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轟炸廣島驚人內幕:日本險遭第三顆原子彈(圖)

2020-12-14 搜狐網
「愛諾拉·蓋伊」號轟炸機

  8月6日是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57周年紀念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和平愛好者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舉行活動。在會上,日本首相小泉統一那再次重申了日本不會製造或擁有核武器的立場。

  小泉藉此次參加原子彈爆炸紀念活動之機指出,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個遭受原子彈襲擊的國家,日本將毫不動搖的恪守核武器「三不」原則,堅決不擁有、不生產、不引進核武器。

  廣島原子彈爆炸57年之後,英國報刊對當時駕駛飛機轟炸廣島的美國飛行員保羅·提貝茲進行了獨家專訪,首次披露了大量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內幕。

  日本險遭「第三顆原子彈」

  逃生時間究竟有多少?「通過計算,由於爆炸衝擊波到達空中 1500英尺高度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我有大約42秒的時間來完成這個 159度轉向動作。」

  1945年8月6日上午8點15分,上架代號為「埃諾拉·蓋伊」的轟炸機與兩架氣象偵察機一同從東北方向進入日本廣島上空,從9600米的高度向預定瞄準點——廣島市中心的「T」字形大橋投下一枚原子彈。

  但很少有人知道:美國本打算在歐洲和太平洋地區同時投放原子彈;飛行員只有42秒的逃生時間;廣島原子彈爆炸後並沒有出現蘑菇雲;美國差點就往日本扔下第三顆原子彈!

  廣島原子彈爆炸57年之後,英國報刊在8月6日對當時駕駛飛機的保羅·提貝茲進行了獨家專訪,首次披露了大量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內幕。

  接到命令

  1944年,保羅·提貝茲為正在開發中的B一29轟炸機進行試飛。那年9月的一天,試飛任務不成之後,第二空軍指揮官烏扎爾·恩特將軍從科羅拉多泉市(Colorado Springs)打來電話,要他第二天早上9點去他的辦公室報到。電話中還說,帶上換洗衣服,因為你不會再回來了!」

  「當時我可一點也不知道要去幹嘛,也沒太在意,以為只是一次常規飛行任務罷了。第二天早上,我準時來到了科羅拉多泉市恩特將軍的辦公室。當時辦公室至還有一個身穿藍色軍裝的人,他是美國海軍上校威廉·帕森,後來就是他和我一起飛到廣島去的。還有諾曼·拉姆西博士,哥倫比亞大學原子物理學教授。」

  諾曼博士首先開口:「開門見山地說吧,我們正在實施一項『曼哈頓工程』,目的就是研製出一枚原子彈。現在呢,原子彈研製工作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但問題是,我們必須有一架飛機將它投出去。」諾曼博士給保羅·提貝茲解釋了大概有四五十分鐘的光景,都是些關於原子彈的專業知識。

  在歐洲和太平洋地區同時投彈

  保羅·提貝茲透露,歐洲起初也是美國原子彈襲擊的目標之一。「這麼做完全是出於保密考慮。你不可能在世界的一個地方投放原子彈,而另一個地方不投。」保羅·提貝茲對記者說。

  保羅·提貝茲沉吟片刻,對恩特將軍說:「我不知道怎麼說,但是我正在內布拉斯加一個B—29飛行中隊,他們的技術可都很過硬,我覺得他們是最合適人選。」

  恩特將軍說:「沒有人能告訴你該怎麼做,因為你將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保羅,一定要清楚你肩負著多麼重大的責任,因為如果成功的話,你就是個英雄,但如果失敗的話——你就要蹲監獄了。」

  保羅·提貝茲當時一點也不清楚原子彈的威力有多大,他只知道該怎麼組織訓練。一番挑選之後,「埃諾拉·蓋伊」機組人員名單確定下來並開始緊張訓練。他們是投炮手湯·費雷畢,導航員道奇,還有飛機工程師懷特·達森伯裡。

  只有42秒逃生

  訓練過程中,保羅·提貝茲還經常去「曼哈頓工程」的總部一一格斯阿拉莫斯國家試驗室,向那裡的科學家虛心求教。他總共去過3次,學到了不少東西。在試驗室,諾曼博士告訴他,原子彈爆炸時候的效果相當於2萬噸TNT炸。

