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就要學跳舞學英語? 官方稱已違背發展規律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都說,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可是起跑線在哪?1歲寶寶就要開始學跳舞學英語?昨天,江蘇省衛生計生委舉行了《兒童早期發展家庭指導手冊》免費發放儀式,為0—3歲的兒童養育提供參考,也介紹了每個階段孩子的發育特點。而那些違背孩子發展規律的「起跑動作」對孩子是一種損傷,專家指出,早教機構無法替代家長的功能和角色,也不應該成為養育孩子的「主戰場」。

  現象:3個月就「早教」 1歲就學英語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城市裡的孩子都上過「早教課」。前幾天,記者在水遊城見到幾位媽媽抱著襁褓中的孩子來上課。其中一位媽媽說,寶寶才4個月,來體驗一下親子課,和寶寶一起上音樂課和運動課。她告訴記者,她有個朋友的孩子現在已經5歲了,3個月就來上早教課了,1歲的時候就給孩子英語啟蒙了,現在小傢伙懂得很多。她感覺,自己不上,感覺就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

  解釋:超強訓練違背孩子發育規律

  昨天,江蘇面向全省適應兒童家庭發放的《兒童早期發展家庭指導手冊》共有三本,分別針對0—1歲、1—2歲和2—3歲的孩子。

  《兒童早期發展家庭指導手冊》編委會副主任、江蘇省衛計委副巡視員洪浩介紹洪浩指出,發達國家對0—3歲的兒童發展指導起步較早,它應該是具有普惠性,才能達到提升整體國民素質的目的。洪浩指出,現在的孩子不缺營養,家長對孩子餵養的重視程度已經相當高,但不要讓孩子接受超強度的、脫離孩子生長發育階段的訓練。「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那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兒呢?家長不知道,專家也不贊成在早教機構將0—3歲的孩子培養成神童和精英。因為很多是超能力訓練,比如1歲娃訓練舞蹈,他站都站不穩,學什麼舞蹈呢?

  提醒:親子園只是「示範場所」

  據了解,第一批圖書75萬冊,市民如果需要領取手冊可以到當地計生部門或婦幼保健所免費領取。眼下,社會上早教班、親子園越來越多,洪浩也提醒爸爸媽媽們,兒童養育的重點還是在於帶養人和家庭氛圍。

  孩子叫一聲「爸爸,媽媽」不是在親子園裡面會的,是孩子的爸爸媽媽千百次的引導,孩子會拿個勺子,把飯送到嘴裡面,他可以在這個機構看,但真正回去還是要靠帶養人。如果把所有的養育都交給早教機構,讓早教機構代替爸爸媽媽的職責,每天花幾百塊錢把孩子放在這裡面,那是不正確的,早教機構不是養育的主戰場也不是主渠道。

  當然,親子園、早教機構,家長課堂等可以提供示範,讓家長去觀摩和學習,然後回去更好地養育孩子。

  延伸>>>《兒童早期發展家庭指導手冊》的一些寶典

  1、1—2歲的寶寶可以獨立睡眠嗎?

  關於獨立睡眠的訓練,東西方的觀念有一定的差異。借鑑東西方不同觀點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專家認為,1—2歲的孩子已經可以進行獨立睡眠訓練了。那麼,如何對寶寶進行獨立睡眠訓練呢?

  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只要有條件,儘量給寶寶準備一張嬰兒床,讓寶寶自己睡自己的床。入睡前不要逗弄孩子,儘量使寶寶平靜下來。拉上窗簾,調暗燈光,放點舒緩的音樂幫助寶寶入睡,告訴寶寶,睡覺的時間到了,寶寶長大了可以自己睡覺了。

  循序漸進,逐漸適應。剛開始讓寶寶獨立睡一張床的時候,可以由一位家長陪伴在旁,同時告訴寶寶,寶寶長大了,慢慢要學著自己睡了,直到寶寶睡著。幾天後,家長哄一會兒後鼓勵寶寶自己睡,然後家長走出房間讓寶寶睡。當然寶寶可能會哭鬧,這時家長可以不予理睬,慢慢地過渡到寶寶不用哄就可以自己睡。

  持之以恆,切莫「心太軟」。在循序漸漸訓練寶寶獨立睡眠的過程中,寶寶哭鬧是不可免的。家長一定要學會硬下心腸,切莫「心太軟」。家長可以隔幾分鐘進去安撫一下,安撫之後就立即出來。每次間隔的時間比上一次長一點,次數多了,寶寶知道哭鬧也沒有用,就會自己睡了。適應快的寶寶,經過一周甚至幾天的訓練就可以獨立獨立睡眠了。對大多數寶寶而言,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甚至兩三個月的時間都是有可能的,這都是很正常的。另外,也有可能寶寶在學會了獨立睡眠後還會出現反覆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做到耐心堅持,不可心軟。

  2、寶寶已經會走了,怎麼還是總要抱呢?

