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裡花園」看桐廬①「園丁」聚力接力深耕 打造全域美麗綠色大...

2020-12-19 浙江在線

2020-08-25 16:55 |浙江新聞客戶端 |曾藝 姚穎康 何小華 錢凌芸

編者按:

大花園是浙江自然環境的底色、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3年來,我省堅持生態優先、經濟協調、以人為本,以全域美麗全民富裕為目標,大花園建設行穩致遠。

桐廬作為「中國最美縣」,本身就是個「花園」。今年,桐廬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桐廬縣委關於打造浙江大花園「耀眼明珠」奮力展現「重要窗口」桐廬風採的決定》,進一步激勵動員全縣黨員幹部凝心聚力同奮進、重整行裝再出發,努力打造大花園裡的「耀眼明珠」,奮力展現「重要窗口」的桐廬風採。

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頻道開設《桐廬:擦亮耀眼明珠 深耕浙裡「花園」》專欄,全方位展現桐廬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打造浙江大花園「耀眼明珠」的實幹作為。

 

人生歲月,如春水東流。

桐廬縣橫村鎮白雲村,沐舍民宿老闆娘徐益紅收拾著茶桌,轉頭望向窗外。記得15年前剛嫁過來的時候,延綿的群山宛如一道道躍不過的屏障。為了謀生,她和丈夫遠走他鄉。

15年後的今天,她重歸故裡。此刻窗外,群山依舊,一條條公路宛如銀色絲帶串聯起綠水青山,小汽車、公交車絡繹不絕,將成千上萬的遊客送到這裡。

白雲村的蝶變,是桐廬深耕「浙裡大花園」的生動縮影。不久前,桐廬縣委十四屆九次全會上發布了2019年來全域「大花園」建設取得的新成績——

汙染防治「八清零」持續深化,汙水零直排區和美麗河湖建設工作紮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攻堅戰全面打響,城區全面實行「撤桶並點」,生活垃圾日均減量達15%;美麗鄉村3.0版不斷推進,數字鄉村、法治鄉村、藝術鄉村、創業鄉村、文明鄉村建設「百花齊放」,新認定市級文化產業園區、文創街區各1個;「兩帶一點」規劃成果落地,完成項目19個實現投資6560萬元,榮獲省政府鄉村振興督查激勵。

如今,桐廬縣成功入選浙江省首批大花園典型示範建設單位,也是杭州市唯一上榜縣。

從籍籍無名的浙西小城到坐擁「嚮往的生活」的「中國最美縣」,十多年來,桐廬始終堅持「生態立縣」發展戰略,以全域景區化為目標,桐廬在城鄉之間徐徐舒展開一幅色彩斑斕的全覆蓋美麗大圖景,行穩致遠,邁向綠色崛起新境界。

「大花園」為何繁茂

堅守「生態立縣」就是最深的根

 

姚穎康 攝

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而桐廬「大花園」的建設,正是基於「生態立縣」戰略的長期部署和目標。

早在十多年前,桐廬便確立了「生態立縣」的發展理念,以好山好水好空氣為依託、原汁原味原生態為賣點,讓美麗生態、美麗城鄉成為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的新源泉。

「早年我們也是集體經濟薄弱、環境『髒亂差』的空心村、落後村,現在經過科學總體規劃、完善基礎設施、治水、垃圾分類……一項項工作下來,生態底色擦亮了,如今的白雲村已成功創成國家3A級景區和省3A級景區村莊,發展潛力也展現出來。」白雲村黨委書記林雪標說。

科學的規劃,是一切的開端。近年來,桐廬按照「縣城-中心鎮-特色鎮-中心村-特色村」,桐廬先後編制完成縣域總體規劃、全縣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縣域村莊布局規劃、11個鄉鎮總體規劃、183個行政村村莊建設規劃,形成「覆蓋全縣、統籌兼顧、層次分明、彰顯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實現了從城市到農村、從縣域到鎮街再到村莊的美麗全覆蓋。

重拳出擊,夯實生態底板。據了解,桐廬率先推行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全覆蓋工程,早在2014年全縣農村人口全部參與垃圾分類,準確率達到85%。今年5月,垃圾分類工作再創佳績,桐廬城區全面實行「撤桶並點」,生活垃圾日均減量達15%。

