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有這麼一句: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常常漏了這一句:一人學醫,全家受益。
學醫雖苦,學醫雖累,學醫雖難,但熬出了頭,就是一條坦途大道。
每年,夢想學醫的考生千千萬,或是衝著醫生較高的薪資和社會地位,或是衝著這個職業的獨特魅力,能用一把手術刀對抗無常人生!
填報志願時,家長們都會強烈建議填上一所醫學院,熱情似火,帶動各個高校醫學院的分數依舊居高不下。
《2019年全國醫院排行榜》
行業內簡稱為:復旦版醫院排行,是目前國內公認最權威、最受行業重視的醫院排行榜。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醫學大V稱:這是最權威的排行榜!
其他業內人士的解讀:
時至今日,榜單已步入第11個年頭,起到醫院學科建設的一個「導航」作用。
對咱們來說,榜單最大的價值之一,在於為高考「出謀劃策」,通過直屬附屬醫院的水平,一窺背後的傑出醫學院熱門程度。
這個榜單的詳細數據如下:↓↓↓
北京協和醫院
四川華西醫院
解放軍總醫院
交大瑞金醫院
復旦中山醫院
這些醫院,老百姓最是耳熟能詳,地位有多高?網友都是這樣打趣:
成都幾套房,比不上:華西有熟人。
此外,我們還讀出一個關鍵信息:
醫院與高校聯繫緊密
TOP100個醫院中,90%以上都是各大高校的附屬醫院!這是基本格局:
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很多大學有自己的醫學院,醫學院還擁有N所附屬醫院。換句話說:
好醫院,集中在幾所最優秀的大學(醫學院)裡。
我們來看榜單:
全國擁有附屬醫院最多的TOP3校:
上海交通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北大
TOP100,交大附屬醫院獨佔9所,全國僅此一家!
我們再單獨把上海的醫院挑出來看一下:
上海本地醫院有18所進入榜單前100名,
全部是高校的附屬醫院!
具體如下:
註:上海六院、一院、胸科、精神衛生中心均為交大附屬,肺科為同濟附屬。
6所復旦附屬,9所交大附屬,2所海軍軍醫大學,1所同濟。
其中,復交附屬醫院佔比83%,兩校醫學院不愧是上海醫學界的翹楚。
接下來就走進交大醫學院+復旦醫學院,一探究竟!
2020年,醫學界對全國醫學院的排名,也能用來參考: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復旦大學醫學院
北京大學醫學院
看來,上海的復交兩大醫學院,不僅是上海翹楚,在全國也是TOP級!交大醫學院,目前一共13所附屬醫院,最出名的是瑞金與仁濟,歷史悠久,名氣甚大!
交醫的臨床醫學,排位第一:
難怪排名會把醫學院第一的頭銜,乾脆發給它!
想考上交大醫學院當然難。上海錄取渠道主要有三:綜評、提前批和普通本科,一一來看:
提前批:
普通批:
綜評批:
2019年有7個專業參加綜評,最低入圍分數568分,最高605分,來自臨床醫學八年製法語專業:
今年綜評批新增預防醫學(5年制)專業,招生10人。
整理2年交大醫學院綜評渠道錄取的生源校,如下(僅供參考):
上位圈的最大贏家是「交附系」,其餘基本被四校八校瓜分,曹二、奉賢異軍突起。
交大醫學院不僅難考進去,而且考進去後,課程緊,任務重,容易被淘汰。
看學長、學姐的經驗之談:除了 忙,忙,忙!就是累,累,累!
正是交大醫學院的嚴格辦學特色,學生畢業後就業率非常高。2019年,交大醫學院畢業生1764人,總體就業率為96.66%。大部分畢業生留在醫療機構就業,其中人數去向較多的單位如下:
再來看復旦大學醫學院:
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目前共有附屬醫院18所,在籌4所。
復旦上醫設有本科專業10個,其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中西醫結合是國家級一流學科:
今年,最牛的基礎醫學專業,列入復旦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其餘批次招生如下:綜評新增專業: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藥學,均招生5人。
2年綜評的錄取校如下:
依然是親兒子「復附系」打頭,除了傳統強校,進才、位育、奉賢,勢頭迅猛!
入學後,以復醫臨八專業為例,一個在讀大學生是這樣描述的:「每門課都是磚頭一樣厚的書,每天都有早課,且上、下午被安排的滿滿當當。」
一句話:
「累到吐血,生無可戀是一個常態」
其中,臨床醫學五年制畢業生主要去向為讀研+各地三甲醫院+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八年制畢業生主要去向是上海及各省市三甲醫院+國內外科研機構+醫學院校,就業率均達到近100%!
結合復醫、交醫的錄取情況,可以看出:雖然兩校錄取難、錄取少,然而那麼多的學生,熱情不減,還是義不容辭地縱身投入這個行業!立志學醫的同學們,無論你來自普校還是牛校,加把勁都有機會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