  寶寶在剛學會走路的一段時間裡,會特別想下地走路,總想讓大人把他放在地上自己走。可是一段時間之後,有些寶寶開始不願意走路了,特別是出去玩的時候,想讓他去草地上跑跑,他卻賴著爸爸媽媽,要爸爸媽媽抱。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A:有的寶寶產生分離焦慮了

  和以前總是被爸爸媽媽抱著相比,一些跑來跑去的寶寶開始感覺到了周圍的危險性,感覺到了和爸爸媽媽分開的苦惱,甚至有點恐懼摔倒的時候媽媽不在身邊。因此,寶寶又開始格外黏父母了。爸爸媽媽離開的時候寶寶會大聲哭鬧,以表達他內心的恐懼和憂傷;寶寶會更加警覺地「監視」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或者當陌生人出現的時候,寶寶會緊貼著爸爸媽媽。寶寶把他的爸爸媽媽當成了安全的基地,他通常會繞著爸爸媽媽走幾步後又跑向爸爸媽媽。

  對策

  爸爸媽媽要讓寶寶有充分的安全感。可以用遊戲的方法你追我趕,讓寶寶體會運動是安全的。爸爸媽媽的眼睛時刻追隨著寶寶,給寶寶肯定的鼓勵,同時配上讓寶寶感到安全的動作。爸爸媽媽不要離寶寶太遠。這些方法都會讓寶寶的分離焦慮逐漸減弱。

  B:沒有新鮮感,不想走路

  有的寶寶學會了走路之後,漸漸對走路失去了剛開始的衝動和興趣,覺得還是爸爸媽媽抱著跟舒服,於是就不想走路了。

  對策

  爸爸媽媽要繼續喚起寶寶對走路的興趣。給寶寶提供一些帶鈴聲的推拉玩具,讓他帶著玩具一起走路;或者給其他小朋友一起在戶外玩,激發寶寶走路的興趣。和寶寶一起出去玩時,無論春夏秋冬,只要用心,都會從周圍環境中有很多有趣的發現:蹲在地上和寶寶一起看螞蟻,撿落在地上的樹葉,用一根樹枝戳戳泥土……這些活動都能喚起寶寶對走路的興趣。

  C:有的寶寶有點懶

  有的寶寶天生不太愛動,有點小懶惰。爸爸媽媽既想讓他自己走,又擔心寶寶真的是累了,可是一味滿足寶寶「要抱抱」的要求,會讓寶寶養成不好的習慣,將來很難改掉。

  對策

  多觀察寶寶,看看寶寶的運動是不是真的過量了,不要總是輕易地滿足寶寶,否則久而久之他就真的不願意走路了,以後對運動的興趣也不強。爸爸媽媽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在他想要抱的時候,和他一起玩玩「踢石子」「你追我趕」的遊戲,因為寶寶在優秀時容易將要抱的欲望忘記。

  3、身邊哪些東西是寶寶的危險物?

  寶寶身邊常會存在一些看似平常卻隨時可能發生危險的物品。寶寶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都比較薄弱,爸爸媽媽一定要做個有心人,讓潛在的危險遠離寶寶。

  A:乾燥劑

  兒童食品袋或者零食袋中常常會有一包幹燥劑,寶寶很容易接觸到。可是乾燥劑卻隱藏著很大的危險。常見的乾燥劑大多數是石灰乾燥劑,遇水會發生急劇反應,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如果將乾燥劑扔進裝水的瓶子和杯子裡,極可能引發爆炸,炸傷寶寶。寶寶若不慎誤食乾燥劑,或將其弄到了臉上、眼睛裡,後果更是不堪設想。所以,食品買回家拆封后,爸爸媽媽要第一時間將乾燥劑取出扔掉,且不再被寶寶看到。

  B:氣球

  大多數寶寶都喜歡玩氣球。目前市面上的氣球裡大多充的是氫氣,正常環境下,氫氣的最小點火能很低,只有0.019毫焦耳,因此從理論上講,化纖衣服摩擦產生的靜電、煙花爆竹、未熄滅的菸蒂甚至汽車尾氣等,其能量都有可能超過這一數值,而一旦超過最小點火能,氫氣就有可能點燃或發生爆炸,加上一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往往會往氫氣球中摻雜空氣,這種氫氣和空氣的混合物更容易被點燃或發生爆炸,從而炸傷寶寶。

