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風水師真相調查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18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風水師這一行當,從古至今,一直籠罩著神秘的面紗。風水師,也被稱為「陰陽先生」。據環球人物雜誌記者調查,近年來,在我國農村,幾乎每個鄉都有一至數名「陰陽先生」,城市裡的專職風水師也日漸增多,幾乎所有大的商業樓盤都會請風水師參與設計。保守估計,全國風水師已達數萬之眾。「風水熱」正在悄然復興,而在一些「精英人士」的引領下,「風水」甚至有成為時尚的趨勢。

  風水師是一個沒有具體規範的行業,其從業者形形色色、良莠不齊,且不乏招搖撞騙之輩。風水師們的論斷真在何處,又假在哪裡?包含了怎樣的道理,又隱藏了幾多騙術?這一職業群體的生存狀態究竟如何?

  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成為風水師

  究竟什麼是風水?在國內首開風水課的北大教授於希賢比較認同的,是劍橋大學李約瑟博士給出的定義——風水實際上是結合了地理學、氣象學、景觀學、生態學、城市建築學等學科的綜合自然科學。「風水是中國式的建築學和規劃學。」他進一步解釋說:「大到城市建築風格,如為何在這裡選址,怎樣規劃設計,路怎麼開,樹怎麼種;小到居家布置,如大門怎麼開,鏡子不能照床等,都屬於風水的範疇。這是中國獨有的文化。」

  中國傳統的風水學主要分為兩大門派,一為巒頭派,二為理氣派,二者都以《易經》及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理氣派主要盛行於福建、浙江一帶,其鼻祖為宋代風水大師賴布衣,現在不少樓盤開發商都愛請理氣派風水師看風水;巒頭派的大本營則在江西,這一派的風水師看陰宅較多。當年,明成祖朱棣就是請的江西風水師廖均卿為明十三陵選址。廖均卿是江西贛州府興國縣人,其先祖廖三傳曾師從唐代著名風水大師楊筠松和卜則巍,而楊、卜二人正是形勢宗風水術(即巒頭派)的鼻祖。

  在關注風水行業多年的倪方六看來,一個合格的風水師起碼要具備六點要求:一、要對空間及物體間的相互影響很敏感,有觀察力;二、要有地球物理學知識,對各地的水文條件、地質情況了如指掌,做到「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即至少要跑遍周邊的山山水水,才能找到風水寶地;三、要有氣象學知識,對各地氣象氣候和環境狀況十分了解;四、要有建築學知識;五、要懂心理學,對醫學、佛學及傳統文化也要了解;六、也是最主要的,要掌握傳統的風水理論和勘察手法,對各風水門派、天幹地支、陰陽五行等原理要熟練運用。「但事實上,當代不少所謂的風水大師,並不能全部做到這六點。」

  民間風水師都是些什麼人

  今年44歲的陳吉印,曾是湖北省十堰市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鄉間風水先生,自稱從事風水行業已有20個年頭。最近,他因撰寫一本名為《解密古代風水術騙局》的書稿而備受關注。當環球人物雜誌記者採訪他時,他先是得意地告訴記者:「你們城裡人不了解,在我們這裡,人人都要學風水的。」在記者進一步詢問他對於風水學的看法時,他卻變得含糊起來,低聲說道:「講那些事是沒有太多意義的。」

  陳吉印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村子只有100多口人,有包括他在內的兩名風水先生。他24歲那年,正值改革開放,「鄉下那時候很盛行拜師學風水」,他也在父親的安排下,拜了一位王姓長者為師。這位師傅曾是民國時期的一名教師。記者問他老師授課的內容及書目,陳吉印想了許久,只說「當然很多,」卻沒有說得更具體,至於書名,也只說了一本《崇正闢謬》。記者在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這不過是一本講述擇日擇吉學的算命書。

  與傳聞中奔走在各地「布陣指揮」的風水大師不同,陳吉印看風水,既沒有道具,也不懂風水術語,憑藉的只是自己對建築、環境的最基本的了解,如要在安全、通風好、陽光足的地方建房子等。

  「同村有一戶人家讓我去看他家新蓋的房子,我一看就覺得這房子建的地兒不好,建在了泥沙石築成的斜坡上。雖然各方面採光很好,但看上去就覺得危險。」陳吉印於是提出,應該儘快搬走。可剛蓋好的房子哪能說搬就搬,那家人並沒有聽取這個建議。第二年夏天,村裡下暴雨受了災,沿著斜坡順勢而下的泥沙衝垮了那戶人家的房子。「後來呢?」記者問道,陳吉印有點不耐煩:「後來他們就搬走啦!」這一事例,被陳吉印視作自己「20年職業生涯中的精彩一筆」。

