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快報廣場舞總決賽開戰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5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7月5日上午,在雨花臺區金地體育公園,現代快報聯合南京市雨花臺區體育局舉辦的「 健康江蘇,全民健身——2017廣場舞邀你秀」,迎來總決賽。這次活動,由金鉑利口腔冠名,南京邦德骨科醫院和壽仙谷藥業聯合協辦,衛崗乳業特別贊助。在持續一個多月、 連續12場海選的火熱比拼之後,14支隊伍從150支隊伍中脫穎而出,進入總決賽,包括純爺們兒組合的「老男孩健身隊」、上過網絡春晚的錢杆舞健身隊等。最終,來自雨花臺區的俏妹子健身隊奪得決賽冠軍。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郝多 劉靜妍 仲茜 王穎菲/文 牛華新/攝

  現場

  臺上臺下一樣熱情高漲

  「人人都說,沂蒙山好……」「康定溜溜的情歌……」7月5日上午9點,伴隨著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現代快報2017廣場舞總決賽拉開帷幕。14支參賽隊伍個個有備而來,拿出最具實力的舞蹈,向著總決賽冠軍出發。

  來自鼓樓區熱河南路街道三汊河社區的錢杆舞健身隊是第一個上臺表演,他們也是距離比賽場地最遠的隊伍。為此,他們一大早5點半就集合出發了,乘坐公交307路到莫愁新寓站轉D7,一個半小時才抵達比賽場地。這支隊伍很有特色,他們是男女搭檔組合,8名女隊員4名男隊員,每個人都手持器械,一邊跳舞一邊揮舞錢杆,整體節奏歡快,動作一致,一開場就讓人眼前一亮。

  臺上比得熱火朝天,臺下的熱鬧也絲毫不輸臺上。廣場舞比賽吸引了眾多附近的居民前來「觀戰」,最激動的就是寶寶戰隊了。一字排開的嬰兒坐椅上,每個寶寶都在目不轉睛地看著臺上熱舞,而大一點的寶寶直接尬舞,把整個體育場變成了自己的舞臺。兩歲的萌寶安娜在奶奶的帶領下,嗨得根本停不下來——轉圈、跳躍、下腰……奶奶在一邊笑著說,自己也是廣場舞愛好者,在家只要音樂一響,孫女就會跟著跳起來。

  比賽同時,ZAKER南京全程直播。不少網友留言點讚:「這樣接地氣的活動,希望快報多多舉辦。」「看著直播也跟著動起來,為阿姨們點讚!」

  冠軍

  「俏妹子」是獲獎專業戶

  68歲的張巧雲退休前是倉庫的保管員,但是她熱愛舞蹈,也熱衷體育鍛鍊,這次比賽,她率領的兩支隊伍都殺進決賽,也都拿到了獎項,其中俏妹子健身隊更是拿到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這次決賽差點沒趕上,前一晚我們才從外地比賽完回來。」張巧雲說,這次奪得冠軍的俏妹子隊真的能稱得上是獲獎專業戶,隊伍平均年紀在64歲,「我們每天早上7點開始,要跳整整一個半小時,風雨無阻。」

  張巧雲介紹,俏妹子健身隊成立已經13年了,隊員們不僅心情愉悅,身體也越來越好。「我原來身體很差,有哮喘,嚴重的時候還有肺氣腫,每個月都要去醫院吸氧氣,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就慢慢開始鍛鍊了,現在體質變強了,這些毛病也都沒了。」

  張巧雲說,現在大家真是越跳越健康,越跳越開心。

  亮點

  「老男孩」

  拿到了三等獎

  海選時,純爺們兒隊「老男孩」就吸引了不少人圍觀,決賽舞臺上,「老男孩」又和大家見面了,這群大爺除了統一穿著鮮豔的黃綠色隊服,還各個化了妝,讓人眼前一亮。

  隊伍目前有15名男同胞,平均年齡66歲,最大的71歲,最小的61歲。「組建這支隊伍真是不容易。」隊長王興才說,起初大家都突破不了心理障礙,不願意參與進來。5年前,南京市老年體協要求各個區組建一支男同胞的廣場舞隊伍,把大爺們從麻將桌上「拯救」出來。「老年體協的一名負責人,三番五次來我家做我的思想工作。」回想當年,王興才笑說,「最後弄得我不好意思了,就說先去看看吧。」

  這一看,王興才就成了隊長。怎麼把隊伍組建起來?別人動員自己有多難,自己動員別人就有多難,輪到去做別人的工作時,他也是講到口乾舌燥。「很多人都是抹不下面子。一個老同事說,男同志跳什麼舞,這是娘們幹的事,你跑去湊什麼熱鬧?」

  令王興才欣慰的是,隊員們不再在乎外人怎麼看,大家的精氣神、身體也都隨著跳舞越來越好。對於廣場舞,他感慨頗多,「老人不能蝸在家裡,一定要走出來,大家一起跳跳舞,交流交流,精神愉快了,身體也健康了,感覺很爽。」

