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周刊之前發布的
《關於濟南的30個冷知識》,
最近又收到很多粉絲留言,
希望我們做一個完整版。
小編結合了留言區的補充及指正,
認真做了匯總和修訂,
這份【終極版】濟南冷知識送給大家。
# 1
老舍不僅寫過《濟南的冬天》
其實他還寫過《濟南的秋天》
1930-1936年,老舍先後在山東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在濟南期間,老舍先後創作了《濟南的秋天》、《濟南的冬天》、《三個月來的濟南》、《趵突泉》、小說《大明湖》等。老舍的「第二故鄉」是古城濟南,如今在濟南大明湖南岸建有老舍紀念館。
# 2
「老濟南站」有兩個:
浦鐵路濟南站和膠濟鐵路濟南站
膠濟鐵路濟南站
被拆的是津浦鐵路濟南站。膠濟鐵路濟南站沒有被拆,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車站街東側,為歐式風格建築。2013年,此建築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成為了膠濟鐵路陳列館的一部分。諷刺的是,裡面還陳列著被拆掉的津浦鐵路濟南站模型。
# 3
1931年徐志摩飛機失事罹難,
地點在濟南長清, 山工藝後山上
# 4
山東大學有亞洲第二大的食堂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的食堂共有五層,
名為「齊園」,
是亞洲的第二大食堂
# 5
山東大學曾被戲稱為「亞歷山大」——
亞洲歷城縣山東大學
# 6
山師大是濟南唯一一座
樹有毛主席雕像的大學
# 7
濼口黃河鐵橋的設計師是詹天佑
此橋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鐵路橋
該橋已建成逾百年
# 8
趵突泉在古代又叫「爆流泉」「爆瀆泉」
但這些名字很直白,聽上去沒內涵、不風雅。是當時的齊州(即今濟南市)太守曾鞏第一次將泉名寫作「趵突」,「趵突」字面古雅,且音義兼顧,即能形容泉水跳躍之之勢,又可摹擬泉水噴湧之聲。另外,他還有一首詩作——
《趵突泉》:
一派遙從玉水分, 暗來都灑歷山塵。
滋榮冬茹溫常早, 潤澤春茶味更真。
已覺路旁行似鑑, 最憐沙際湧如輪。
曾城齊魯封疆會, 況託娥英詫世人。
# 9
趵突泉大門上的三個字是趙孟頫寫的
趙孟頫,「楷書四大家」之一,
南宋晚期至元朝早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
曾任職濟南路總管府事。
# 10
大明湖的「明」字多一橫
# 11
濟南是全國第一個
使用左右雙開門公交車的城市
這些公交車大部分用於BRT線路,左邊的車門用於BRT站臺,右邊的車門用於普通公交站臺。
# 12
濟南大明湖裡的小蛤蟆不會叫。
傳說是乾隆皇帝欽點的:
「蛇歸洞,蛙不鳴。」
# 13
濟南市境內最大的湖是白雲湖
大約17平方公裡。在東部的章丘境內。
大明湖名氣大,但其實很小,只有0.6平方公裡。
# 14
五龍潭的魚是濟南泉中魚數量最多的
傳說水也常年不枯,但是有一年水見底了,魚卻不見了,待水復漲後,群魚又出現。
# 15
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的名畫
《鵲華秋色圖》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是以濟南鵲山和華山為素材創作的
# 16
濟南的經x路緯x路,
和地理上的經緯相反。
據濟南市政協文史委特邀委員、濟南市地名專家委員會成員喬潤生推斷,濟南市經緯路命名依據是手工紡織中織布機上的長短線。
濟南以經緯命名的道路,與地球儀上的經線、緯線真好相反。這恰恰是濟南人的智慧,一百多年前用織布機上的紡織線來命名道路,是很有想像力的,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現在仍是獨具特色的。經緯在古代就代表道路,同時,濟南當時手工業中,以紡織業最為發達,是支柱產業。而紡織業的織布機上,長線為經,短線為緯。
# 17
共青團路以前叫「估衣市街」,
是濟南最早的柏油路
# 18
經十路31210號是中國最大的門牌號,
而經十路是中國最長的城市道路
# 19
濟南的路牌
東西路是藍色的,南北路是綠色的
# 20
臺灣著名作家張大春祖籍是濟南的,
其父母均是濟南人,
老家在五龍潭附近的朝陽街,
張大春的姑父是書法家歐陽中石
# 21
八一立交橋是濟南最早建立的立交
佔了不少陸軍的地(所以八一立交命名也是軍民合作的典型),而八一立交旁邊的聯通大廈也是陸軍自己主動讓出來建設的。
# 22
老濟南城「四門不對」
濟南有句諺語,叫做「四門不對」,即東、西、南、北四座城門並不是兩兩相對的。明府城的四個城門,南門略處正中,東門偏北,西門偏南,北門偏東,南北、東西並不在同一條中軸線上。
# 23
你以為高新區只有一塊地方?
