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先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很渺小。
也許有人會有人忍不住反駁,我們人類為什麼渺小?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稍微在一些科普雜誌上瀏覽一下,你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越低等的生命,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越強。
實事上,結構簡單的生物,生命力是所有生物中最強的。
舉個例子。
水熊蟲的體型非常微小,只有用顯微鏡才能看到它。可是它卻能在高溫、嚴寒、缺氧各種惡劣條件下生存,是自然界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水熊蟲雖小,可是無論在高山還是海洋甚至遠在南極的冰層裡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蹤跡;生命力頑強到殺都殺不死的地步。
再舉個眾人都知道的例子——蟑螂。
蟑螂早在三億年前就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蟑螂本身有著非常強的再生能力,就算是把它的腦袋砍下來,蟑螂依然能夠存活數天;甚至有科學家斷言: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動物全都滅絕了,蟑螂也會生存下來!
所以,對於環境適應能力較弱的動物才會去選擇好的生存環境,比如很多動物比如大雁,會根據季節的變化進行大規模遷徙。
與其他生命相比較,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實在的弱到無以復加。所以人類對於居住環境的選擇就會偏向於外在條件更優良的地方,相信沒有人願意住在乾燥的沙漠上、寒冷的冰川上、甚至熾熱的火山邊緣。
所以,我們的祖先早就看清了一個道理:人類想要在地球上生存下來,必須看清大自然的喜怒哀樂,也就是掌握易學。
而在大自然中選擇合適的生存環境的過程,便是趨吉避兇的過程,也就是讓風水為人類服務的過程,遠遠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玄乎。
其實生存問題在人類建立國度,再經歷幾千年的發展之後,基本上已經解決了,至少在我們中國這個泱泱大國,絕大多數民眾已經不必為狂風驟雨、天寒地凍所煩惱,那解決了溫飽問題,也就是生存問題,下一步是什麼?
生存的更高一個層次,是生活。
但是生活之中存在諸多煩惱大大影響著生活質量,如事業不順、感情波折、疾病纏身、子女叛逆……
那這些煩惱的根源在何處?
是風水。
在部落時期,人類的集體意識還是非常強的,因為勞作的人每天打獵的多少決定著整個團體能否能吃飽,在這種生活質量相對較低的情況下,人們不可能不為整個部落的生存全力以赴。哪怕是和別的部落發生戰爭,每個參戰的人想的都是整個部落集體,而非個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生活的環境從大團體分裂成了一個個小團體,在這個過程中,最為特殊的例子就屬於春秋戰國時期了。不同的諸侯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也就是風水不同,所要面臨的煩惱或者享受的福利也不同,比如齊國靠海,就能享受大海的饋贈,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不同的風水環境也造就了不同諸侯國的命運。
那我們再細分下去,其實整個中國是由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家庭構建而成的,為什麼有些家庭富裕 ,有些家庭貧窮?有些家庭一帆風順,有些家庭則是命途多舛?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些家庭所處的風水環境不同。
很多人發家致富以後,無論買多少套房宅,都會保留最初那套陪伴他走向富貴的房宅(比如劉德華)。
這說明了什麼?
就算他們沒有學過風水,他們的潛意識也會告訴他們,這套房宅的風水是可以庇佑他們的。
《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說的正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的母親發現,年幼的孟子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沾染上不同的生活習慣,正是因為不良的風水導致的。
那孟母一個封建社會下的弱小女性,必然不是風水師,她沒有專業的風水知識,她到底是怎麼判斷風水環境呢?其實孟母的做法完美地詮釋了毛主席的那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所以,孟母通過搬遷到不同的環境的方法,觀察孟子的行為,若孟子有了良好的生活習性,而不是不良嗜好,那這一塊地方自然有著優良的風水。
在這裡我們就可以舉一反三,推演出一個風水小秘訣:仔細觀察自己的生活、情感、健康、財運等各種狀態,就可以反推出自己家裡的風水到底有沒有出現問題。
所以,通過歷史的驗證,我們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大到國家,小到家庭,處在什麼樣的生活環境,就要面臨什麼樣的福禍吉兇。
那風水師的作用是什麼?就是通過改善風水環境,讓生活在房宅裡的人,達到更好的生活狀態,在一個風水優良的住宅裡生活,自然就達到了趨吉避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