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融融的暖陽讓人們對「這個冬天不太冷」的豔遇備感快意之時,位於富春江畔、桐君山麓的桐廬,已默默舒展開國際花園城市雍容、大氣的情懷,準備迎候不同地域的遊客前來領略桐廬版「杏花春雨江南」的別致意境。
「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是桐廬的深刻寫照。桐君山,是桐廬悠悠千年的心靈所系,結廬隱士在此樹起了「華夏中藥發祥地」的偉岸標杆;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猶如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深深吸引著山外遊人執著的腳步;穿城而過的富春江調和出縣城宜人的氣候,這裡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5℃,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富春江水質常年保持在Ⅱ級。境內空氣清新,全年大氣環境質量優於二級,2005年優良天數達365天,境內有生態公益林11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6%。
過去五年間,桐廬縣委、縣政府「跨江發展」城市戰略的實施,把「一川如畫」的富春江點成了城中「內河」。經過了市場經濟浪潮洗禮的桐廬人,也已不滿足於「開門見山」、「親水成嬉」的自娛自樂,而把山的幽美、水的靈秀,凝聚成令世人豔羨不已的人居休閒環境,讓大家共同分享山山水水帶來的福祉,從而使桐廬在「雙贏」中人氣激增,財氣益旺。2006年11月,在31個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參加的「國際花園城市」評比決賽中,桐廬不負眾望,脫穎而出。
「把山水城市做優做靚」,是新一屆領導班子從前任手中接過的「接力棒」。在剛剛結束的縣黨代會和「兩會」上,桐廬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推進「工業強縣、環境立縣、開放活縣、和諧興縣」四大戰略,加快新型工業化、城鄉一體化、社會法治化進程,著力打造「經濟繁榮的富裕桐廬、宜居休閒的瀟灑桐廬、開放創新的活力桐廬、人文進步的和諧桐廬」。
一幅詩歌般秀麗婉轉的桐廬山水人居休閒畫卷,正在2007年的初春輕輕展開、起筆……
居住篇
樣本:「後有大奇山,前有富春江,一幢幢品質樓盤,檔次、配套又不輸杭州的城西。」在縣城工作的李萍昨天帶記者走近她在江南世紀花城的家。110平方米的房子不算大,卻布局合理,恰好三口之家。推窗而望,遠處青山延綿,眼前綠地蔥蘢。雖說李女士老家農村也有一幢四層樓的房子,可言語間不難覺察出她對目前這種都市生活的享受。搬進這裡一年多,只要有好天氣,晚飯後她們一家人總會到僅一街之隔的中心廣場散步。先生愛快走健身,女兒和夥伴一起玩旱冰,而她就靜靜地坐在一邊,感受眼前大面積綠地給視覺、嗅覺帶來的美好。李萍得意地說:「這裡不出百步就有茶吧、咖啡吧、KTV,各種娛樂場所也是一應俱全。今年初,幾個分在上海工作的大學同學來看我,都反過來羨慕起我的生活了。」
喜歡上這樣生活的不僅僅是李女士一人,如今桐廬年輕人買婚房、中產階層換新房、外鄉人投資購房的訂單正呈幾何倍數增長。1995年至2005年十年間,桐廬縣房地產共完成投資35.812億元,商品房竣工面積167.54萬平方米,銷售面積148.13萬平方米。其中2005年完成投資8.218億元,商品房竣工面積29.29萬平方米,銷售面積25.76萬平方米。到2005年底,全縣已擁有56家房地產企業,在縣區域開發樓盤42個,總建築面積共計達274萬平方米。而隨著桐廬房地產市場的不斷升溫,綠城、宋都等眾多著名的房產大鱷也紛紛進駐,桐廬房地產檔次水漲船高。
桐廬的山水風光一直是吸引眾多外地人眼球的一大亮點,隨著桐廬「人居佳境」品牌被杭州、上海等周邊城市的認同以及「杭千高速」的開通,桐廬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桐廬居住環境對周邊的消費輻射功能進一步加強。近三年的購房對象中,縣外購房已佔10%以上。為提升全縣商品房開發品位,適應縣內外更多購房者的需求,「十一五」期間桐廬縣還計劃以縣城特有的山水風光資源為依託,在沿「兩江」地塊、大奇山區塊和桐君山區塊適當推出一系列高標準住宅區,山景、江景排屋將成為這片山水福地房地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此外,除了這些高檔住宅以外,為解決引進人才、外來務工人員的居住問題,桐廬縣還將適度有序地推出安置房和廉租房,以方便外來人員拎包入住。「十一五」期間,廉租房、安置房將以每年1.1萬平方米的速度推進建設,預計到十一五期末廉租房面積達到5.6萬平方米,基本做到房等人。
休閒篇
