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專訪眾安科技CEO劉海姣:可從六大維度衡量險企數位化轉型成效

2020-12-17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塗穎浩 每經編輯:廖丹

眾安科技CEO劉海姣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今,保險業數位化轉型已勢不可擋。近日,銀保監會向各財險公司下發《關於推進財產保險業務線上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2年,車險、農險、意外險、短期健康險、家財險等業務領域線上化率達到80%以上。加快線下服務的數位化轉型,推動線上線下渠道互動融合。

從消費者需求看,根據The Digital Insurer的調查研究,疫情期間受居家隔離、復工復產難等因素影響,消費者對於數位化保險的期望顯著提升,倒逼保險公司優化線上服務以滿足消費者需求,行業整體的數位化轉型已經刻不容緩。

「疫情以來,中國保險行業將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視全面數位化戰略和轉型。一方面,保險業積極試水在線銷售模式,流量獲客、直播帶貨、電商活動,打造多元化在線經濟;另一方面,持續加強經營管理層面的數位化進程,包括代理人展業、承保理賠、渠道管理、培訓、客服等等。」眾安科技CEO劉海姣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如此表示。

在數位化轉型如火如荼之際,劉海姣以六大維度揭示了險企數位化轉型成效,在其看來,率先開啟有效數位化轉型的保險公司,將更有機會贏得新一輪競爭優勢。

率先開啟有效數位化轉型者搶佔先機

何謂保險業數位化轉型,在劉海姣看來,其核心是從「業務為中心」向「客戶為中心」的變化。「以客戶為中心」的趨勢,過去十年,不僅是保險業,在銀行等行業都可以洞察到。發展至今,為客戶提供好的服務與產品是基本要求,更高的要求是從客戶角度出發,了解客戶痛點及需求,並提供解決方案。而這其中,科技起到至關重要的助推器作用。

近年來,科技驅動成為行業轉型的關鍵詞。各大保險公司加碼科技投入,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研究和開發保險科技深度應用。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快了行業轉型的步伐,一方面,保險業積極試水在線銷售模式,流量獲客、直播帶貨、電商活動,打造多元化在線經濟;另一方面,持續加強經營管理層面的數位化進程,包括代理人展業、承保理賠、渠道管理、培訓、客服等等。

在劉海姣看來,用戶因為疫情,更能接受線上投保模式,而率先開啟有效數位化轉型的保險公司,將更有機會贏得新一輪競爭優勢。那麼,線上化率是否是衡量數位化轉型的唯一標準?在險企紛紛加入轉型行業的當下,又該如何客觀評判自身的轉型成效?

劉海姣指出,可從六個維度衡量險企的數位化轉型:戰略、業務應用、技術能力、數據能力、組織能力和經營管理。

戰略層面,目前眾多保險機構都已經積極布局科技戰略;

業務應用層面,逐步構建一站式線上保險服務,比如從產品瀏覽、在線客服到投保、核保理賠、續保的全流程;

技術能力層面,構建支撐數位化轉型的IT架構,通過支持高並發能力的核心系統和中臺系統,連結網際網路渠道場景;

數據能力方面,通過線上場景沉澱用戶行為數據,構建用戶畫像,從而能夠匹配精準客戶,個性化推薦產品;

組織能力方面,利用線上化工具培養內部包括營銷員在內的科技人才梯隊,提升高質量科技人才比例;

經營管理方面,最後從宏觀角度來看企業數位化機制是否成熟,員工是否具備數位化思維等。

「數位化轉型通過以上六個維度不斷發展後,最後衡量標準就變得很直觀可見。保費收入增加、營銷成本改善、運營效率提升、客戶體驗優化、風控能力強化,這些成效將通過經營數據展現出來。」劉海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市場參與者關注保險科技領域新賽道

「數位化轉型投入程度,取決於不同保險機構所處的企業戰略階段。數位化轉型布局,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局部到整體的過程。」在劉海姣看來,對於中小險企來說,他們所處戰略階段,希望尋求更經濟性的科技投入。如果要把所有系統替換一遍,成本過高。而通過輕量化、模塊化、碎片化的產品工具,優先解決渠道對接、展業、獲客、培訓等核心痛點。利用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體即服務)部署方式,降低決策成本,幫助他們實施符合公司發展階段的數位化轉型。

