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理工大學高竹涵愛上騎行 追逐詩與遠方

2020-08-28 重慶理工大學

「它沒有什麼車窗玻璃在面前阻擋你的視野,你會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你就處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觀眾。」波西格在《禪與摩託車維修指南》中的話道出了高竹涵的心聲。在談及摩託騎行對他的意義時,高竹涵也說過與之類似的話:「愜意的自由在天地馳騁,熱愛被放逐在大自然的感覺。」

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2018級學生高竹涵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摩託車騎行愛好者。他把藝術與熱愛帶入騎行過程,為騎行路途增添風採,使其充滿趣味又意義無窮。他用文字與快門留住騎行途中的精彩瞬間,將心得與感悟分享給身邊的同學和摯友。

「高竹涵同學一生追逐詩與遠方,在熱愛學習的同時也熱愛機車。在外露出機車轟鳴般的爽朗性格,卻不乏對生活熱愛的細膩。」同班同學李傑如是說。

一生熱愛,將機車精神傳承你我之間

小學騎單車,中學騎小踏板的經歷無疑是為如今高竹涵對機車的熱愛作了很好的鋪墊。高中畢業的暑假期間,望著「一條龍」小型汽車的學習隊伍,他「另闢蹊徑」,昂然地選擇了去學摩託車。

說到對摩託車的印象,人們多少都會有一絲「一隅之說」,高竹涵的父母也不例外。「起初父母會擔心騎行安全而堅決反對,但這絲毫沒有擊退我騎行的決心。」高竹涵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摩託車學習中,以科科滿分的成績取得摩託車駕駛資格證並將交通法規爛熟於心,用一點一滴的實際行動取得了父母的信任與支持。

「趁有激情,多奮鬥;趁著年輕,多經歷!」高竹涵認為讀萬卷書的同時亦要行萬裡路。大一的時候,他曾獨自騎摩託車去過重慶璧山、銅梁、合川、江津、長壽、墊江、忠縣、涪陵、豐都、石柱和湖北恩施、宜昌等地,並且在放假期間自己騎摩託車回到家鄉荊州。他始終堅信:人生如行路,一路荊棘,一路景物,目光所及,風雨無阻。作為一名摩託車騎行者,高竹涵從中體會到了堅持的狂野、不懈的毅力,一股源源不斷動力支撐著他不斷攀登,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注滿了青春正能量。

高竹涵與摩託車隊員們(受訪者供圖)

勇往直前,用所到之處勾勒中國地圖

回顧大學以來的騎行經歷,讓高竹涵難忘的時刻都是每個歷經困難險阻的瞬間。其中,在翻越湖北與重慶界山的200多公裡路程,讓他記憶猶新。據高竹涵描述,當天晚上正好下著滂沱大雨,除了機車微弱的燈火,不見一絲光亮。「那段山路太陡,四周荒無人煙,迷霧又大,一心只想著趕緊出去。」 眼睛時刻注視著前方泥濘小路,耳朵聆聽四周風力發電機發出的「恐怖」聲響,保持全神貫注感受急促而均勻的呼吸……想到再努力一點就可以下山,高竹涵拼了命的堅持下去。數個小時艱難的山路之旅讓高竹涵深刻意識到那些川北騎行者的不易,更加明白今後自己在面對地形複雜、氣候不宜時需要準備的方向。

一年以來,14座城市, 4454.6公裡,車輪下的足跡,是他最難忘的回憶。談及短期內的打算,高竹涵說到:「西藏騎行是所有騎士的夢想,我也不例外。」目前,高竹涵利用課餘時間就已經開始策劃騎行路線,落實騎行人員,購買騎行設備。通藏之旅困難重重,高原反應、蜿蜒山峰、遙遠路程。他知道,只有提前規劃好一切,才能保障路途的順利與安全。

賞中華風花秋月,吃九州各族美食,品都市繁華燈紅酒綠。高竹涵表示,大學之內,他將用車輪下的痕跡勾勒出一副完整的中國地圖。

高竹涵在校學生新聞中心編輯廳接受採訪(趙雅琦攝)

詩與遠方,把溫暖熱愛融入騎行之旅

騎行路上讓高竹涵唯一擔心的就是父母的牽掛。每次騎行過程中,他都會與父母保持聯繫,主動詢問父母身體情況,讓他們不擔心。「他們一直都會擔心安全問題,我會特別注意安全,將車速放慢一點。」高竹涵談到,除了父母的關心,朋友也會提醒他注意路途安全。這讓高竹涵感到暖心,更加堅定了自己衝向終點的信念。

長途跋涉的騎行之旅並不是孤單、無聊的。相反,它卻處處充滿了人情味,有著隨處可見的淳樸民俗。高竹涵談到:「有一次在經過長壽的某個小村落的時候,村裡的居民主動詢問我是否口渴,熱情的招待我去他們家吃飯。」三言兩語之間,高竹涵與當地居民之間就產生一份短暫的友誼。「當我拿著相機比劃著要給他們照相時,他們不會冷漠的拒絕,更不會伸手要錢,而是害羞地笑著,等待你按下快門。」田間地頭勞作的人們,無憂無慮地玩耍的孩童,零零星星的小店鋪和人家…...從高竹涵的相機裡,你能看見了一片與世隔絕的質樸畫面。