  保羅·提貝茲對記者說,「我還是一點概念也沒有。但是現在我知道,我們使用的2顆原子彈的威力,比二戰期間空軍投放在歐洲的炸彈總和還要大。」

  此外,專家們還告訴保羅·提貝茲,在扔下原子彈之後,如何及時逃生是個關鍵問題。「過去在歐洲和北非扔炸彈的時候,我們都是扔下之後,仍然朝著目標飛過去——炸彈也是按照這種軌跡運行的,但這次就不同了」當時專家們警告保羅·提貝茲,「你不能直著往前飛,因為這樣一來原子彈爆炸的時候,你會正好在爆炸點的上空,肯定沒命!你必須在扔掉炸彈後沿著爆炸衝擊波的切線方向飛行。」

  具體說,就是投下炸彈後,飛機必須立即轉向159度飛行,只有這樣機組人員才能逃脫險境。那麼逃生時間究竟有多少?「通過計算,由於爆炸衝擊波到達空中 1500英尺高度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我有大約42秒的時間來完成這個159度轉向動作。」

  42秒實在太短,保羅·提貝茲惟有苦練。他把自已拉高到25000英尺高度反覆練習——轉向、爬升、轉向、爬升……最後他終於可以在42秒內完成這一動作。

  投彈廣島

  「那天接到正式命令的時候,我們正呆在提尼安島美軍太平洋基地。根據天氣預報,上頭認為,8月6日將是在廣島投放原子彈的最佳日期。所以,我們早就做好了一切準備:所有裝備部檢查再三,確保無誤。8月5日下午大約4點,我們終於得到了總統發來的密令:「按計劃行動!」他們給出投放炸彈的時間,是8月6日早上9點15分。但那是提尼安島的時間,比日本時間遲了約1個小時。

  8月6日是個星期天,凌晨2點15分,一架美軍先遣氣象偵察機由提尼安島基地起飛,從一萬米高空接近廣島市,並向後續飛機——由保羅·提貝茲上校機組駕駛的載有原子彈的「埃諾拉·蓋伊」號B一29型「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一—發出「天氣晴朗可以攻擊」的電訊。

  在飛機上保羅·提貝茲問機組人員,「知道我們今天是去幹什麼嗎?」他們輕鬆地回答:「不就是一次轟炸任務嗎?」「沒錯,但這次任務有些特殊。」

  聽到這話,機尾槍手鮑伯·卡龍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上校,難道今天我們投的是原子彈嗎?」「鮑伯,還真叫你請對了。」保羅·提貝茲對機上所有人員——導航員、投彈手和飛行工程師說:「是的,我們今天投放的是一顆原子彈。」他們聽得很專心,但是每個人的面部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終於,到了投彈的時候。命令從保羅·提貝茲的口中發出:「一分種發射」,「30秒發射」,「20秒」,「10秒」,然後開始倒數「9、8、7、6、5、…」當說完「l秒……發射!」之後,保羅·提貝茲對機組人員大聲吼道:「夥計們不要發呆了,我們必須儘快離開這裡!」很快保羅·提貝茲就控制住了飛行高度和速度。「埃諾拉·蓋伊」號朝著更高處飛去。

  「沒有蘑菇雲」

  就像一位歷史學家形容的那樣:「在百萬分之一秒內,廣島消失了。」

  記者問,「你聽見爆炸了嗎?」保羅·提貝茲說:「是的,我聽見了。『埃諾拉·蓋伊』號轉向159度之後沒一會兒,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就追上了我們。飛機上的加速器顯示,當時炸彈的衝擊力相當於2.5個重力加速度。第二天,我們把這些數據報告給科學家的時候,他們也吃了一驚,他們說:『知道嗎?爆炸發生的時候,你們的飛機距離爆炸點有10.5英裡遠!』」

  記者又問:「你看見蘑菇雲了嗎?」「我知道人們看見過各種各樣的蘑菇雲,但是它們是由不同類型炸彈產生的。廣島原子彈產生的不是蘑菇雲。那片雲團很黑,其間混雜著白色和灰色,頂部則像一棵聖誕樹。」