近年來,桐廬深入推進流域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文化挖掘工作,率先實現縣內主要河流「隨時可遊、隨處能遊」和出境水優於入境水目標,年平均空氣優良天數340天左右,並榮獲全省首批「五水共治」大禹鼎。

探索「智慧化」監管模式,桐廬先後開闢「環保管家」「高空瞭望」等數字平臺,讓環保執法「上雲」,倒逼企業提升環保意識;探索「產業化」發展模式,桐廬還以五水共治「治水先行 秀水先享」示範區創建工作為抓手,推進美麗河湖、「樂水小鎮」和「水美鄉村」建設。截至目前,共創建天然浴場、鄰裡中心、嬉水樂園等五大轉型示範點270個。

2019年以來,桐廬開展「綠樹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創建,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省級森林休閒養生城市稱號,美麗生態底色更加靚麗。

新鮮的空氣、潔淨的水源、整潔的環境,一副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呼之欲出。

如何「點綠成金」

美麗資源引爆美麗經濟

 

遊客在白雲村厚院精品民宿 姚穎康 攝

大花園建設以生態為基礎,但更要在此基礎上實現「點綠成金」。

2015年,桐廬全域旅遊遊客達到115.07億人次,旅遊收入達到118.3億元;

2019年,這兩項數據幾乎全部實現翻番——全域旅遊遊客達到206.3億人次,旅遊收入達到234.92億元。

飛速增長的全域旅遊數據,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呈現。

香樟佇立,綠蔭環抱,溪流清澈,魚遊鴨嬉。每逢七八月份,江南鎮環溪村數百畝蓮花競相開放,引得四面八方的遊客接踵而至。截至目前,環溪村已發展民宿55家、700多張床位,周末村裡民宿住宿率更高達95%。

在古韻十足的江南鎮荻浦村,近年來通過實施「古生態整治提升、古建築修繕利用、古文化挖掘傳承、古村落產業經營」四大工程,重煥新生——牛欄變成咖啡店,豬欄變成茶吧,荻浦花海的巨幅海報成為美麗鄉村代表懸掛在桐廬高鐵站……鄉村旅遊發展紅火,僅停車管理費就直接為村集體創收40餘萬。

在白雲村,鄉村旅遊不僅帶火村集體經濟,更產生溢出效應。借力白雲村的名氣,橫村鎮大力開展大坑溪河道綜合整治,建設沿岸綠道,由點到線再到面,串聯起白雲村上下遊景觀,打造出一條「水清、流暢、岸綠、景美及親水」的「項鍊式景觀帶」。

莪山畲族鄉獲評「中國畲族第一鄉」,富春江鎮創成省級旅遊風情小鎮,瑤琳鎮、鐘山鄉入選省級森林康養小鎮;百江鎮「稻香櫻語」田園綜合體列入省級試點……美麗資源撬動美麗經濟,「一村一品」的鄉村振興態勢已經在桐廬鋪開。

隨著全域旅遊的縱深推進,桐廬全縣旅遊從業人數達4.5萬人,佔本地就業總數的13.4%,全域旅遊一躍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平臺。

共建共享

「大花園」裡「園丁」聚力

 

言幾又「全國首家鄉村膠囊書店」 落戶青龍塢 桐廬縣委宣傳部供圖

大花園建設是一項綜合性、長期性、系統性工程,與每一個人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主客共享、富民惠民的民生大業。不僅是桐廬本地人,來自五湖四海的創客也開始雲集於此,共建共享美麗「大花園」。

老吊橋,小柴門,芭蕉樹……杭州桐廬溪山深渡民宿(簡稱「深渡」)藏匿山間。2015年初春,江蘇女子李梅來到民宿選址地,一眼相中青龍塢。如今,依託民宿,深渡通過挖掘本土民俗、特產等,開發出各類精緻的文創產品:當地農民做的紅茶、釀的小酒、高山桃園曬出的桃膠,加以文化包裝,變成「深渡紅茶」「李梅酒」「深渡桃膠」, 「山裡有什麼,我會什麼,那就做什麼。」李梅說。

在青龍塢大山深處,像李梅一樣來這裡經營民宿的「外來園丁」還有很多。不舍、靜廬瀾珊、水喜、天方夜譚、潛廬……短短數年,在大家的努力之下,這裡已經從「有房無人」的空心村,變為創客雲集的旅遊「金名片」。