5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啟動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倡議,構建「政府引導——平臺賦能——龍頭引領——機構支撐——多元服務」的聯合推進機制,以帶動中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為重點,在更大範圍、更深程度推行普惠性「上雲用數賦智」服務,提升轉型服務供給能力,加快打造數位化企業,構建數位化產業鏈,培育數位化生態,形成「數字引領、抗擊疫情、攜手創新、普惠共贏」的數位化生態共同體,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次發改委夥伴行動倡議,對於數位化轉型進程是積極推動意義。」劉海姣稱,作為首批145家數位化轉型夥伴之一,眾安希望通過夥伴行動,打通保險業數位化轉型最後一公裡。據介紹,眾安已沉澱三條產品線——業務增長、業務生產經營和後端業務保障,提供轉型所需產品工具。在新啟動的2020「保驫」計劃中,進一步免費開放9門《保險科技數位化轉型》課程。同時,針對高職大專院校學生,通過教學+實踐結合,改善應屆畢業生就業難,保險代理人增員難問題。

據研究機構統計,2019年中國保險機構科技投入達319億元,預計2022年將增長到534億,未來兩年,依然有接近70%的市場規模提升空間。在劉海姣看來,保險科技領域是一個廣闊的市場,對於目前依然處於發展期的眾安科技,正逐漸把業務聚焦在以保險為核心的金融領域。當前,保險科技的發展趨勢是從技術輸出向模式輸出轉變。眾安科技的優勢在於對保險業務的理解,並經過眾安體系驗證和沉澱,對閉環模式更有自信。

對於同業競爭者的入局,劉海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這證明了保險科技領域在發展,市場開始關注這條賽道,對眾安科技來說這是好事。她進一步表示:「從行業整體看來,保險科技擁有許多細分和垂直領域,科技企業會聚焦在自己關注和擅長的方向,在賽道中各有所長。我們持開放合作的心態,與同業一起,服務整個保險業轉型。」

