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腎竇分離徵,生理性腎盂分離鑑別)
1、腎竇回聲:是腎竇內各種結構的回聲綜合,它包括腎盂、腎盞、血管、脂肪等組織的回聲。
腎竇回聲通常是一片橢圓形的高回聲區、其回聲強度高於胰腺回聲。腎竇回聲邊界毛糙不整齊,位於腎中央。一般腎竇回聲的寬度約佔腎的1/2—1/3。
2、腎竇分離徵:腎竇分離徵不是一種疾病名稱,而是超聲檢查常用的一個術語,準確地講應稱為腎竇回聲分離,是一種聲像圖表現的描述,由解剖、病理學角度來說是表示腎盂間隙為液性充盈,實際上是腎盂分離。腎盂分離,腎盂腔內形成充盈狀態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尿路梗阻造成的腎積水。
腎竇回聲中間出現無回聲暗區。小於1—1.5cm。多為雙側發病。腎竇周圍腎實質組織結構正常。
3、腎竇回聲分離徵的間距大小,即短徑大小可以提供一個數量的概念,有助於腎竇回聲分離徵生理性與病理性的分辨。一般以短徑(前後徑)1cm為界,也有增至1.5cm的。小於1cm時可以更多地考慮為生理性。
符海曾對25mm以下的腎竇回聲分離徵作了分析,結果是與疾病有關的腎盂腔短徑均在7—25mm。短徑大於25mm的病例均可找出原因。
周永昌曾提出:腎竇回聲分離的前後徑小於6mm者可認為是生理性的,大於20mm者看確定為病理性腎積水。這一標準是實用的,可以避免前後徑小於10mm腎竇回聲分離的病理性腎積水的遺漏。
4、排尿後複查對判斷生理性與病理性的腎竇分離很有價值,排尿後的複查應在15分鐘以後進行,生理性腎竇分離可減小或消失。
腎積水:由腎臟至尿道外口任何部位的尿路管腔狹窄、尿路梗阻造成的尿液在腎內淤積,腎盂腎盞瀦留的尿液超越正常容量時,稱為腎積水。
腎積水超聲診斷標準:
1、輕度腎積水
(1)腎臟大小、腎臟形態均無明顯改變。
(2)腎竇回聲中出現液性無回聲區,形態依腎盂、腎大盞的走向、分布規律。
(3)腎竇分離程度短徑超過15mm。腔隙增大,而且飽滿。腔隙大小與積水程度相關。冠狀斷面聲像圖呈「菱角」狀或「鹿角」狀,橫斷面呈「C」形或「O」形,縱斷面呈「一」字形。
(4)腎實質回聲正常。
(5)腎門以下可檢出梗阻部位與梗阻原因。
2、中度腎積水
(1)腎臟大小與腎臟形態依腎積水的發展程度出現相應的變化。
(2)腎竇回聲區內的腎盂、腎盞腔內因積水而變形,不僅腎盂擴展而且各腎盞也因積水擴張,在腎實質間出現無回聲的分支。冠狀斷面聲像圖呈「手套」狀、「菸斗」狀、「花朵」狀:橫斷面呈「花邊」狀;縱斷面呈「啞鈴」形或「8」字形。
(3)腎實質可有較輕度的受壓表現
(4)腎以下的尿路常可發現梗阻的部位與原因。
(5)有輸尿管擴張時可見積水與輸尿管的連續。
3、重度腎積水
(1)腎臟增大,形態失常。
(2)腎竇回聲為大的無回聲區所取代。腎盂積水與各腎盞的積水相互融合、擴張。依積水程度和病變形式原腎盞間的腎實質出現受壓變薄,或受壓推移的改變。冠狀斷面聲像圖呈「調色碟」狀。
(3)腎實質受壓,萎縮、變薄。或位於外圍包繞積水,或嵌入積水中形成分隔。
(4)可以尋找到與輸尿管間的關係。
4、 囊腫型腎積水
(1)腎區無腎臟圖像發現。
(2)腎區為巨大的囊性結構取代。冠狀斷面聲像圖呈「多囊」狀;縱、橫斷面呈巨大囊腫型。
(3)囊內可發現腎組織的殘存痕跡,如分隔、受壓的腎實質。
來源:超聲醫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