 

深渡美物之扇面 杭州桐廬溪山深渡民宿供圖

聚智聚力,共建共享。長期以來,桐廬堅持以計劃和市場相結合的手段,通過機制的設計與創新,積極調動社會資金、社會力量參與大花園建設,變「政府出資」為「全民投資」。

例如在白雲村,村集以配套設施、生態壞境、服務協調等「美麗資源」的形式,入股所有招商引資項目。該「美麗股」佔股10%,按照「分紅+保底」分配方式,40年期項目分紅可獲1000萬元收益。「它解決了商家與農戶之間,在房租、衛生環境等方面的一些矛盾,既提升農民收入,又能讓他們與外來投資人團結一心,共同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林雪標說。

不僅如此,以打造新時代鄉村生活樣板地為目標,白雲村還建立公共法律服務站、「白雲說事」人民調解隊、「鬥笠議事會」、白雲村商會等基層治理平臺,激發鄉村自治活力。

從環境美、生態美的鄉村振興1.0版本,到產業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2.0版本,再到如今的鄉風文明、治理有效鄉村振興3.0版本,通過構建內生動力強、機制長效化投入體系,桐廬不斷增強每一位「園丁」的參與感、獲得感和成就感,新老同路人同頻共振,全民參與「大花園」建設中來。

「下一步,我們以久久為功的韌勁狠抓美麗城鄉,對標打造浙江大花園『耀眼明珠』要求,深入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踐創新基地的創建、全省首批大花園典型示範縣建設,讓美麗生態底色更加靚麗。」桐廬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1598345737000

