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散文:非虛構寫作的多樣性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5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作為在美國家喻戶曉的學院派作家,菲利普·羅帕特享有「當代蒙田」的美譽。近日他的散文集《大師之路》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羅帕特受邀在南京先鋒書店與讀者們見面。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被翻譯成中文,激起的是一次關於散文的討論:原來散文可以這麼寫!羅帕特專注於剖白內心、坦言真相的寫作方式,以及他打破散文常態,融詩歌、小說、評論特性於一體的散文越界,都令觀者嘖嘖稱嘆。這條獨特的大師之路是如何走出來的?現代快報記者與羅帕特本人以及譯者、評論家、叢書主編展開了對話。

  

  現代快報+/ZAKER南京 記者 王凡

  見習記者 張垚仟 實習生 曹嘉欣/文 牛華新/攝

  1

  《大師之路》是菲利普·羅帕特的一本散文合集,在書中,羅帕特對自己擁有過的各種身份,包括散文家、教師、電影評論人、父親、兒子、丈夫等等,展開深入剖析,以特有的深邃幽默文筆一一加以描述

  該書能翻譯成中文出版,是因為一場「奇遇」。

  四年前,詩人、小說家黃梵與羅帕特先生在美國弗蒙特藝術中心相識,因為電影趣味完全一致,兩人一見如故。午餐時,黃梵發現身邊那些美國作家吃飯時故作鎮定,眼睛卻不時瞟向羅帕特,時刻注意他的一舉一動。這讓黃梵意識到羅帕特在美國文學界的崇高地位。離開藝術中心時,羅帕特主動提出要在紐約請黃梵吃飯,兩人之間的交往由此開始。

  不久後,羅帕特送了一本散文選集給黃梵,就是《大師之路》的原版。「我英文並不好,但還是從中讀出了他的幽默、戲謔、真誠、柔軟之心,莊諧並出的縱橫馳騁。讀完,我感嘆原來散文還可以這樣寫!過去的散文立法,在他的寫作中已崩塌,他重新在為散文立法。按照美國的說法,他是美國的蒙田。他繼承了蒙田的天馬行空,把散文當小說對待了。」黃梵說道。

  遺憾的是,在中國卻無人知曉這位美國院士作家。恰逢黃梵正為江蘇人民出版社主編「南京評論叢書」,這套書的主旨是填補國內空白,出版國人尚未知曉的大家作品,因此《大師之路》與叢書結緣。黃梵找到了他的同事,南京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宋文擔任譯者,她出色完成了翻譯任務,而該書責編周曉陽在譯文的文學化上,也做了校訂工作,使之更富文學魅力。

  2

  作為該書的第一讀者,宋文對羅帕特坦誠暴露自己內心世界、深刻剖析自己靈魂的寫作讚嘆不已。在《大師之路》的第二篇文章中,羅帕特寫到了母親的婚外戀。宋文讀到這一段時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可以這樣寫自己的父母?」這些慣常被視作「家醜」的事,羅帕特先生並沒有在作品中選擇迴避。

  「我從一個非常混亂的大家庭出生,人們在這個家庭之中老是不停爭鬥,但一個不幸的童年是作家最幸運的事,我為我不幸的童年感到很開心。」羅帕特認為,是這些經歷豐富了他看待生活的角度,「我有這些成就還是很感謝我神聖的母親。」

  當然,這種誠實不是絕對的。羅帕特坦言道:「我經常是儘可能地做到誠實,但有時很奇怪的是,你如果做到誠實反而讓別人感到很尷尬,所以我經常用像是走鋼絲的方式。在令人愉快的誠實和令人討厭的誠實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讓宋文感嘆的還有羅帕特感知生活的能力和思考力。「他的作品,敏銳地感知生活,非常擅於描寫生活中感動的瞬間。看著他的作品,會讓我們跟自己的生活相連,更多留意生活中忽略的細節、瞬間,受到他描寫的感召,引發更多的思考。」比如談到愛情時,他說有些愛情是「盆景愛情」,就像盆景樹,以有限的方式臻於完美,卻註定不會比膝蓋更高。又比如,談到友誼時,他說最出色的友誼特質是五項:融洽、喜愛、需要、習慣和原諒,「沒有原諒就不存在友誼。」

