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米科技:逆風增長的幸運兒還是從風口跌落的豬?

2020-12-12 澎湃新聞

5月12日,中概股華米科技(HMI)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務數據:營收達10.88億元人民幣,同期增長36.1%;淨利潤1920萬人民幣,同期下降75%;總出貨量760萬,同比增長35.7%。

增收增量卻不增利的華米科技,到底是逆風上揚的幸運兒,還是快要跌落風口的豬?

(一)

2014年7月11日,華米科技正式成立,十天後小米手環1代正式發布。此後三個月內,小米手環銷量就突破了100萬,之後能達到每月100萬臺的規模。 

2018年,為小米生產手環的華米科技登陸紐交所,成為中國首家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智能硬體企業。雷軍盛讚此事是"小米生態鏈模式的巨大勝利"。 

不得不承認,華米科技一直活在小米的光環之下。 

如果沒有小米,很難想像一家初創企業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如此成績。 

據當年IPO招股書可知,小米不僅是華米科技的股東之一,也是華米科技最重要的客戶和分銷渠道。2015-2017年,小米的銷售額佔據了華米科技營收的97.1%,92.1%和82.4%。 

2017年,小米手環總出貨量突破4000萬隻,華米科技由此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設備廠商。 

然而尷尬的是,眾人只知小米,鮮知華米科技。 

為此,華米科技早在2015年就開始了自有品牌的嘗試,推出了Amazfit智能手錶。2018年,自有品牌收入在總收入中的佔比已提高至33.1%。 

此外,今年4月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劉德退出華米科技董事行列,他曾是小米生態鏈負責人。而華米科技創始人兼CEO黃汪的持股比例從約 54.89% 變更為 99.40%。 

儘管小米仍持有已發行股本的14.5%,第二大股東的位置沒有改變,但華米科技"去小米化"的信號愈發強烈。 

更重要的是,今年10月將是華米科技與小米戰略合作協議到期的日子,也給"去小米化"定下了倒計時。 

那麼,華米科技是否真的羽翼豐滿到可以獨自飛翔了呢? 

答案恐怕是暫時還不能。 

至今,小米手環仍是華米科技營收的最大貢獻者。2019年6月,小米手環4發布,創下了開售八天全球發貨量超百萬臺的紀錄,助推華米科技收入暴漲。 

用數據說話,當年第三季度,營收達18.625億元,同比增長73.3%;出貨量更是首次突破了千萬大關,達1370萬臺,同比增長也接近七成。 

對此,黃汪也表示,在他的計劃中,永遠不會存在"脫離小米獨立發展"的可能。但這並不意味著只指望小米手環這個單一產品盈利。畢竟大環境的風向已經變了。

(二)

根據美國Meticulous Research調研報告指出,可穿戴設備市場在未來五年內年複合增長率可達11.3%,並將在2025年形成價值 628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華米科技憑藉小米手環在可穿戴設備領域佔據了領先地位。 

2019年前三季度,華米科技總出貨量達2760萬臺,同比增長50.8%,超過了2018年全年出貨量。前三季度實現營收超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近53%,也超過了2018年全年營收。 

2019年第四季度表現也不俗,營收21.114億元,同比增幅72%以上;淨利潤達近2.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其出貨量達1470萬臺,也取得了近60%的增長。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華米科技的海外出貨量佔比超過50%。 

可以說,2019年華米科技整體營收實現高速增長,已向高增長消費品公司成功轉型。不可否認,華米科技在過去兩年中實現了飛速的縱向企業成長。 

然而,在同一時期,反觀全球可穿戴設備的行業發展,華米科技所交付的考卷卻不容樂觀。 

2018年,小米智能可穿戴設備在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中佔據13.10%的市場份額。然而,2019年市場份額減少至12.4%,出現下滑。 

與此同時,蘋果公司在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份額中由27%上升至31.7%;華為市場份額由6.3%上升至8.3%;三星市場份額也由6.9%上升至9.2%。

此外,華米科技的實際增速也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2018-2019年期間,小米旗下可穿戴設備全年出貨量增長幅度為78.80%,這本是一個令人滿意的增幅。然而,同年可穿戴設備全年出貨量的平均增幅為89%,高於小米增幅。同一時期蘋果公司可穿戴設備年出貨量增幅為121.7%,三星為153.3%,華為為148.8%。 

可以看出,相比同行業的主要競爭對手,華米科技的增幅遠遠落後。雖然其自身漲幅可觀,但未來其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發展所面臨的競爭規模卻令人喜憂參半。

(三)

