的教育模式,構建科學的音樂師資培養體系

學院通過對音樂教育理念的完善,不斷推動音樂教育的發展。首先建立文化發展意識,在文化發展大環境來思考

音樂教育,使音樂教育能夠提升到文化層面,從而基於文化領域的視角,對音樂教育的發展策略進行分析,推動音樂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其次,打破傳統的以專業技能為主的人才培養理念,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堅持以「專業技能、理論修養與音樂文化並重」的教育模式,以培養音樂師資為主要任務,以培養實用人才為首要目標,以培養碩士、博士等研究與教學型人才為主的師範大學的音樂教育,實施有目的性、創造性的教學行為。學校將音樂文化知識運用到創作實踐、表演實踐或教學實踐中去,使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體系有系統化的了解和掌握,同時具備一定的批判思維,能夠進行獨立思考,積極投入到普及音樂教育的工作中,認識自身承擔的責任,積極參加社區或者學校所開展的音樂實踐性活動,進而培養出音樂技能與文化素養融合為一體的音樂人才。

建立系統性、開放性、人文性的課程體系,培養素質全面的音樂人才

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在音樂課程設置方面,系統性地對音樂課程體系進行充實和完善,設置了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主幹課程、教師教育課程、自主發展課程,根據音樂人才培養的需求,培養適應國家教育、文化發展的音樂師資。學校注重改善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在音樂教育中融合人文學科課程知識體系,搭建了開放性、人文性的音樂課程體系,並對其進行傳承以及進一步的創新。同時

依據學生主體需求,強調「以人為本」,通過打破及淡化音樂專業之間的界限,保證所設置的課程可以將特色化教學充分展示出來,使音樂人才培養計劃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學校致力於培養掌握音樂與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能夠傳承和發展音樂文化,在思想、文化、技能、技術綜合素質方面及教育教學研究方面均具有高水平的音樂師資。在音樂課程體系的設置中,保證學生能夠根據興趣愛好進行選擇,選取方向更具多元和自主的特點。此外,學院對不同學科的聯繫及彼此滲透性進行了加強,面向各個專業的學生開設相同的課程,促進了不同專業學生間的交流和溝通,有效推動了不同學科間的交融,讓學生在開放化的環境中對音樂藝術進行體會,使得音樂課程體系更加人文化,符合新時期課程設置標準,培養出素質全面、個性化的音樂人才。

開展豐富的音樂文化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舞臺

隨著對外開放日益加深,跨國、跨民族的國際文化交流與日俱增,國內音樂教育從業者越來越認識到各國文化交融的重要性。如今,南京大學音樂學院各類學術活動已逐漸形成品牌,並且越來越國際化。學院是國內第一批進行對外開放的師範院校,肩負著培養、培訓外國留學生的責任,因此圍繞傳統音樂文化設置了理論性課程、不同民族器樂課程等,滿足留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對於對外學術交流活動,學

院予以了高度關注,與不同國家音樂院系有著良好的溝通和聯繫,如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美國、法國以及德國等,在定期開展學術交流工作的過程中,採取的聯合辦校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組織學生參與各類演出,是提升學生音樂水平和綜合素養的良好方式之一,也有利於提高學生們的能力。學生們有機會參與到音樂學院舉辦的各類活動和校內各類演出,例如2019年中國傳統音樂實踐課程匯報演出,2019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拓展項目「擁抱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歌舞綜藝專場演出等,使每名學生都有展示、鍛鍊自己的機會。

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工作,培養音樂人才文化認同

在音樂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2019年6月,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傳戲唱曲承國粹」中國傳統音樂實踐課程匯報演出在隨園音樂廳精彩上演,南京白局、蘇州彈詞、揚州清曲、崑曲、京劇、越劇、黃梅戲等多個曲種、劇種齊亮相。南京師範大學歷來重視對傳統文化的挖掘與研究工作,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工作,並結合新時代特徵,在大學校園繼承、弘揚、提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以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內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於峰)

(責編:何淼、曹昆)