  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羅帕特談了他心目中的美式散文。他說,如美國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士所說的那樣,「美式散文」是有形的,而不是空想,這種風格來源於惠特曼,而他承襲的是蒙田散文的脈絡。他說,自己並不僅僅是為了現在的讀者而寫作,也為了和逝去的先人對話。

  談到中國文學時,羅帕特表示,他讀過很多魯迅和張愛玲的作品,也很喜歡杜甫的詩歌,非常期待自己的作品能與中國讀者溝通,他有信心中國讀者看了他的作品後會微笑或者大笑。「因為當你描寫和你自己有關的事情的時候,你要確信,你的經歷在某種程度上是具有普遍性的。你需要選擇那些你認為大部分人都可能具有的經驗來寫。在寫作的時候,你不能因為沉醉於寫作就只描寫和自己有關的事情,不能太自我中心主義。寫作是為了和他人溝通。你要知道,每個人的經驗都是整個人類的財產。」

  正因為羅帕特的誠實,讀者會在他身上發現一種有趣的反差。他是學院派,但是與學院派持重、晦澀、深奧的文風不同,他的散文反其道而行之,呈現著一種雅俗共賞的格局,這無疑是來自世俗世界一種可貴的元素。

  3

  在中文世界中,儘管散文的形式在不斷變化,但一直被認為是真實的「記錄」。與這一認知截然不同的是,在羅帕特的散文創作理念中,散文是可以虛構的。

  黃梵發現,羅帕特會在散文中「創造」不同角色,時常混淆散文與小說的界線。「創造角色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想法。這讓我想起了葡萄牙詩人佩索阿的做法,他為自己的作品虛構了很多詩人,以致這些詩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身世。」

  在先鋒書店的見面會上,評論家、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教授傅元峰也向羅帕特發問道:「您多大程度上虛構了生活?」

  「我認為寫非虛構的時候,必須重新想像你自己的生活。我承認在寫我自己的時候是有選擇的,並且很多時候會刻意地扭曲我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講,我總是有意識地塑造我自己。」羅帕特說。不過,他強調,這種塑造並不是毫無根據的,而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之上,只是經過了過濾,選擇性地再現自己。他的非虛構肯定不是完全不虛構,但是也不是在虛構寫小說。「我總是從某個角度來展現我自己的經歷和事實,把事實向後退一步,在一個距離之外來看待它。」

  非虛構文學創作更強調作者以個人視角進行完全獨立的寫作行為,而羅帕特希望在這之中找到一種平衡和公正,即「寫到他人時嘗試從他們的視角來看問題」,也就是說,作為作者,他總是從跟自己對著幹的角度來看問題,在他寫作的時候,會反過來問自己:「我說的是真話嗎,真的是這樣嗎?」之所以採用這種對話式的語調,是因為他始終在頭腦當中做爭論和辯論。

  「我希望我能找到真相,但其實我不擁有真相,我非常喜歡讀者能夠深入到文本裡面去,因為寫作不是一個平面的,而是多個維度的,閱讀的時候需要從表面突破,深入到深處。」羅帕特說道。

  聲音

  詩人、小說家、「南京評論叢書」主編 黃梵

  羅帕特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他對小說和評論手法的巧妙運用。評論出現在散文中,不讓你覺得多餘、累贅,小說寫法又極能調動你的閱讀動力和情感。這種「大雜燴」倘若落到一個庸才手中,會變得油水分離,但羅帕特的「東北亂燉」,卻令你全無覺察,讀完已忘卻體裁之分,它們早已渾然一體。說他是美國的蒙田,真的名副其實。這種捨棄風格的風格,追求雜質和莊諧雜陳的越界,使他的散文成為稀有品種,也提醒中國散文另有的古老新路。

  評論家、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教授 傅元峰

  美式散文的書寫者是非常奇特的,它透露著寫作者的養成,文化的養成。羅帕特的散文裡其實並不是一直存在著一個中心的光源,它是分散的,分散到我們都不知道究竟什麼東西被照亮了,這是他的書吸引我的重要原因。反覆琢磨它就會有不同的意味,慢慢地流溢出來。美式散文具有的多樣性、多義性、豐富性,可能是一種比較好的文體意識,是值得當代作家去學習的。

