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險種實現創新突破,數位化轉型為保險業務全流程帶來價值重塑

2020-12-23 中華網科技

今年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在疫情影響下進一步加速。智能化、數位化成為各行業謀發展的普遍趨勢,保險行業也在此契機下謀求轉型。近日,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發布《年度保險業數位化轉型報告》(以下稱《報告》),對險企數位化轉型的途徑、節奏與成果等方面進行了探討與描繪。長期而言,保險企業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生態的機遇開啟,行業在轉型中將得以迎接以數位化為核心架構的下一個黃金時代。這一時代將具有以新技術為基礎設施,以智能化為未來創新驅動的顯著特點。

新技術推動產品創新優化,催生寵物險等場景化保險

依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手段,當前保險機構在產品、營銷、核保、理賠、客戶服務、風險控制等領域的創新優化與價值重塑方面均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圖:延展價值鏈後的保險中介業務模式

《報告》指出,新技術的應用有望拓寬保險獲客與營銷渠道。依託網際網路平臺,保險公司可以通過網頁、APP、 微信小程序等載體多管齊下,為客戶提供產品的宣傳、推廣、諮詢等線上服務。在疫情催化之下,今年以來「直播+社群+數位化導流」等新興模式紛紛崛起,在符合監管要求之下,保險短視頻、網絡直播營銷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傳播速率以及高互動性,部分緩解了疫情帶來的運營衝擊。

延伸了觸達用戶渠道的同時,數位化還加速了保險產品的研發與改良。藉助於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產品開發人員可以實現對全量數據樣本的數據分析,從而根據完整的數據表現,進行更全面的風險評估,開發出更符合市場需要的保險產品。

在此背景下,各種基於新場景的新型保險產品應運而生,例如支付寶聯合眾安保險將寵物鼻紋識別技術首次應用於寵物保險。據了解,該技術具有識別精度高、投保友好性高、操作體驗好、反作弊性強、成本低等優點,識別成功率超過 99%,未來還有望運用於城市寵物管理、寵物走失等場景,完成了成本可控的創新,真正填補市場的空白和弱點。

從健康險到健康生態,「醫+藥+險」模式開啟

在創新浪潮中,險企轉型已碩果纍纍,新興科技與保險的有機融合也初見成效。隨著數位化轉型的持續推進,各類新技術如 5G、物聯網、區塊鏈等應用,正在開啟保險行業的新未來。《報告》從智能康養領域出發,對未來趨勢進行了描繪。

據介紹,過去十年,短期健康險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保費逐年遞增,2018年環比增長更高達148%。隨著保險業數位化轉型的興起和技術的進步,大健康布局成為短期健康險有效市場競爭的新解決方案。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開始打造健康險服務生態,旨在達成「醫 +藥 + 險」的全鏈條模式,使用戶在服務閉環中享受到健康保險、醫療健康管理以及網際網路醫療科技平臺等多重服務。

圖:康養生態渠道協同閉環

以眾安為例,眾安持續布局大健康生態,發揮以健康險作為支付端對產品設計主導以及服務整合聯動的優勢,目前已形成以健康險為起點,連接眾安網際網路醫院、暖哇科技等布局的生態閉環。

近日,眾安還正式上線了眾安醫管家服務,以網際網路醫院為載體,打通線上「醫+藥+保」服務閉環,為患者提供定製醫療服務方案,依據患者過往病情,結合健康現況,制定確切的一站式健康服務流程。眾安醫管家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務,構建專業慢病管理平臺。

如今,健康生態已成為風口之一,隨著探索的深入,各保險企業的布局方向趨於統一。《報告》指出,目前不同保險公司的大健康布局主要由以合作支付推動健康保險服務升級、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健康醫療管理服務、建設網際網路醫療科技平臺三大方向入手,連接醫療、保險、數據、藥品活動,形成服務閉環。此外,在布局的過程中,保險公司已在風控能力、運營成本與效率兩大方面展示出明顯優勢。

中小險企藉助保險科技破局,挖掘內生動力實現差異化發展

保險科技為全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引發各大保險公司不斷加碼科技投入。目前,多家頭部險企已將「保險 + 科技」 提升至戰略地位。在此情況下,受制於資金壓力和技術實力,中小險企轉型需求更加迫切,紛紛寄希望於藉助保險科技,通過業務創新和差異化發展,幫助企業破解經營困局。