  回到基地寫任務報告的時候,投彈手湯·費雷畢門導航員道奇:「我們是什麼時候飛到目標上空的?」道奇說:「9點15分,15秒後離開。」湯·費雷畢聽了這話咕噥了句:「真沒勁,15秒任務就結束了!」

  幾年之後,保羅·提貝茲還受到杜魯門總統的接見:「那是1948年,我和其他幾名高級軍官去白宮橢圓辦公室。杜魯門總統一言不發看著我足足有l0秒的時間。最後他問:『你是怎麼想的?』我回答道:『總統先生,我認為我是按照上級命令行事。』聽了這話,總統猛地拍了一廠桌子說:『你做得太對了!我就是那個給你下令的人。如果有人因為這件事跟你過不去,讓他們來找我好了!』」

  「本來還有第三顆原子彈!」

  保羅·提貝茲說,他從來也沒有為投下那枚原子彈感到猶豫或者後悔過。「第一,我加入空軍的目的就是用我的本領保衛美國。第二,我有這麼多的飛行經驗,而那是一項之前從來沒人幹過的工作。」

  此外,他還透露一個秘密——美軍本來還打算向日本扔下第三顆原子彈!「第一顆扔下去之後的兩三天裡,美國沒有聽到日本的任何動靜,第二顆扔下去幾天之後他們依然保持沉默。然後我接到了當時空軍太平洋戰略指揮部的參謀部長庫蒂斯·李梅(Curtis LeM3y)將軍的電話,『你還有那些玩意嗎?』我說有。他說:『把它帶到這裡來,叫你的人做好準備,過幾天把它投出去!』然後,正當我們準備把那枚原子彈運到提尼安島的時候,戰爭結束了。」

  「如果可以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再投一顆」

  愛因斯坦曾說,當原子被分裂的時候,世界也將為之改變。保羅·提貝茲對這種說法深表贊同。9.11恐怖襲擊之後,人們都在談論核武器、氫彈,保羅·提貝茲說:「我其實也和多數人一樣對這些恐怖分子了解甚少,世貿遭到襲擊的時候我完全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那麼當他聽到人們說「扔顆原子彈幹掉那幫傢伙」的時候,又會是什麼感受呢!他的回答多少有些讓人吃驚:「如果我可以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那麼做!我會把他們全部幹掉,雖然同時也會殺掉很多無辜的人。」


