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畔再添新地標 「非遺三館」來了

2020-12-25 浙江在線

2020-11-30 20:07 |拱墅區融媒體中心、區文廣旅體局

大運河畔博物館群落再添文化新地標,大運河紫檀博物館將落地於拱宸橋畔。值得一提的是,屆時還將在登雲橋南側橋底打造1500㎡「木文化」匠心廣場,與室內的紫檀博物館一體化運營。大運河南端,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大運河非遺館)、杭州手工藝活態館、大運河紫檀博物館,「非遺三館」齊聚首,拱墅人又多了逛玩新體驗。

大運河紫檀博物館

大運河紫檀博物館落戶於正在建設中的「拱宸匠人館」內。拱宸匠人館位於登雲路、小河路交叉口,凱德龍灣小區西北面,用地面積為203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160平方米,建築整體外觀形式樸實、簡潔、大氣,立面形態由北側大面玻璃幕牆構成主要元素,虛實相對。計劃引進第三方運營單位打造「大運河紫檀博物館」,同時掛牌浙江木作文化藝術中心。目前拱宸匠人館已完成圍護支撐結構,正在開展地下室頂板施工,預計12月結頂,預計2022年完工。

四大亮點

1.文化新地標

項目將以拱墅優質非遺資源稟賦和紫檀博物館完整紫檀文化傳承為基礎,在大運河最南端建設紫檀文化新地標——大運河紫檀博物館,與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周邊其他博物館實現差異化運營發展。

2.打造匠心廣場

在登雲橋南側橋底1500平方空間利用上,打造「木文化」匠心廣場,與室內的紫檀博物館一體化運營,同時也與周邊的文化形態呼應,形成一種新的文化集群。

3.設置公共圖書館及休憩室

根據場館整體設計布局,在場館內一樓空間參照圖書館建設標準設置公共圖書館、閱讀室、休憩室、中型會議室以及其它文體活動場地功能設施,文化配套以紫檀為主題。

4.升級文化業態

擬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初心,從木作文化出發,依託浙江藝術紫檀博物館和浙江省紅木產業協會,聯合國內外的行業翹楚、業界精英、能工巧匠,在杭州大運河畔搭建此展館。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推動文化業態更新,提升文化經濟效益。

浙江藝術紫檀博物館

(原標題《大運河畔新地標!》,編輯 肖娜)