問題恐怕還是出在主營產品上。 

2017年9月,蘋果發布了Apple Watch Series 3,憑此甩開了Fitbit和小米,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一。 

相比功能單一的智能手環,功能強大的智能手錶雖然售價高,但更受市場歡迎。

雖然華米科技推出的智能手錶自主品牌Amazfit已經進入了78個國家和地區,並在俄羅斯、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排進了當地市場前三名,但面對蘋果智能手錶的崛起,還是有些相形見絀。 

華米科技面臨的對手不僅是蘋果,還有華為和三星。2019年,蘋果、華為、三星的可穿戴設備增速都超過了三位數,而華米科技的銷售增速都沒有跑贏市場的擴張速度。 

更微妙的是,小米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錶,要搶佔這塊市場蛋糕。雖然黃汪表示小米現階段還不是華米科技的競爭對手,但未來總歸避免不了爭奪市場份額。 

而且,全球智能表市場的上升空間也並不如預期一樣在大幅擴張。 

根據IDC Worldwide Quarterly Wearable Device Tracker,在2018-2019年,智能耳機在可穿戴設備市場中佔據的市場份額由27%增長至51%,年出貨量同比上升251%;與此同時,智能手環所佔市場份額從2018年的28%下降到2019年的21%,年出貨率同比上升37%;而智能手錶則由2018年的42%下降到2019年的28%,年出貨率上升23%。 

可以看出,智能耳機在可穿戴設備市場中表現出了強勁上升的趨勢,這一點也從蘋果Airpods的銷售業績中可以得到佐證。而與此同時,智能手環、手錶均已表現出市場份額下滑。 

一種產品在市場份額中下滑,所蘊含的不僅是對近期該產品盈利能力的預期,也體現出消費者產品選擇傾向的變化。 

而在一個下行商品種類中投入重金進行研發推廣,其發展無疑會受到商品本身所在市場規模的限制。

雖然華米科技也推出了運動耳機和跑步機,但能否靠自己的力量實現小米手環當年的營銷奇蹟呢?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不過,華米科技對於智能可穿戴產業還是有著自己的思考,在努力摸索未來的發力方向。 

2019年12月30日,黃汪在全員信中表示,華米科技最終確定了"科技連接健康"的公司使命,將健康作為智能可穿戴產業的核心價值。 

"未來十年,就是要在這條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來。以科技創新,成就健康使命,這個不僅對於公司,對於整個國家、全世界,都有非常巨大的價值。" 

從相對垂直的智能穿戴產業切換到更寬廣的健康賽道,華米科技在漸漸走出小米的蔭庇,努力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四)

如果沒有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華米科技的轉型之路可能會更順遂一些。 

受疫情影響,華米科技工廠在今年一、二月份暫停生產,影響出貨量。同時,由於新冠肺炎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影響各國經濟,華米科技預計海外市場需求將在第二季度繼續下滑。 

此外,一季報財報同時指出,企業研發費用於第一季度同比增長63.5%,主要由於企業在第一季度增加了研發人員數量,並在醫療領域大幅投資。市場營銷費用同比增加147.2%,主要用於海外市場拓展。 

這些因素導致其增長率和毛利率都低於最初的預期。 

此外,在中概股連續爆雷遭信任危機之後,美國證監會主席Jay Clayton曾警告投資者慎重投資在美上市中概股,並指責中概股企業未能向美國投資者詳盡表述投資該企業所蘊含的風險。 

在過去,對於非美國本土企業在美國的上市、財務報告、審計流程,美國證監會往往很難對其實行控訴決議,主要由於其隸屬監管機構 - 美國上市公司會計委員會 (PCAOB) 對非美國本土企業的重要會計底稿難以獲得取證。另一方面,美國近期受新冠肺炎肆虐影響,取證工作也因旅行禁令、居家令等一系列措施變得難上加難。 

因此,美國證監會鼓勵財務分析師、證券經紀人等行業的從業人員在承銷、推薦中概股時全面評估其風險。在未來1-3年內,中概股或在美要遭受強監管,這為中國企業自身發展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大環境的不利因素也將對個股產生負面影響。這股情緒或許已經有所體現。 

華米科技一季報出來後,因表現不如往期而股價下挫。截至上周四收盤價為10.54美元,是近半年來股價新低,已連續五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達21.93%。 

