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作別冬天裡特有的隱晦天氣,看暖陽重新回到身邊,那種不焦灼也不逼人的溫暖明亮瞬間襲來,我們怎能忍心拒絕和這樣的冬日來一場快樂的約會?
於是,公園裡三五成群的都是帶著寶寶散步、遊玩的家庭,寶寶在陽光下嬉戲耍鬧,家長們坐在一旁靜靜地守護陪伴,間或相互交流一下育兒心得,也是很愜意的打發時間的方式。
孩子們一旦在一起,相互間自然會有不需言語的比較。比如同齡的孩子,有的明顯高一些、壯一些;有的卻看起來瘦小一些;那麼瘦小一些孩子的家長就自然而然的會向高高壯壯孩子的家長討教一二飲食營養等方面的養育心得;而家長間相互的交流大多都是熱心的、無功利的,知無不言的。
昨天就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個4歲的孩子用他出類拔萃的語言能力,成功徵服了一票媽媽粉。
且不說他口齒伶俐、落落大方的背誦了十幾首詩詞以及《三字經》和《弟子規》的全文,也不說他將成語運用的淋漓盡致;就是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時候,遊刃有餘的統籌安排、「排兵布陣」的能力,也是讓人瞠目結舌的。
大約有五六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在他的帶領下玩「賽車」的遊戲,就是這幾個孩子都有那種「扭扭車」,然後大家在同一號令下,集體往一個方向出發,誰先到誰就贏了。
這個4歲的孩子,一邊指揮著幾個孩子都到他面前來,一邊給他們排成一列,並且很有指揮能力的安排誰站到哪裡,然後有條不紊的講講規則,最後又請其中一位媽媽幫忙喊開始的口令,另一位媽媽到對面看比賽成績……
我們都知道,4歲多的孩子在一起玩,倘若沒有人統一規劃,大多是一盤散沙。而這個時候,誰能夠站出來,誰就有絕對的話語權。而且很容易讓其他孩子「臣服」於他,仿佛他就是指揮官一樣。
幾個家長看著孩子們被他指揮的頭頭是道,不由都向他的媽媽「取經」,這樣能言善辯、能說會道的孩子,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言傳身教的偉大力量】
當他媽媽一開口,我就先明白一個道理:「有其母必有其子」。因為他媽媽也是如此條理清晰、語言表達能力超強的人呢!
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能說會道,作為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才好。倘若你平日裡都是沉浸在手機中,對孩子愛理不理;或者無視和孩子的溝通交流,只是一味的用自己的意願命令孩子,那麼怎麼會有這般口齒伶俐的孩子?
然後,根據這個孩子媽媽的「經驗」,我略微總結了一下寫出來,一是方便自己記憶,另一是看能不能帶給同齡孩子的家長一些啟迪。
【和孩子有效的溝通交流】
和孩子有效的溝通交流,不管是在什麼場合都要如此。
尊重是和寶寶開展有效對話、營造和諧對話氛圍的前提。不管寶寶多大年齡,但凡和寶寶說話聊天,一定不是將自己的思想強加於寶寶,而是根據寶寶的反應,家長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聊天內容以及方式的一種辦法。
我們很多時候覺得,想要寶寶說話好,就多和寶寶說話就好。
可是更多時候我們不自覺和寶寶說了好多廢話,或者把自己不好的口頭禪以及語言習慣帶給寶寶。與其這樣和寶寶講話,還真不如少說兩句為妙。
所以,和寶寶溝通交流,可以是把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通過清晰準確、生動形象的表達告訴給孩子,但絕不是讓家長做絮絮叨叨的唐僧。
【藉助於讀書、講故事教孩子語言】
讀書,從多早開始都不算早。
寶寶從小能養成閱讀習慣,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他今後的學習習慣。所以,只要有可能,從孩子很小就開始帶著他一起讀書吧,親子閱讀是孩子人生道路上最為溫馨的回憶之一。
而經典、有序的兒童故事,不單能讓孩子受益匪淺,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語言學習課堂。而且,講故事也是教給孩子良好表達方式的捷徑之一。
孩子在語言上的可塑性非常強,他們學習語言最直接的一個途徑就是模仿,模仿成人的交談,模仿故事中的藝術語言。
因此在日常生活我們要注意規範自己的語言,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同時把孩子當作一個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大人」來交流,平時儘量避免相同的話重複出現。講故事時,只要不是很費解,也不必要特意翻譯成兒語。
這樣,漸漸的孩子在平時的對話中會時不時迸出幾個故事中的精彩詞彙,將語言的精華融會貫通。
【不要「笑」孩子的發音】
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就是一個從牙牙學語,一字一詞一頓到流利發音、自由表達的過程。
因此,在前期的語言學習中,難免會有吐字不清晰,甚至沾染了其他口音和錯誤發音的地方。而往往這個時候的寶寶是最萌的。因此,很多父母會把寶寶的這種行為看做是好玩、好笑的事情而大肆張揚,在朋友圈、在走親訪友中,自己分享的是樂不可支,卻沒有發現這個小不點兒充滿了「疑惑和不解」。
沒有人願意做別人的笑話,即便是小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在寶寶發音不清晰的時候,不要總是去模仿他,更不要來嘲笑他;父母只要用正確的發音重複一遍他的話就可以了。
敏感有聰慧的寶寶一下子就會切中要點,領悟到爸爸媽媽想要傳達給他的意思,「語言」的風波本就應該在無聲無息中平息,在家長若無其事的影響下,學習到正確的吐字發音。
總之,在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父母要留給孩子較大的發揮空間,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耐心傾聽他們不太連貫的解釋,不要輕易打斷他們的語言,和他們做很好的交流,引導孩子最終使用正確的語言,準確無誤的表達正確的意思。
同時,在寶寶2-3歲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寶寶通常會變成小問號,經常很好奇的提出各種問題: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要那樣?……
此時父母應不厭其煩地給予解答。如果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不能不懂裝懂,或者不求甚解,應付了事。而是要通過自己不斷地學習,給予孩子最正確的答案,這也是最好的刺激孩子語言發展的機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