  我正在翻譯羅帕特的另一本書,是關於創意寫作方面的,指導人們怎麼進行非虛構寫作。作為一個非虛構寫作的作家,羅帕特是一個非常有勇氣的人,他深入自己的內心,直面自己生命中的某些瞬間,解剖自己,袒露出最誠實、矛盾,甚至不堪、極端的思想,展示給別人看。這種寫作要做到誠實,同時他也要在適度地大膽袒露和巧妙地遮掩之間做好平衡。

相關焦點

  • 「新文化大散文」與「非虛構寫作」:當下散文寫作新動向
    特別是,網絡的興盛使散文更貼近生活,親和大眾,甚至有人斷言:零準入門檻、即時傳播閱讀推動散文進入到「全民寫作的時代」。不過與上述種種新動向相比,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文化大散文的新變和非虛構寫作的興起。大約在2010年前後,《人民文學》開闢了一個「非虛構」欄目,發表了韓石山的《既賤且辱此一生》,梁鴻的《中國在梁莊》,阿來的《瞻對》,以及蕭相風、李娟等人的作品,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同年10月,《人民文學》又啟動了「人民大地·行動者」計劃,向全國作家公開徵集12個寫作項目,進一步支持非虛構寫作,一時間成為文壇的熱議話題。隨後,又有不少刊物和作家加入了「非虛構寫作」的陣營。
  • 江蘇文學院在南大仙林校區掛牌成立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首任江蘇文學院院長畢飛宇和執行院長吳俊分別發言,宣布江蘇文學院已做好準備,將張開雙臂歡迎所有用漢語寫作的年輕作家,尤其是江蘇的年輕作家們。    實習生 張晶蕾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鄭文靜   著名作家、知名學者將來這裡授課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率的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高校意識到了文學教育的重要性。
  • 跨界經緯:學術丨陳劍暉:「新文化大散文」與「非虛構寫作」:當下散文寫作新動向
    李娟的《冬牧場》是散文「非虛構寫作」的代表作,作者深入新疆阿勒泰冬季牧場,四個月、零距離記述冬牧場的點點滴滴。圖為冬牧場景觀。關注當代散文創作的人們也許注意到,近幾年的散文已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出現了一些新動向:散文從過去的「固體」到時下的大幅度「破體」,從面向社會寫作到面向天地寫作,從回憶鄉土到「重塑」鄉土。
  • 填字遊戲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3.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事情發生在南京浦口的火車站。  4.成語,可用來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或被批評、責罵得很厲害。  5.《平凡的世界》的作者。  6.金庸小說,主人公是陳家洛。  7.微軟旗下的搜尋引擎。  8.一款風靡全球的沙盒遊戲。  9.王安石詩句,下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
  • 海底總動員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海洋生物科普講座,是我參加的一次現代快報小記者活動>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版權申明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14年12月,居蜜再次來到南京,在玄武湖的諾那塔下,她接受了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專訪。  現代快報記者 白雁  居蜜:回到南京,用了30年時間  居蜜祖籍湖北武穴,是國民黨元老、辛亥革命先賢居正的孫女。居正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參加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後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總務部長,廣州大總統府參議、內務總長。
  • 2017快報廣場舞總決賽開戰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7月5日上午,在雨花臺區金地體育公園,現代快報聯合南京市雨花臺區體育局舉辦的「 健康江蘇,全民健身——2017廣場舞邀你秀」,迎來總決賽。這次活動,由金鉑利口腔冠名,南京邦德骨科醫院和壽仙谷藥業聯合協辦,衛崗乳業特別贊助。
  • 世界兒歌日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星星的孩子」唱響兒歌《星光》  隨機  採訪  現代快報記者:小朋友,你們現在喜歡唱什麼歌?  漢口路小學的學生:「班上最流行的是《愛情公寓》的主題曲!」「是《爸爸去哪兒》」  快報訊(記者 郝多)昨天是春分,也是世界兒歌日。
  • 趣味保齡球,比拼全壘打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1月16日上午,現代快報小記者工作室與愛保力美式娛樂運動中心共同組織百丈中心小學的部分小記者走進江南環球港,展開一次愛保力保齡球體驗活動,科普保齡球知識,學習玩轉保齡球的技巧,感受潮流運動的樂趣。  我們在江南環球港參加保齡球體驗活動,教練給我們示範是怎麼打保齡球的,只見他手臂一甩保齡球直接打倒了9個球瓶,我想這一定很簡單,我一定能全部打倒。