相關焦點

  • 「瑤琳仙境」等六大景區回歸「國營」 桐廬為「全域景區」發力
    浙報融媒共享聯盟桐廬站 黃強 攝一直以來,這些景區裡有著桐廬人引以為傲、情之所系的美麗山水和深厚底蘊,也是遊客慕名而來的「打卡地」。但由於多年來囿於運營模式,部分景區周邊環境、設施配套等長期得不到改善,造成旅遊體驗不佳,遊客引不進、留不住的問題較為突出,讓很多桐廬人深感遺憾,也影響了當地文旅產業的發展。桐廬縣文廣旅體局局長雷啟迪感慨地說:「實施景區資產收購,不僅是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的實際行動,也是桐廬打造全域旅遊大景區的一項重要舉措。
  • 美麗經濟助推大花園建設
    12月21日,浙江日報7版三個地理論周刊刊發文章《美麗經濟助推大花園建設》,內容如下:以全域美麗大花園建設為抓手,交出生態高分報表,是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具體行動。衢州、麗水作為大花園建設核心區,擔當著美麗浙江建設先行者的重任,既需要政府有為,通過制度創新、整體推進、系統治理,以最嚴格的保護措施夯實大花園基礎,更需要市場有效,通過發展美麗經濟,打開「兩山」轉化通道,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為大花園建設持續提供動力。
  • 借兩河一路打造全域旅遊制高點?和政縣聚力建設三條旅遊觀光帶側記
    借兩河一路打造全域旅遊制高點——和政縣聚力建設三條旅遊觀光帶側記民族日報記者劉剛林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政縣旅遊開始進入全面轉型升級發展新階段持續打造大美和政,努力佔領全域旅遊制高點——這是和政縣旅遊業新的奮鬥目標。 全域旅遊就是把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通過資源整合、業態重構、產業融合、管理創新,實現旅遊產業聚集,形成點、線、面相互支持、科學分布的發展格局。簡單點說,就是處處皆是景區。
  • 老家|2018浙江美麗鄉村示範縣:餘杭構建全域都市後花園
    縱覽餘杭,一個個美麗村莊點綴於青山綠水之中,一張錦繡美景圖盡在眼前。2017年,餘杭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堅持重點打造與全域覆蓋並重,系統實施美麗鄉村示範縣、示範鎮街、精品村(示範村)和美麗庭院「四級聯創」,點線面結合,建管護並舉,優化美麗環境、發展美麗經濟、傳承美麗人文,聚力打造「千萬工程」升級版和全域美麗鄉村大花園。
  • 打造美麗大花園 實現綠色新崛起
    螺洞村走上致富路,實現綠色發展,是汕尾市陸河縣近年來打造美麗大花園,實現綠色新崛起的一個縮影。「圍繞鄉村建設,我們要在『精緻打造、精細管理、精品出彩』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建一條公路、造一片美景、興一帶產業、富一方百姓。」汕尾市陸河縣委書記陳壯勇表示,陸河縣確立了「打造優雅陸河,實現綠色崛起,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客家新山城」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打造美麗大花園、實現綠色新崛起」的目標任務,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 衢麗花園城市群、鹿鳴山文化院街……今年浙江大花園這樣建
    近日,省發展改革委印發《浙江省大花園建設行動計劃2020年工作要點》。全省大花園建設以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臺、重大項目、重大活動為抓手,明確目標任務、強化部門與地方協同,創建大花園示範縣30個,進一步打造「詩畫浙江」大花園。
  • 升級美麗建設,打造全域美麗!德清綠色健康生機勃
    【辦好首屆田博會 打造鄉村振興標杆縣】「江南好,長憶在吾鄉。魚浪烏篷春撥網,蟹田紅稻夜鳴榔,人語鬧宵航。」目前美麗鄉村精品村118個、A級村莊景區54個,10條美麗鄉村景觀線串聯全域美景,使德清在全國首次農村人居環境普查評價中位居第一。整個縣域就是一個建設中的美麗大花園,美麗鄉村、美麗城鎮、美麗城市形成「全域秀美」的格局。全域秀美 厚植旅遊蓬勃動力「名山、溼地、古鎮」是德清的三大旅遊特色。
  • 桐廬:詩鄉畫城再啟程 打造升級版「富春山居圖」
    向上望,碧空如洗,煙霧浩渺滿目蒼;低頭看,流水潺潺,水墨古韻舊時光。在桐廬的鄉村,你可以找到野趣和鄉愁,明天和遠方。如畫鄉村桐廬之美,美在民宿。在桐廬,有許多風格各異的民宿。回顧桐廬全域旅遊的建設歷程,不乏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標誌節點:2016年全國全域旅遊現場會在桐廬召開。2018年底,桐廬創成浙江省首批全域旅遊示範縣。2019年桐廬作為杭州唯一上榜縣,成功入選浙江省首批大花園典型示範建設單位。今年,桐廬不僅上榜「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還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杭州市唯一上榜區(縣)。
  • 浙報整版·長三角一體化「浙」一年丨 安吉靈峰全域旅遊「花開全域」
    靈峰旅遊度假區主要領導表示,進一步擦亮金名片,靈峰旅遊度假區將以打造「中國最美公園」為目標,打造「一溪一路一湖一寺」靈峰顏值,努力將度假區建設成為浙江「大花園」裡的精品園。承接長三角一體化溢出的利好政策,當下,靈峰旅遊已經開啟了新局面。
  •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建設「美麗烏當·花園之城」的重要引領,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最佳載體,是實現百姓致富的有效途徑。 今天的烏當,「都市周末花園·生活在烏當」「溫泉景城融合、遊憩醫養共享」「詩畫田園、鄉愁烏當」的全域旅遊願景正加速呈現;從「五全」促「五多」思路,到「12134」的全域總體布局,具有烏當特色的全域健康旅遊體系正在形成。
  • 桐廬:183個美麗鄉村串起童年老家記憶