  金陵晚報記者李花

  原標題:1歲寶寶就要學跳舞學英語?省衛計委:已違背發展規律

相關焦點

  • 英語「怎麼學」比「幾歲學」更重要!
    網上有很多文章,是從大腦神經發育系統、語言敏感期等科學的角度,來談論寶寶幾歲學英語比較合適的。這裡,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國內目前的英語教學現狀出發,來看這個問題。我覺得,僅從國內目前這種英語教學現狀看,寶寶從4-6歲開始學英語比較合適。  我們目前的英語教學現狀是:孩子們剛剛開始接觸英語,聽說還沒有發展起來,就迫不及待地轉入讀寫、背單詞、講語法、做題目,無論是學校的英語教學,還是課外輔導班的英語教學都是這樣,2、3年級就開始背單詞、講語法的現象已是非常普遍。
  • 從3歲開始學英語和7歲學英語的孩子,英語能力會有很大差距嗎?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在孩子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就開始英語啟蒙;也有家長認為才2歲的孩子學英語是不是太早了,學過沒多久也就忘了。這兩種不同的看法引入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學英語的起步早晚,真的會導致英語能力產生巨大差距嗎?
  • 想要寶寶英語學得好,幾歲開始很重要
    語言的發展主要有兩大階段:0-3歲的語言準備期,寶寶從聆聽到咿呀學語,進行語音詞彙儲備的基礎學習;3-6歲進入語言發展期要想培養雙語寶寶,就要抓住6歲前的語言發展黃金期。儘早讓寶寶接觸、熟悉並接受英語,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什麼時間開始呢?就是現在!馬上!立刻!
  • 寶寶兩三歲就駝背?!從寶寶會坐開始,這事就要盯緊!
    曾經就有一則新聞,才7歲的孩子就已經脊柱側彎,看診的醫生說,孩子很難順利長高,再繼續發展下去,估計要做開刀手術。 除了跳舞、學武術外,在孩子還小時,家長就要注意下面這些問題: 1、不要過早使用枕頭 寶寶在一歲以前都不需要枕頭,因為3個月以內的寶寶身體和頭部基本是一個平行線的,如果此時給寶寶墊上枕頭反而容易造成氣道彎曲
  • 寶寶學習跳舞有什麼好處?
    寶寶學跳舞,特別是對於女孩來說,一定是件非常有益的事情,不僅能鍛鍊身體,還能提升氣質,只要寶寶有意願想學習跳舞,那麼家長就要為孩子設計合理科學的培訓計劃,讓寶寶愛上跳舞,學會跳舞。那麼,寶寶幾歲開始學習跳舞好呢?一般來說,3到5歲開始學習跳舞是最佳的年齡階段了。這是因為3歲寶寶的活動能力以及身體協調能力都已經有了一定的成長,身體的柔韌性非常好,此時寶寶已經具備了學習跳舞的基本能力,可以循序漸進開始培養他的跳舞能力,把基本功練紮實,日後再循序漸進的學更深層的。
  • 結合寶寶語言發展規律學英語會事半功倍
    魔奇英語教學環境在國內,越來越多的父母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給寶寶進行英語啟蒙,父母給寶寶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英語啟蒙後,那麼寶寶的語言發展應該遵循怎樣的規律父母給寶寶進行的英語啟蒙可以達到怎樣的程度?魔奇英語在這裡給大家介紹英語國家幼兒的語言發展規律,給國內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父母做一些參考。魔奇英語認為在談論寶寶的語言發展時,我們首先要明白語言的兩個概念:表達性語言和理解性語言。
  • 嬰幼兒生長發育系列:寶寶運動發展的規律
    大家好,歡迎收看第三十期心智播報 本期的內容是: 嬰幼兒生長發育系列:寶寶運動發展的規律 上一篇文章我們了解了寶寶運動發展的重要性,知道了寶寶們的運動從0歲就已經開始發展了,讓寶寶擁有良好的運動發育會對他/她的智能、大腦
  • 0-1歲寶寶成長發育規律手冊(出生三個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潛能開發>成長發育>正文0-1歲寶寶成長發育規律手冊(出生三個月) 2013-01-17 11:18 來源:網際網路
  • 6歲女童學跳舞致癱瘓 小孩跳舞下腰要注意這些
    糖糖媽媽宜女士:「今年3月11號,孩子的外婆送孩子去東方夢新蕾舞蹈室學跳舞,12點40的時候孩子還沒有回來,我媽給我打了個電話,我才知道孩子出事。」  原來,女兒糖糖在跳舞做下腰動作時摔倒了。隨後,宜女士趕緊趕往當地醫院,可見到時,孩子已不能動了。
  • 北青報:「雞娃」輩出違背 教育和成長規律
