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京啟動

2020-12-25 中工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0日訊(記者 成琪) 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支持項目,12月19日,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北京敬人紙語展廳開幕,基於展覽設計的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計劃也同時發布。

展覽現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

展覽由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北京市文物局指導,北京敬人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辦,首都博物館和中國園林博物館協辦。來自北京、江蘇、浙江等大運河沿線多個省市的21個系列35件紙藝模型和創意紙產品,結合聲、光、電手法,展現大運河千年水道風貌,突出表現了大運河文化在不同時代留下的審美細節。

展覽分為大運河歷史變遷、紙藝大運河全景、大運河文化紙產品三大部分。其中,大運河歷史變遷板塊,講述了大運河三個組成部分(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及開鑿歷史。

展覽現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

展覽將整個展廳變成一個沉浸式體驗館,以展廳中央紙鋪出品的長8.5米、寬2米的《大運河立體紙藝流動聲像裝置》為體驗核心,用立體非遺紙藝模型展現大運河從北京昌平的源頭到 東運河入海口河道全貌,以及大運河全流域25處標誌性景觀:從北段的白浮泉、萬壽寺、南新倉、八裡橋、張家灣,到中段的聊城船閘、南旺分水龍王廟、淮安榷關,再到北段的紹興八字橋、餘姚通濟橋、寧波鼓樓。通過全息投影的方式,給河道注入流動的河水,一隻漕運船滿載漕運貨物穿梭往來於各地之間,每到一處,裝置上就顯示此地地名,引導觀眾遊覽該地景觀。每處景觀被光束照亮,與背景形成明顯的明暗光影對比。隨著漕運船槳的搖動,耳邊響起船槳、水流和嘈雜的市井喧囂之聲,讓人有置身漕船,在河道上隨流而行的視聽感受。

北京敬人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禎雄表示,他們經過了長達一年的探索,嘗試著用現代聲、光、電技術,結合立體非遺紙藝來呈現大運河河道及沿岸主要景觀。

此次展覽將展至2021年4月18日,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將於2021年3月至6月密集舉辦。