展望未來,劉海姣表示:「我們會持續關注科技和網際網路市場變化,結合到保險業務中。如5G、物聯網、區塊鏈等新基建,以及直播、流量平臺領域,隨著模式成熟,將來會逐步擴散到保險等金融領域。未來我們會把這些新領域納入產品考慮範圍內,加強直播、短視頻、中視頻業態領域研究和保險科技產品開發。」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多險種實現創新突破,數位化轉型為保險業務全流程帶來價值重塑
    智能化、數位化成為各行業謀發展的普遍趨勢,保險行業也在此契機下謀求轉型。近日,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發布《年度保險業數位化轉型報告》(以下稱《報告》),對險企數位化轉型的途徑、節奏與成果等方面進行了探討與描繪。長期而言,保險企業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生態的機遇開啟,行業在轉型中將得以迎接以數位化為核心架構的下一個黃金時代。這一時代將具有以新技術為基礎設施,以智能化為未來創新驅動的顯著特點。
  • 後疫情時代保險業大考:數位化供需側轉型在即
    從疫情對海外保險業的影響來看,支出端營業中斷險、活動取消險等多個險種賠付壓力提升,線上化展業的成本也有所加大,收入端多個險種展業明顯承壓,但健康險或將得到一定提振,而資本市場環境變化加劇也將對險企投資端造成較大影響。在疫情大背景下,數據+科技成為保險不斷拓展可保範圍的核心基礎,保險獨有的「經濟保障」+「風險管理」行業屬性被反覆驗證。
  • 鼎誠人壽與眾安科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鼎誠人壽與眾安科技將進一步擴大技術合作範圍,重點推進在數位化經營戰略上的深度合作: 共同探索保險業務模式的合作創新 >在營銷管理與賦能、渠道運營與開放服務等方面創新融合,合力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全渠道銷售服務綜合能力。
  • 科技賦能: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加速「數位化轉型」
    一、戰略升級:「數位化轉型」已成為行業關鍵詞「數位化」成為我國傳統保險公司的戰略轉型關鍵詞,近兩、三年以來,多家保險公司紛紛提出「數位化轉型」發展戰略,尋求以科技賦能保險業。究竟何為「數位化轉型」,業界始終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談及網際網路保險,人們都會聯想到國內第一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作為由馬雲、馬化騰、馬明哲聯手發起設立的保險機構,一直以來備受關注,並且眾安保險早在2017年就聯合中國保險業協會,舉辦了「保險科技思享會」,其中IBM公司提出數位化商業時代這一概念,並指出數位化背後的驅動力正是技術與社交工具。
  • 眾安科技國際執行長宋玄壁:一帶一路 連接眾安與世界
    數位化新經濟的發展中孕育了大量的保險新需求,比如眾安在過去三年裡非常成功的退運險、商家保證保險眾樂寶,這些都是數位化新經濟時代的新機會。  另外,千禧一代生於數位化時代,他們的行為和上一代人有顯著區別。大家習慣用網際網路傳播信息,消費決策會受到意見領袖的影響。在這過程中,保險科技的作用非常重要。
  • 保險APP成雙11主戰場,眾安保險APP日活用戶高峰近90萬人
    用戶每3天打開一次,眾安保險APP用戶活躍度最高數字時代,保險科技應用不斷加深,險企對於移動端數字用戶的爭奪也日趨激烈。從用戶活躍度情況來看,傳統險企雖然活躍用戶體量佔優勢,但用戶活躍度不足,專業網際網路保險企業的APP用戶活躍度較高,其中眾安保險用戶活躍度最高,用戶平均每間隔約3.4天打開一次,而中國人保APP用戶平均每間隔24.2天才打開一次APP。易觀分析認為以眾安保險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保險企業在APP端用戶的服務深度上要優於傳統保險企業。
  • 淨利潤暴漲4倍,疫情催化科技力、大健康生態,眾安邊界在哪裡?
    在疫情爆發後不久,眾安的王牌產品尊享e生產品進行迭代,推出面向全國人民可免費領取的抗疫保險產品,最高保額10萬元。在全國按下復產復工快進鍵後,眾安推出小微企業營業中斷險,為復產復工護航。眾安旗下專注於健康險科技領域賦能險企以及網際網路平臺的暖哇科技,通過醫療數據在線直連,將1000家億元和16個省市的區衛平臺對接,覆蓋尊享系列產品銷量前十大省份,提升用戶理賠體驗,優化保險業務核保與核賠環節的風控能力,從而形成風控閉環。
  • 財聯社保險周報(9月21日)|保險公司|險企|壽險|財險|保險產品|銀保...
    調查發現,部分險企的萬能險結算利率全部下調至5%以下,部分險企產品結算利率分化,有的維持高位、有的則直接下調至2.5%。  13、保險行業微信智能運營服務商「集牛科技」獲3500萬元Pre A+輪融資  「集牛科技」近日宣布完成3500萬元人民幣Pre 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紅杉資本和老股東靖亞資本,元一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保險+科技」浪潮來襲 大中小型險企應對各有妙招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王可然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保險科技已成為保險行業重要組成部分,且在不斷地改變著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和生態。在保險科技浪日益成為行業潮流的背景下,近日,「每經圓桌」專門舉辦了一場保險科技閉門研討會,多位來自大型險企、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的技術部門高管共聚一堂,就當下科技在保險行業的運用以及科技對行業、企業的業務流程的改變展開討論。
