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經過100多年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成為了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 而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所以說來澳門旅行,澳門歷史城區一定是不能錯過的。
除了標誌景點大三巴,還有不能錯過的一定是大炮臺和博物館。沿著大三巴牌坊的側面往上走,就來到了澳門大炮臺。大炮臺又名聖保祿炮臺、中央炮臺或大三巴炮臺。就坐落在大三巴牌坊側,是澳門主要名勝古蹟之一。始建於公元1616年明神宗年間,本屬教會所有,為了保護聖保祿教堂內的教士而興建,用以防範海盜,後轉為軍事設施區。
大炮臺位於澳門半島中部一海拔52米的小山頭上,建筑西側緊靠聖保祿修院遺址。炮臺由該修院耶穌會會士於1617 年開始修建,直至1626年才正式完成,於1622年成功擊退荷蘭艦隊之攻擊,開始顯示其重要性。大炮臺是澳門眾多炮臺中規模最大、最古老的炮臺。
炮臺上有一大片空地,綠草如茵;參天古樹,生長茂盛;巨型鋼炮,雄踞於旁。而且並置有不少古蹟文物和歷史性建築物, 如炮臺上的古塔,便是當年耶穌會的會址之一。登上炮臺可以俯瞰整個澳門歷史城區,可以說是很好的觀景臺了。澳門老葡京酒店,大三巴牌坊,還有對面的珠海橫琴區盡收眼底。
炮臺四周均置有巨炮,可以說是澳門的古舊文物和歷史見證。1662年,荷蘭人企圖入侵,炮臺山上的大炮保衛了澳門,把荷蘭人擊退。1998年4月,在大炮臺內建造了澳門博物館 。 炮臺內備有水池及軍需庫,軍需庫儲備充足,足以應付長達二年的包圍。總言之,這座炮臺為當時澳門防禦系統的核心,構成一個覆蓋東西海岸的寬大炮火防衛網。而從1623年至1740年間,這裡更一直是城防司令和澳督的住所。
大炮臺的右側還有古鐘一口,是著名的鑄炮磚家所造,曾被遷往葡國安放,數年前由修女會轉贈回澳,而炮臺入口處前頂的石雕,記錄了此座炮臺抗禦外敵的戰績。大炮臺四周景觀優美,可俯瞰全澳景色,更可遠眺珠江口及拱北一帶的風光。如今的大炮臺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遊客更是絡繹不絕來參觀。
這裡還是欣賞澳門黃昏的好地方,每當夕陽西下,澳門老城區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得更加美麗。
小Tips:
1、如果你想欣賞澳門的黃昏,那麼來大炮臺一定不會錯,這裡也是觀賞日落的好地方。
2、詳細地址:澳門花王堂區澳門博物館前地112號(大炮臺和博物館是在一起的)
3、交通攻略:(1)乘公交10、11、21A、2、3、4、5、8A、26A、33 路在新馬路站下車,沿議事亭前地及步行徑前往;
(2)乘17、18、8A、26路公交,在白鴿巢總站下車沿石仔路前往;可以從鏡湖馬路上段(近鏡湖醫院)經炮兵巷到達。
4、開放時間:07:00-19: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