  最後,老男孩健身隊取得了三等獎的好名次。

  點讚

  化妝、隊服,全是「私人定製」

  粉底、眼影、睫毛……離上場還有半小時,賽虹藝術團的阿姨們已經忙著補起妝來。無論是她們亮閃閃的頭飾,還是精緻的妝容,都得歸功於藝術團的領隊宋智慧,因為從事美甲化妝行業,宋智慧把一套化妝技巧全部教給了隊友。

  建康路社區舞蹈隊則在服裝上花費了更多心思。她們的領隊是73歲的退休中學老師趙致明,為了配合自編自排的藏族舞蹈,趙大媽和隊員們自己買來布料,按照藏族服飾設計了式樣,請裁縫「私人定製」了一套舞蹈服。至於頭上的毛帽子,則乾脆是自己動手做的。她們最終贏得了二等獎的榮譽。

  本次比賽的裁判長、江蘇省廣場舞行業協會秘書長叢燕君女士,也為每一支參賽隊伍點評。賽後,叢教授忍不住為廣場舞大媽們點讚,「大媽們是最可愛的人。」叢教授說,參與廣場舞不僅能鍛鍊健身,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益身心健康,也是最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項目,值得大力推廣。「感謝現代快報為大媽們搭建交流平臺,也希望這樣的活動越辦越好。」

