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下村的「榮燈」宴

2021-02-07 吉安新聞網

□本報記者羅青

坐落於仙槎河畔的泰和縣灌溪鎮坎下村,自然條件優越,水源充足,土質肥沃,自古就是泰和縣城的巨大糧倉。坎下村建村至今已有近七百多年的歷史,現有人口868人,其中康姓人口佔90%以上,另有肖姓、劉姓、曾姓、吳姓等。自古,村裡就有著傳統的「添丁宴」,在當地稱為「榮燈」儀式。

每年,坎下村都會為村裡喜添新丁的家庭舉行添丁宴。坎下村的添丁宴有一種風俗,就是誰家來客多,就預示著家裡人丁興旺富貴吉祥,所以家裡主人在開宴之前會站在自家門口,熱情邀請來往鄉親進門喝酒飲茶。被邀請的鄉親們不管和主人熟識與否,都可以吃上熱騰騰的飯菜,這種特別的風俗從古沿襲至今,已有百餘年。

吃罷酒宴,添新丁的家庭就要到自家的祠堂去祭祖了,坎下人口眾多,各氏族支派都有自家的分祠堂,分別供奉著本氏族的開基祖神位。添丁慶典通常要持續三天,第一天等客,第二天進分祠祭祖,第三天進村裡的總祠祭祖、舉行「榮燈」儀式也就是上族譜、最後撒花果。

不管在分祠堂還是在總祠堂,祭祖用的供品當中最為惹眼和特別的屬一種叫珍珠果的食物,主要原料是糯米,將糯米揉成一個個小麵團,粘上用紅曲、黃梔子幹染色成紅、黃、白不同顏色的生糯米粒,三種顏色的米果蒸熟後按不同顏色一層一層間隔碼放,堆成塔狀。

祭祖儀式開始了,添丁家庭要分別把珍珠米果依次擺放上神臺。祭拜祖先之後,每房添丁家庭將早備好的「果盤」端上祠堂二樓,開始「撒花果」。所謂「花果」有花生瓜子、糖果餅乾、各類小吃,品種越多越好。所有新丁父親端上花果盤在二樓候著,當吉時一到,族長一聲令下,滿滿的花果向下撒開,在一樓,村民們拿著各類容器來接花果,場面熱鬧非凡。花果撒的越開越好,寓意就是要開枝散葉,人丁興旺,接到的花果越多,沾的福氣也就越多。

撒完花果,「榮燈」慶典已近尾聲,族長一聲「開席」令下,「榮燈」宴席就此拉開序幕。已有上百年歷史的「榮燈」宴,展現的是一個村莊一個家族的信仰和團結,也將繼續隨著一輩輩人的傳承而沿襲下去。

