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記者沈祖嘯攝影報導)深秋的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英格堡鄉月亮地村風輕雲淡,路旁綠化帶內花開得正豔。9月27日是個星期日,來這裡休閒的遊客絡繹不絕。體驗特色民宿、品味民俗文化、享受鄉村田園生活……曾經靜謐的山村如今成為富農新亮點。
遊客在民宿客棧前跳起歡快的舞蹈。
9月27日,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昌吉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昌吉州旅遊聯合推廣中心主辦的#打卡新疆·達人西遊昌吉行一行來到木壘縣尋覓鄉愁,感受美麗鄉村建設,享受田園時光。
當天,遊客和達人們一行來到英格堡鄉月亮地村,村裡青磚小瓦石板路,古色古香拔廊房,新村舊落交相輝映,巷道兩側,家家戶戶門前豎著招牌,古韻深厚的百年小山村,吸引著各地遊客樂在其中。
「這裡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純樸的民風讓我們樂在其中,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溪水、讓我們享受悠然的田園時光,尋覓兒時的鄉愁,也看到了村民豐收後的喜悅。」來自昌吉市的遊客張清雪鈺開心地說,在這裡吃原味的農家飯菜,是記憶中媽媽的味道,也是鄉愁的味道。
如今的月亮地村對於遊客來說,是一個見山望水覓鄉愁的好去處,對於當地村民來說,則是脫貧增收的福地寶地。
月亮地村是國家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2017年被評為「新疆十佳特色鄉村遊」目的地,2018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村民閆向斌2017年把房屋改造成民宿,成為一名旅遊從業者,經營民宿年收入20萬元左右。「這段時間遊客明顯增多,今天還接了好幾個預訂十一期間民宿客棧的電話。」閆向斌高興地說。
遊客吃農家飯,幹農家活,賞農家景,再購農家土特產,從而帶動了旅遊產業扶貧。
村民馬蘭花用自家種的小麥和面蒸的饃、烤的鍋盔,都成了遊客眼裡的「香餑餑」,每年為自家增收不少。還有村民通過種植蔬菜,加工土特產、製作銷售手工藝品的方式增收致富。
英格堡鄉黨委書記馮錦年說,近年來,木壘縣先後投入4000多萬元,將傳統村落保護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打造具有濃厚鄉土文化特色的古樸村莊景區,村民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