不過,疫情影響和中概股風波只是一時考驗,更重要的是華米科技未來能否抗住市場壓力,在離開小米後真正成長為一隻含金量高的獨角獸。

相關焦點

  • 「可穿戴+大健康」雙風口加持,華米駛入軟硬兼施新常態
    定位於「科技連接健康」的華米科技,恰好站在可穿戴、大健康的風口交匯之處,發表SCI論文——初步驗證了可穿戴設備大數據有助預警新冠疫情,與鍾南山團隊聯手戰「疫」,等等,華米科技已經進入了「軟」(大健康服務)、「硬」(可穿戴設備)兼施的新階段。
  • 華米科技「去小米化」陣痛:營收增速跌至史上最低,營銷研發費用...
    代工、分銷小米產品雖貢獻了華米科技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但小米的「高性價比」路線和分成模式決定了其無法為華米科技帶來豐厚利潤。上半年,華米科技實現營收增長21.07%,淨利潤下滑80.28%,取得上市以來最差營收和淨利潤增速成績。淨利潤下滑主要受到營銷和研發費用上漲的影響。
  • 華米科技Q3財報啟示錄:守住常量,擁抱變量
    11月23日,華米科技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第三季度華米營收達到22.35億元人民幣(合3.29億美元),較2019年第三季度增長20.0%。出貨量方面,第三季度,華米科技智能設備的總出貨量達1590萬臺,同比增長16.1%。
  • Q3淨利潤下滑60%,華米科技被誰拖累了?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子彈財經(ID:wwwhygc)作者: 流浪法師曾站在智能硬體風口最前沿的華米科技,似乎陷入了瓶頸期。在財報中,華米科技對公司第三季度的表現做出肯定。在全球疫情的衝擊下,華米科技依舊保持了穩定增長。財報稱,第三季度疫情對零售銷售和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有所消退。中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歐洲一些零售領域表現強勁,美國9月份零售額增長5%,上述情況也是推動華米第三季度增長的原因。與6月份相比,本季度大多數市場的設備激活量都出現了大幅反彈和增長。
  • 黃汪的華米科技拿下億通科技:雙方業績均縮水,前者或將負增長
    對於此次入股億通科技,華米科技在其對外發布的公告中提到,華米科技和江蘇億通期望在一起,利用億通科技進入中國國內資本市場的機會,長期擴展中國市場的醫療保健生態系統。資料顯示,安徽順源成立於2020年9月27日,尚未開展實際經營。據了解,安徽順源的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安徽華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米智能」),背後的控股股東為華米科技,實際控制人為黃汪。
  • 華米科技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60% 過度依賴小米
    曾站在智能硬體風口最前沿的華米科技,似乎陷入了瓶頸期。最近,華米科技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期內華米科技總收入達22.35億元,相較於上年同期的18.63億元,同比上漲幅度為20%;與上一季度的11.37億元相比,環比上漲幅度為96.6%。雖然營收從疫情中恢復過來,但華米科技的淨利潤還在下滑。
  • 華米新長徵:You are「Iron Man」,I am Huami
    電影之外,可穿戴設備也是掀起驚濤駭浪的超級風口。Gartner預測,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420億美元。正打算和漫威推出聯名產品的華米,就是因此受益的追風者,它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接近40%的同比高增長,財報一發布,華米股價一度大漲逾10%。
  • 科技譜曲,健康填詞,華米奏響軟硬一體化「交響樂」
    黃汪操盤的華米科技,也在彈奏「交響樂」——雲端芯,硬體與服務,科技與健康,線上與線下,昨日發布的華米科技2020年Q3財報,就是它發布的最新「樂章」。而同比20%、超過預期的營收增長,同比16%、環比二季度78.7%的出貨量增長,為這首新樂曲定下了歡快基調。
  • 華米和小米的合作即將到期 「去小米化」後的華米何去何從?
    智慧型手機業務同比增長了41.3%,營收1138億元,佔總營收的65.1%,同比下降了5.2%;但銷售量有所增長,增長幅度為29.8%銷量則為1.187億部,是罕見的高速增長。其中2000元以上的手機所貢獻的收入佔手機業務的31.8%,佔比有所提升;研發投入超過58億元,同比增長了83.3%。
  • 華米科技CEO黃汪中科大演講《華米七年:專業、全球化和長期主義》
    附演講全文:華米七年:專業、全球化和長期主義華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黃汪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和校友們,今天能夠來到科大的創新創業大講堂,感到非常的榮幸,我想結合我們自己創業的經歷,以及眾多的科大校友在創辦華米科技的過程