相關焦點

  • 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構建「雙一流」的音樂教育專業教學體系...
    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擁有「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博士與碩士學位授權點、「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形成了從本科教育到博士後流動站完整而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自1952年創辦以來,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在學科建設、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頗有建樹,擁有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江蘇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2016年音樂與舞蹈學科獲批江蘇省「十三五」重點學科專業,2018年又成為江蘇省優勢學科。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是江蘇省乃至全國音樂教師、高層次音樂師資、美育師資以及科研和音樂文化管理人才培養的基地。
  • 南京師範大學學子 開展抗戰紅色音樂文化調研
    本報訊(通訊員張子懿張譯元記者郭靖宇)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之際,由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學子組成的探尋紅色抗戰文化小分隊,在該院梁江歌副書記的指導下開啟了
  • 南京師範大學2021年音樂類招生簡章
    南京師範大學2021年音樂類招生簡章音樂學(師範)、舞蹈學(師範)專業致力於為社會、高等學校和基礎教育、藝術科研學術單位和演藝團體,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綜合人文藝術素養、高水平專業技能的音樂舞蹈表演編創人才、音樂舞蹈師資和高層科研人才,為社會培養音樂教育家和音樂學家奠定基礎。
  • 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自1972年辦學迄今,已走過了48年的發展歷程。在幾代教職員工共同努力下,學院已經建成具有完整的教學、科研和藝術實踐綜合功能的現代高等音樂教育體系,實施「德藝兼優、教演並舉」辦學目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學院師資隊伍年齡分布均衡,職稱結構合理,現有在編專任教師100人,其中正教授10人、副教授35人。
  • 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探索民族傳統音樂創新性發展路徑
    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充分認識到傳統民族音樂的深厚人文及社會價值,通過規範化的管理,健全的教學設施以及高水平的教學質量,開拓了音樂學院的全新發展空間。處在資訊時代發展背景下,學院意識到自身所承擔的傳承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職責,在充分認識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價值的基礎上,探索出一條民族傳統音樂的創新性發展路徑,極大地提高了音樂教學效率,完善了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教育機制,同時也為音樂學院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 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受聘為南京曉莊學院音樂學院名譽院長
    3月17日下午,南京曉莊學院在方山校區行政樓會議室隆重舉行名譽院長聘任儀式,聘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先生為該校音樂學院名譽院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南京曉莊學院校長許承明,科研處宋剛處長,音樂學院吳曉勇院長、朱曉春書記出席了聘任儀式。
  • 音樂豐盈了我的生活——記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蔡夢(右)獲聘德州學院客座教授   人物簡介  蔡夢,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常務理事、北京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音樂教育》期刊編委、教育部第二屆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家音樂課標研製和修訂組專家。
  • 2020年全國音樂學院排名
    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雄居2020年中國最好音樂學院排名10強。17 2 前21% 吉林藝術學院 4★ 中國高水平學科 17 2 前21% 南京師範大學
  • 江蘇南京:音樂教師這樣上黨課
    央廣網南京12月24日消息 12月23日晚,面對中共江蘇省委黨校主體班全體在訓學員,南京師範大學和江蘇省委黨校在省委黨校會議中心聯合舉辦了一堂別出心裁的音樂黨課——《百年紅船歌聲揚》。本次音樂黨課由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師黨支部書記張昱煜教授主講,音樂學院「中國紅色音樂文化傳播研究中心」大力支持,學院全體黨員教師和合唱團、舞蹈團、民樂團學院三大學生藝術團共同參與,將黨的百年曆程與不同時代背景下的音樂舞蹈呈現結合起來,用音樂闡述黨的歷史、體現黨的思想,是一種嶄新的黨員教育形式,是黨建、業務的有機融合。
  • 南京曉莊學院音樂學院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課程的改革與創新
    原標題:南京曉莊學院音樂學院新媒體時代高校音樂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 著名作曲家、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廖勇:堅守文化自信書寫中國...
    這部劇可以說實現了「音樂劇民族化」的設想,廖勇強調,「這就是我們音樂中的母語文化,這就是我們的辨識性和「口音」。舞臺與講臺要實現無縫銜接在北京歌劇舞劇院兢兢業業奮鬥十餘年,廖勇又先後收穫了幾個身份,一個是當選了北京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另一個則是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 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創新「音樂黨課」深化「課程思政」
