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進入到下半場的時候,陷入鏖戰中的短視頻平臺看中了 Vlog 內容中所蘊含的人格化和社交性,試圖爭相講出一個「短視頻內容升級」的好故事。
微博Vlog官方發出正式召集令,降低達人成為微博認證Vlogger的門檻,認證Vlogger能享受微博在官網露出、流量曝光與商業變現等方面的扶持。B站也強調 Vlog 在未來會是其重要的內容載體。
所有的Vlogger都號稱是在記錄自己的生活,而我們可以窺探到他們的生活。
那麼,作為一個「新職業物種」——Vlog以及它背後的Vlogger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Vlog在國內開始興起,也不過是一兩年的事,把Vlog真正推到大眾幕前的人,歐陽娜娜算一個。
曾經在娛樂圈被「黑」得很慘的歐陽娜娜,重返校園拍攝關於自己日常生活的Vlog後,不僅口碑回升、還能夠憑藉Vlog喜提數次熱搜,絲毫沒有因為學業而淡出大眾視野。
於是乎,很多我們曾經關注的博主,也開始拍起了Vlog。不過我們在國內可以稱得上Vlogger的人身上發現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會受Vlog第一人Casey Neistat的影響,風格也好,形式也罷,大家都對這個有傳奇色彩的vlogger有或多或少的情懷。
而井越也深受Casey Neistat的影響,製作出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的Vlog,成為國內初代Vlogger的代表人物之一。
那麼,這個留著卷卷長頭髮和鬍鬚、網傳撞臉「陳柏霖」的Vlogger井越是如何在短視頻Vlog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的呢?
拍vlog是一件超級自戀的事
Vlogger 和日常人的工作有所不一樣的就是他們的生活就是工作。
2018年1月, 「別再問我什麼是2017」的Vlog視頻成為井越第一次正式進入大眾視野的作品,這條視頻發出後,獲得了1149萬次播放,22950次的轉發,井越的微博粉絲瞬間漲到了62萬。
然而在井越看來,這並不算是一條Vlog,因為這條視頻不過是井越把和女友小八在2017年去過的所有地方做了一個集錦。但就是這樣,井越仍然以一種不同於當時短視頻內容的視頻吸引了粉絲的目光。
井越認為:「拍vlog是一件超級自戀的事,而拍好vlog的必要條件就是不顯得自戀。」
其實,Vlog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紀錄片有所共通的,如果說紀錄片是導演站在他者的角度將不加修飾的真實袒露給觀眾的話,那Vlogger就是用主觀的視角將自己的世界袒露給屏幕前的觀眾。
但是,無論是紀錄片還是Vlog,能夠做到「我的攝影機不撒謊」都很考驗人。
對於一個Vlogger來說拍Vlog,就意味著你要成為你視頻裡的主角,在「分享」內核的基礎上,只要是面對鏡頭就很難保證自己是完全真實的。因為每個人都更願意在視頻內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所以說誰能把「自戀」這事剔除得越好,誰的Vlog就會更有吸引力。
真實之外的個體性與創造力
倘若「真實」是Vlog的第一要義,那麼它的輔助品又是什麼呢?