樣本:泡泡酒吧、喝喝咖啡、唱唱KTV,家住桐廬江南城中小區的安徽籍創業者王鵬感覺自己的業餘生活越來越豐富了。幾年前,王鵬剛到桐廬時想要找一間肯德基、量販式KTV都難。而如今,晚間和同事一起去泡泡吧,賽賽歌,或是陪老婆逛商場、過把購物癮已是常事。前不久,他父母來桐廬看兒媳,小兩口陪著老人遊過瑤琳洞、坐過御茶園,好好感受了一下第二故鄉的生活品質。老人們放心了,直說孩子有出息了,過上了城市裡的生活。
確實,隨著近年來桐廬三產服務業的不斷發展,桐廬的休閒產業發展方興未艾,成為杭州郊區的一枝獨秀,一到休息時間,專程趕到桐廬來休閒的車輛在各大酒店、飯館、山莊、娛樂場所前排得滿滿當當。
如今桐廬縣城的東門頭和春江路都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特的休閒娛樂區。在這裡不僅有著新潮的」慢搖吧」、大眾口味的茶樓、飯店,也有高檔的咖啡吧、娛樂廳。除了桐廬赫赫有名的土家菜,國際連鎖店也看上了這裡的休閒氛圍,紛紛進駐。不久前剛剛開張的紅樓酒店,更是打破了桐廬沒有五星標準酒店的空白。與這東門頭、春江路兩大休閒娛樂區鼎足而立的還有以大奇山為中心的中高檔休閒度假區塊,這裡擁有以大奇度假村為代表的眾多高檔度假村和度假山莊。騎馬、垂釣、划船、登山各種戶外活動,更是吸引著周邊地區企事業單位以及白領階層的青睞。
近兩年,原來動不動就跑到杭州購物的桐廬女人們,如今也減少了往返的頻率。在縣城迎春南路和春江路交叉處逐步形成的新興商業區塊,留住了她們的腳步。景文百貨、家德利廣場、世紀聯華等來自上海、杭州等地的知名商家紛至沓來,撐起了桐廬的「武林商圈」。
作為老牌旅遊城市,擁有眾多山水旅遊資源的桐廬,也在悄悄經歷著從觀光型到休閒度假型的轉變。平常享受多了「人造的娛樂」,節假日不用跑遠,桐廬人一樣可以尋求到純自然山水的慰藉。從縣城開車往南不到十分鐘,便是著名的大奇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以及深澳古村落;向西走上二十分鐘,便能到達瑤琳仙境、垂雲通天河等著名的四A級風景區。除了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景點以外,桐廬目前還有羅山天子地、瑤琳森林公園、巴比松度假莊園三期工程即將浮出水面,加上近兩年如雨後春筍般顯露頭角的鄉村旅遊點等,居民旅遊出行絕對不會有「審美疲勞」的顧慮。
出行篇
樣本:眼看就要過年了,在杭州做生意的桐廬人劉華準備提前幾天回家過年,與往年坐長途車回家不同,今年小劉準備開車回家。「杭千高速公路開通當天,我買了新車。這回家的路順了,怎麼也得享受一下」。小劉笑著告訴記者,兩年前他娶了杭州姑娘做老婆,丈人爹還老大不願意。自從杭千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後,桐廬與杭州的距離一下子縮短。去年,老丈人來桐廬幾回,樂了,最近還動起了來桐廬養老的念頭。
小劉的幸福生活,說來說去離不開桐廬縣交通的發展。一個「對外高速化、對內快速化、公路網絡化」的桐廬交通網已經顯山露水。
杭千高速公路桐廬段全長29.323公裡,總投資15.2億元,路基寬33.5米,途經該縣江南鎮、鳳川鎮、桐君街道、富春江鎮和桐廬經濟開發區,在該縣又分別擁有深澳、鳳川、桐廬以及富春江四個互通口。隨著杭千的開通,現在從杭州到桐廬已經是前所未有的方便了,時間要比以前縮短近一半。而除了寬敞的杭千高速以外,320國道和05、16省道是穿越桐廬境內的另外兩條重要道路,其中05、16省道下接西湖、上連千島湖,是連接西湖、千島湖、黃山的一條重要通道,沿著這兩條省道向東可達杭州、上海,而向西則可到達千島湖乃至安徽境內。2006年12月28日,正式動工興建的富春江桐廬綜合碼頭,開啟了桐廬水上交通的新局面,隨之而來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為打造富春江黃金水道經濟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縣外交通暢了,縣域交通布局也在不斷完善。近年來桐廬縣按照「東進、南拓、西延」的發展思路,適度拉開城區建設框架。同時為了解決停車難問題,該縣近年還先後新建了8處停車場,增加標準停車泊位306個,使得縣城內的居民出行、停車更加方便。
2006年5月30日動工開建的16省道與320國道連接線工程再次為縣域交通減負。2008年底竣工通車後,原本交匯於縣城的16省道和320國道在縣域外聯通,大量過境車輛不再要穿越縣城中心,不僅縮短了車程,更有利於桐廬保持優良的空氣品質。
此外,近年來隨著桐廬縣不斷加大力度實施鄉村通達工程,讓該縣農村通往縣城的道路更加順暢。桐廬縣自2002年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鄉村通達工程的試點工作,將全縣鄉村道路改造得煥然一新。隨著桐廬縣內各村交通狀況的不斷改善,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更加喜歡一頭鑽進深山老林裡去尋找野趣了,每年都有成群結隊的杭州、上海人趕到那裡去體驗農家樂。
撰稿 桐廬記者站 裘一琳 記者 陳瑋
通訊員 程大鵬
攝影 通訊員 胡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