  • 眾安在線兼具網際網路保險+醫療+虛擬銀行+區塊鏈多重概念,科技賦能...
    眾安在線(06060)是中國首家規模最大的網絡保險公司。也是國內首家布局區塊鏈的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所有業務流程全部在線化處理。AI科技賦能自有平臺的智能保險顧問「眾安精靈」,自2018年7月正式啟用以來,單日服務用戶數最高達約30萬人。通過對話式交互的方式響應解答用戶保險訴求,從而幫助自有平臺實現銷售轉化。
  • 威爾森首席產品創新營銷官:車企應該怎樣做數位化轉型?
    近年來,面對新造車企業的壓力、消費者的需求,傳統車企不得不做「數位化轉型」。但不少車企看不到數位化的商業價值、找不到轉型的方案,一邊心急如焚,一邊在疑惑中觀望。 近日,廣州威爾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爾森」)首席產品創新營銷官CMIO賴敏茹在36氪專訪中表示,汽車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本質在於車企應由「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挖掘車輛全生命周期的價值,在用戶買車、用車和增換購等環節不斷觸及用戶,提供其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增加用戶粘性。
  • 發揮AI和大數據積累優勢,擁抱保險科技3.0時代——專訪水滴公司CEO...
    編者按:保險科技是「保險+科技」的深度融合,也是驅動保險業轉型升級轉型的重要引擎。「科技+保險」是保險數位化的支撐,也是保險業融入數字經濟浪潮的必由之路。今年的疫情更是猶如一面顯微鏡,映照出保險業在數位化突圍上的實踐與思考。科技時代,傳統險企如何抓住新機會,與現有業務更好結合?網際網路保險機構又將如何重塑客戶旅程?《國際金融報》現推出保險科技重塑保險業系列報導,通過採訪各類典型保險主體,以期呈現保險科技的真實發展狀況,探索保險科技走得更快、更有力的方式。
  • 眾安科技智能營銷平臺實現「數據+智能+場景」營銷新生態
    1月6日-8日,第三屆眾安開放日圓滿舉辦。眾安以「保險新基建,數字新生態」為主題,與合作夥伴分享科技創新路上的所思所想和所為。在市場調研中,被問及2020年營銷工作的重心時,發現「數位化」已經成為了營銷人提及最多的一個詞。伴隨著2020年年初線下觸點停擺,更是成為了各個行業直面數位化嘗試的最有力推手。
  • 眾安科技打通智能營銷閉環 讓用戶運營化繁為簡
    1月6日-8日,第三屆眾安開放日圓滿舉辦。眾安以「保險新基建,數字新生態」為主題,與合作夥伴分享科技創新路上的所思所想和所為。在市場調研中,被問及2020年營銷工作的重心時,發現「數位化」已經成為了營銷人提及最多的一個詞。伴隨著2020年年初線下觸點停擺,更是成為了各個行業直面數位化嘗試的最有力推手。
  • 眾安推出微信搖一搖延誤險
    歡迎大家在現場和線上同步參加"微信搖一搖延誤險"的產品發布會,我是主持人洪偌馨。首先非常榮幸向大家介紹今天參加發布會的各位嘉賓,他們是:微信品牌傳播負責人黃舒女士、眾安保險COO 許煒先生、航聯保險銷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永奇先生、飛友科技CEO 鄭洪峰先生,歡迎各位的到來。
  • 富德生命人壽上線智能語音導航、智能雙錄 智能科技賦能險企客服升級
    今年來,疫情倒逼險企紛紛進行線上化轉型。在線上化進程中,為客戶提供良好的線上服務體驗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也成為險企「保險+科技」發力的重點。智能語音導航系統提供更便捷服務客服熱線是保險客戶常用的業務處理平臺之一。客服熱線的智能化有助於提升險企的線上運營效率,同時為客戶提供更快捷、更智能、更高效的服務。
  • 四大網際網路險企2019年業績大幅改善 疫情過後網際網路保險或迎大爆發
    原標題:四大網際網路險企2019年業績大幅改善 疫情過後網際網路保險或迎大爆發   近日,四大
  • 資產數位化是精準營銷前提,醫百科技如何助力藥企營銷數位化整體轉型
    在資本市場,醫百科技也備受青睞,2019年完成了惠每資本投資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就在近日,公司又完成了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 作為中國領先的醫藥數位化營銷服務提供商,醫百科技如何塑造品牌影響力?疫情為公司帶來了哪些積極效應?公司未來如何在行業風口期保持快速增長?動脈網對醫百科技創始人高劍飛進行了專訪。
  • 2019年險企舉牌再起 科技重構「未來已至」
    近兩年來,強監管下,此前資產驅動負債型險企紛紛開始轉型,大幅削減舉牌「彈藥」萬能險保費,並降低萬能險結算利率,增加中長期的萬能型年金保險產品,以拉長負債久期,負債端資金特性的改變傳導至投資端,中小險企的投資也更趨穩健,不再舉牌。資本市場關心的是,2020年險資還會舉牌嗎?答案是肯定的。
  • 上市險企金融科技大比拼:平安計劃投入百億 太保專注大數據和人工...
    圖片來源:攝圖網上市險企的年報已悉數披露完畢,除了盈利和業務,相較於往年的數據,2018年上市險企的業績還有另一個亮點——科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公開數據發現,A股5家上市險企金融科技的比拼如火如荼:僅中國平安在科技研發方面預計今年投入百億元,中國太保則重點專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領域,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緊隨其後,新華保險加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