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鋼廠的產品、裝備、生產走智能化路線,達到生產的最優化、流程的最簡化和效率的最大化,使傳統工廠升級為智能工廠。」「鋼鐵工業也有生態化的發展戰略。」在北京科技大學《大國鋼鐵》這門課上,主講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給網絡另一端的學生,展示出一幅鋼鐵產業的宏偉藍圖。
北京科技大學在紮實推進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基礎上,4月23日,全新打造的《大國鋼鐵》課程正式開講。鋼鐵號稱「工業的糧食」,鋼鐵工業是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基礎產業和重要的支撐產業,是承擔國家產業責任的主要載體。北京科技大學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大國鋼鐵」課程,旨在為學生講述新時代背景下鋼鐵行業如何實現「鋼鐵強國夢」,鋼鐵人如何為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砥礪前行。
課程集中學校學科和校外人才優勢資源,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領銜主講,來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寶武集團、首鋼集團等業內知名專家分節講授。課程包括「中國鋼鐵強國之路」「鋼鐵搖籃之鋼鐵棟梁」和「科技貢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及「鋼鐵綠色發展」和「未來夢工廠」等8個章節,帶領學生縱觀我國鋼鐵工業強國之路,體察現代鋼鐵產業新發展,展望未來鋼鐵夢工廠。課程面向所有學生開放,所有心懷「鋼鐵強國夢,科技報國夢」的學生,不限專業、不限年級均可選修,旨在通過打造深受學生喜愛的課程思政示範課和工程教育特色課,讓更多的學生「知鋼懂鋼」,培養學生自豪感和榮譽感,增強學生在「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邁進過程中的使命擔當,增強學生「科技報國」意識和情懷。
這一課程設計,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了《大國鋼鐵》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把「隱性思政」的功用充分發揮出來,構建起全課程育人格局。學校於2018年正式成立「課程思政研究中心」,通過研究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思政」建設模式,不斷完善思政課程「示範課」與其他課程的「特色示範課」建設,挖掘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從試點到推廣,逐步擴大「課程思政」覆蓋面,構建起了以「大國鋼鐵」公開選修課、系列「學科思政講壇」、課堂思政「示範課程」為主的三個層次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其中,《大國鋼鐵》課程,不僅充分體現了北科大的辦學傳統和學科特色,也符合國家由「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邁進的時代特點,這一課程的開設,是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又一有益實踐。
同時,《大國鋼鐵》課程從文化視角出發,把學校學科背景、行業特色和文化淵源融匯貫穿其中,在培育學生文化自覺、塑造理想人格、凸顯人文關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學校實施大學文化精品戰略和發揮校史育人作用的重要一環。
北京科技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建校的北京鋼鐵學院,學校秉持「求實鼎新」的校訓精神,發揚「學風嚴謹,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建校68年來,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20餘萬人,大部分已成為國家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領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業的棟梁和骨幹,為中國乃至世界鋼鐵、冶金工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被社會譽為「鋼鐵搖籃」。(賈孟傑 邢華超 孟婍)
【來源:海外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