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風水」長久以來廣受爭議。作為歷史悠久的玄學,風水被認為是調動自然能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學問,也被稱作是研究宇宙規律的哲學。在學術界,風水也被叫做「堪輿」,甚至人們還在結合古典堪輿風水學和現代科學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一門「科學堪輿學」。
客觀來說,風水雖然被許多人認為是虛無縹緲的偽科學,但其中固然存在有一些值得研究的地方,像是採光、地理位置選擇等理論,就在如今仍然具備一定的價值。在我國古代,擅長風水的人往往會被稱作「風水師」,而他們當中有的更是被認為具有高深莫測的能力,甚至能夠預知未來。
在我國古代眾多風水師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唐朝的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傳說中他們協力創作了被譽為「中華預言第一奇書」的《推背圖》,對日後千年的歷史走向進行了預言。儘管在如今,許多所謂的《推背圖》預言都是後人偽作,但能夠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姓名,並在當時獲得皇帝的青睞,毫無疑問二人還是有實力的。
年紀更長的袁天罡,生於成都,小時候家中非常貧寒,但立志於學,很愛研究道術。靠著出色的天賦和勤奮的學習,袁天罡年紀輕輕就憑藉相術有了名氣,很多人都請他為自己看相,而預測的結果大多是分毫不差。貞觀六年(632),袁天罡得到了唐太宗的召見,而他從此便開始了作為太宗皇帝御用顧問的生涯。
袁天罡一生關於玄學道術的著述頗豐,而風水則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惜的是,其作品大多隨著戰亂而失傳,如今我們能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關於袁天罡在風水學上的成就,比較知名的例子就是位於今四川閬中東南的「蟠龍山」。傳說,當年袁天罡發現西南有天子之氣,並測算出大體方位就在外形似龍而得名的蟠龍山,於是下令在「龍頸」處開鑿,成功破掉了龍脈。
李淳風比袁天罡小了近20歲,他也是自幼對道術很感興趣,又勤奮刻苦成就頗高。九歲時,李淳風拜入道門,而十七歲時他就在劉文靜的推薦下得以進入了秦王李世民的府中。後來李世民繼位為帝,李淳風則被安排到了太史局,掌管天文、地理、曆法等事務,在那裡,他辛勤工作了數十年,也被太宗封為了太史令。
值得一提的是,傳說中太宗皇帝讓袁天罡、李淳風二人推算大唐國運,正是李淳風越推導越興奮,一不小心就推算到了此後千年,這時袁天罡才趕緊推了推前者的背,提醒他不能透露更多天機。被提醒之後,李淳風這才依依不捨地寫下了「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的結語,他們的著作也因此得名《推背圖》。
李淳風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史學、數學和天文學上,但對於風水,他也有一定的研究。除了上文推算《推背圖》預測未來之外,民間關於李淳風還有許多傳說,有的說他的墓穴中藏有許多玄秘之物,讓今人無法辨認;有的則表示當年他與袁天罡一同為乾陵選址,此後乾陵才得以成為唐陵當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掘的陵墓。
儘管我國歷史上還存在有許多其他實力超群的風水師,如被視為風水學祖師爺之一的鬼谷子、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等等,但袁天罡、李淳風從產生的影響、擁有的名聲來看無疑才是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兩位風水師,至於他們當中誰更厲害,那實在是一個困難的問題。
袁天罡比李淳風大,很多人都認為他們之間是師徒關係,即袁天罡曾教導李淳風關於道術玄學的知識。不過,也有人認為他們之間的實力不分伯仲,平時只是切磋交流,並不存在傳授的師徒關係。除此之外,一種傳說還表示他們本是仙女所生的兄弟,只不過降世的時間不同,因此年紀差了不少。
對於二人誰造詣更高難下斷言,但從《推背圖》的創作過程來看,似乎袁天罡「道行」也更深,能夠及時提醒李淳風停止推演。而在另一方面,李淳風的學問涉及的領域和知識面更廣,綜合實力應當更強一些。這樣看來,如果要說我國古代「風水」的第一人,袁天罡應該是更加適合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