  一等獎:俏妹子健身隊

  二等獎:鐵心藝術團

  建康路社區舞蹈隊

  三等獎:老男孩健身隊

  夏之戀舞蹈隊

  扇舞飛揚廣場舞隊

  人氣獎 蓮之韻一隊

相關焦點

  • 海底總動員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海洋生物科普講座,是我參加的一次現代快報小記者活動>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版權申明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 世界兒歌日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星星的孩子」唱響兒歌《星光》  隨機  採訪  現代快報記者:小朋友,你們現在喜歡唱什麼歌?  漢口路小學的學生:「班上最流行的是《愛情公寓》的主題曲!」「是《爸爸去哪兒》」  快報訊(記者 郝多)昨天是春分,也是世界兒歌日。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上周四,一場由現代快報聯手擁有40多年語言教育經驗的英孚教育集團面向全城7~18歲的青少年發起的一場「2011英孚拼詞達人賽」受到了參與家長和小選手的喜愛。原來,這場拼詞比賽是以遊戲闖關的形式進行的,充滿了趣味性,原本枯燥乏味的記英語單詞竟然也變得魅力十足。
  • 快報記者今起全程「陪練」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從今天開始,快報記者將始終關注這四位女孩,以「文字紀錄片」的形勢來詮釋她們在求職路上的喜怒哀樂。  「我們的照片曝光後會不會被人肉,用真名會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被追蹤報導會不會影響找工作……」  在答應快報記者的追蹤報導之前,這四個女孩還有著這樣那樣的顧慮。畢竟,一旦被報導,就可能成為公眾人物。不過,在一個小小的「宿舍會議」後,她們給了記者一個肯定的答覆。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為了參加由現代快報「第一成長會」和哈暱寶貝早教中心聯手為全城的7~18個月的寶寶們準備的快報第二屆主題親子派對——寶寶花樣爬行大賽,李先生這兩天正發愁呢!原來,他已經被寶寶媽媽指定為參賽選手,進入了積極的備戰狀態。
  • 快報記者專訪「送子觀音」夏桂成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近日,現代快報記者跟隨夏老一同坐診,親歷看病全過程。    通訊員 馮瑤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安瑩  調經種子,「大姨媽」的問題很重要  在夏桂成的診室裡,放著一個大相框,相框中是一個個剛出生的寶寶的笑臉,可愛極了。這些照片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早衰、習慣性流產等患者在夏老的精心調理下終於生出的健康寶寶的照片。
  • 快報免費教你學陶笛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本周日,現代快報歡樂社區行將聯合樹德裡社區,邀請兩位陶笛冠軍,以及南京陶笛之家「掌門人」孫常軍,免費教小朋友學陶笛,吹奏時下很火的復古神曲《小蘋果》。  陶笛是一種極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民族樂器。最小的陶笛不過20克,只有指甲蓋大小,掛在脖子上,就是一個裝飾品。普通的陶笛,也不過一個蘋果的重量,放在包裡佔用不了多少空間,被譽為「貼身音樂小寶貝」。
  • 剪紙大師7分鐘剪出一隻「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陳耀現場創作剪紙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王益 攝2月8日下午,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大師陳耀現場創作,給現代快報的讀者送來了「旺」。  一張紅紙,一把剪刀,陳耀沒畫草稿就動起了刀,譁譁譁一刀剪到底,現代快報記者還在愣神中,只見他抖一抖碎紙屑,一隻小狗的輪廓就出來了,毛茸茸的尾巴也在這時候完成了。接著再進行細化,兩隻前爪伸出、後爪微微彎曲,仿佛正要向前奔突;耳朵尖上微微的弧度,看起來仿佛在抖動一樣,整隻小狗頗具動感。
  •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其實,賈伯斯的這句名言也一直是快報競彩團隊所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即將過去的2011年,快報競彩正是遵循著賈伯斯的這段名言一路走來……  □本組撰文 快報記者 付智勇  創新服務 一機在手遍閱競彩  如果說快報競彩版面是面對都市人群的一扇門,那麼2011年7月4日上線的「玩賺競彩」手機報則是為專業彩民打開的一扇窗。
  • 純植物染髮劑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有媒體猜測臺灣老牌藝人高凌風因染髮患上血癌去世,快報也曾報導《網上買的海娜粉染髮劑能用嗎?》,那麼,現在到處熱銷的所謂植物染髮劑,究竟安不安全?到底如何挑選染髮劑?  實習生 於方 現代快報記者 馬晶晶  儘量選擇口碑好、異味小的品牌  住在下關的郭女士是理髮店染髮的常客,因為她家族有少白頭的遺傳史。
  • 江南水泥廠發現老式英文打字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夢雲 文/攝 (除署名外)  整理庫房時發現一臺老式英文打字機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侵華日軍實施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當時大量國際友人在南京見證記錄了日軍的暴行,並救助了大量南京難民。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14年12月,居蜜再次來到南京,在玄武湖的諾那塔下,她接受了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專訪。  現代快報記者 白雁  居蜜:回到南京,用了30年時間  居蜜祖籍湖北武穴,是國民黨元老、辛亥革命先賢居正的孫女。居正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參加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後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總務部長,廣州大總統府參議、內務總長。
  • 變成了「拖把架」和「廣告板」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上午,有市民向現代快報熱線96060反映,他路過集慶路的倉頂大井時發現,這口建於元代、已經有670多年歷史的古井,周圍汙穢不堪。倉頂大井是秦淮區的文物保護單位,相關部門呼籲市民,路邊的文物更需要大家的愛護。   貼小廣告、倒汙水,古井周圍髒亂不堪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在秦淮區集慶路上看到這口倉頂大井。
  • 老字號飯店難尋英文菜單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對南京多個地方進行了探訪,發現總體不錯,但也有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出行:的哥普遍不會英文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南站。作為南京重要的交通樞紐,南站青奧期間要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和遊客。可是,站前巨大的青奧會倒計時牌搞了「烏龍」,昨天原本應該是倒計時「101天」,屏幕上顯示的卻是「103天」。如此低級的失誤,讓人費解。
  • 無錫驢友走出「中國百慕達」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無錫一驢友在四川黑竹溝失聯》後續  此前家人懸賞20萬尋找  快報訊(記者 匡笠)5月6日,27歲的無錫男子朱銘(化名)獨自進入黑竹溝後,當晚失聯(詳見5月13日現代快報報導)。黑竹溝號稱中國的百慕達,地形十分危險。截至昨天,朱銘已經失聯17天,家人已經花費約20餘萬元搜救費用,但依舊沒有發現有效的線索,家人將懸賞提高至20萬元。
  • 找回遺忘的記憶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童琳 現代快報記者 黃豔    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   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之間是什麼關係?現場,王峰拋出一個問題並教大家記憶答案的方法,「其實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大家遇到的零散的知識點,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如電飯鍋的品牌『蘇泊爾』,記住這個牌子,就能記住這3個人的關係了。」
  • 快遞量預計是平時的4倍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0月25日,現代快報記者隨機探訪了新街口附近的幾家快遞網點。中通、申通、圓通、韻達首重寄件費依然是10元,寄往上海的快遞費也是10元,都沒有漲價。  南京一家圓通網點的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其實「派件費」並不是寄件人實際支付寄件的快遞費,而是發件網點支付給派件網點的費用。「一般一個快遞從寄出到收件,期間要經歷近十個環節的流轉。而快遞費的約80%就在這些環節中被分配了。」
  • 未成年媽媽生下寶寶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王玲玲  昨天上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蘇州大學附屬瑞華醫院,小美被安排在住院部5樓病房內,由女警看護。病房門被反鎖,警方拒絕採訪,院方也以保護患者隱私為由婉拒媒體採訪。記者隨即前往張橋村,看到小美租住的群租房已被警方封鎖。  據知情者介紹,小美大約十六七歲,看著還是個小女孩,數天前從老家四川來到蘇州,寄宿在這裡的叔嬸家。
  • 這五類共享單車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快報訊(記者 李娜 趙丹丹)7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種立體停車架分為上下兩層,車架上整齊擺放著各色共享單車。市民只需一拉一按,十秒左右就能取下二層的單車。那麼南京有可能引進這種立體共享單車架嗎?據介紹,由於建造費用過於高昂,南京暫時沒有企業打算引入這一停車方式,還是以疏導為主。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劉文奇 現代快報記者 陳瑩   當地回應,其實是花瓣形溫室,只有120平米  海安建「山寨版」雪梨歌劇院的帖子一出,引發眾多網友關注。有網絡媒體昨天報導稱:「據當地百姓講,這座建築建設完成已經有幾年時間了,但一直沒投入使用,外圍被菜地和雜草包圍,裡面除了被當地農民堆放了幾堆豆稈外,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