井越的生活和大部分年輕人沒什麼不同。但吸引134萬微博粉絲的,是他在 Vlog 中展現的有趣。
比如,當他想要攪拌咖啡的時候會不假思索地拿起旁邊的長條樂高積木來充當攪拌棒;又或者在拼樂高的時候將說明書的作用解釋為「保證我在拼樂高的時候不摻雜任何的創造力」。這種在視頻中時不時蹦出的跳tong話語和展露的小幽默讓粉絲津津樂道。
其實,井越的「個體性」和自己的「知識沉澱」不無關係。在井越的身上有著很多的標籤。人人網男神、留美哲學系博士、攝影達人、脫口秀編劇,一直到現在的vlogger,無論是哪個標籤,他的魅力都是建立在井越的哲學觀之上的。
作為聖安德魯斯大學哲學系博士的井越,顏值與逼格雙高,在冷淡與清新間保持著微妙的平衡,曾在人人網時代一度被封為「井男神」。
井越在人人網上推送的熱門哲學文章,如《達爾文懷裡的尼採之酒與叔本華之毒》、《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他喵的心動》等等,很像村上春樹等日式作家的「小哲學」類隨筆。
Vlog 不像其它類型視頻一樣能被量產。它本身的核心是個體性,好的個體性是不能是被量產的。正是因為井越擁有著建立在自己知識體系上的個體性與創造力才使得他在感悟生活的時候有著區別於大眾的心得體驗。而這些隱隱散發的個性展現在井越的Vlog中,讓他獲得了大量粉絲的擁躉。
不過,井越Vlog事業的發展,還有一個不能離開的身份。
吸引用戶的元素與人設的魅力
「你覺得你做過的最浪漫的事是什麼?」
「我做過的最浪漫的事是和一個女生一起養了一隻毛絨玩具。」
井越還有一個標籤「八哥哥的男朋友」。
在井越的Vlog中,有兩個不容忽視的元素,一個是自己顏值逆天的女朋友「小八」,另一個是他們的毛絨玩具寵物「小箱兒」。
Vlog畫面裡小八的靈動眼神配上井越獨特風格的剪輯,讓很多網友直呼:「只羨井八不羨仙」。
除了擁有一個漂亮的女朋友之外,井越和小八還有一個非生物兒子——小箱兒,是只灰色小象的毛絨玩具。
井越去任何地方他都會帶著小箱,他的Vlog 裡面小箱的出鏡率甚至要比小八還要高。他們甚至給小箱兒還開設了一個微博帳號。在井越和小八這裡,小箱兒是一個擬人化的物品,而小箱兒這個寵物成為井越Vlog中的一個特定元素,加深了粉絲記憶與關注度。
井越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嘗試打造個人 IP,與粉絲建立更深度的聯繫,生活中真實的經歷越來越多地出現在 Vlog 中。
「粉絲可以離我的生活更近,這樣我可以打造一個漫威世界」井越說。
正是這樣的視頻讓井越的粉絲幾乎和他的真實朋友一樣了解他的生活。在評論中,他們以認出井越的朋友為傲,搜羅小眾的配樂,並強烈要求他和小八放出私物連結。
當粉絲認同一個Vlogger 的生活方式,並通過作品深度地涉入他的生活時,兩者之間就建立了強於其他內容品類的黏性。這種黏性恰恰是 Vlog 商業價值的來源。
於是明星和網紅開始進入Vlog的世界,他們之所以會熱情地參與其中,看中的正是 Vlog 的人格化包裝、粉絲粘性和內容品質,希望藉此拉近自己與粉絲之間的交互距離。除此之外機構化的 IP 也在選擇 Vlog 作為新的傳播方式。
對於用戶來說,對缺乏思考的流量形態的視頻開始陷入疲勞,急需要新的內容形態提供新鮮感,另一方面,平臺需要更具互動粘性的內容,以此增加社區沉澱。於是, Vlog成為一種新時髦和新包裝,點燃了大眾對 Vlog 的好奇與熱情。
井越帶著一種知識分子之外的「叛逆」因子,用自己獨特的個體性與創造力為用戶展開關於自己被「喜劇化」渲染的真實生活,並且在視頻中注入小眾的音樂、固定化的視覺元素與「人物」為粉絲提供了一個「井越式」的人生,其Vlog也自然而然地跳脫於常規的視頻內容,井越也成為一個帶著獨特「作者」意味的Vlogger。
在過去不久的微博 V 影響力峰會上,微博表示明年將針對 Vlog 作者給予視頻推薦等位置與更多分發機會,扶持其電商和知識付費的商業化能力,啟動Vlog 學院,用以對新入門者提供輔導。除了微博以外,騰訊也開始入局Vlog在 Yoo 視頻打出用 Vlog 和 Vstory 完成短視頻消費升級的旗號;抖音內測2-5分鐘時長的視頻也為更多Vlog打開抖音的大門。2019年Vlog將會為短視頻注入更多更豐富的內容,如果你是一個個人能力強且個性十足的內容創業者,入局Vlog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