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師這一行當,從古至今,一直籠罩著神秘的面紗。風水師,也被稱為「陰陽先生」。據環球人物雜誌記者調查,近年來,在我國農村,幾乎每個鄉都有一至數名「陰陽先生」,城市裡的專職風水師也日漸增多,幾乎所有大的商業樓盤都會請風水師參與設計。保守估計,全國風水師已達數萬之眾。「風水熱」正在悄然復興,而在一些「精英人士」的引領下,「風水」甚至有成為時尚的趨勢。
風水師是一個沒有具體規範的行業,其從業者形形色色、良莠不齊,且不乏招搖撞騙之輩。風水師們的論斷真在何處,又假在哪裡?包含了怎樣的道理,又隱藏了幾多騙術?這一職業群體的生存狀態究竟如何?
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成為風水師
究竟什麼是風水?在國內首開風水課的北大教授於希賢比較認同的,是劍橋大學李約瑟博士給出的定義——風水實際上是結合了地理學、氣象學、景觀學、生態學、城市建築學等學科的綜合自然科學。「風水是中國式的建築學和規劃學。」他進一步解釋說:「大到城市建築風格,如為何在這裡選址,怎樣規劃設計,路怎麼開,樹怎麼種;小到居家布置,如大門怎麼開,鏡子不能照床等,都屬於風水的範疇。這是中國獨有的文化。」
中國傳統的風水學主要分為兩大門派,一為巒頭派,二為理氣派,二者都以《易經》及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理氣派主要盛行於福建、浙江一帶,其鼻祖為宋代風水大師賴布衣,現在不少樓盤開發商都愛請理氣派風水師看風水;巒頭派的大本營則在江西,這一派的風水師看陰宅較多。當年,明成祖朱棣就是請的江西風水師廖均卿為明十三陵選址。廖均卿是江西贛州府興國縣人,其先祖廖三傳曾師從唐代著名風水大師楊筠松和卜則巍,而楊、卜二人正是形勢宗風水術(即巒頭派)的鼻祖。
在關注風水行業多年的倪方六看來,一個合格的風水師起碼要具備六點要求:一、要對空間及物體間的相互影響很敏感,有觀察力;二、要有地球物理學知識,對各地的水文條件、地質情況了如指掌,做到「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即至少要跑遍周邊的山山水水,才能找到風水寶地;三、要有氣象學知識,對各地氣象氣候和環境狀況十分了解;四、要有建築學知識;五、要懂心理學,對醫學、佛學及傳統文化也要了解;六、也是最主要的,要掌握傳統的風水理論和勘察手法,對各風水門派、天幹地支、陰陽五行等原理要熟練運用。「但事實上,當代不少所謂的風水大師,並不能全部做到這六點。」
民間風水師都是些什麼人
今年44歲的陳吉印,曾是湖北省十堰市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鄉間風水先生,自稱從事風水行業已有20個年頭。最近,他因撰寫一本名為《解密古代風水術騙局》的書稿而備受關注。當環球人物雜誌記者採訪他時,他先是得意地告訴記者:「你們城裡人不了解,在我們這裡,人人都要學風水的。」在記者進一步詢問他對於風水學的看法時,他卻變得含糊起來,低聲說道:「講那些事是沒有太多意義的。」
陳吉印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村子只有100多口人,有包括他在內的兩名風水先生。他24歲那年,正值改革開放,「鄉下那時候很盛行拜師學風水」,他也在父親的安排下,拜了一位王姓長者為師。這位師傅曾是民國時期的一名教師。記者問他老師授課的內容及書目,陳吉印想了許久,只說「當然很多,」卻沒有說得更具體,至於書名,也只說了一本《崇正闢謬》。記者在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這不過是一本講述擇日擇吉學的算命書。
與傳聞中奔走在各地「布陣指揮」的風水大師不同,陳吉印看風水,既沒有道具,也不懂風水術語,憑藉的只是自己對建築、環境的最基本的了解,如要在安全、通風好、陽光足的地方建房子等。
「同村有一戶人家讓我去看他家新蓋的房子,我一看就覺得這房子建的地兒不好,建在了泥沙石築成的斜坡上。雖然各方面採光很好,但看上去就覺得危險。」陳吉印於是提出,應該儘快搬走。可剛蓋好的房子哪能說搬就搬,那家人並沒有聽取這個建議。第二年夏天,村裡下暴雨受了災,沿著斜坡順勢而下的泥沙衝垮了那戶人家的房子。「後來呢?」記者問道,陳吉印有點不耐煩:「後來他們就搬走啦!」這一事例,被陳吉印視作自己「20年職業生涯中的精彩一筆」。
在中國,像陳吉印這樣成長於鄉村深處、遊走在城市邊緣的農民,構成了我國最底層、最大規模的風水師群體。
「嫡傳派」與「學院派」的較量
記者從倪方六口中得知,「當代活躍在都市裡的風水師主要分為嫡傳派和學院派,前者以某某的傳人為噱頭;後者則打著高等學府的旗號,以名氣唬人。」
李明亮(化名)算是「嫡傳派」風水師。今年48歲的他,17年前辭掉公務員的工作,轉而成為專職風水師。李明亮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風水師,他自幼便跟著父親學習看風水。李明亮告訴記者:「要想學到一定水平,沒有三五年是不行的。我們同行之間也不交流,家族中很多東西都是保密的。」
記者在網上以「風水」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很快便出現了8310萬條搜索結果,多是各種各樣的風水協會。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些協會幾乎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民間組織,主要針對客戶開辦收費講座,也會邀請行業內人士「授課」。為了能讓自己沾上一定師承淵源或學術背景,風水師們大都熱衷於上課、拿證。
為了去偽存真,也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風水學的真實面目,我國部分高校和學者也在積極推動正規的風水教育。目前在國內,已有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四川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高校開設了與風水相關的課程,且多設在環境建築系、哲學系和地理系等專業中。
看個樓盤收費十萬
風水師一般是不會掛牌營業的,即使掛牌,也都是以易經研究會之類的名目經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通過樹立一定的口碑,由客戶或朋友介紹生意。
「要想辨別風水師的真假,其實很容易,那些故弄玄虛、只說結果不說原因的,必定是假的。」李明亮說,「有些人到你的房子裡,假模假樣地轉一圈,就說這房子對主人不利,卻又不直說為什麼不利,這中間就肯定有問題——他水平不行,說不出原因嘛。還有的所謂風水師,掌握了客戶心理,看了房子後話說到一半就打住不說了,故意讓客戶緊張起來,等客戶追問時,他再說,『很兇』,而後跟客戶說破解的方法,藉機賺錢。」
收入,向來是風水師們諱莫如深的一個話題。倪方六說:「風水師的收費標準,主要視客戶情況而定。若是幫朋友看看,可能分文不取;若是看商業樓盤,上萬元都算是很便宜了。在內地,每看一個樓盤,風水師的收費多為十萬元左右,而在香港,收費則至少在十幾萬元左右,動輒百萬也並不罕見。這是個沒有收費標準的市場。」劉心印 李妤航/文 摘自《環球人物》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