原標題:千年水道 文明紙現 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京啟動

相關焦點

  • 千年水道 文明紙現 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京啟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0日訊(記者 成琪) 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支持項目,12月19日,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北京敬人紙語展廳開幕,基於展覽設計的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計劃也同時發布。
  • 千年水道躍然「紙」上 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開展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 (董兆瑞)12月19日,「千年水道 文明紙現——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位於南鑼鼓巷福祥胡同的敬人紙語展廳開幕。基於展覽設計的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計劃也同時發布。
  • 免費展至2021年4月18日!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開幕,手作活動等你體驗
    本報訊,千年水道文明紙現——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前天在位於南鑼鼓巷福祥胡同的敬人紙語展廳開幕。基於展覽設計的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計劃同時發布。資料圖 攝影:京報集團記者 武亦彬展覽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支持項目,展出了來自北京、江蘇、浙江等大運河沿線多個省市的21個系列35件紙藝模型和創意紙作品。展品結合聲、光、電手法,展現大運河千年水道風貌,也展現了當代生活的審美細節。
  • ​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暨系列手作體驗活動在北京啟幕
    12月19日,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位於南鑼鼓巷福祥胡同的敬人紙語展廳開幕,基於展覽設計的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計劃也同時發布。來自北京、江蘇、浙江等大運河沿線多個省市的21個系列35件紙藝模型和創意紙產品,結合聲、光、電手法,展現大運河千年水道風貌,突出表現了大運河文化在不同時代留下的審美細節,填補了一項大運河文明藝術表現形式的空白。
  • 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在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 將展出至6月13日
    2018年6月10日訊,為了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由北京市文化局牽頭,聯合大運河沿線7省市文化廳(局)共同主辦的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昨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
  • 大運河文化躍然「紙」上,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等您參與
    12月19日,千年水道 文明紙現——大運河文化非遺紙藝展在位於南鑼鼓巷福祥胡同的敬人紙語展廳開幕。基於展覽設計的12個主題156場系列手作體驗活動計劃也同時發布。大運河紙藝影像裝置此次展覽作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支持項目,展出了來自北京、江蘇、浙江等大運河沿線多個省市的21個系列35件紙藝模型和創意紙作品。紙藝作品結合聲、光、電手法,展現大運河千年水道風貌,也展現了當代生活的審美細節。展覽分為大運河歷史變遷、紙藝大運河全景、大運河文化紙產品三大部分。其中,大運河歷史變遷板塊,以圖文資料介紹了大運河開鑿歷史。
  • 愛上非遺,聚了,火了,樂了!
    9月5日至7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分會場暨第三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在淮安市清江浦裏運河文化長廊展出,來自運河沿線8省(直轄市)30個設區市110餘項非遺項目齊聚裏運河畔,為廣大市民帶來一場非遺盛宴,讓非遺走進百姓生活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京開幕
    「運河轉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縱貫祖國南北的中國大運河,已在廣袤的土地上流淌了2500多年,從南到北奔流3000多公裡,孕育著燦爛、多彩的運河文化。9月23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以下簡稱「2020京杭對話」)在京開幕。
  • 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 講好中國武術故事
    12月22日,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活動基地授牌儀式在杭州拱墅區舉行。原浙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會長蔣學基為基地授牌。蔣學基表示,中華武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武術文化具有國際影響力,「中國功夫」在全球家喻戶曉。所以,傳播中華武術文化,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凝聚中國力量的重要載體。希望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增強文化自信,積極團結京杭大運河沿線各地武術界人士,共同為中華武術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不懈努力與應有貢獻。
  • 歷史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
    歷史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文·背著背包的旅行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講的是我國歷史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我相信熟讀歷史的各位一定對這個名字很是熟悉吧。因為京杭大運河加強了我國古代的南北經濟交流和交通,對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水平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交通發展的非常不便捷,一些貨物想要從南方運送到北方非常困難,地形難走,車馬勞頓。所以,在京杭大運河開鑿後便有了水上交通,此後水上交通佔據了主要交通的一大半,大大促進了我國古代的交通發展。
  • 奮力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樣板」
    今年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開局之年。在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過程中,杭州聚焦重點,堅持保護優先,在傳承文化根脈上作示範;推進活態傳承,在發掘文化內涵上出精品……杭州在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上的成果特色亮點,可謂源源不斷、精彩紛呈。
  • 大運河畔再添新地標 「非遺三館」來了
    大運河畔博物館群落再添文化新地標,大運河紫檀博物館將落地於拱宸橋畔。值得一提的是,屆時還將在登雲橋南側橋底打造1500㎡「木文化」匠心廣場,與室內的紫檀博物館一體化運營。大運河南端,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大運河非遺館)、杭州手工藝活態館、大運河紫檀博物館,「非遺三館」齊聚首,拱墅人又多了逛玩新體驗。
  • 三千裡京杭大運河何日實現申遺夢
    在運河區域考察,學者們發現了許多思想、文化交融的痕跡。「古老的運河滋養起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串起了中國的大江,溝通了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造就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長廊。」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杭州研討會上,不止一位專家這樣對記者說。
  • 臺兒莊聯手功夫動漫,打造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超級IP!
    來源標題:臺兒莊聯手功夫動漫,打造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超級IP! 5月28日,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人民政府聯合功夫動漫,舉辦「魯風運河 京杭明珠」山東·臺兒莊大運河動漫產業暨大運河超級IP啟動儀式。
  • 戲曲、工藝、美食……淮安的這場非遺文化盛宴裡應有盡有!
    在第二個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今天(6月1日)上午,「運河傳情 匠心築夢」--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江蘇省主場活動在淮安正式啟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非遺項目,為觀眾獻上一道傳統文化盛宴。
  • 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
    圖為開幕儀式現場 王建攝河北新聞網12月5日訊(王建)今天上午10點,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和河北省藝術研究所共同承辦的「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
  • 大運河可不等於京杭大運河 通州運河號子為啥成北京文化符號?
    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成了全世界認可的中國寶藏。然而,時至今日,關於大運河的重要文化遺產點還存在很多模糊的認知。比如,這條世界文化遺產的大運河就是京杭大運河嗎?北京域內的大運河文化帶有哪些遺產點有待保護和挖掘?與北京大運河文化帶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有哪些?
  • 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開幕
    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那書晨,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梁扉,河北美術館館長張立農等出席開幕式。 據了解,此次大運河美術作品展是加強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利用的一項重要活動。
  • ...淮安:聚焦「千秋淮揚」文化高地定位 唱響高質量發展「大運河之...
    規劃以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主線,梳理項目、細化目標,著力構建「五園三帶十點」主題展示區,形成大運河淮安段國家文化公園展示體系。今年3月,《淮安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出臺,這是全國運河沿線城市第四部、江蘇省第一部專門針對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 2020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 北京城市副中心起航
    曾在文創領域、文博領域都引起極大轟動的「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將於11月10日,在北京市通州會議中心重新起航,並將參賽的文化資源擴大至五大賽道,分別是:非遺賽道、企業和品牌賽道、文旅景區賽道、博物館賽道、北京城市副中心賽道。新的賽道,更高的平臺,使該設計大賽成為2020年最引人矚目的文化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