  在中國,像陳吉印這樣成長於鄉村深處、遊走在城市邊緣的農民,構成了我國最底層、最大規模的風水師群體。

  「嫡傳派」與「學院派」的較量

  記者從倪方六口中得知,「當代活躍在都市裡的風水師主要分為嫡傳派和學院派,前者以某某的傳人為噱頭;後者則打著高等學府的旗號,以名氣唬人。」

  李明亮(化名)算是「嫡傳派」風水師。今年48歲的他,17年前辭掉公務員的工作,轉而成為專職風水師。李明亮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風水師,他自幼便跟著父親學習看風水。李明亮告訴記者:「要想學到一定水平,沒有三五年是不行的。我們同行之間也不交流,家族中很多東西都是保密的。」

  記者在網上以「風水」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很快便出現了8310萬條搜索結果,多是各種各樣的風水協會。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些協會幾乎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民間組織,主要針對客戶開辦收費講座,也會邀請行業內人士「授課」。為了能讓自己沾上一定師承淵源或學術背景,風水師們大都熱衷於上課、拿證。

  為了去偽存真,也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風水學的真實面目,我國部分高校和學者也在積極推動正規的風水教育。目前在國內,已有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四川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高校開設了與風水相關的課程,且多設在環境建築系、哲學系和地理系等專業中。

  看個樓盤收費十萬

  風水師一般是不會掛牌營業的,即使掛牌,也都是以易經研究會之類的名目經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通過樹立一定的口碑,由客戶或朋友介紹生意。

  「要想辨別風水師的真假,其實很容易,那些故弄玄虛、只說結果不說原因的,必定是假的。」李明亮說,「有些人到你的房子裡,假模假樣地轉一圈,就說這房子對主人不利,卻又不直說為什麼不利,這中間就肯定有問題——他水平不行,說不出原因嘛。還有的所謂風水師,掌握了客戶心理,看了房子後話說到一半就打住不說了,故意讓客戶緊張起來,等客戶追問時,他再說,『很兇』,而後跟客戶說破解的方法,藉機賺錢。」

  收入,向來是風水師們諱莫如深的一個話題。倪方六說:「風水師的收費標準,主要視客戶情況而定。若是幫朋友看看,可能分文不取;若是看商業樓盤,上萬元都算是很便宜了。在內地,每看一個樓盤,風水師的收費多為十萬元左右,而在香港,收費則至少在十幾萬元左右,動輒百萬也並不罕見。這是個沒有收費標準的市場。」劉心印 李妤航/文 摘自《環球人物》雜誌

