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20:07 |拱墅區融媒體中心、區文廣旅體局
大運河畔博物館群落再添文化新地標,大運河紫檀博物館將落地於拱宸橋畔。值得一提的是,屆時還將在登雲橋南側橋底打造1500㎡「木文化」匠心廣場,與室內的紫檀博物館一體化運營。大運河南端,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大運河非遺館)、杭州手工藝活態館、大運河紫檀博物館,「非遺三館」齊聚首,拱墅人又多了逛玩新體驗。
大運河紫檀博物館
大運河紫檀博物館落戶於正在建設中的「拱宸匠人館」內。拱宸匠人館位於登雲路、小河路交叉口,凱德龍灣小區西北面,用地面積為203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160平方米,建築整體外觀形式樸實、簡潔、大氣,立面形態由北側大面玻璃幕牆構成主要元素,虛實相對。計劃引進第三方運營單位打造「大運河紫檀博物館」,同時掛牌浙江木作文化藝術中心。目前拱宸匠人館已完成圍護支撐結構,正在開展地下室頂板施工,預計12月結頂,預計2022年完工。
四大亮點
1.文化新地標
項目將以拱墅優質非遺資源稟賦和紫檀博物館完整紫檀文化傳承為基礎,在大運河最南端建設紫檀文化新地標——大運河紫檀博物館,與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周邊其他博物館實現差異化運營發展。
2.打造匠心廣場
在登雲橋南側橋底1500平方空間利用上,打造「木文化」匠心廣場,與室內的紫檀博物館一體化運營,同時也與周邊的文化形態呼應,形成一種新的文化集群。
3.設置公共圖書館及休憩室
根據場館整體設計布局,在場館內一樓空間參照圖書館建設標準設置公共圖書館、閱讀室、休憩室、中型會議室以及其它文體活動場地功能設施,文化配套以紫檀為主題。
4.升級文化業態
擬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初心,從木作文化出發,依託浙江藝術紫檀博物館和浙江省紅木產業協會,聯合國內外的行業翹楚、業界精英、能工巧匠,在杭州大運河畔搭建此展館。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推動文化業態更新,提升文化經濟效益。
浙江藝術紫檀博物館
(原標題《大運河畔新地標!》,編輯 肖娜)
16067380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