騎行,會讓人發現人生路上的更多靜默的美麗。相比網紅打卡點,高竹涵更喜歡去一些鮮有人知的地方。每次經過這些靜謐的角落,總能讓他體會到當地居民抱素懷樸的心,看見與城市之光不一樣的別致美景。「我會記錄下沿途的景色,將世界的另一面展現給身邊的人看。」

高竹涵在校學生新聞中心編輯廳接受採訪(趙雅琦攝)


當你一心想要做某件事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來幫助你。高竹涵心中有著明確的目標,無論是騎行還是生活,他都有著清晰的規劃。他說,「正值青春的我們,應該用所有的熱情和至誠去珍惜每一個讓我們進步的機會,不斷為自己的理想紮根,澆灌,生長。」高竹涵表示,自己將永遠跟隨黎明的步伐,去追逐心中的風與自由,詩與遠方。

(通訊員:胡宇輝 趙雅琦 吳佳潞)

相關焦點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時間:2019-04-27 17: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夢在心裡、詩在遠方。《寫給「詩和遠方」》作者:張志傑
    寫給「詩和遠方」作者:張志傑夢在心裡、詩在遠方,人生最甜最美的意境,其實在我永遠不去的思念裡,記得冬日的雪花在窗上綻放,伴我瘋跑的是朔風追逐暖陽。溼漉漉的腳趾己經穿破了鞋幫,深深的羞愧往冰雪裡悄悄掩藏。
  • 可可西裡追逐詩與遠方,追逐你的卻可能是豺狼虎豹,詩意皆在尋常
    你想追逐的詩與遠方不在可可西裡,這裡,反倒會有豺狼虎豹追逐你。而如果黃雨蒙並不是自殺,是因為孤身一人置身險地,而導致遇難,那麼我們就非常有必要提醒所有人,詩與遠方並不在可可西裡。你問我詩意在哪,我的回答是,詩意其實就飄蕩在我們日常的平淡與瑣碎裡。
  • 冬日重慶,到這些清幽的登山步道,去尋找詩和遠方
    山水之城·美麗之地 【冬日重慶,到這些清幽的登山步道,去尋找詩和遠方】 冬日重慶,有很多山城步道,沒有喧囂嘈雜的人群 可以盡情放空自己的心靈 冬日裡,讓我們一起去尋找詩和遠方 (來源:重慶周末去哪)
  • 愛上雲巖,遇見最美的山水、還有詩和遠方
    愛上雲巖,遇見最美的山水、還有詩和遠方 于學忠(遼寧蓋州) 這是清代西南巨儒鄭珍在其所著《遊芙峰山》詩中讚美扶風山的詩句。扶風山,亦叫芙峰山,又名螺螄山,山體周圍有扶風路及螺螄山路。其實扶風山作為老地名,市民習慣還是叫螺螄山。
  • 爸爸帶女騎行西藏:別人的孩子是詩與遠方,我們的孩子呢?
    帶女兒萬裡騎行西藏還記得那個帶著女兒萬裡騎行的單親爸爸嗎?他帶著女兒,從東莞出發,一路向西藏騎行。走過4000多公裡,跨江渡河,翻山越嶺,歷經71天,成功到達目的地。和別的家長不同,他想給孩子的是真正的生活,這生活是詩與遠方,是星辰大海,是藍天白雲,是與自然最親密的接觸。騎行的路上,可能是風和日麗,可能是風雨交加,但是父女倆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 重慶周邊遊雨仙農谷|晴耕雨讀理想國,詩酒田園非遠方!
    但重慶的鄉村還有另一種美:細雨、微風、晨霧、空氣鮮。何不趁周末,到雨仙農谷尋找鄉村之美?雨仙農谷的稻田酒店,聞名於重慶民宿圈,也深受都市愛玩人群的追捧,以致於被貼上「網紅酒店」的標籤,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雨仙農谷的民宿何止稻田酒店呢?
  • 詩和遠方|偶爾苟且,平常讀詩,時常遠方 敢問路在何方
    不同的人,會譜寫不同的詩,會渴望不同的遠方。1.現狀如果能喝茶養花談詩書,誰會願意上班帶娃洗衣服?如果不是被生活摁在地上無情的摩擦,誰不想花時間去思考詩和遠方的田野?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說出來輕鬆,做出來需要多大的勇氣。誰的生活不是經常苟且呢?
  • 遇見柏森,邂逅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
    繁華都市,霓虹閃爍,在這滿眼的繽紛裡包含了你我他太多的理想和憧憬,我們想要任性的追逐理想生活,卻又無奈地要為所謂的任性攢資本。想要兩全卻不得法。曾經,我們嚮往海子詩裡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做一個樸實純粹的人,這樣如詩畫般的生活,誰人不愛,但無奈生活有太多的羈絆,放不下,也離不開。
  • 八零後是怎麼一步一步背離詩和遠方的?