    這兩張課表一張是10歲讀小學四年級的哥哥的課表,周一到周日,除了在校,都要參加各類補習班,還要完成相應的練習。另一張是只有5歲,正讀幼兒園中班的妹妹的,琴棋書畫樣樣都要學。對於這兩個小孩,現在有個俗稱——「雞娃」。何為雞娃?就是給孩子打雞血,「虎媽」「狼爸」們為了孩子能讀好書,不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去拼搏。
  • 寶寶樹與優酷《師父!我要跳舞了》深度合作 關注兒童早期才藝發展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6月23日消息,近日,寶寶樹作為優酷綜藝節目《師父!我要跳舞了》深度合作平臺,上線了「萌娃才藝培養計劃」「六一歡樂萌娃會」「夏日舞蹈大賽」等系列運營活動。
  • 學英語 愛繪畫 69歲臨沂老人以學為樂晚年充實
    家住臨沂城區銀都小區今年69歲的張洪芝老人,現在一有時間就會逛書店買畫冊,然後回家自學畫花鳥,她的畫不但在親朋好友中得到了稱讚,而且部分作品還被外國友人收藏;如今她還學起了英語,並小有成績,這些愛好讓她退休後的生活多姿多彩。
  • 少兒學英語兩大誤區:背單詞與互譯違背「規律」
    「我家孩子一提到背單詞就皺眉頭,回家後一問當天都學了哪些單詞,就沒記著幾個,您看我家孩子該怎麼辦?」「我的孩子參加的英語培訓課程主要以閱讀以及單詞量和考試技巧為主,孩子的口語以及寫作一直提不上去,英文讀物買了很多為什麼成績沒有提高?」
  • 萬物均有規律,不可違背,《鬼谷子》開篇,讓你了解規律重要性
    他認為這些人之所以能夠受人尊重崇拜,是因為他們有掌握事物發展規律的能力。對於事物的規律,鬼谷子又提出了自己的幾條觀點。這便是世間最普通的規矩,這個規矩不論怎麼發展也都不會改變。聖人知道這個規律,也尊崇這這個規矩,因此他們不會去做違背這個規矩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卻並不願意去相信這個規矩,如秦始皇他幻想著能夠長生不老,幻想著自己的王朝可以永遠延續。
  • 專家建議:寶寶應三歲開始學英語(圖)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少兒英語>正文專家建議:寶寶應三歲開始學英語(圖) 2012-05-22 13:30 來源:
  • 那些不為人知的學英語規律
    那麼究竟孩子在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才是最好的呢?學英語應該側重哪個方面呢?學英語孩子又該從何學起?.其實就像毛澤東所說,當你了解了事物的某些規律,很多時候就能更好地完成這件事,並且很多問題也都迎刃而解了;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孩子學英語到底隱藏著什麼規律吧!!!
  • 當寶寶進入一歲半後就要開始規律的刷牙,寶寶乳牙護理攻略
    說到牙齒,我們一般都會比較關注寶寶的出牙時間,每個寶寶出牙順序不一樣,4-6個月就會有出牙症狀。長牙前會發現寶寶口水增多,喜歡啃咬東西,食欲不振,睡眠受到影響,這些都是正常的。爸爸媽媽們需要更多的耐心。可以給寶寶牙膠及磨牙棒來緩解他出牙不適。
  • 報名學英語要求學費遭推諉 學校稱尋釁滋事已報警
    學校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已報警,警方已立案」( 來源:青島晚報)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句廣為人知的話語,它的背後,也反映了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焦慮。市民劉女士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欄目反映稱,給孩子報名青島皮埃爾外語學校學英語,學校卻違背承諾一年更換兩三名外教,導致孩子不願上課。
  • 家長必知:0-6歲寶寶語言表達規律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潛能開發>語言開發>正文家長必知:0-6歲寶寶語言表達規律 2012-07-12 14:37 來源:網際網路
  • 0-1歲寶寶成長發育規律手冊(出生十個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潛能開發>成長發育>正文0-1歲寶寶成長發育規律手冊(出生十個月) 2013-01-17 12:03 來源: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