相關焦點

  • 晉江"禁普"督查組下村檢查 有廚子承辦"普渡"宴
    晉江"禁普"督查組下村檢查 有廚子承辦"普渡"宴 qz.fjsen.com 2012-09-06 16:08  吳道淼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4日是晉江陳埭花廳口村「普渡」日,記者跟隨晉江市文明辦「禁普」督查組下村檢查,未發現大操大辦的不文明行為,但請「廚子」的現象依然存在。為了有效禁止村民大擺「普渡」宴,此次督查組選擇在傍晚時間前往花廳口村。在村委會附近一民房門口,幾位婦女正在洗菜,大廳中擺放著大量物品。當被問到準備了幾桌時,一名男子稱有10來桌。
  • 村宴廚師:用濃濃「鄉味」凝聚人情
    其中包括因為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提速、現代餐飲業的蓬勃發展而日趨式微的村宴廚師。片中,香氣四溢、肥而不膩的順德村宴招牌菜「均安蒸豬」,以及帶著全套炊具去鄉間包辦宴席的村宴廚師,都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實,就在廣州市郊,人們也能在不少紅白喜事、節慶習俗的宴席上,目睹村宴主廚們忙碌的身影,品嘗到他們精湛的手藝。
  • 弓村鄰裡節盆菜宴傳暖意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尉心 楊明銘 通訊員 周舒雅 農曆新年將至,在過年氣氛日趨濃厚的日子裡,龍華區龍華街道三聯弓村於昨日舉辦鄰裡節暨迎新春活動,筵開200席盆菜宴,邀請本村居民及各界賓客近2000人共享新春盛宴。記者了解到,作為有77年革命歷史的弓村,有望在城市更新的進程中,通過建設博物館的形式永久保存記憶。
  • 從村宴變遷中看常州武進飲食文化發展與變遷
    2000年後,第三代村廚梅儀波掌勺之時,村宴上生猛海鮮已大行其道。半個多世紀以來,梅氏村廚見證了武進村宴的發展變遷,也親歷了武進飲食文化的史詩級演變。梅榮林平時在鎮上的大飯店做主廚,只有年頭上才去燒村宴。梅玉平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全鎮一天才殺兩頭豬,肉製品的緊缺程度是當今年輕人無法想像的。為了過年能吃上肉,家家戶戶都在養豬,而村宴的菜品也都是用年豬製作的。有一句話叫做「要娶媳婦先養豬」,「沒有豬怎麼辦喜宴呢?我家裡姐妹多,大姐當時結婚就沒有豬肉,只能用兔子肉代替。」梅榮林說。
  • 宴饗賓席 | 寶寶宴之周歲宴
    孩子帶著家人的期望與祝福降生,周歲宴既是大人對孩子的期盼,也是寶寶人生中的第一次生日宴!既是傳統,自然少不了習俗,那麼周歲宴有哪些重要習俗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那些嬰兒的周歲習俗,為慶祝孩子周歲都有些什麼注意的!
  • 榮國府「榮」在哪裡?聽聽紅樓學者怎麼說
    《紅樓夢》中以榮國府為至尊至榮,那麼,榮國府到底「榮」在哪裡呢?1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在人上榮。書中「村肆閒話」由大到小,由長至幼,次第寫來,層次極為分明。「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氣象不同。」榮府乃是奉皇帝之命「敕造」的,「榮禧堂」的匾額又是皇帝御筆書賜。恩寵並加,皇親國戚儼然矣。「政老爺的長女元春,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去了」,後來元春晉為貴妃,儀威世代綿延,榮府更加威權重隆,不可一世了。
  • 接好村社換屆決勝一棒!蜀山街道隆重舉行村社幹部集體榮退儀式
    為進一步加強對村社離任幹部的關心關懷,12月6日上午,蜀山街道舉行了「初心永在 愛我蜀山」村社幹部榮退儀式。在肯定離任幹部工作實績,致敬離任幹部突出貢獻的同時,也為穩妥有序完成各村新老班子交接、高質量實現村社換屆工作夯實基礎。  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機關幹部、村社退職幹部、村社黨組織成員、自薦人(候選人)等參加榮退儀式。
  • 「身後事」全免費後 這個村又把白事答謝宴成本降到百元
    記者發現,在村裡「紅白理事會」的帶動下,殯葬舊俗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就改變成簡潔卻不失莊重的「送行」,就連答謝宴花費也從過去上千元降低到百元。實際上,11月28日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就在山東沂水縣召開,沂水縣「惠民禮葬」為核心的殯葬改革受到廣泛關注,而花溝村的移風易俗故事,正是沂水殯葬改革試點不斷深入人心的縮影。
