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至9月乙腦高發,接種疫苗,做好防蚊、滅蚊工作

2020-12-22 瀟湘晨報

流行性乙型腦炎,起病急,病變範圍較廣,腦及脊髓均可累及。乙腦病例多集中於每年的7至9月,與夏秋季的氣溫、溼度適宜蚊蟲滋生,有利於乙腦病毒在蚊蟲體內的繁殖有關。夏季來臨,市民應積極做好防蚊、滅蚊工作,避免蚊蟲叮咬。

乙腦是不會直接由人傳人

據悉,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這種疾病是由蚊蟲叮咬人以後,使乙型腦炎病毒進入人體血液循環,進而透過血腦屏障進入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在神經細胞內生長繁殖,從而導致腦微循環障礙、腦組織缺氧、水腫以及壞死的一種急性傳染病。

這種病變可以累及整個大腦和脊髓,引起神經細胞變性壞死,嚴重者形成軟化灶。腦實質中有淋巴細胞等浸潤或膠質細胞瀰漫性增生,腦膜血管擴張、充血、滲出,引起腦水腫。臨床表現主要為高熱、頭痛、意識障礙、意識不清,嚴重者可以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乙腦是以蚊蟲為媒介經常傳播的,除了通過帶病毒的蚊子經叮咬吸血傳播外,通過其他途徑傳播的可能性非常小。乙腦病人或帶乙腦病毒的動物不會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的分泌物和排洩物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因此,不用擔心接觸病人或動物會被傳染上乙腦,而且,乙腦是不會直接由人傳人。

我國是乙腦高流行區,經蚊傳播,多見於夏秋季

我國是乙腦高流行區,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國曾發生大流行,70年代以後隨著大範圍接種乙腦疫苗,乙腦發病率明顯下降,近年來維持在較低的發病水平。

近幾年全國乙腦報告病例數每年在5000~10000例之間,但局部地區時有暴發或流行。而全世界病例數每年高達50000例,死亡數15000例。本病主要分布在亞洲遠東和東南亞地區,多見於夏秋季。

人患上乙腦後,臨床上急起發病,病死率較高,且重型患者病後往往留有後遺症。該病死率在10%左右,輕型和普通型患者大多恢復,暴髮型和腦幹型患者的病死率較高,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防蚊、滅蚊,保持家中衛生整潔

乙腦疫苗是預防控制乙腦的主要措施。目前,國內外應用的乙腦疫苗有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兩種,均可用於8月齡以上的兒童及成人。鑑於當前成人乙腦高發的情況,市民7月份之前可以在「知情、自費、自願」的原則下進行1劑次乙腦減毒活疫苗或2劑次乙腦滅活疫苗接種。

另外, 夏季到來,市民應做好防蚊、滅蚊工作。家居環境中可以使用紗門、紗窗、蚊帳防蚊,室內可使用蚊香、氣霧劑等家庭衛生殺蟲劑驅蚊、滅蚊;搞好家庭和畜、禽舍環境衛生。家庭應清掃衛生死角,清除可能蓄積有蚊幼蟲滋生的各種水體,居民家庭花瓶和水養植物至少每星期徹底換水一次,花盆的託盤積水也要及時清理乾淨。