    2013年「十·一」期間,家住桐廬荻浦村的申屠成功沒有料到,他開在清道光年間老房子「傳經堂」裡的土菜館,一天能做近百單生意。    他的土菜館改自老宅,「爸媽就是在樓上廂房裡結婚」。    美麗鄉村讓遊客增長52%    而今,桐廬鄉村休閒遊的火爆,顯示這個問題已經有了正確答案——把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資源,發展美麗經濟,打造「全域旅遊」,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 《新政聚焦》今晚報導:大花園建設——溫州的一抹厚重底色
    去年,洞頭區東屏街道正式推出「美麗村約園丁制」,通過修訂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參與村級環境衛生建設和花園村莊養護工作。一年的時間裡,活躍在家家戶戶的「園丁們」早已成為洞頭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花看一下,修一下,剪一下,旅遊的人來看了都說你這個花種得這麼好看。近年來,洞頭區堅持將「花園村莊」作為海上花園建設的主抓手,一個個美麗村落在這片海島上落地開花,但隨之而來的後續養護問題卻讓村裡犯了難。
  •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奮進曲」
    原標題: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奮進曲」——烏當區高質量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題記「美麗烏當·花園之城」,一個宜遊宜居的地方。春風化雨,跨越騰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建設「美麗烏當·花園之城」的重要引領,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最佳載體,是實現百姓致富的有效途徑。今天的烏當,「都市周末花園·生活在烏當」「溫泉景城融合、遊憩醫養共享」「詩畫田園、鄉愁烏當」的全域旅遊願景正加速呈現;從「五全」促「五多」思路,到「12134」的全域總體布局,具有烏當特色的全域健康旅遊體系正在形成。
  • 臨沂平邑:聚力打造"沂蒙花海"品牌撬動全域旅遊
    近年來,平邑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重點,搶抓全域旅遊發展機遇,以打造優秀旅遊目的地和建設「沂蒙花海·平邑近人」特色品牌為目標,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構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遊業發展新模式,打造「一城一館兩帶五區」全域旅遊格局,聚力打造「沂蒙花海」品牌撬動全域旅遊全面發力,一個城鄉連結、多景布局、多業並舉的全域旅遊格局初具規模。
  • 「浙」5年,寧大、杭電、浙工商、浙中醫大、中量大、浙海大來接力...
    今天一起走進寧波大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 中國計量大學浙江海洋大學聽「浙」些高校學子接力講述「這些年」寧波大學從浙江海洋學院到浙江海洋大學,從申報新的碩士點到努力申博,在海大的近五年裡,他見證了學校的成長。
  • 大徑山打造「大花園」的先行區
    長達18公裡的綠道,蜿蜒於青山綠水、花海茶園間為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平添亮色打造「大花園」的先行區方羽公「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你便知道,該去看看秋天了。行走在這般美麗的後花園裡,愜意油然而生。還有些紅色塗裝的路段,分外顯眼,在鬱鬱蔥蔥山間,形成了一條亮麗的美景點綴線。「大徑山綠道」,自餘杭區徑山鎮吳山公園至鸕鳥鎮山溝溝,全長18公裡。沿線設置有11個驛站,將徑山花海、山水見公園、小古城遺址展示館和旅遊集散中心等,串珠成鏈。
  • 宣城:立足綠色 打造山水生態城
    在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指引下,宣城市持續將「生態立市」作為三大戰略之一,聚力打造山水生態之城,把一方水土建設成為生態大公園、文化大觀園、旅遊大樂園、宜居大家園。宣城市委書記韓軍表示,生態立市不僅要保護好生態,還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實現綠色發展,文化旅遊是重要途徑。宣城將把文化旅遊產業擺到更加突出位置,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一批國際水準旅遊精品景區等,使宣城成為遊客樂遊之選、流連之地。
  • 2021桐廬全域旅遊充滿期待
    11月18日,桐廬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成為杭州市唯一上榜區(縣)。今天,桐廬舉行「『桐』路同行,合作共贏——全域旅遊新徵程」新聞發布會,來自全國的百家旅行社旅遊專家桐廬各旅遊企業、賓館飯店聚在一起,共商桐廬旅遊發展大計。會上,桐廬發布的2021桐廬全域旅遊四大看點,讓大家充滿期待。首先是景區改制。
  • 瀟灑桐廬 打造山水裡的純鮮生活
    當融融的暖陽讓人們對「這個冬天不太冷」的豔遇備感快意之時,位於富春江畔、桐君山麓的桐廬,已默默舒展開國際花園城市雍容、大氣的情懷,準備迎候不同地域的遊客前來領略桐廬版「杏花春雨江南」的別致意境。  「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是桐廬的深刻寫照。
  • 全域旅遊丨景城相融,以文促旅 屯溪區全域旅遊邁向新高度
    近年來,屯溪區成功舉辦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中國觀測點年會(第八屆)、中國旅遊日主場活動(2019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第四屆)、安徽國際文化旅遊節(第十二屆)、安徽國際旅行商大會(第八屆)、安徽自駕遊大會等一批世界級、國家級、省級的高級別會展活動,連續舉辦「大徽州串門遊」、徽州非遺購物節、桐廬徽菜文化節等主題營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