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民辦小學招生錄取結束,根據官方公布的招生情況,各民辦小學結果如下:
關於還有空餘學位的學校,根據家長反應:基本上已進行二次招生報滿,尤其是一些入學條件不符的適齡兒童,在二次報名中選擇了民辦學校。
今年是青島全市實行「公民同招」政策第一年,民辦小學除高新區青島中學和嶗山區金家嶺進行電腦派位錄取外,其他民辦小學全部錄取。
民辦小學「降溫」了?關於今年的情況,小編做了以下八個方面的分析,個人見解,歡迎指正!
01公民同招,公辦民辦擇校難
公民同招直接影響到公辦和民辦學校將同時通過各市區入學服務平臺進行網上報名,時間統一,同時公辦民辦只能二選一。
往年民辦學校基本是自己組織報名,甚至提前報名,錄取歸錄取,未錄取可回原公辦學校參加報名,學位不影響。今年「公民同招」政策的實施,完全打亂了「往年計劃」。
02鎖區壓縮報名人數
公民同招除了限制報名時間,也限制了「報名地點」——鎖區。
2020年青島幼升小民辦小學招生限於審批地所在區市。民辦學校未完成招生計劃經相關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核實批准,並報市教育局備案,可跨區市招生,但不得超出市域範圍。
也就是說報名市南區民辦學校的只能是符合入學條件的市南戶籍適齡兒童和市南區外來務工子女,各個市區報各個市區的民辦。對於比較傾向其他市區民辦需要跨區報名的家長,也就只能望而卻步了。再者,往年有些民辦學校也會面向其他市區招生,鎖區同樣也是對民辦學校的一種「招生限制」。
03入學條件門檻提高
今年幼升小報名民辦的適齡兒童也需要滿足於公辦學校招生一樣的入學條件,即本地戶籍滿足「兩證」,外地戶籍滿足「四證」,缺一不可,且均需要通過網上信息採集(各市區入學服務平臺網上報名)完成初步報名,往年民辦入學條件相對於公辦還沒那麼嚴格,但是今年對於入學條件不足又目標民辦的家長,民辦學校的入學條件也成了一道門檻。
04熱門學區擇校謹慎
其實這個跟第一條有些重複,還是想拿出來單獨說。
公辦民辦二選一對於熱門學區又想嘗試報民辦的家長來說很難抉擇。今年政策明確規定:報名人數未超出計劃招生數全部錄取,報名人數超出計劃招生數將實行電腦派位搖號錄取,電腦派位未錄取的兒童,由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到未滿招生計劃的相對就近的小學就讀。
2020年全市小學計劃招生11.6萬人,比2019年增加0.8萬人,今年市南、市北、李滄都出現了部分學區爆滿的情況,對於熱門學區的家長報名民辦,一旦未被錄取,那麼有可能會失去本熱門學區學位而被統籌安排到其他就近的學校。在這樣的壓力下,熱門學區的家長選擇學校,也會變得更理性、更謹慎。
05上民辦小學的目的
政策因素對於今年意向報名民辦的家庭確實影響頗大。選小學也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初中,這應該是大部分家長選擇民辦學校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也很傾向於民辦小學的教學模式、硬體等等。個人覺得,民辦學校的九年一貫制也是家長選擇這個學校很重要的一個考慮因素。
中考成績出來後,部分民辦學校的中考成績「很是耀眼」廣為傳閱,這也確實符合了家長們迫切選擇屬於九年一貫可以直升民辦初中的民辦小學的需求。
07民辦新星——青島中學
感覺不能把它作為「降溫」的分析,也不能說是「新」星,不過今年在新政策下,不「降溫」反而是「升溫」了「。今年民辦小學中高新區青島中學也吸引了不少家長的眼球。高新區青島中學2020年一年級招收48人,面向全青島市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招生,實際報名人數388人,報錄比8:1。
青島中學的招生方式也很「特別」:提前招生、學校官網報名、提前錄取、未錄取不影響原市區的報名情況。這樣的招生方式也讓很多的家長拋開「距離」試一試。當然,青島中學獨特的教學模式也讓很多的家長慕名而至,我們更期待它的「教學成果」。「同盟學校」嶗山金家嶺今年面向嶗山區招生32人,報名75人,也進行電腦派位錄取新生。
青島中學是作為一所十二年一貫制的民辦學校,不管是它的體制還是它獨特的教學模式,都收到家長們的「十分關注」,目前還沒有相關的畢業生,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08民辦學校真的熱門?
上面的前六條是分析在公民同招政策背景下它「降溫」的原因,那麼這一條就變得特殊一些。對於這次報名情況,也讓我產生了一些懷疑——也許民辦小學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熱門。
按照往年,民辦小學的招生計劃、報名以及錄取情況是基本不會對外公布的,我們了解的到的就是:要招生了,該電話報名了,再經過一系列的開放日參觀、體驗課體驗、面試等等等等最後確定錄取。確實有些學校連續好幾屆的家長們都「心有靈犀」地知道非常熱門、要提前好幾年報名,但那並不是大多數,甚至研究每個民辦學校的分班情況我們也能看出來,平穩、也基本是小班制,再者就是我們上面提及到的學費問題,也能擋住一部分家庭了。
所以,對於一些學校,它也許不「熱」,只是傳的「熱」。
最後考慮的一件事就是,明年入學的家長是否可以作參考?
在今年公民同招政策出來後,對於擇民辦學校的家長,我們是這樣建議的:
1、熱門學區不建議報民辦,保公辦,熱門公辦各方面發展也不差;
2、非熱門學區可衝一衝,根據需求選擇報名意向民辦學校;
3、外遷子女適齡兒童也可嘗試報民辦,畢竟是按照就近原則安置學校。
公民同招新政第一年確實有了效果。借鑑今年這波「低熱度」,明年嘗試報名民辦的家長會不會更多?
有家長會考慮明年二胎政策的影響,學生應該不會太多,還是可以嘗試一下;也有家長會考慮萬一報超了還是要參加搖號,冒險...這麼看來,還是學區房更穩妥......
個人覺得,民辦也好,學區房也好,父母教育第一,環境次之,最後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多方面考慮,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