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國家線已出,按要求原則上不早於4.30日組織複試。作為3個大四學生的指導老師,小西要求未參加考研的2人儘快完成畢業論文初稿。
因疫情影響、無法返校開展實驗,不少院校早在3月就要求指導老師及時調整學生畢業論文內容與形式,避免影響正常畢業。
哎!有些事情與我早期設想顯然不一樣。本以為學生在家不忙,論文進展會快些,結果並非如此。不少學生可能覺得2020年情況特別,學校不會故意刁難,導致積極性不是很高。只能老師多催一催,要不畢業論文出不來。
在幾年的指導學生過程中,小西能明顯感覺到學生的抗拒,即不認可完成本科畢業論文這件事。很多人不肯花心思,只是想簡單拼湊完成。之前,有指導4個大二學生做創新課題,調研發現約三成大四學生是在截止日期前一周內完成畢業論文。
在畢業論文初稿完成後,學院一般會安排查重。早幾年重複率會要求低於20%,2020年不少學校已調整為10%,在大四學生群內直接引起不小風波。之前,我也學生聊過,校內有少量在讀碩士師兄師姐接單,給學弟學妹「降重」(收費服務)。
在考研複試的面試中,不少考官會就本科畢業論文提問,藉此了解考生的專業基礎、科研潛力等信息。
之前,不少保研或報考本校的學生,他們的畢業論文質量非常高。在碩士入學後,整理、匯總、凝練與補充部分實驗,學生以本科畢業論文數據為基礎,往往容易撰寫出一篇不錯的小論文,直接領先同期入學的碩士同學一步。
如今不少人想要取消本科畢業論文,個人認為更多的是擴招後學生間浮躁心態盛行。
小西讀大學時,周邊並沒有類似呼聲。推免生當時更是要求畢業論文、設計雙結業,2個都要做,考核良好以下直接取消保研資格。在文獻檢索精讀、實驗設計開展、數據分析整理、論文撰寫修改等過程中,可是學到不少東西的。
另外,除了學生因素,不少導師也有責任,即沒有耐心。遠不止是故意放水,如直接給點數據去撰寫。或者是導師隨便給個課題,之後沒有經費、也沒有指導,到時間節點就直接讓學生交初稿。這也是部分學生抵制本科畢業論文的原因之一。
之前,出去參加本科畢業答辯時,就有看到學生在答辯時被專家批評後,直接「懟」自己指導老師啥都不管的,現場氛圍很尷尬!
哪怕存在不少問題與分歧,小西依然反對取消提升本科生學術能力的畢業論文。但是,可以做一些改進,如加強對指導老師、學生的管理與考核。同時,在論文選題上不盲目追求創新,有獨立見解就行。
文末,大四的你覺得畢業論文是「雞肋」嗎?
若是我的文章對你稍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或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