    近日,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邀請該院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偉為「音樂黨課」開講,主題為「為人民而歌、為時代而歌——從『西域放歌』到『園丁之歌』」,學校音、體、美第69期300餘名入黨積極分子、三院師生黨員代表們齊聚大音樂廳共同聆聽,師生反響熱烈。
  • 浙江音樂學院成立音樂教育學院、高等音樂教育研究所
    杭州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一流專業」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滿足新時代音樂教育學科專業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的需要,9月16日上午,浙江音樂學院舉行揭牌儀式,正式成立音樂教育學院、高等音樂教育研究所。國務院音樂與舞蹈學學科評議組、首屆全國高校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等有關專家,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全國專業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系)負責人,以及省文化和旅遊廳領導、浙音師生參加儀式,共同見證了浙音在中國音樂教育專業建設探索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 浙江音樂學院正式成立音樂教育學院、高等音樂教育研究所
    國務院音樂與舞蹈學學科評議組、首屆全國高校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等有關專家,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全國專業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系)負責人,以及省文化和旅遊廳領導、浙音師生參加儀式,共同見證了浙音在中國音樂教育專業建設探索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 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2017級音樂學專業「啟·承」師頌音樂會舉行
    湖南師範大學2017級音樂學專業學生舉辦「啟·承」師頌音樂會。學生們精彩演繹歌頌師道弘揚師德的音樂作品。近日,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2017級音樂學專業「啟·承」師頌音樂會在音樂學院小音樂廳舉行,同學們用獨唱、合唱、鋼琴、器樂合奏等藝術形式演繹了《老師我想你》《長大後我就成了你》《老師我總是想起你》《飛來的花瓣》等歌頌師道弘揚師德的音樂作品,給音樂學院莘莘學子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 浙江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郭克儉教授專題
    30多年從教經驗,13年院長工作,浙江師範大學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第一人!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他就是榮獲「2018年省高校優秀教師」稱號的——浙江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郭克儉教授。郭克儉告訴記者,剛涉足音樂研究時,他關注的是如何把演唱這種看不見、抓不著的技能變得更直觀、更具體。可後來,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音樂文化的研究上。以中國傳統音樂表演為研究對象,構建獨具東方文化精神、中華藝術品格、傳統音樂特色的中國傳統音樂表演體系,是郭克儉領銜的課題「中國傳統音樂表演體系研究」的研究主旨,它也獲得了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招標項目,郭克儉成為浙江師範大學獲批該項目的第一人。
  • 星海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簡介
    > 星海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依託「星海」品牌與資源優勢,創於上世紀五十年代,1984年經國家教委批准開始成人學歷教育,1997年經學院批准設立成人教育辦公室,1999年為適應成人教育事業的發展改名為成人教育部,2004年正式成立繼續教育學院,全面負責成人學歷教育、自學考試以及各類學歷後、職前培訓、社會音樂藝術水平考級等組織管理與培養工作
  • 學院印象 | 音樂學院
    遼寧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始建於1990年,歷經藝術系、音樂系、音樂學院的階段性發展。擁有「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及完備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學與科研體系,下設音樂學系、音樂表演系、舞蹈系、音樂理論教研室、藝術實踐教研室、教師教育教研室和遼南音樂舞蹈文化藝術研究所等。
  • 天津音樂學院
    一:學校簡介  天津音樂學院於一九五八年十月四日建院。發展和繁榮音樂文化事業,為兩個文明建設做貢獻是學院的辦學宗旨。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德藝雙馨的音樂理論、音樂創作、音樂表演專門人才和音樂師資是辦學的中心任務。建院四十年來,已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四千多音樂人才。
  • 特色中求發展,創新中育人才 | 河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河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始建於1931年,由我國音樂教育奠基人李恩科先生在河北師範大學前身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的基礎上創設,李恩科任系主任,音樂教育家丁善德1996年,原河北師範大學音樂系和河北師範學院音樂系合併成為新的河北師範大學音樂系,並於2001年成立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