那就大錯特錯了!
高新區飛地滿天,現在有五大片區:中心區、高新東區、高新北區、綜合保稅區和創新谷。
# 24
濟南護城河、大明湖、小清河
水質都是泉水
# 25
坐懷不亂的柳下惠
是濟南平陰人
# 26
今日最佳:
錦平排骨店旁邊就是一家骨科醫院
# 27
黃燜雞米飯起源於濟南
# 28
1924年,泰戈爾到過濟南
迎接他的人中有王祝晨,王統照,于道泉等山東名流。王祝晨的兒子王浩是世界知名的數理邏輯學家,于道泉是知名的語言學家。泰戈爾在大明湖演講時,在正誼中學讀書的季羨林見到了他。
# 29
濟南的暖氣管道裡
會有一種叫做大蒜素的東西
# 30
濟南有一種特有植物:
濟南巖風
# 31
濟南市區有五座毛澤東塑像
山師大的那座最高、最早
建造於1967年10月11日,連同底座一共高16米,是濟南最早的也是最高的一尊毛澤東塑像。
# 32
明湖小學的塑像
跟山師大的一摸一樣
只是這座略小一號,建造於1970年。此處是1958年8月9號毛澤東視察過的地方。
# 33
赤霞廣場上的毛澤東塑像
是從別的地方移過來的
塑像一開始位於濟南趵突泉北路的山東省工業展覽館廣場上,1999年,因工業展覽館附近的道路拓寬,塑像搬遷到赤霞廣場。搬運後,施工人員對底座進行加高。毛澤東誕辰是12月26日,塑像連同底座的總高度為12.26米。
# 34
省腫瘤醫院裡的這一座
和赤霞廣場上的是一個模子造的
1969年7月1日建成。
# 35
五座塑像中唯一採用漢白玉材質的
在歷城區大辛村幸福柳廣場上
與其它四座相比,這座體積最小,建於2006年,是為了紀念毛澤東1959年4月13日、9月21日兩次到大辛村視察。
# 36
江青畢業於濟南正誼中學
正誼中學後來改為濟南十七中,其後改為濟南第一職專,再後來成了濟南藝術學校,最後校址歸了大明湖,學校搬走了。
# 37
中國第一屆足協杯
冠軍是濟南泰山隊
上圖中有宿茂臻、李霄鵬等。
# 38
濟南戰役中的吳化文起義
是季羨林的親戚策劃的
吳化文
季羨林的妹夫(或姐夫,不詳)是地下黨員,親手策劃和推動了國民黨吳化文起義。
# 39
奉系軍閥張邦昌
創辦山大,自任校長
當時有打油詩一首流傳:齊魯文明之邦,目不識丁校長。孔聖九泉哀嘆,荒唐,甚荒唐。
# 40
解放閣下的白石泉東側堤岸上
有一塊「金山寺遺址」石碑
這個「金山寺」有一人高,下端浸在水中。每年雨季都要被漲起的河水淹沒幾次,有些水漫金山的感覺,因此老百姓把它稱為「小金山寺」或「金山小剎」,後來在濟南戰役中毀壞。
# 41
大明湖除了夏雨荷
還有楊柳與荷花的愛情
楊柳和荷花本是一對痴心相愛的男女,但被惡少所害,雙雙殞命,化成大明湖畔的柳樹與荷花。
# 42
大明湖的蛤蟆不會叫
找到原因了
傳說從前有個大明國寺,寺裡的和尚荒淫無度。一天晚上,大明國寺沉入地下,此地變成湖泊,就是現在的大明湖;那些和尚變成湖裡的蛤蟆。和尚們受到懲罰,他們只會鼓肚皮,永遠叫不出聲來。
# 43
動物園也叫金牛公園
原因也有了
傳說以前有個受地主欺壓的放牛娃,遇見一個老人跟他要餅吃,放牛娃把僅有的餅給了老人,自己挨餓。老人吃完餅後,帶著放牛娃到一個有金牛拉磨的山洞裡面,並抓了一把金豆子給放牛娃。地主聽聞後也去山洞,結果,金牛弄塌山洞,地主葬身洞中。金牛化成金牛山,動物園在金牛山邊,所以得名。
# 44
杆石橋/解放橋
為什麼沒有橋?
解放路
以前有,後來被拆了。
# 45
山東藍翔是由河南人創辦的
榮蘭祥
1984年,不足20歲,出身農民家庭的榮蘭祥在濟南創辦藍翔的前身「天橋職業技術培訓學校」。
# 46
"甜沫"是從"添點麼"演化而來
# 47
濟南遙牆機場
不在遙牆街道,在臨港街道
# 48
在鞭指巷
有濟南唯一現存的狀元府
這是清朝第一百零五位狀元陳冕的府邸。
# 49
濟南有齊長城遺址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長城
# 50
現在的齊魯金店
以前是恆大銀號
它是當時濟南老城最大的銀號,擁有最典型的西式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