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淇淋
2020年是很特別的一年,疫情爆發讓所有計劃都打亂了,考博的情形也和去年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儘可能地把經驗總結了一下,希望能像之前發的保研經驗貼一樣幫助更多的人。
本人女,背景條件:本碩985,2020應屆碩士畢業生,發過部分論文,國獎,會議參加眾多,專業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020考博通過5所院校初審,選擇參與並通過了3所院校考試(2國內1國外),最終選擇某top3-5的985。
經歷過保研和考博後,覺得考博並沒有大家口中說的「比考研簡單多了」,考博也很難,而且我院校選擇比較廣泛,涉及到了海外和國內高校,因為曾經也經常看考博號推出的一些文章,所以想將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希望能幫到想要考博的同學。
目錄:
一、申請初期(5月--11月)
1. 選學校(國內/國外)(5月-6月)
2. 選導師(6月)
3. 給導師發郵件+和導師聯繫(6月-9月)
4. 研究計劃怎麼寫(6月-11月)
二、申請中期(9月--次年2月)
1. 初審材料(9月-11月)
2. 推薦信(9月-10月)
3. 寄材料(10月-次年2月)
三、考試準備+考試(5月--次年5月)
1. 複習順序
2. 筆試和面試備考和應試技巧
一(1)、申請初期之選學校(國內/國外)(5月-6月)
在說擇校前先和大家介紹一下考博的四種方式。考博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直博、碩博連讀、申請考核制和統考。直博就是本科起就確定了在某校本碩博連讀,碩博連讀就是在碩士期間申請並通過考核後碩博連讀。對於大多數碩士生來講,主要是統考和申請考核。
其實二者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反倒統考要比申請考核條件更少一些。通俗來講,統考就是寄材料給學校,只要材料真實沒有缺斤少兩,就可以去考試了。申請考核就是寄材料給學校,學校審核打分,選取一定「合格」的人去考試,對學術背景和成就要求更高。好比保研夏令營和考研一樣。
申請準備一所院校已經很累了,但是,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一定要至少報3所學校。我個人認為4所是比較合適的。因為不是報名準備了就能過初審。經歷過保研的同學應該了解,夏令營報的越多,最後的選擇就會越多,報了不意味著就能成功。
國外學校的申請,如果不是非常堅定地要出國,國內國外的都想試一下,那最好找一個中介分擔申請壓力,同時申請國內外的學校很費精力,但是國內的學校不建議大家找機構。
每個國外學校的招生政策和要求幾乎一樣,有意向申請的小夥伴可以初步確定意向院校的某一位老師,對他的文章著作仔細研讀,分析近期研究興趣,寫出研究計劃,國外的大學套路就是:只要你的研究計劃能讓老師滿意,或者說能讓老師有興趣幫你修改,那就基本上成功一大半了。
小結:選學校要根據自身條件,至少選取「一衝一穩一保一墊」,綜合考慮自身專業、研究背景、學校報考要求來選取。
一(2)、申請初期之選導師(6月)
擇校後就是選導師。不管選擇誰,不要看一眼老師的方向就決定是他了,要選幾篇近年他發的文章看看,看看他的興趣點有沒有變化。因為我就碰到一個老師,他主頁上寫的主要系統功能語言學,結果近五年研究的竟然是喬姆斯基。
然後就是多關注論壇信息,論壇信息可以通過一些公眾號,也可以自己花點時間去官網查看。尤其是對於意向的導師的論壇一定儘量參加,並和老師搭上話,儘量讓老師對你有個印象。
小結:對老師近期研究興趣了解後再做決定,同一個學院內儘量只選擇一位老師。
一(3)、申請初期之發郵件+聯繫(6月-9月)
選好導師就要發郵件了。有幾個需要注意的點。第一,把自己的郵箱暱稱修改成自己的名字,老師可能收到不止一個同學的郵件,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暱稱很容易被忽略。不要長篇大論也不要太短小精悍,巧用空行,可以用空行把不同的主題段分割開。第一封郵件記得附上自己的簡歷,可暫不附研究計劃。
郵件發完了不能就把導師晾在一邊了,要時刻保持和老師溝通交流,讓老師感覺到你對他的研究時刻關注著。不要只是節假日問候一句,儘量以學術交流為主,最好的就是能一起參加一個學術會議,其次是結合老師的論文談論自己的想法。
小結:第一封郵件:「注意措辭,開頭問好、抱歉打擾、自我介紹、表述興趣、介紹科研、表達崇敬、闡明來意、期待指導、感謝閱讀、附件簡歷」。接下來聯繫:「學術引入、簡單明了、展示自己、提出問題、一起探討」。
一(4)、申請初期之研究計劃怎麼寫(6月-11月)