相關焦點

  • 海底總動員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海洋生物科普講座,是我參加的一次現代快報小記者活動>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版權申明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 未成年媽媽生下寶寶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王玲玲  昨天上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蘇州大學附屬瑞華醫院,小美被安排在住院部5樓病房內,由女警看護。病房門被反鎖,警方拒絕採訪,院方也以保護患者隱私為由婉拒媒體採訪。記者隨即前往張橋村,看到小美租住的群租房已被警方封鎖。  據知情者介紹,小美大約十六七歲,看著還是個小女孩,數天前從老家四川來到蘇州,寄宿在這裡的叔嬸家。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毛麗萍  現場  和平之船再次「駛」入南京  「和平之船」是一個在中國廣為人知的和平使者,其作為具有聯合國特殊資格的民間組織之一,「和平之船」自1983年成立以來,已經組織了80多次的環球旅行,遍訪了世界各國,在地球的眾多角落留下了和平的足跡。昨天,這艘和平之船再次「駛」進南京。
  • 美式散文:非虛構寫作的多樣性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作為在美國家喻戶曉的學院派作家,菲利普·羅帕特享有「當代蒙田」的美譽。近日他的散文集《大師之路》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羅帕特受邀在南京先鋒書店與讀者們見面。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被翻譯成中文,激起的是一次關於散文的討論:原來散文可以這麼寫!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14年12月,居蜜再次來到南京,在玄武湖的諾那塔下,她接受了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專訪。  現代快報記者 白雁  居蜜:回到南京,用了30年時間  居蜜祖籍湖北武穴,是國民黨元老、辛亥革命先賢居正的孫女。居正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參加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後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總務部長,廣州大總統府參議、內務總長。
  • 2017快報廣場舞總決賽開戰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7月5日上午,在雨花臺區金地體育公園,現代快報聯合南京市雨花臺區體育局舉辦的「 健康江蘇,全民健身——2017廣場舞邀你秀」,迎來總決賽。這次活動,由金鉑利口腔冠名,南京邦德骨科醫院和壽仙谷藥業聯合協辦,衛崗乳業特別贊助。
  • 世界兒歌日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星星的孩子」唱響兒歌《星光》  隨機  採訪  現代快報記者:小朋友,你們現在喜歡唱什麼歌?  漢口路小學的學生:「班上最流行的是《愛情公寓》的主題曲!」「是《爸爸去哪兒》」  快報訊(記者 郝多)昨天是春分,也是世界兒歌日。
  • 填字遊戲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0.澳大利亞當代作家考琳·麥卡洛創作的一部小說。  11.以三國時期歷史為背景的一款桌面遊戲。  12.大衛·芬奇導演,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一部經典影片。  13.一部美劇,主人公是一名中學化學老師。  14.一種海鮮,物種名是太平洋潛泥蛤。  答案:  縱向:一、平凡之路。二、海角七號。
  • 找回遺忘的記憶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童琳 現代快報記者 黃豔    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   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之間是什麼關係?現場,王峰拋出一個問題並教大家記憶答案的方法,「其實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大家遇到的零散的知識點,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如電飯鍋的品牌『蘇泊爾』,記住這個牌子,就能記住這3個人的關係了。」
  • 江南水泥廠發現老式英文打字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夢雲 文/攝 (除署名外)  整理庫房時發現一臺老式英文打字機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侵華日軍實施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當時大量國際友人在南京見證記錄了日軍的暴行,並救助了大量南京難民。
  • 「門外漢」寫出高校教材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當時的他正在為校團委製作感動南航等多媒體宣傳資料,需要添加一些3D的元素,便試探性地去了解和學習。從那以後羅聰翼便迷上了Blender。  羅聰翼告訴記者,他以後將致力於該軟體的推廣,藉助現有的社區化資源,實行網絡上的資源共享,為愛好者提供交流平臺和信息分享渠道。
  • 純植物染髮劑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有媒體猜測臺灣老牌藝人高凌風因染髮患上血癌去世,快報也曾報導《網上買的海娜粉染髮劑能用嗎?》,那麼,現在到處熱銷的所謂植物染髮劑,究竟安不安全?到底如何挑選染髮劑?  實習生 於方 現代快報記者 馬晶晶  儘量選擇口碑好、異味小的品牌  住在下關的郭女士是理髮店染髮的常客,因為她家族有少白頭的遺傳史。
  • 一名藥代的「悠長假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近段時間開展的藥企整治風暴,導致很多公司放假,醫藥代表不敢去醫院做正常的工作拜訪,某醫院抓了幾個醫藥代表的消息不絕於耳,醫藥代表猶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很多人不禁產生了疑問:醫藥代表這個職業到底何去何從?  現代快報記者 孫玉春 吳怡  「如果真的能夠把整體環境搞好,反而對外企有利,因為外企擅長的就是學術會議。」
  • 「法醫阿超」解密死亡密碼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2月9日上午,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來到南京棲霞公安分局刑警大隊,請刑警大隊教導員、主檢法醫師潘鬥超做了一場直播。潘鬥超是法醫秦明的同門師兄,從業15年,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法醫阿超」。在一個半小時的直播中,潘鬥超給大家展示了神秘的法醫工作,並揭開命案背後的故事。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劉文奇 現代快報記者 陳瑩   當地回應,其實是花瓣形溫室,只有120平米  海安建「山寨版」雪梨歌劇院的帖子一出,引發眾多網友關注。有網絡媒體昨天報導稱:「據當地百姓講,這座建築建設完成已經有幾年時間了,但一直沒投入使用,外圍被菜地和雜草包圍,裡面除了被當地農民堆放了幾堆豆稈外,空空如也。」
  • 「有機農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此外,「有機農夫集市」的構想也在踐行中,希望為更多的有機農人建立一個有機農產品的推廣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劉德傑
  • 變成了「拖把架」和「廣告板」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上午,有市民向現代快報熱線96060反映,他路過集慶路的倉頂大井時發現,這口建於元代、已經有670多年歷史的古井,周圍汙穢不堪。倉頂大井是秦淮區的文物保護單位,相關部門呼籲市民,路邊的文物更需要大家的愛護。   貼小廣告、倒汙水,古井周圍髒亂不堪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在秦淮區集慶路上看到這口倉頂大井。
  • 快遞量預計是平時的4倍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0月25日,現代快報記者隨機探訪了新街口附近的幾家快遞網點。中通、申通、圓通、韻達首重寄件費依然是10元,寄往上海的快遞費也是10元,都沒有漲價。  南京一家圓通網點的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其實「派件費」並不是寄件人實際支付寄件的快遞費,而是發件網點支付給派件網點的費用。「一般一個快遞從寄出到收件,期間要經歷近十個環節的流轉。而快遞費的約80%就在這些環節中被分配了。」
  • 紐西蘭進口鮮牛奶首次空降南京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下午1點05分,一架自紐西蘭起飛的飛機降落在南京祿口機場,機上1200瓶紐西蘭巴氏殺菌乳同機抵達,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檢驗檢疫局獲悉,這是南京口岸首次入境鮮奶。  如今,市場上的進口常溫奶已很常見,而且價格與國產常溫奶差不多,但進口鮮奶卻不太多,而且價格是國產奶的三四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保質期較短,冷鏈運輸成本較高。
  • 老字號飯店難尋英文菜單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對南京多個地方進行了探訪,發現總體不錯,但也有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出行:的哥普遍不會英文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南站。作為南京重要的交通樞紐,南站青奧期間要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和遊客。可是,站前巨大的青奧會倒計時牌搞了「烏龍」,昨天原本應該是倒計時「101天」,屏幕上顯示的卻是「103天」。如此低級的失誤,讓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