1606738046000

相關焦點

  • 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在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 將展出至6月13日
    2018年6月10日訊,為了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由北京市文化局牽頭,聯合大運河沿線7省市文化廳(局)共同主辦的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昨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
  • 再添新地標 餘杭大運河1986文創園服務中心正式啟用
    9月20日,位於餘杭區運河街道的大運河1986文創園又有新進展。當天,該文創園服務中心正式啟用。大運河1986文創園項目原址為五杭麻紡廠。「這讓我們運河又多了一個文創新地標、人才集聚地!」運河街道有關負責人說道。
  • 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京啟動
    來自北京、江蘇、浙江等大運河沿線多個省市的21個系列35件紙藝模型和創意紙產品,結合聲、光、電手法,展現大運河千年水道風貌,突出表現了大運河文化在不同時代留下的審美細節。展覽分為大運河歷史變遷、紙藝大運河全景、大運河文化紙產品三大部分。其中,大運河歷史變遷板塊,講述了大運河三個組成部分(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及開鑿歷史。
  • 我市非遺項目有望 再添三個「國字號」
    原標題:我市非遺項目有望 再添三個「國字號」   近日,
  • 南城文化建設再添新陣地 「三館一廳」提升城市魅力
    南城文化建設再添新陣地 「三館一廳」提升城市魅力 2016年07月30日 17:18   東莞陽光網訊(全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劉豔)南城文化再添新陣地
  • 千年水道 文明紙現 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京啟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0日訊(記者 成琪) 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支持項目,12月19日,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北京敬人紙語展廳開幕,基於展覽設計的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計劃也同時發布。
  • 「大運河畔·凝望和參悟」論壇在通州區圖書館舉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8日訊 11月15日,2019北京·通州運河文化藝術節「戲說運河」系列講座之「大運河畔·凝望和參悟」論壇在通州區圖書館舉行,脫口秀文化評論人、影視導演江小魚,大型實景演出導演、舞美設計家嚴文龍,作品覆蓋大江南北的環境建築浮雕藝術家安建達,暢銷書京味作家劉一達出席了此次論壇
  • 尋找大運河江蘇記憶:徐州三地入選江蘇「最美運河地標」
    近日,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主辦的"尋找大運河江蘇記憶
  • 愛上非遺,聚了,火了,樂了!
    9月5日至7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分會場暨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在淮安市清江浦裏運河文化長廊展出,來自運河沿線8省(直轄市)30個設區市110餘項非遺項目齊聚裏運河畔,為廣大市民帶來一場非遺盛宴,讓非遺走進百姓生活
  • 通州區:非遺旅遊一日遊/兩日遊攻略
    景泰藍是一種銅與琺瑯結合的工藝品,先用銅作胎,而後用鑷子把壓扁的細銅絲掐成各種圖案花紋焊貼在胎體上,然後用色彩不同的鮮豔釉料,填充鑲嵌在圖案中,經過多次塗飾、反覆燒結、再經磨光、鍍金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製作出的成品具有渾厚凝重、富麗典雅的藝術特色。)
  • 千年水道躍然「紙」上 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開展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 (董兆瑞)12月19日,「千年水道 文明紙現——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位於南鑼鼓巷福祥胡同的敬人紙語展廳開幕。基於展覽設計的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計劃也同時發布。
  • ​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暨系列手作體驗活動在北京啟幕
    12月19日,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位於南鑼鼓巷福祥胡同的敬人紙語展廳開幕,基於展覽設計的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計劃也同時發布。步入展廳,可見展覽分為大運河歷史變遷、紙藝大運河全景、大運河文化紙產品三大部分。其中,大運河歷史變遷板塊,講述了大運河三個組成部分(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及開鑿歷史。
  • 又一文化新名片鼎立揚城!媲美「虹橋坊」!揚州南三大文旅終驚豔!
    又一個「虹橋坊」來了!揚州再添文化新名片!唐風古韻特色街區、淮揚菜美食之都體驗館將佇立運河三灣,驚豔揚州南!盛唐風華將再現悠悠古運河!01新古風休閒商業街、淮揚菜美食之都體驗館將驚豔揚州南!「揚州好,第一是虹橋,楊柳綠齊三尺雨,櫻桃紅破一聲簫,處處住蘭橈。」作為揚州的一張精緻商業街區名片,虹橋坊可謂是名聲在外,既是現代時尚的文化休閒特色街區,也是歷史文化傳承的集散地。
  • 廣東一市再添「世界級」地標,將「超越」倫敦眼,當地人有福了!
    廣東一市再添「世界級」地標,將「超越」倫敦眼,當地人有福了!說到珠海國內的地標建築,港珠澳橋佔有重要的位置,有珠海最高的大樓、珠海這座大樓、珠海大劇場、珠海漁女等。 今天的小編是要向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標建築,並不稀奇。 珠海將創造「世界一流」的景觀,打造珠海眼中的海洋摩天樓。 已經引起了很多關注。
  • 今日播出 |《遠方的家》系列節目《大運河》第22集《金雞湖畔新蘇州》
    《大運河《金雞湖畔新蘇州《遠方的家》《大運河
  • 我館「中醫藥進校園活動」又添新意
    我館「中醫藥進校園活動」又添新意 2020-12-01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力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樣板」
    日前,「浙江省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集中採訪報導行前會」在杭州舉行,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新聞社等中央及省市級主流媒體齊聚杭州,他們從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手工藝活態館出發,途經餘杭段運河綜保工程、上城區、濱江區運河古蹟,至浙東運河蕭山段等,深度走訪、解讀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的保護傳承利用以及令人憧憬的「未來」。
  • 書城與民俗館來啦!寶安中心區中央綠軸再添公共文化地標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5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11月5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公告,擬掛牌出讓位於寶安區新安街道的一宗用地,將建設民俗館和書城項目。這意味著,繼圖書館、青少年宮、公共文化藝術中心之後,寶安中心區的中央綠軸又將增添新的公共文化地標。
  • 河北故城:大運河串起美麗人文風光
    該縣按照「國際視野、全球理念、全國格局、衡水個性、故城特色」的理念,以董子文化為重點,以大運河文化為主線,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製做好重點項目規劃設計,促進旅遊發展規劃與各類規劃系統銜接,建立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旅遊規劃指導體系,以「產業+旅遊」為特色,重點推進「一帶一路三城多點」布局形成,系統地展現故城獨有的歷史傳承和人文風俗。
  • 請跟隨記者的腳步,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新故事
    作為「運河長子」「原點城市」「中國運河第一城」,揚州認真貫徹「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擔當。請跟隨本報記者的足跡,聽聽發生在揚州大地上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新故事。一場非遺秀「活態」讓運河文化持續煥發青春活態,是大運河最為顯著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