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北科大3位院士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

2020-12-11 北京科技大學

7月31日

中國鋼鐵工業「十三五」科技成果展

啟動儀式在江蘇舉行

我校材料學部三位院士

謝建新、毛新平、張躍

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

「十三五」期間,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大批鋼鐵科技人才立足崗位、思考實踐,開拓創新,為行業科技進步發揮積極作用,其中,新晉兩院院士作為行業學科帶頭人,科技傑出代表,為鋼鐵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為我國鋼鐵產業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產業提供堅強支撐。

經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金屬學會研究決定,授予王運敏、毛新平、劉正東、李衛、張躍、邵安林、嶽清瑞、唐立新、謝建新(按姓氏筆畫排序)等9位院士 「『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

院士簡介

謝建新,1958年6月14日出生,男,漢族,湖南省雙峰縣人,材料加工工程專家。1982年本科畢業於中南大學,1991年日本東北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兼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十三五」國家材料基因工程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

主要從事金屬凝固、加工和熱處理及其關鍵裝備的研究,在交通運輸與航天航空關鍵鋁材擠壓加工,高性能特鋼、銅合金和銅鋁複合材料短流程加工新工藝及其關鍵裝備的研究開發和工程應用等方面取得較多重要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均為第一完成人),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項;2016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5部。獲授權發明專利90餘項,專利實施企業20餘家。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

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毛新平,1965年6月1日出生於湖北鄂州,男,漢族,湖南省常德市人,壓力加工專家。中共黨員。2006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冶金工業部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總設計師、副總工程師,廣州珠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現北科大教授,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寶鋼股份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湖北省科協副主席。

長期從事先進鋼鐵製造流程和高性能鋼鐵材料研究。主持規劃、設計了我國第一個薄板坯連鑄連軋工程(國家「七五」重點工程)—珠鋼薄板坯連鑄連軋工程,以及我國第一個以半無頭軋制工藝為主要特徵的第二代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的代表工程—漣鋼薄板坯連鑄連軋工程。主持研究基於薄板坯連鑄連軋流程的微合金化技術、開發出系列高性能產品,構建了薄板坯連鑄連軋流程的產品體系。實現Ti微合金鋼工業化生產,探索出具有我國資源特色低成本高性能鋼製造技術路線。研發薄規格熱軋板帶成套製造技術,闡明薄規格熱軋板帶從中間產品向最終產品轉化的發展方向。提出高品質特殊鋼板帶製造新的技術路線。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8項、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銀質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出版專著2部,分別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和「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光華工程科技青年獎、魏壽昆冶金青年獎和首屆傑出工程師獎。

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躍,男,漢族,中共黨員,1958年出生於湖南郴州。1978年2月-1982年2月,在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現武漢大學)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1982年2月-1987年9月,為武漢科技大學助教。1987年9月-1993年10月,為北京科技大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1993年10月-1995年10月,為武漢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博士後、副教授。1995年10月至今,為北京科技大學教授(1995年)、博士生導師(1998年)。2000年10月-2000年12月,由Anthony Mason Fellowship資助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研究,2001年1月-2002年2月由JSPS資助在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大阪大學、京都大學合作研究和學術訪問,2002年10月-2003年4月,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納米材料技術中心訪問教授。

