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了「拖把架」和「廣告板」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1-01-15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上午,有市民向現代快報熱線96060反映,他路過集慶路的倉頂大井時發現,這口建於元代、已經有670多年歷史的古井,周圍汙穢不堪。倉頂大井是秦淮區的文物保護單位,相關部門呼籲市民,路邊的文物更需要大家的愛護。

  貼小廣告、倒汙水,古井周圍髒亂不堪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在秦淮區集慶路上看到這口倉頂大井。這口井用灰白色的石欄圍起,石欄下方朝北的一面被人噴上了黃色的油漆。此外,石欄旁邊還堆放著酒瓶、包裝紙等垃圾。石欄另一側,被人貼上了小廣告,有「治療牛皮癬」的,也有「複印、打字」的廣告。兩側還掛著幾個拖把,好好的一個古井,儼然成了廣告板和拖把架。

  隨後,記者來到附近的一家文印店,店裡的工作人員承認,石欄上的廣告正是他們家貼的。「就知道這是口古井,但是真不清楚是受到保護的文物。」工作人員說。知道是文物,不能在上面隨便張貼廣告後,工作人員才不情願地撕掉了廣告。路過的市民告訴記者,附近商家的剩飯剩菜也隨手倒在古井旁,導致汙水四溢。記者在採訪過程中,正好看到街邊門面房的一位居民向石欄邊倒汙水。記者隨即上前詢問這位居民,知不知道這口井是文物,這位居民表示她並不清楚。

  記者將倉頂大井周圍汙穢不堪的情況反映給了秦淮區文化局文物科,相關工作人員稱,他們將儘快將安排人實地查看並進行清理,今後也將加大對倉頂大井的巡查力度。據了解,倉頂大井是南京最大的古井,建於元代,迄今已有670多年歷史。

  路邊文物更需要愛護

  秦淮區文化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類似倉頂大井這樣的文物,他們有工作人員定期前去巡查,不過由於這些文物大部分都比較分散,巡查隊員們只能採取抽查的方式,「一旦我們巡查時發現文物被破壞,或者有市民反映類似情況,我們會及時去修復。」工作人員說,路邊的文物更需要大家的愛護。

