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開年,眾安保險的主打產品「尊享e生」迎來上線五年來的第19次迭代。「區別於其他保險公司,眾安的網際網路屬性會更高,我們也一直在想怎麼從產品經營向用戶經營去轉變。」眾安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楊楠在眾安保險開放日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相比過往單產品的升級,今年則打開思路做更多產品和服務體系的建設,希望形成競爭的壁壘和護城河。
楊楠還透露,在尊享e生2021之下,眾安基於自身的用戶獲取和用戶分析做千人千面一步分層,如正在開發尊享e生的惠民版,預計價格將明顯低於百萬醫療險。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破解同質化首提「重服務」
據艾瑞核算的數據,2019年中國百萬醫療險保費收入規模為345億,預期2020年該市場規模為520億元。「相較於其他傳統保險險種,百萬醫療險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因此行業參與者仍在不斷地湧入這一細分賽道。」艾瑞判斷道。
作為百萬醫療險的頭部公司,眾安保險在2015年推出了尊享e生產品而備受關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眾安未來是否會保持戰略定力?近日眾安保險健康險負責人在接受採訪中表示,雖然百萬醫療險目前處於同質化競爭和價格戰之中,但從用戶基數和規模優勢上,公司沉澱了足夠的先發優勢支持未來更好的發展。
在楊楠看來,雖然百萬醫療險用戶規模已呈現爆炸式增長,但市場滲透仍然不足。數據顯示,2020年百萬醫療險在0-65歲用戶中的市場滲透率僅為7.4%。與商業健康險在全體人群中26.4%的滲透率相比,百萬醫療險在用戶增長方面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據艾瑞核算,2020年百萬醫療險用戶規模將突破9000萬。眾安保險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百萬醫療險在保保單數為1226萬。
如何破局增長?楊楠指出,區別於其他保險公司,眾安的網際網路屬性會更高,「我們也一直在想怎麼從產品經營向用戶經營去轉變。」
根據艾瑞報告,目前我國的人口結構中,2億人為健康體,3億和7億為慢病與亞健康人群。尊享e生2021的迭代就是瞄準高齡、慢病、特需人群需求進行進一步探索,為進一步開啟市場機遇做足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眾安健康險在此次開放日上首次提出了做重服務的決心。如尊享e生2021中融合了網際網路醫院的拳頭產品——「眾安醫管家」,保單用戶可以享受眾安醫管家提供的專家問診、圖文諮詢和健康資訊服務。通過融合在線問診與在線購藥、健康管理與藥品配送,眾安將進一步完善「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
楊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作為保險公司如何出圈,如何用服務真正連結醫、藥、險,服務不得不重。「對於我們的團隊而言,面臨的挑戰更多的是怎麼找到客戶、怎麼做好後端理賠風控、以及健康管理服務,才能帶來更強的續保續期的感知,而這些服務體系的建設,都是需要資金和成本的。」
智能化風控減損8500萬元
談及健康險業務布局,楊楠指出,眾安看的不只單個產品本身,更多的是放大到整個產業鏈上,如何下好一盤棋。除了前端產品和服務,在後端,理賠風控也累積了運營能力,同時花了很大的力氣打造網際網路醫院,希望通過服務來形成競爭的壁壘和護城河。另一方面,是不是能夠協同產業的上下遊,比如打通醫院做更好的費用管控,也是健康險業務能長久的、更加良性運行下去的基石。
艾瑞諮詢報告顯示,百萬醫療險賠付費用逐年增加,預計2020年百萬醫療險市場賠付率可能突破35%。而隨著覆蓋客群進一步下沉,百萬醫療險賠付率仍有上揚風險。艾瑞指出,「通過智能化風控手段抑制賠付費用過度增長、保障企業利潤水平穩步提高」已成為各頭部保司的重要戰略之一。」
數據顯示,2018年起,眾安與眾安健康板塊孵化的暖哇科技深度合作全流程風控,2020上半年為眾安健康生態減少3%的賠付支出,減損超過了8500萬。在承保端,暖哇通過將用戶數據構建的個人健康畫像與智能核保模型結合,2020年上半年實現有效減損2500萬元。同時,在理賠端,暖哇通過醫療知識圖譜、智能理賠模型,2020上半年實現有效減損6000萬元。
在獲客和運營方面,目前保險公司通過第三方渠道獲客的成本有走高的趨勢,導致百萬醫療險產品利潤空間承壓。艾瑞認為,「多元渠道拓展、深耕自營平臺」的模式將成為決定保險公司市場競爭優勢的關鍵。
對此,楊楠表示,過去一年來,眾安自主獲客能力的逐步積累提升,網際網路化的運營經驗相信可以幫助渠道以最快的速度起量。以數據來看,眾安的分期保單留存率相比非自營平臺高出10個百分點,自營平臺加復購率也在近期通過數據洞察和模型預測的客群篩選,實現翻倍的提升。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