    這些人裡面又有多少,是曾經追逐詩和遠方的八零後?曾幾何時,八零後心嚮往之的,是那句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人生信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詩和遠方,一個是出世的情懷,一個是入世的人生,情懷和人生,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年少輕狂時的八零後,管不了那麼多,就是這麼任性和灑脫。
  • 一群草根的音樂夢——詩和遠方都在歌聲裡
    這些來自不同職業的音樂愛好者,因為共同的音樂愛好走到一起,追逐著從兒時起就懷揣著的夢想。在他們的成長路上,來自「音樂夢」的力量支持讓他們在音樂路上越走越遠。音樂夢讓他們相遇80後褚文俊是「起點樂隊」的主唱,如今,他在孝義音樂圈裡已小有名氣。
  • 形式上的遠方,換不來真正的詩與生活
    形式上的別處和遠方,換不來真正的詩與生活。陶淵明說過,心為形役。沒錯,欠你一個自在的,只有你自己。我到南半球也快一年了,外面花紅柳綠,永遠的藍天白雲,我卻有點「一年之癢」的不自在。語言不通,無所事事,大多數時間一個人呆著,經常悶一整天不說一句話,無價值感如影隨形。
  • 青春不散場,畢業的我們將承載夢想,追逐詩與遠方
    ——青春·那年的同桌匆匆那年,與我們一路相伴的同桌,在高考後,即將說再見,如果說青春是一首詩,那麼,同桌的你就是詩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我們收穫友誼,也學會分享與包容,我們相互鼓勵,也憧憬未來的美好與遠方。
  • 衝浪、滑雪、潛水、滑翔傘、滑板的詩和遠方
    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生命,也不知道我們將會遇到什麼, 會喜歡什麼,會愛上什麼。一切都是緣分,遇到了,發生了,就去擁抱。想到了自己想要做的,就去行動。不管是什麼,只有很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才能去真正的熱愛,去實現,有一個結果。
  • 跑向沙9 | 桂林理工大學八仙小隊亮相
    或許,我們就是這樣憧憬著天空的少年,卻在忙碌中、追逐中我們帶著自己心中的少年,向著心中的詩和遠方、向著賀蘭山麓中那片浩渺的沙海展翅而來!為了沙鷗初飛的夢想,我們已經準備了10個月!為了這3天總計33公裡的旅程,我們集訓小組已經累計奔跑了約6500公裡。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無法回到學校集中進行訓練,但是我們卻沒有一個人怠惰不前。除了按時完成跑步打卡的任務,每一名隊員依舊在自己愛好的運動上堅持著運動!
  • 沿海騎行追逐日落與彩虹
    美好一天從早餐開始,青旅小姐姐為我們親手製作的愛心早餐(還好我們升級了套餐)在高雄我們又迎來了晴天,對高雄好感倍增,好天氣,好心情這一天我們計劃騎行旗津半島,地鐵站附近就可以租自行車發量驚人,剛玩一會就滿頭大汗的吃寶用我的巧手給她編了可愛的小辮子,雖然還是有點兒亂
  • 健康讓青春和挑戰走向遠方!
    我為什麼要寫詩,因為只有在安靜的節奏和溫暖的空間中,你才能面對真實的自己,暫時離開浮躁和虛偽,通過寫詩來愛上不完美的自己,發現自己的遠方。從細微之處觀察生活,用心去體味凡人凡事,再普通不過的日常場景中都會給我們帶來驚奇和喜悅。
  • 重慶理工大學喜迎2020級新生 各學院大展特色
    重慶理工大學 供圖人民網重慶9月18日電 近日,重慶理工大學兩江校區迎來了2020級本科新生入學報導。雖天有小雨,但迎新氣氛依舊火熱。新生們滿懷憧憬,奔走於各學院的迎新棚之間。而身著統一綠色服裝的迎新志願者們也熱情洋溢,積極地引導著新生完成入學報導。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學院為了展示出自己的風採和魅力,各顯其招,以獨具特色的迎新活動來迎接初入大學校園的新生們。
  • 騎行非洲【16】摩洛哥的那片海,有你嚮往的詩與遠方嗎?
    本文作者袁江磊,微信yuanjianglei,90後一枚,浙江長大,重慶讀書,在非洲貝寧做漢語教師志願者
  • 他們點讚重慶兩江新區「雙曬」:這裡有詩和遠方
    兩江新區星系列樓宇黨委書記、兩江新區婦聯兼職副主席劉海燕表示,生活和工作都在兩江,看到人文兩江的美景,金海灣濱江公園、九曲河溼地公園、悅來濱江公園……有一直期盼的詩和遠方就在家門口,真是迫不及待想在兩江來一個山水田園遊!「兩江新區發展得又快又好,我更加熱愛兩江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