  • Q3增收不增利:離開小米的華米科技遇新困境?
    華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汪表示,第三季度出貨量和收入分別增長16%和20%,主要歸功於今年新發布的小米手環5,和自主品牌Amazfit手錶及耳機新品的優異表現,以及在全球範圍內銷售版圖的持續擴張和多個地區的經濟回暖。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華米能夠實現如此亮眼的業績增長,確實已經比較難得。
  • 華米科技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
    11月23日,華米科技(NYSE:HMI)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營收22.351億元人民幣(合3.292億美元),同比增長20%;這一營收數字,也超過了之前發布的營收指引(21億元-21.5億元)上限。
  • 聯想發布129元智能手錶,下一個「風口上的豬」?
    而小米生態鏈華米已經出了幾款智能手錶了,3月14日,華米科技官方微博宣布華米AMAZFIT智能運動手錶2將迎來重磅更新,這次的更新會加入足球模式。其他運動品牌廠商還是堅持成立研發部門,New Balance這個舒適跑鞋著稱的公司,在2017年CES上發布了智能手錶和藍牙耳機兩款與跑步密切相關的產品。曾經宣布推出智能可穿戴市場的廠商們,紛紛重新加入戰場。
  • 當橫向複製遇到垂直整合,華為和華米碰出的是火花還是火藥?
    當然,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之所以會被錯誤解讀,也有其原因:一是在風口越來越短命的時代,和智能可穿戴設備大體時期風生水起的O2O、P2P等,大都已經偃旗息鼓,而智能可穿戴設備卻走出了長期增長曲線;二是媒體輿論,向來是喜歡看到行業的硝煙戰火而非歲月靜好;三是行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華米最近在業務布局方面明顯提速,在傳播聲量上也越發高調。
  • 華米根本無力單飛 還是老老實實依附小米「爸爸」
    而小米手環背後的操盤手華米科技(以下簡稱「華米」)也從最初的一時風光無兩,轉變為如今的日子並不好過。提到華米,外界除了會聯想到小米手環,還會給其貼上「小米系」的標籤,華米是小米生態鏈首家上市企業,於2018年2月登陸紐交所。明眼人都看得出,小米在華米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對其施加巨大影響力,尤其是牽動其業務布局。
  • 華米科技(HMI.US)公布2019年報:全年EPS同比增長超300%,創始人和...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華米科技(HMI.US)近期向SEC提交20-F年度報告,披露了2019年業績及最新股權結構。全年業績華米全年總營收達58.123億元(合8.349億美元),同比增長59.4%;全年歸母淨利潤為5.75億元人民幣(合8262萬美元) ,同比增長69%。攤薄後每股收益為2.24元,同比增長339%。全年因經營產生的現金淨額為4.28億元,同比降低40%。
  • 華米科技:「端+芯+雲」核心戰略落地 健康產業大有可期
    據財報披露,第三季度華米科技實現營收18.63億元人民幣(合2.606億美元),同比增長73.3%;歸母淨利2.1億元人民幣(合2940萬美元),同比增長56.3%。在出貨量方面,華米出貨量達1370萬臺,單季首次突破千萬大關,相比2018年第三季度的820萬臺,同比增長67.1%。
  • 使命必達、以始為終 華米科技的逆勢增長
    2020年第二季度,華米科技實現收入11.37億元,同比增長9.5%,2020年上半年實現收入22.26億元,同比增長21.1%。在華米科技的二季報中,對於第三季度的財報,華米科技給出21億元至21.5億元之間的營收預計,同比增長12.9%至15.6%——事實證明了華米科技的預估並沒有誇大,2020年11月23日,據華米科技公布的財報顯示,公司營收22.351億元人民幣(合3.292億美元),同比增長20%;這數字超過了之前發布的營收指引(21億元-21.5億元)上限,這也是華米科技史上最高單季收入。
  • 華米科技Amazfit GTR 2手錶發布,接入小米智能語音系統
    鞭牛士報導 9月22日,華米科技舉報Amazfit 2020 秋季新品發布會,現場華米科技CEO黃汪介紹,疫情下,2020上半年華米科技依然逆勢增長,其中小米手環中國區與全球的出貨量分別為549萬臺與1340萬臺,國內、全球智能手環排名雙第一;Amazfit手錶全球出貨量高達174萬臺,同比增長48%,全球智能手錶排名第五。
  • 華米科技2019年第一季度成績單公布!成為全球智能手錶第五大品牌
    華米科技2019年第一季度成績單公布!華米科技2019年第一季度出貨量560萬臺,同比增長16.7%,營收達7.996億,同比增長36.5%!其中自有品牌Amazfit營收3.3億,同比增長62%,成為全球智能手錶第五大品牌,進入中國成人手錶市場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