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習慣成自然。」
當一個人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往往不會察覺到,似乎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理所當然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懂得自我反省的人,雖然犯錯了,但是還會改過自新,將來還大有作為;自以為是的人,只會原地踏步走。
一個人越沒有出息,越有以下幾個壞習慣,還不思悔改。這樣的人,其實是心窮,一輩子都窮。
01
成績不多,炫耀的時間很多。
一個人越喜歡炫耀什麼,就是缺什麼,就會弄丟什麼。
比方說,一個人天天炫耀自己金項鍊,就很容易被賊人惦記,容易被盜。一個人天天炫耀自己讀書,往往是拿著書本擺拍,並沒有靜心讀書。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在埋頭苦幹,哪有時間炫耀自己?如果感覺累了,就一個人獨處一會,很想靜一靜,連手機也懶得打開,根本就不會發朋友圈炫耀自己。
總是炫耀自己,其實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想一想,在朋友圈裡,要發很多炫耀自己的圖片和文字,要認認真真排版,不就是浪費時間麼?就算得到了很多人的點讚,不過是沾沾自喜,並沒有真正的收穫。
有出息的人,已經放棄了「虛榮心」,活成了真實的自己,成績越多,反而越謙卑。
02
本事不大,脾氣卻很大。
人分三六九等,脾氣很大的人,屬於最下等。
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發脾氣有哪些負面影響,總是以為自己很累很苦,不發脾氣,就體現不出自己的「能力」。
發脾氣,往往是因為身邊的人不理解自己,或者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不發脾氣,是因為習慣了獨來獨往,一切都依靠自己,靠誰都沒有用;還因為自己的忍耐力非常強,一直在沉默中前行。
沒有出息的人,脾氣很大,發脾氣就是他的「本事」。遇到麻煩事情了,自己解決不了,向身邊的人求助也沒有得到回應,馬上就脾氣上來了。
有出息的人,遇到難題,總是可以迎刃而解,事事順意,哪會有脾氣呢?
03
喜歡爭執,還以為自己「有理」。
真正聰明的人,從不解釋。說多了,越描越黑,越說越說不清。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會水落石出。用事實來證明自己,是最好的「語言」,不要和別人爭執不休,不要強詞奪理。
沒有出息的人,常常和別人「唇槍舌戰」,甚至故意去挑撥離間。他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別人做的才是錯誤的。這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
有出息的人,哪怕自己有理,也會讓別人贏,自己也沒有功夫去爭執。和家人爭執,輸贏都沒有意義;和外人爭執,只會引起更多的矛盾,加深仇怨;和領導爭執,會得罪領導,自斷前程;和群眾爭執,會留下很差的印象,喪失道德和形象。
不爭,才是明智之舉。不爭,並不是自己是啞巴,而是保持一種安靜的心情,心無旁騖,寧靜致遠。
04
不愛學習,還以為自己是千裡馬。
去年冬天,同事小李辭職了。
在辭職之前,小李常常對我說:「哎,真的沒有想到,我一個本科生,居然在縣城混?我要是去大城市混,不管賺錢多少,都比現在強。」
前天下午,我在街上偶遇了小李。我問他:「你在哪裡高就啊?」
小李說:「別提了,在省城開了一家工作室,辛辛苦苦幾個月,還虧了幾萬塊錢。這段時間,在找工作,如果你有好的工作,可以推薦一下。」
說實話,小李真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是本科生不假的,但是他不愛學習,不願意從社會中學習謀生的知識。他做任何事情,都很莽撞,還以為自己會「一炮而紅」。
有出息的人,一輩子都在學習,不會以為自己「能力突出」。社會在進步,我們需要與時俱進,把學習當成終身的事業。
一個人,是不是「千裡馬」,不是吹出來的,不是自己認可了就行,需要融入社會,把知識放到社會這個「熔爐」裡去檢驗。
05
不願流汗,還責怪幸運之神沒有光顧自己。
有人說:「不願流汗,就要流淚。」
當一個人很倒黴的時候,其實是自己努力不夠,並不是好運氣從來不光顧自己。
所有的幸運,都是嚴格自律的結果;堅持到底,終究會有好的結果。
一個人不願意流汗,就會變成溫室裡的幼苗,真正要流汗的時候,就蔫了。
沒有出息的人,常常在別人眼前流淚,希望博得別人的同情,或者伸出手向別人乞討,像乞丐一樣。
有出息的人,越自律越幸運。只要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就拼命折騰,用「水滴石穿」的毅力,見證人生的奇蹟。
06
半途而廢,還找了一大堆放棄的理由。
一個人,要去做一件事,可以找很多理由,想要放棄一件事,也有很多的理由。
比方說,遇到喜歡的人,就可以把他的缺點當成優點,可以把他的優點不斷放大;討厭一個人,就把缺點放大,忽視他的優點。
俗話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成功或者失敗,其實是在一念之間,其根源都在於自己。
沒有出息的人,常常找失敗的理由,找好吃懶做的理由。
比方說,想要考公務員的年輕人,天天在家裡看手機,刷朋友圈,年復一年都是這樣,還固執地認為自己很努力了,是試卷太離譜了,考官太刁難自己了。
有出息的人,在理想路上,會堅持住,如果熬不住了,就找一個理由,鼓勵自己繼續熬下去。他總是相信「守得雲開見月明」,堅持到底,終究會迎來人生的春天。
人生就是一個過程,成功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別讓壞的習慣,毀掉了自己的前程。
餘生,願你養成好習慣,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