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所鋼鐵工業高等學府,是「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院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全國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之一。北科是學院路八大學院之一,雖然北科改名有三十年了,但還是有不少人叫他鋼院,而且並不只是老人這樣叫,如果想有特色一點,也可以稱之為貝殼。
北京科技大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學學堂創辦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礦冶學科。1952年,天津大學、清華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山西大學、北京工業學院、西北工學院等高校的部分系科組建北京鋼鐵工業學院。1960年,更名為北京鋼鐵學院。1988年,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印象裡這是中科院系統以外的第一所科技大學,不過嚴格來說,中科院系統都是「科學技術大學」。
北科的傳統優勢學科是圍繞著冶金展開的,主要是冶金學和材料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北科的冶金工程和科學技術史全國排名第一,材料科學與工程排名第四。
北科目前有2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北科是工科強校,雖然也在發展法學之類的文科專業,但坑比較大,參差不齊的現象比較嚴重,謹慎選擇。
北科目前有專職在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6位,分別是周國治、陳難先、葛昌純、胡正寰 、蔡美峰、謝建新,2009年以來先後有6位院士駕鶴西去,目前在職的專職院士中有4位都是三十年代出生的,葛昌純院士、胡正寰院士兩位34年,周國治院士、陳難先院士兩位37年。
前些年,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幹勇說,中央已批准相關改革方案,規定院士統一70歲從工作單位退休,假如這個真正實施下去了的話,北科未滿70歲的只剩下了謝建新院士,當然如果比爛的話,比另外一所一位不滿70歲的院士都沒有的985高校還是稍強一些的,這也折射出了一些傳統工科強校青黃不接的無奈。
2017年院士增選中,北科被剃了光頭。
北科目前有兩個校區,分別是位於海澱區的校本部和位於朝陽區的管莊校區,兩個校區合計佔地80.39萬平方米(約合1206畝),海澱校區是北科建校以來的所在地,管莊校區則是原北京冶金管理幹部學院所在地,北科在天津還有個獨立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學。
北京科技大學目前的佔地面積不大,在各個學校到處圈地的背景下,北科的新校區也一直在傳,一會延慶,一會唐山,反正沒個準,不知道北科有沒有建新校區的打算,但至少是還沒確定要去哪。
北科位於學院路東側,是八大學院中學院路東側南起第二所學校,往南是北京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往北是北京石油學院(原址現為石油大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沒有在原址復校),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中國農業大學)。
學院路位於北京市的主城區,周邊的基礎設施還是很完善的,但據說學校自己的基礎設施不咋地,東南西北可以玩的地方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