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China! 中國製造,全世界都熟悉這幾個字
美國一教堂,周末牧師正在布道:
Reverend: 「As you know,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made by God!」
Young boy: 「No, you are wrong, Reverend. Nowadays, a lot of things are made in China! 」
這句話翻譯為:
牧師:「正如你所知,在世界上,上帝創造了一切!」
聽眾中一個小男孩站起來,大聲說:「牧師,你錯了,現在,很多東西都是中國製造!」
無從考究這段小故事的真假,但說明「 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在美國的深入人心。
美國人的生活中充斥著「中國製造」的身影
多年前,《美國日報》有一篇題為:「A 『made in China』 day in USA」,大概意思大家一看就懂,要翻譯很準確還真難,就用大意吧:「美國人和中國製造的一天」?
來看看美國記者怎樣描繪美國人從早到晚的用中國貨的生活:
早上6:00,鬧鐘把你鬧醒。你的鬧鐘下面十有八九貼著:made in China
早上6:10,走進洗手間,你的馬桶,浴缸大概是made in China,掛在浴缸上的塑料帘子,你洗澡洗臉的毛巾,香皂,牙膏牙刷,大概也是中國貨。如果你有膽上磅秤,而你的磅秤又恰恰是「Health O Meter 」,那你的磅秤是中國做的。你的捲髮器和吹風機也都會印有:made in China的字樣。
7:00,走進廚房,你的咖啡壺可能也是中國製造,你的杯盤碗盞也極有可能印有「made in China」的字樣。
7:30,準備穿衣上班。衣服是中國出口美國最重要的一部分,從女人的絲巾到男人的襯衣,西裝,哪一樣都少不得中國貨
9:00,坐在辦公室,環顧四周,從檯燈,日曆,曲別針,訂書機,筆,放家人相片的鏡框,到電子日程表,防雷擊插頭,幾乎沒有一樣辦公用品不是中國產品。
12:00,中午休息時換上球鞋去吃飯,或者去散步,街上行人腳下登的球鞋有一半是中國貨,包括等名牌,除去球鞋,各種體育用品,從魚鉤,旱冰鞋到自行車,遊泳用具等等,沒有一樣沒有從中國進口來的。
18:30,下班回家,看看電話有沒有錄音,很多進口電話錄音機為中國貨佔有。走進廚房,你的炊具少不得會有些來自中國,很多進口金屬炊具,包括叉子,勺子,開瓶器,切割機也是中國產的。當然更不用說盤子,碗等等瓷器。
19:00,準備餐桌吃晚飯。桌布和餐巾,無論是棉的還是塑料的都可能是中國製造,吃過晚飯,孩子們拿出玩具來玩,又可能是來自中國的貨色。中國玩具佔美國玩具市場的百分之四十五。生產洋娃娃「芭比」和各種迪士尼玩具的Mattel公司三分之一的產品都在中國生產。
20:00你進休息室,想聽音樂或者看電視,進口的錄音機和錄像帶的百分之四十七來自中國。
23:00,該睡覺了。紅緞子的「Victoria&39;s Secret」是美國最流行的女用內衣商標。
熄燈上床,床頭上的檯燈和辦公室桌上的檯燈一樣,極有可能是來自中國。
如果你的床單屬於低檔的,也許是美國產的,如果是高檔「Windsor Heirloom」的手工產品,那又是來自中國的東西。
臨睡前,別忘了上好你那中國產的鬧鐘。
在不少人來美國,回中國時想買禮物,千挑萬挑,不小心,還是買到了「made in China」
川普商店內中國製造的T恤衫和玩具
沒有了中國製造,美國人會受什麼影響
美國到處都是中國製造,給美國人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有時也可以讓我高娓娓得意地向老美朋友炫耀:你看,你們美國人離了我們中國還真是不行吧!
「made in China」在美國代表的是平價、實惠的代名詞,基本上都是一些生活用品、玩具等,食物、藥品以及高端的商品,一般比較少見。假如美國完全失去了中國製造的商品,對美國人來說可能最大的的影響就是生活成本的上升。
我們且來算一算中國製造每年幫美國人省下多少錢。
「美國典型家庭年平均收入5.65萬美元,中國製造可幫這些家庭一年節省850美元。出口到美國的中國商品使美國物價水平降低1%-1.5%……」這是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提供的2015年相關數據。
據環球時報報導,旅居美國華盛頓的華人隗靜近日對自家和一些美國家庭的調查顯示,中國製造豐富了美國家庭的生活,從生日會上的禮物到餐桌上的香腸,從彩色印刷的書籍到「鐵鏽地帶」創造的就業,美國都無法對中國說「不」。
光買玩具每年可省100美元,華人隗靜如是說:女兒上個月生日會上收到的20多份禮物基本上全是玩具,而且都是「中國製造」,多數玩具單價在30美元左右。女兒上學頭10 個月裡,幾乎每個月都有小朋友開生日會要送禮。加上聖誕節和平時給孩子買玩具,保守估計,如果買中國製造的玩具我家每年就能節省100美元。
提到聖誕節,不知道有多少美國家庭要感謝「中國製造」。無處不在的聖誕樹和聖誕裝飾絕大部分來自中國。有人算過,在沃爾瑪超市買一株近兩米高的人造聖誕樹花35美元,其中包括彩燈等裝飾。這棵聖誕樹如果在美國生產,不可能只賣35美元的價格。
(美國人聖誕節很喜歡用彩燈裝飾房子,這些燈飾大部分都是中國製造)
還有,服裝鞋帽,9.9美金是什麼概念?高娓娓曾在紐約某商場買過一雙靴子,當時是應急要配短裙,所以隨便拎了一雙,標價39美金,結果結帳的時候只花了9.9美金,嚇了一跳。後來翻看牌子,果然是中國製造。
另外, 20美元對比80美元的普通時尚品牌哪個更有競爭力?和一家法國品牌動輒80美元起價相比,一些20美元左右的美國品牌店更受普通美國百姓追捧,這些品牌很多都是中國製造,美國貼牌。這樣花100美元可以獲得更多選擇。其實不管是單價低還是單價高的品牌店,絕大部分產品還是有「中國製造」的成分,而且越是大的時尚品牌越可能在中國製造,因為滿足現代時尚行業複雜的技術和材料要求並非易事。
以上生活的方方面面還不包括數碼時代必備的各種電子產品:從手機到電腦,從「平板」再到亞馬遜新出的Echo聲控電腦等,很多美國家庭選購的電子產品都是在中國組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