  • 樂至縣石佛鎮榮家溝村建起「村史館」 民風民俗一館覽盡
    資陽網訊(記者 蒲敏) 魚缽、筷籠、三角叉、籮兜、漁船……樂至縣石佛鎮榮家溝村,用80多平米建起「村史館」,在村裡收集起一大批展示川中民風民俗的老物件,用展板講述蟠龍湖各個景點的傳說,記錄榮家溝村的歷史變遷。
  • 鬥羅大陸:小奧離開對榮榮是好是壞?看下榮榮魂力就知道了
    在《鬥羅大陸》109集,榮榮告訴小奧七寶琉璃宗的門規後,小奧得知兩人不可能在一起,於是選擇離開宗門,在走之前讓榮榮等他十年;而然在最新更新的126集裡,給我們展示了五年後榮榮的狀況,這五年來榮榮幾乎以淚洗面,整天都在想念奧斯卡,看到榮榮這麼難過,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當初奧斯卡離開榮榮
  • 烏鎮百桌宴 湖州旱船表演
    燈景將持續一個月左右,因為是猴年,今年的水燈會還會通過彩燈展覽的模式講述《西遊記》的故事。  另外要推薦的就是小鎮裡的新春長街宴了。2月8日至2月12日,烏鎮西柵景區重現舊時「長街宴」盛況,百米長街,宴開百桌。數百號人沿著老街,端坐在一字排開的長方桌旁,這場景煞是熱鬧,認識的不認識的,互敬一杯酒,烏鎮的年味就濃到心了。
  • 脫貧攻堅丨戶村社區擺起「餃子宴」載歌載舞慶喬遷
    歡歌共慶喬遷夢,餃子大宴送祝福。新戶村社區1月6日,在魏縣前大磨鄉戶村社區,80多戶剛剛從漳河河道的舊村喜遷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新家的村民載歌載舞,共同包餃子、慶搬遷。前大磨鄉任戶村位於漳河北大堤以內,全村120戶534口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3戶、130人。
  • 臨川這個村,好恰噶!
    汪家村的王雅蘭每到重陽節都會舉辦敬老百叟宴,宴請本村65歲以上老人。百叟宴上,老人們圍坐餐桌旁,一邊吃著熱騰騰的菜、喝著飲料,一邊觀看著文藝演出,一個個樂的合不攏嘴。,「我們村在能人志士的帶領下,尊老愛幼,鄰裡相助,蔚然成風,村容村村貌煥然一新。
  • 【關注】嘉善縣羅星街道舉行村社幹部集體榮退儀式
    ,8月29日,嘉善縣羅星街道舉行離任村社幹部集體榮退儀式,讓離任村社幹部退得體面、退得舒心。   街道領導向離任村社幹部贈送鮮花和紀念品。   離任村社幹部代表向新進村社班子成員代表贈送學習書籍。
  • 那蘭陀素食慈善宴23日開宴
    溫州網訊 「素食健康,慈善快樂」,由溫州市慈善總會那蘭陀慈善基金和溫州商報主辦的大型慈善素食宴活動將於本月23日中午開宴。慈善大宴共設15桌,由15名熱衷於慈善事業的社會知名人士擔當主導嘉賓,宴請135名愛心人士赴宴,共話公益事業。
  • 地道臨洮村宴!網友直呼:香滴很~
    在臨洮,人情味最濃的就是村宴「東家」院裡都有寬闊的空地擺上桌子和板凳一排排的擺開場面就已經拉開了鄉廚支起帳篷、設起爐灶大鏟、蒸爐、大鍋都是村宴的必備工具村裡的嫂嫂嬸嬸們搖身一變成了大廚的「小助手」開席啦熱菜未動涼菜先行臨洮的村宴是從「大涼盤」開始的我們臨洮娃就好這口
  • 頤+大過+坎+離:明明德而止於至善
    九三:棟橈,兇。華(huā)=花;婦=已嫁人或曾嫁人之女子;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坎:有俘虜懷有二心,則殺之以祭神,出行將得賞。初六:習坎,入於坎,窞,兇。初六:坎中有坎,人入於坎中而陷焉,是兇矣。習=襲;坎=坑;窞(dàn)=陷=深坎→墜入其中也→乃行人失其宜走之路;
  • 水上年市、長街宴……年俗活動熱鬧到元宵
    這兩天,如果你走進西柵景區,將會看到璀璨的亮燈,水陸兩組燈彩繽紛奪目、如夢似幻,烏鎮水鄉特色的水上年市也熱鬧開市,這也意味著「烏鎮過大年」正式拉開了序幕。即日起至2月8日,烏鎮景區將轉為春節模式:水燈會、水上年市、長街宴、福祿壽財神巡遊、祭年神、打年糕等一系列傳統活動輪番上演,為天南海北的遊客帶來新春祝福。
  • 燈下寫信的時光
    父親提筆寫字,一是為村人寫信,二是「號」農具,三是過年寫春聯。大大小小的籮筐、風車、打稻機、竹簟、犁具、畚鬥上,都能常見到父親的字。泡一杯茶,拉幾句茶話,大家在燈下坐下來。然後父親展開信,讀給對方聽。初中畢業後,村裡的鳳英也跟人一起外出打工了——到杭州,已經是天遙地遠了。
  • 大巷弄裡長桌宴越劇小鎮中國年
    今年,我們把目光放在更遠的地方,除了本報已做關注報導的越城區過大年的節目:祝福、賞花燈、猜燈謎、大戲、說書、婚俗民俗與風情等活動,帶你去諸暨、嵊州、新昌等看看有哪些不一樣的「過年表情」。安昌古鎮過大年 感受鬧臘月傳統民俗鬧臘月,是紹興延續百年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