對於中小型企業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的痛點難點,作為國內第一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和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先行者,眾安基於其保險科技的技術沉澱和業務積累,進一步面向行業開放數位化能力,為保險機構、保險中介、保險代理人等轉型服務供給能力,加快推進行業數位化升級,用科技賦能保險全價值鏈,成為保險行業尤其是其中的眾多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最佳輔助。

今年5月,眾安成為國家發展改革委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倡議(以下簡稱「倡議」)首批數位化轉型夥伴。通過上述倡議,眾安保險面向全國200餘家保險公司和2400餘家中介公司輸出數位化轉型課程,目前已助力近100家中小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

據了解,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是眾安保險成立的專注於金融保險科技領域的智庫型研究平臺。該研究院致力於以多維視角系統梳理行業發展動態及數位化轉型發展趨勢,特別著眼於 5G 網絡、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在保險領域的創新實踐研究。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保險業大考:數位化供需側轉型在即
    隨著保險科技價值的凸顯,加之疫情之下消費者對保險線上化的訴求增強,保險行業數位化轉型刻不容緩。 行業轉型需要先行者的試錯和帶動。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安保險」)作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已將從營銷、獲客、承保、核保、定損查勘到理賠的業務全流程通過數位化進行重構,同時向包括Grab等在內的國內外機構提供了數位化保險解決方案和服務。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壽險運營服務數位化轉型與創新分論壇...
    「壽險運營服務數位化轉型與創新」將是「十四五」期間各家保險公司共同面臨的課題,半天的探討只能是拋磚引玉,基於大家的發言,總結了四點共識供大家參考:一是「以人為本,以客戶為中心」是保險經營的本質保險是伴隨客戶一生旅程的一項終身服務。保險企業轉型變革背後,天然有著極強的客戶驅動力。
  • 科技賦能: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加速「數位化轉型」
    2019年,眾多的傳統保險公司將科技賦能於產品創新、智能客服與在線理賠等多個環節,探索保險服務價值鏈重塑,以數位化轉型來尋求全新的盈利增長點。一、戰略升級:「數位化轉型」已成為行業關鍵詞「數位化」成為我國傳統保險公司的戰略轉型關鍵詞,近兩、三年以來,多家保險公司紛紛提出「數位化轉型」發展戰略,尋求以科技賦能保險業。
  • 國泰產險車險業務首次退位第一大險種 全面轉型網際網路保險
    原標題:國泰產險車險業務首次退位第一大險種 全面轉型網際網路保險 自2016年7月螞蟻金服入主之後,國泰產險開啟了向科技保險的轉型之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度是國泰產險轉型後的首個會計財年,年報顯示,傳統財險公司倚重的車險業務同比下降33%至3.16億元。
  • 國泰產險車險業務首次退位第一大險種 轉型網際網路保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度是國泰產險轉型後的首個會計財年,年報顯示,傳統財險公司倚重的車險業務同比下降33%至3.16億元。從保費佔比來看,車險業務首次退位第一大險種,責任保險以7.9億元的保費收入取而代之。  國泰產險總經理龍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從螞蟻金服控股後,公司調整了車險發展戰略的定位。
  • 工商銀行推進信用卡業務數位化轉型升級
    二、信用卡業務向數位化升級勢在必行過去幾年,工銀信用卡搭乘網際網路金融蓬勃發展的快車,通過線上化轉型實現了內外資源的整合、服務形態的轉變和業務模式的重構,重塑了與持卡人的連接和互動方式。如今,數字時代未來已來,疫情進一步增強了工銀信用卡由線上化向數位化新階段轉型的緊迫感。
  • 模式引領創新,量子保入選InsurStar——中國保險科技50強榜單
    近日,保觀公布了「InsurStar50——中國保險科技50強榜單」。保觀綜合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品牌影響力、營收、用戶、業務規模、融資、估值金額等因素,評選了50家保險科技創新企業代表。而作為一家B端企業全場景數位化服務提供商,量子保依靠大數據精算、全線上流程體驗、動態保費系統等三大核心優勢及場景深耕能力,以B端企業為目標用戶,不僅為企業提供定製化保險解決方案,並且對企業技術、運營等全方位賦能,幫助傳統企業提升效率,彌補短板,以多元化的延伸服務讓企業得到更好賦能和合理資源分配。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三:以價值效益為導向推進數位化轉型的...
    二、數位化轉型的五大任務 價值體系優化、創新和重構是數位化轉型的根本任務,組織應從發展戰略、新型能力、系統性解決方案、治理體系和業務創新轉型等五個視角出發,構建系統化、體系化的關聯關係,系統有序推進數位化轉型,創新價值創造、傳遞、支持、獲取的路徑和模式。
  • 疫情之下,律所如何實現數位化轉型?
    數位化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為中華民族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新冠疫情期間的在線化辦公,成為推動律師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契機,律師們通過微信、郵件、視頻會議等多種遠程溝通形式辦公,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律所數位化轉型的進展。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2月1日實施!將加快全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修訂5年之久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將於明年2月1日正式實施。網際網路企業還要指定一名高級管理人員負責管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實現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獨立運營。促進保險業加快數位化線上化轉型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董事長楊帆認為,作為一份綱領性文件,監管新規的出臺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徐徵:堅定數位化轉型戰略 在突破中實現新成長