外出活動時應避開蚊蟲喜好的陰暗隱蔽環境,穿淺色長袖衣褲,也可在暴露部位塗抹驅蚊劑,防止蚊蟲叮咬。

一旦出現乙腦疑似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敏靜

【來源:牡丹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7月乙腦高發 注意防蚊
    7月乙腦高發 注意防蚊 2017-07-06
  • 寧夏已為30餘萬中老年農民集體接種乙腦疫苗
    新華社銀川7月31日電(艾福梅、馬思嘉)記者近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衛健委了解到,為提升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對乙腦的免疫水平,寧夏各級衛生工作者持續奮戰2個月,為34.05萬40歲至70歲農民接種了乙腦疫苗。乙腦是亞洲最常見的一種病毒性腦炎,病死率和致殘率較高。該病傳染源主要是豬、牛、羊等牲畜,經帶毒的蚊子叮咬傳播。寧夏主要在7月至9月高發,發病人群主要是黃河流域農村地區的農民。2018年,寧夏發生了近30年來範圍最大、人數最多、病死率較高的乙腦疫情。
  • 登革熱進入高發期 專家提醒:做好防蚊滅蚊,有效預防登革熱
    對此,江門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主管醫師馮綺雯提醒,7—11月是登革熱高發期,目前尚無疫苗可以預防登革熱,也無特效療法,因此市民要做好防蚊滅蚊,有效預防登革熱。據悉,截至7月20日,我市今年未有輸入性或本地登革熱病例報告。不過,登革熱已進入高發期,主要流行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其中又以東南亞、南美洲和非洲最為嚴重。
  • 乙腦疫情奇襲山西運城 接種疫苗曾一直被忽視
    今年的第一例病例出現在7月13日,這是一位54歲的黃姓患者,來自稷山縣蔡村鄉郝壁村。呂拴過介紹,這位幸運的患者已在8月7日治癒出院,當時她在稷山縣人民醫院診斷為乙腦的疑似病例,後來經過血清學診斷,確診為乙腦。但死神很快降臨到乙腦患者中。7月18日,芮城縣東壚鄉崔家村80歲的孫姓患者在發病兩天後便死亡,她是運城今年第一個死於乙腦的病人。
  • 北京近四年來沒有一例本地乙腦病例
    與我國南方相比,北京地區乙腦的高發期主要集中在7月底至9月中旬這段時間。從地壇醫院的收治記錄來看,1994是乙腦高發期,當年夏季收治乙腦患者較多,從1994年至今,地壇醫院每年收治的乙腦病人都很少,而且幾乎都是外地來京打工人員。
  • 西安社區醫院乙腦疫苗緊缺 適當推後接種無礙
    從8月底開始,市民高先生帶著孩子去社區醫院打乙腦疫苗,問了幾次都說疫苗斷貨。  這讓高先生不免有點擔憂:推後接種疫苗對孩子有影響嗎?  已配發47000支乙腦疫苗  8月底,高先生8個月的孩子該打乙腦疫苗了,但是韓森寨社區衛服務中心卻說疫苗斷貨,一直到10月還沒有疫苗。在此期間,高先生還去了長延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聽,也說是乙腦疫苗斷貨。
  • 關於開展成人乙腦疫苗預防接種工作的告知書
    關於開展成人乙腦疫苗預防接種工作的告知書 2020-06-10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颱風過後,這份登革熱、乙腦防控指南請收下
    前段時間 超強颱風「利奇馬」來襲 颱風遺留下各種積水環境 給蚊蟲滋生提供了優勢條件 加強室內外環境衛生、瓶瓶罐罐等積水容器清理,做好
  • 老人被蚊子咬一口竟患上乙腦 出現發燒嘔吐症狀
    7-9月為乙腦的流行高峰據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7-9月為乙腦的流行高峰。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蚊蟲等吸血昆蟲傳播。攜帶乙腦病毒的蚊子叮咬了人,可造成乙腦感染。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以腦實質炎症為主要病變的急性傳染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經蚊蟲媒介傳播,多為夏秋季流行。
  • 翻翻寶寶接種本,查查這種疫苗是否接種,沒有接種趕緊打
    主要侵襲小寶寶的「流行性乙型腦炎」也是預防重點,大家知道的,預防乙型腦炎的方法主要是防蚊滅蚊和接種乙腦疫苗。育苗通再次提醒寶爸寶媽:趕緊翻翻寶寶預防接種本,如有適齡寶寶乙腦疫苗趕緊打!乙腦滅活疫苗的免疫原性不及乙腦減毒活疫苗,也就是說,如果乙腦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以相同針次或劑量進行接種,乙腦滅活疫苗保護效果會不及乙腦減毒活疫苗,所以接種滅活疫苗一般需要比減毒活疫苗多打二劑次
  • 專家提醒七八九月要防乙腦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國際上亦稱為「日本腦炎」。主要流行於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一些國家,是夏秋季節常見病之一。乙腦在我國的流行表現有嚴格的季節性,絕大多數病例集中在七八九月份,約佔全年發病數的80%~90%。華中地區流行高峰在7~8月份,華南提早一個月,華北推遲一個月。其原因主要是蚊蟲繁殖及活動特性,溫度在25攝氏度以上,雨量適宜,始有流行。
  • 乙腦發病高峰來臨 高熱頭痛嘔吐千萬要當心