  • 長頸鹿美語公益講座受追捧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的確,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差異很大,不僅僅是在發音上,甚至同樣一個單詞,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中就有著截然不同的意思。  講座現場,張中人老師還安排了很多和家長及小朋友的互動環節,每位答對的家長都得到了一份由長頸鹿美語精心準備的神秘禮物。
  • 找回遺忘的記憶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童琳 現代快報記者 黃豔    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   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之間是什麼關係?現場,王峰拋出一個問題並教大家記憶答案的方法,「其實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大家遇到的零散的知識點,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如電飯鍋的品牌『蘇泊爾』,記住這個牌子,就能記住這3個人的關係了。」
  • 學英語是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為迎接青奧會,激發南京市中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及實際運用能力,2010年暑期,由南京市教育局、現代快報社、江蘇鳳凰新華書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譯林出版社、南京鳳凰國際書城、南京新東方學校共同承辦的「譯林杯」中小學生英語徵文大賽在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比拼之後,上周六在南京新東方學校舉行了頒獎儀式,現場揭開了本次大賽獲獎者的謎底:85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評果PG進行了測評。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於露 吳慧慧 蔡夢瑩 文/攝  買菜不去菜市場,手機點單就行  上午9點多,小芮打開手機在「盒馬鮮生」上點單。下單大約半小時後,菜品送達。  小芮今年大學畢業,3月起搬進了出租屋。也是從那時起,她開始從「盒馬鮮生」買菜。
  • 網上開戶15分鐘就能搞定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我們下午就要參加非現場開戶業務培訓,4月份就可以做非現場開戶業務。」昨日,各大券商都為非現場開戶業務忙了起來。3月25日,《證券帳戶非現場開戶實施暫行辦法》由中登公司正式發布,在當前市場行情慘澹、新增客戶極難開發的背景下,非現場開戶業務勢必將引發證券業內爭搶客戶大戰。
  • 語文教材刪《陳涉世家》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月26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一些學校的語文、歷史老師,發現在七年級歷史教材中還保留了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黃豔 舒越  避免學科間不必要的交叉重複  人教社表示,日前,有網文稱「新版語文教科書刪掉了課文《陳涉世家》」。
  • 江南水泥廠發現老式英文打字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夢雲 文/攝 (除署名外)  整理庫房時發現一臺老式英文打字機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侵華日軍實施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當時大量國際友人在南京見證記錄了日軍的暴行,並救助了大量南京難民。
  • 「門外漢」寫出高校教材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當時的他正在為校團委製作感動南航等多媒體宣傳資料,需要添加一些3D的元素,便試探性地去了解和學習。從那以後羅聰翼便迷上了Blender。  羅聰翼告訴記者,他以後將致力於該軟體的推廣,藉助現有的社區化資源,實行網絡上的資源共享,為愛好者提供交流平臺和信息分享渠道。
  • 純植物染髮劑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有媒體猜測臺灣老牌藝人高凌風因染髮患上血癌去世,快報也曾報導《網上買的海娜粉染髮劑能用嗎?》,那麼,現在到處熱銷的所謂植物染髮劑,究竟安不安全?到底如何挑選染髮劑?  實習生 於方 現代快報記者 馬晶晶  儘量選擇口碑好、異味小的品牌  住在下關的郭女士是理髮店染髮的常客,因為她家族有少白頭的遺傳史。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劉文奇 現代快報記者 陳瑩   當地回應,其實是花瓣形溫室,只有120平米  海安建「山寨版」雪梨歌劇院的帖子一出,引發眾多網友關注。有網絡媒體昨天報導稱:「據當地百姓講,這座建築建設完成已經有幾年時間了,但一直沒投入使用,外圍被菜地和雜草包圍,裡面除了被當地農民堆放了幾堆豆稈外,空空如也。」
  • 「有機農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此外,「有機農夫集市」的構想也在踐行中,希望為更多的有機農人建立一個有機農產品的推廣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劉德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