    在項目層面形成了以BIM模型為數據載體的精益建造協同管理平臺,涵蓋進度、質量、安全、技術、商務等,讓數據共享到業主和總包、專業分包、監理機構,極大提升了管理效率。數位化轉型要創新業務模式徐徵認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來自業務需求。
  •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要有哪些內容?
    6、 再造數位化業務流程 全面梳理企業業務流程,推動業務流程的數位化變革,強化數位技術對各個業務環節、業務模式、業務流程的變革和再造能力,形成更加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業務運行體系,系統化的再造企業的業務流程。
  • 平安金管家沈瑋:深耕價值用戶 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
    同時,阿里、騰訊、小米等網際網路巨頭也已入局線上保險業務,網際網路保險已經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對於傳統保險企業而言,數位化轉型意味著驅動著企業的整體架構轉型,因此數據化轉型框架並不能夠亦步亦趨地模仿。保險企業應如何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立足用戶需求,做到持續、精細化運營?這正是整個行業都在期待的「轉折點」。
  • 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戰略大會: 飛算科技「信貸全生命周期管理...
    7月29日,第四屆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戰略大會在滬召開,大會以「雙向驅動之旅」為主題,匯聚來自國有大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影響力城商行農商行等200餘位領導專家,聚焦「科技+業務」彼此驅動的數位化轉型問題及解決方案。
  • 中國人壽副總裁楊紅:模式變革是數位化轉型的核心
    「模式變革是數位化轉型的核心。數位化給運營服務帶來深刻改變。但無論怎樣變,運營服務的核心價值和屬性不能變,那就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要求我們從模式上進行變革。充分利用數位化技術,實現信息跨越不同層級快速傳遞和共享,努力構建扁平化、共享化、一體化的運營服務模式。」楊紅指出。
  • 王軍: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重塑農村金融服務模式
    5月19日,在鄭州大學第五屆春華資本論壇暨金融科技發展與新金融研討會上,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表示,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順應時代變革的大趨勢,以數位化為轉型方向,大力推進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金融科技的應用落地,通過金融的高質量發展助力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二:數位化轉型的三大類價值效益
    企業可以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作用,通過數位化轉型實現值體系優化、創新、重構,不斷提升存量業務,實現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質量提高的同時,不斷獲取日益個性化、動態化的價值和新的增量空間,實現新的高質量發展。 價值效益是企業開展業務活動所創造且可度量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及效益的結果,它既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出發點,也是數位化轉型的落腳點。
  • 後疫情時代的數位化轉型,2020 CIOC全國CIO大會圓滿收官
    關於數位化轉型,雪松控股集團CIO李洋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表示,數位化轉型應以業務增值為目標,「新科技」是驅動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助推器,「新安全」是保障業務創新發展的護航員,「新生態」是助建融合共生、共同發展的數字經濟新時代的必由路。
  • BPM-數位化轉型的流程大腦
    BPM業務流程管理是一種以規範化的構造端到端的卓越業務流程為中心以持續的提高組織業務績效為目的的系統化方法。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部分:BPM-全生命周期:流程是數位化運營的神經中樞,敏捷支撐業務管理和運營創新。以流程為中心融合管理體系,從戰略到執行逐層分解、相互打通的運營管理體系,實現流程從梳理到執行、優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加速用戶的數位化轉型和運營創新。
  • 衛寧健康: 加速數位化轉型 為醫療健康插上智慧翅膀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諸多行業帶來巨大的挑戰,但也有不少企業從中看到機遇,思考著疫情對行業長遠影響,積極擁抱產品技術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創立於1994年的醫療科技企業——衛寧健康厚積而薄發,在今年4月,發布新一代醫療健康科技產品WiNEX,推動了行業格局之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