  現代快報見習記者 廖健偉

相關焦點

  • 2017快報廣場舞總決賽開戰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7月5日上午,在雨花臺區金地體育公園,現代快報聯合南京市雨花臺區體育局舉辦的「 健康江蘇,全民健身——2017廣場舞邀你秀」,迎來總決賽。這次活動,由金鉑利口腔冠名,南京邦德骨科醫院和壽仙谷藥業聯合協辦,衛崗乳業特別贊助。
  • 海底總動員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海洋生物科普講座,是我參加的一次現代快報小記者活動另外,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生物和標本,有水母、海星、海龜等,能親眼看一看、摸一摸,實在是太有趣了!  這次講座,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小朋友們,我們要保護好大海,不能隨意亂扔垃圾,不能捕殺我們的朋友——海洋寶貝,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哦。
  • 書信變成藝術品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見字如面》和《朗讀者》這兩檔文化類電視節目的走紅,真正讓我們意識到書信這類私密性的文字的巨大魅力。但是我們追逐的熱情背後是一種文體巨大的缺席,當一封書信輾轉多日才到收信人手中的時候,簡單的文字背後是一種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情感。時間慢下來,凝固成歲月的靜思,書信中的每一行文字都浸透了長遠路途的艱辛和跨越千山萬水的羈絆。  近期一直在讀英國傳記作家唐納德·普拉特的《裡爾克傳》。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14年12月,居蜜再次來到南京,在玄武湖的諾那塔下,她接受了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專訪。  現代快報記者 白雁  居蜜:回到南京,用了30年時間  居蜜祖籍湖北武穴,是國民黨元老、辛亥革命先賢居正的孫女。居正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參加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後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總務部長,廣州大總統府參議、內務總長。
  • 世界兒歌日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星星的孩子」唱響兒歌《星光》  隨機  採訪  現代快報記者:小朋友,你們現在喜歡唱什麼歌?  漢口路小學的學生:「班上最流行的是《愛情公寓》的主題曲!」「是《爸爸去哪兒》」  快報訊(記者 郝多)昨天是春分,也是世界兒歌日。
  • 還我銅鑼燒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片中,除了會刪掉暴力內容和性內容,還會進行各種美國本土化處理。  這些本土化處理包括,野比將改名為「NOBI」,胖虎則改名為「BIG G」,任意門變成「ANYWHERE DOOR」。  此外,畫面上也做了很多調整。為了讓美國小盆友能對動畫有更好的理解,動畫中的看板被換成了英文,野比試卷上的「0分」也使用了美國小朋友更容易理解的「F」。
  • 找回遺忘的記憶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童琳 現代快報記者 黃豔    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   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之間是什麼關係?現場,王峰拋出一個問題並教大家記憶答案的方法,「其實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大家遇到的零散的知識點,可以藉助生活常識記憶。如電飯鍋的品牌『蘇泊爾』,記住這個牌子,就能記住這3個人的關係了。」
  • 江南水泥廠發現老式英文打字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夢雲 文/攝 (除署名外)  整理庫房時發現一臺老式英文打字機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侵華日軍實施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當時大量國際友人在南京見證記錄了日軍的暴行,並救助了大量南京難民。
  • 「門外漢」寫出高校教材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該書出版兩個星期之後便被中國傳媒大學和上海建橋學院等院校採用為教學用書。  看到自己的新書如此受歡迎,羅聰翼坦言自己17個月的付出沒有白費。  2010年初,他受機械工業出版社的邀請開始編寫一本有關Blender的中文書籍。然而當時,Blender這款軟體並不被國人所熟悉,市面上少有可以借鑑的中文資料,這無疑給此書的編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 純植物染髮劑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有媒體猜測臺灣老牌藝人高凌風因染髮患上血癌去世,快報也曾報導《網上買的海娜粉染髮劑能用嗎?》,那麼,現在到處熱銷的所謂植物染髮劑,究竟安不安全?到底如何挑選染髮劑?  實習生 於方 現代快報記者 馬晶晶  儘量選擇口碑好、異味小的品牌  住在下關的郭女士是理髮店染髮的常客,因為她家族有少白頭的遺傳史。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這座造型別致的建築建成之後,一直坐落在雜草和菜地之中,沒有投用,成為一座冷宮。昨天下午,海安七星湖生態園景區澄清說,該建築是花瓣溫室,今年8月剛剛安裝好玻璃,因為周邊配套設施沒有完成,暫未能投入使用,預計年內可培育花草。
  • 「有機農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去年春節,為了了解、學習有機農業運營管理知識和經驗,在德國『月亮花園』有機農場過了一個意義深刻的春節。」在德國,秦俊首次接觸到國外有機農業最前沿的知識,更感受到國內有機農業發展的不足。  「去年去德國過了一個知識年,今年,秦邦吉品邀請德國有機農業專家來過春節。」
  • 打月餅的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尋訪蘇寧兩地,揭開「小鮮肉」走俏之謎。    現代快報記者 何潔 陳曦  原汁原味的蘇式小鮮肉  5元一個,60元一盒  在南京,不是吃不到原汁原味的鮮肉月餅。在新街口,就有一家總部在蘇州的酒店專供鮮肉月餅。  月餅不貴,60元一盒,一盒12個,提前1小時預訂即可。
  • 快遞量預計是平時的4倍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0月25日,現代快報記者隨機探訪了新街口附近的幾家快遞網點。中通、申通、圓通、韻達首重寄件費依然是10元,寄往上海的快遞費也是10元,都沒有漲價。  南京一家圓通網點的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其實「派件費」並不是寄件人實際支付寄件的快遞費,而是發件網點支付給派件網點的費用。「一般一個快遞從寄出到收件,期間要經歷近十個環節的流轉。而快遞費的約80%就在這些環節中被分配了。」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那麼網際網路「菜場」的菜品新鮮程度、乾淨程度、價格和豐富度又如何呢?現代快報評果PG進行了測評。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於露 吳慧慧 蔡夢瑩 文/攝  買菜不去菜市場,手機點單就行  上午9點多,小芮打開手機在「盒馬鮮生」上點單。下單大約半小時後,菜品送達。  小芮今年大學畢業,3月起搬進了出租屋。
  • 老字號飯店難尋英文菜單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對南京多個地方進行了探訪,發現總體不錯,但也有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出行:的哥普遍不會英文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南站。作為南京重要的交通樞紐,南站青奧期間要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和遊客。可是,站前巨大的青奧會倒計時牌搞了「烏龍」,昨天原本應該是倒計時「101天」,屏幕上顯示的卻是「103天」。如此低級的失誤,讓人費解。
  • 一塊豆腐切多少刀能變成一朵菊花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岑/文 馬晶晶/攝  大師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陶宗虎大師的「持鰲賞菊」一菜,菊花是豆腐切成的。一塊豆腐捧在掌心,橫切豎切共250刀,再放入水中一抖,一朵栩栩如生的白菊出現了。  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大師侯新慶,作品叫「魚子醬芙蓉魚凍」,是將豆腐打汁澆上燒好的黃魚一齊冰凍,口感糯又鮮。
  • 無錫查獲特大瀕危野生動物走私案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奇異的形狀、彩色的身體,爬行類動物近年來成為寵物界的獵奇新寵,同時也變成了走私分子眼中的  現代快報+/ZAKER 南京記者  宋經緯 通訊員 肖明 文  南京海關供圖
  • 無錫驢友走出「中國百慕達」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無錫一驢友在四川黑竹溝失聯》後續  此前家人懸賞20萬尋找  快報訊(記者 匡笠)5月6日,27歲的無錫男子朱銘(化名)獨自進入黑竹溝後,當晚失聯(詳見5月13日現代快報報導)。黑竹溝號稱中國的百慕達,地形十分危險。截至昨天,朱銘已經失聯17天,家人已經花費約20餘萬元搜救費用,但依舊沒有發現有效的線索,家人將懸賞提高至20萬元。
  • 女星陳意涵坐月子不洗頭自嘲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坐月子洗頭和不洗頭兩大派系,又開始爭論不休。對此,專家表示,很多傳統的「坐月子」方式並不科學,是需要改變的。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於露 陳彥琳  陳意涵產後不洗頭,引發坐月子「陋習」大討論  2月14日下午,女星陳意涵發微博稱自己因坐月子,很多天沒有洗頭,頭髮十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