    7月的西安進入盛夏,西安市疾控中心發布7月健康提示,提醒市民當前正處於乙腦發病高峰,市民應注意防蚊滅蚊,預防乙型腦炎。  夏季蚊蟲密度逐漸增多,許多傳染病可以通過蚊蟲叮咬人進行感染傳播,因此從7月份開始乙腦進入流行季節,當人體被攜帶乙腦病毒的蚊子叮咬,經過潛伏期後,患者可出現持續性高熱,伴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抽筋、頸項強直等流行性乙型腦炎症狀。市民要注意做好防蚊、滅蚊,如出現乙腦疑似症狀時,應及早去就醫,以免貽誤病情。
  • 疫苗專家:去香港不建議接種乙腦疫苗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北京報導 疫苗事件過後,去香港接種疫苗逐日成為更多人的選擇。7月28日,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成員、疫苗專家陶黎納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與內地相比,由於疫苗審批機制額不同,香港的疫苗種類相對更加豐富。
  • 陝西發布健康提示:建議來陝學生接種乙腦和出血熱疫苗
    9月開學季來啦,各種病毒、細菌也「不甘寂寞」簇擁而至。陝西省疾控中心提醒,9月應警惕新冠肺炎、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手足口病、乙腦、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及流行性出血熱等。9月恰值各大中小學校相繼開學,入學後因新感染源的介入、易感人群聚集等原因,將增加各類傳染病的傳播風險,應警惕學校聚集性病例的發生。建議加強學生新冠肺炎、常見呼吸道、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和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防病意識。針對有疫苗預防的傳染病如流感、流腮、水痘等,應按相關接種要求及時和全程接種疫苗。
  • 社區醫院乙腦疫苗緊缺月餘 市疾控:已供應90%
    從8月底開始,高先生帶著孩子去社區醫院打乙腦疫苗,問了幾次都說是疫苗斷貨,而且乙腦疫苗在多家社區醫院也出現了緊缺的情況。高先生有點擔憂:推後接種疫苗有影響嗎?  已配發47000支乙腦疫苗  8月底,高先生8個月的孩子該打乙腦疫苗了,但是韓森寨社區衛服務中心卻說疫苗斷貨,一直到10月份還沒有疫苗。在此期間,高先生還去了長延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聽,也說是乙腦疫苗斷貨。10月16日,華商報記者諮詢了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表示乙腦疫苗比較緊缺。
  • 打流腦疫苗有禁忌嗎?
    8個月  麻疹減毒活疫苗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患兒從接觸麻疹後7天至出疹後5天均有傳染性,病毒存在於眼結膜、鼻、口、咽和氣管等分泌物中,通過噴嚏、咳嗽和說話等由飛沫傳播。其傳染性極強,易感者接觸後90%以上均發病,過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l~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  初次接種8個月,複種時是為6歲。
  • 郴州"乙腦疫苗事件":集體發燒與接種無關
    本報日前報導了郴州市蘇仙區橋口鎮小禾塘村6名學生在今年5月23日接種乙腦疫苗後,出現發熱症狀被集體送往醫院治療。今天上午,省疾控中心新聞發言人李俊華約見本報記者,通報了省疾控中心上周末對該事件的調查情況。
  • 瀘州發布9月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重點關注​學校、託幼機構傳染病等
    教育、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做好學校傳染病疫情和食品安全事件防控安排部署工作,加強監督檢查,督促學校有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各級醫療衛生和食品監管機構要與學校/託幼機構加強溝通協作,加強相關信息報告,指導學校落實傳染病疫情和食品安全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學校食堂及學校周邊的小餐飲管理,疾控機構及基層衛生機構要積極組織相關疫苗進行查漏補種和預防接種。
  • 登革熱高發,做好預防關鍵在這9個字!
    每年的8月至10月是登革熱高發季節。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 今年以來 全球登革熱疫情呈持續高發態勢, 報告病例數總和已超百萬。 登革熱可防可控可治,關鍵在於預防。 預防登革熱,關鍵做好這9個字: 「清積水,滅成蚊,防叮咬」!
  • 2020年兒童疫苗接種有變化,6月起這種疫苗將被替換……
    原本8月齡時需要接種麻疹疫苗,變成了8月齡、18月齡時分別接種1劑次麻腮風疫苗。乙腦減毒活疫苗 免疫程序:8月齡及24月齡預防疾病:乙型腦炎可替代的疫苗:乙腦滅活疫苗。其他預防措施:加強防蚊滅蚊。「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免疫程序:3周歲、6周歲預防疾病:A群C群腦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