接下來就是一個大頭,研究計劃怎麼寫。可能很多同學對博士研究計劃還很陌生,研究計劃非常重要,它的內容和開題報告比較類似,但遠比開題要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題目、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義、文獻綜述、理論框架、分析思路、已有研究基礎、初步結論、不足、參考文獻。
框架大家都好掌握,最難的是如何定題定方向。研究計劃老師們比較看重的就是是否有科研思維創新能力。舉個例子,蘋果掉了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創新的人根據萬有引力去思考是否月球也有引力,而不會創新的人根據萬有引力去思考:梨子、香蕉也會掉。也就是說所謂創新不是說我用一個舊的理論去分析新的對象,而是儘量基於理論用新穎的方法去分析新的對象。
所以我推薦一個相對比較容易讓研究計劃升級的方法。首先,看導師的論文是必不可少的,你需要掌握他的研究興趣、研究方式、常用的研究理論和研究對象。其次,選取這四個方面的關鍵詞,用學校資料庫找相關論文閱讀,找出一些比較新穎或框架非常好的文章,參考他們的邏輯框架和分析模式,並在所有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聽起來很難,但操作起來比較簡單,當然如果有比較厲害的同學,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分析思路。但不管怎樣,不能抄襲,不能抄襲,不能抄襲。借鑑參考標明出處,不能夠抄襲。
小結:豐富理論基礎,結合導師興趣,不抄襲的前提下,學會創新。
二、申請中期(9月--次年2月)之初審材料、推薦信、寄材料
初審材料基本上每個學校都差不多,國外的學校還需要提交簡歷和其他一些文書。像成績單、推薦信、登記表這種可以提前準備好的東西就提前準備,不要佔用後期複習和寫研究計劃的時間。注意事項也沒有很多,按照要求準備郵寄就可以了,注意看郵寄和材料要求。
推薦信的話,一封是自己的導師,另一封建議大家找該領域比較權威的教授。推薦信主要包括「和被推薦人的關係」、「被推薦人的學習科研情況」、「被推薦人的外語水平」、「被推薦人的思想品德」、「被推薦人的業務能力」等等。這個最好也提前弄好,不要耽誤後期的複習和修改研究計劃。
然後就是郵寄材料了。注意學校對時間地址快遞公司等要求,個人建議把材料按順序整理好後裝到一個大信封裡,在信封上也寫上地址和材料信息,然後再給快遞公司讓他們郵寄。
三(1)、考試準備+考試(5月--次年5月)之複習
來到最困難的複習考試。專業知識配套的練習冊可以做一下,也要背書,我是把每本書看過後總結出來每一本書的重要的知識點然後都給背了下來,並且每天都把背過的東西再過一遍再背新的內容。不然只是看過一遍或背過一遍的話很快就會忘掉了。
至於到底該選擇什麼來複習,可以去學院官網查找一下今年招生的博導,把他們的研究方向的基礎書籍和他們的文獻仔細閱讀整理,重點背誦一下,因為出題的基本上的就是他們了,記住他們的研究興趣和一些觀點。尤其是近幾年的論文一定要著重閱讀。有時候看的多了,甚至還能猜出來一些老師會出什麼題。
對於外國語言學相關專業的同學,給大家分享一套「外語學術核心術語叢書」,外研社出版的,非常實用的核心術語書籍,大概有十幾本。裡面有很多相關領域的核心術語解釋、理論解釋,比如語用學、系統功能語言學、二語習得、翻譯學等等,沒事可以每天背幾頁,考名詞解釋的時候就很實用。
三(2)、考試準備+考試(5月--次年5月)之筆試和面試
然後和大家分享一些複習的心態和計劃。考博複習真的非常煎熬,建議大家把每個學校建立一個文件夾,這樣就不會很亂,一目了然。然後就要制定屬於自己的複習計劃。
因為考博和畢業開題、畢業論文、畢業答辯等等都基本在同一時間段,所以最好儘快搞定它們,後期可以省出來很多複習時間。勞逸結合是最好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每天複習一點,時間久了就複習很多了。
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筆試和面試相關經驗。
我參加了三所高校的筆試或面試,由於疫情,都是在網上進行的,形式不做評論,畢竟今年特殊,但不論線上還是線下,衣著打扮還是要乾淨整潔的,最好是有領的衣服,女生頭髮不要披散,吐字清晰,面帶微笑自信回答。
學會引導老師提問,這個大家應該有的也比較有經驗了,自己不要一直長篇大論地講,回答超出6分鐘後,你講的時長和對方的耐心是成反比的,而且也會很難get到你的答題點。所以可以把後續的答案交給老師繼續提問。來源:考博論壇freekaobo.com
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夠對師弟師妹們有所幫助,希望大家都能順利畢業,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