2019年11月22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再次熱烈祝賀

我校三位院士

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

讓我們一起為他們打call吧

相關焦點

  • 九名院士獲得這項科技成就獎,北科大三位
    7月31日下午,「中國鋼鐵工業『十三五』科技創新成果展」系列活動盛大開啟,本次活動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中國金屬學會聯合主辦。 「十三五」期間,一大批鋼鐵科技人才立足崗位、思考實踐,開拓創新,為行業科技進步發揮積極作用,其中,新晉兩院院士作為行業學科帶頭人,科技傑出代表,為鋼鐵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為我國鋼鐵產業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產業提供堅強支撐。
  • 你要的北科大大大大事都在這!
    你要的北科大大大大事都在這!秋意濃,寒意重販賣夏日餘量歡迎光臨北科的九月01近日中國鋼鐵工業「十三五」科技成果展啟動儀式在江蘇舉行我校材料學部三位院士謝建新、毛新平、張躍榮獲「十三五」鋼鐵工業科技成就獎
  • 「中國鋼鐵工業『十三五』科技創新成果展」正式開啟
    近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中國金屬學會聯合主辦、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承辦、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鋼鐵工業『十三五』科技創新成果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支持單位有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陝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及北京華電光大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30位專家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徐匡迪獲成就獎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 董子暢)記者30日從中國工程院獲悉,第12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當天下午在北京揭曉並頒獎,共有30位中國專家獲獎,其中,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戰略科學家徐匡迪獲光華工程科技獎最高獎項成就獎,另29人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 被稱為「鋼鐵搖籃」的北科大,為何沒評上985?本文來告訴你
    文/圓夢志願 肖老師北科大,也就是北京科技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由於北京高校眾多,因此有部分網友認為北科大在北京處於一般水平,那麼北科大在北京很尷尬嗎?本期,圓夢志願小編將詳細為大家介紹,並附上「北科大為何沒有評上985」的解答。
  • 徐匡迪獲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從校長、市長到院長,八旬院士的鋼鐵人生
    科技日報記者  李大慶5月30日下午,北京會議中心。當徐匡迪院士走上主席臺領取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時,全場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新世紀以來,他努力推動中國鋼鐵工業的結構調整和先進技術的應用、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鋼鐵生產新工藝流程,並在提高中國鋼鐵工業的競爭力等諸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徐匡迪首先是冶金專家,然後是上海大學校長、上海市市長,之後才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給中國工程科技界增添光彩的「一顆星」。
  • 李衍達院士、孫之榮教授榮獲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
    清華新聞網10月6日電 9月27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開幕式上,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李衍達院士、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之榮榮獲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籌)頒發的首批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
  • 北科大成立礦業與鋼鐵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
    楊仁樹指出,秉承習近平總書記今年5月給北科大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學校持續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工作,今天研究院的正式成立正是貫徹落實總書記回信精神的重要舉措。在未來,研究院將依託學校優勢學科,圍繞礦業與鋼鐵行業特點與企業發展需求,打造集學術研究、決策諮詢、技術服務、人才培訓、人文交流和文化傳承為一體的新平臺,促進政府、高校、企業三方交流合作,推動科技之花結出人文交流之果。
  • 北京科技大學開設《大國鋼鐵》專屬課
    「鋼鐵工業也有生態化的發展戰略。」在北京科技大學《大國鋼鐵》這門課上,主講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給網絡另一端的學生,展示出一幅鋼鐵產業的宏偉藍圖。北京科技大學在紮實推進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基礎上,4月23日,全新打造的《大國鋼鐵》課程正式開講。鋼鐵號稱「工業的糧食」,鋼鐵工業是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基礎產業和重要的支撐產業,是承擔國家產業責任的主要載體。
  • 北科大發起成立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
    這個由世界鋼鐵協會指導,北京科技大學、河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鋼集團」)共同發起成立的研究院,將助力我國從「鋼鐵大國」走向「鋼鐵強國」。「綠不綠」 鋼鐵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殷瑞鈺指出,鋼鐵是支撐國家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工業脊梁,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
  • 北科大迎3500餘名本科新生 校長致辭為新生慶生
    中國網 北京9月3日訊(記者 劉佳)9月2日,北京科技大學2019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在體育館隆重舉行,3500餘名新生就此正式加入北科大家庭。校學生會主席劉昊,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2019級學生黃鴻儒,學校採礦79級校友、隔而固振動控制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學軍分別上臺發言。
  • 北京科技大學怎麼樣?被譽為「鋼鐵搖籃」
    北京科技大學是首批「211工程」高校之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重點高校,2018年進入QS世界大學排行榜前500。北科大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高校雲集、赫赫有名的北京海澱區學院路,對門是地質大學,附近有北航,北大醫學部,北語,礦大等,校際資源共享,課餘活動非常豐富。
  • 攀鋼與北科大共建釩鈦研究院
    攀鋼與北科大共建釩鈦研究院 2020-12-21 09:40:00   12月15日,「攀鋼-北科大釩鈦研究院」(以下簡稱「釩鈦研究院」)在北京科技大學揭牌成立
  • 【學會動態】祝賀學會程和平院士、常超研究員榮獲2020何梁何利獎
    據悉,2020年共有52名獲獎者,其中鍾南山、樊錦詩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30位在數學力學、生命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科學發現,作出突出技術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
  • 北京科技大學:向多科性大學邁進
    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學科評議組成員4人,「長江計劃」特聘教授5人,博士生指導教師196人,教授、副教授578人     北京科技大學今年計劃招生2550人,比去年增加100人,招生規模基本持平。
  • 北科大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 培養研究生逾3萬
    北科大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 培養研究生逾3萬 http://kaoyan.eol.cn  新華網    2014-04-23  大 中 小   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教育工作會暨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紀念活動22
  • 北科大成立三所重量級研究院!
    12月15日北科大成立了三所重量級研究院分別是攀鋼-北科大釩鈦研究院大興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學金鼎鋼鐵研究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攀鋼黨委書記、董事長段向東,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陳勇、楊秀亮,鞍鋼集團科技發展部總經理劉豐強,攀鋼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歷,攀鋼技術發展部總經理胡鴻飛,學校校長楊仁樹,中國工程院院士、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毛新平,副校長吳愛祥出席會議。成立大會由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劉雪峰主持。
  • 吳常信院士榮獲我校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
    科技攻關,扶貧克堅,融會產學研,恰立地頂天。春風化雨潤心間,更澤湖田。常懷忠信,篤敬情深,師者成蹊不需言。——我校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吳常信院士之頒獎詞「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是在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背景下設立的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友雒建斌院士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1985級校友、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雒建斌院士榮獲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新聞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 中科院雒建斌院士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技術科學獎,獲獎項目為《摩擦中微粒作用機制及超滑機理》。
  •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致亞琛工業大學建校150周年賀信
    楊仁樹表示,希望疫情結束後赴德首訪亞琛工業大學,進一步擴大各領域務實合作、密切雙方聯繫交流,共同推動雙方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亞琛工業大學校長魯迪格回信致謝。他表示,攜手並肩、同舟共濟是當下雙方應對全球挑戰的共同願景,北京科技大學的鼓勵與支持增添了亞琛工大攻堅克難、迎擊挑戰的信心。亞琛工業大學將一如既往地歡迎北科大師生訪學交流,共架兩校友誼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