相關焦點

  • 美國投向日本的第三顆原子彈失蹤之謎
    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為迫使日本投降,分別向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了一顆原子彈。可事後有人發現,其實美國向日本投了三顆原子彈,光長崎就兩顆,一顆沒有爆炸,最後神秘失蹤。半個世紀以來,美蘇兩個核大國,都竭力設法迴避這個問題,但人們一直試圖想弄明白事情的真相。
  • 廣島原子彈投放三天後,日本為何死撐到投放第二顆才宣布投降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向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了一顆原子彈。第二顆原子彈投放後,日本才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為何要死撐到投放第二顆才宣布投降?
  • 首顆原子彈為何投在廣島?四個備選城市,只有廣島與中國抗戰有關
    1945年8月2日,美軍第二航空隊司令部下達了一個作戰命令:命令8月6日凌晨由美國B-29轟炸機對日本本土實施原子彈轟炸。共有7架B-29轟炸機參與這次轟炸行動,其中大隊長保羅·蒂貝茨駕駛的一架轟炸機為原子彈載機。
  • 為敦促日本投降,美國向廣島長崎丟下2顆原子彈,為何沒有選擇東京?
    為敦促日本投降,美國向廣島長崎丟下2顆原子彈,為何沒有選擇東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時候,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分別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造成了數十萬的人無辜傷亡以及非常大的損失。那麼有些人就問了,為什麼美國會在這兩個地方投放原子彈在東京投放呢?
  • 美國在廣島原子彈後日本為什麼不投降?別怕!他們只有一顆
    日本是地球上唯一一個被核武器轟炸的國家,以至於時至今日,仍然有些日本人認為他們是受害者,美國是罪惡的侵略者。而且還認為那兩顆原子彈完全沒必要施放,放原子彈完全是為了報復日本、威懾蘇聯,等等。其實事實根本不是這樣。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二戰又再次迎來,規模擴大,傷害擴大,死亡率加大,殺傷力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都說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軍分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名為「小男孩」以及「胖子」代號的原子彈,兩次原子彈讓日本瞬間死傷30多萬人。
  • 當年美國為何沒把原子彈丟在東京,而選擇了廣島長崎
    二戰進入尾聲的階段,日軍在全球各地的戰場節節敗退,卻執意拒絕投降,甚至揚言所謂「一億玉碎」的瘋狂計劃,為迫使日本儘快投降,也為了試一試原子彈的威力,美國決定在日本本土丟下原子彈這種此前人類從未使用過的新武器。
  • BBC紀錄片《廣島》——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真實影像!
    75年前,1945年8月6日,日本時間早上8時15分,美國在日本廣島相生橋東南方的醫院上空550米投下人類第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爆炸威力相當於15000噸TNT炸藥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居住?61年後廣島成發達城市,如何解釋?
    簡介:日本是人類有史以來唯一遭到核武器轟炸過的國家,而當時美軍分別在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投放了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摧毀了廣島和長崎地表大部分的建築,對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最初的宣傳是原子彈轟炸過後的城市百年不能居住,但是不到61年,廣島和長崎雙雙成為發達城市。
  • 廣島長崎被原子彈轟炸,現在怎麼樣了?全部人都被騙了75年
    導語:75年後,日本廣島長崎情況如何?我們都被謊言欺騙了相信稍微了解一點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經歷了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分別在兩地投擲一枚原子彈,傷害總量為3萬噸TNT,共計造成十幾萬人死亡,數百人無家可歸,產出的核輻射幾乎覆蓋整個地區。後來當地人基本都撤離,畢竟無法在這樣的環境裡生存,核輻射會給人類帶來重創。事情發生之後,日本當局著手各種善後事宜,並很快就宣布投降。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日本第一時間為何沒有選擇投降
    導讀:1945年,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聯合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不接受《波茨坦公告》。隨後美國在廣島投了一枚原子彈城市幾乎被毀滅,日本依然在選擇戰鬥。二戰有兩個國家是罪孽最深重的,一個是奉行法西斯主義的德國,以希特勒為首;一個是奉行軍國主義的日本,以裕仁義即日本昭和天皇為首。二戰時期,日本不停的在叫囂著打打打,守著本國的國土,擴大侵略範圍。而後來其他法西斯國家已經開始投降了,唯獨日本依舊不肯認輸。
  • 廣島雜貨商憶原子彈爆炸:滿世界是行走的鬼(圖)
    先行派出的氣象偵察機報告廣島的天氣適宜投彈。於是機長蒂貝茨下令飛機向日本本州島南端城市廣島飛行。  這時,除了機長等少數人,許多機組成員並不確定此行目的是什麼。而機長則隨身攜帶劇毒的氰化物膠囊,目的是萬一被俘也能保住原子彈的秘密。  這一天廣島異常炎熱,早起的人們已經開始忙碌起來。7點20分,城市上空響起了一陣警報,數架美國飛機飛入廣島上空,盤旋一周便匆匆離去了。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現在廣島和長崎仍然有人...
    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 美國曾經在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是他們第一批生產的原子彈。其威力遠沒有現在所生產的原子彈危害那麼大。
  • 美國投放原子彈到長崎廣島後,外國人傷亡情況如何?
    廣島原子彈爆炸嗨,大家好,今天歷史銘記者為大家講述的美國投放原子彈到長崎廣島後,外國人傷亡的情況如何呢?杜魯門總統 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終於下了用原子彈的命令,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廣島,長崎投放了原子彈,雖然原子彈帶來了巨大的破環,但是也迫使了日本無條件的投降。
  • 原子彈轟炸後不能住人,為何廣島和長崎住著許多人?
    1945年,日軍戰敗的結局不可避免,但是還在做困獸之鬥,為了減輕美軍登陸日本本土作戰造成的傷亡,美國總統杜魯門籤署了原子彈轟炸日本的命令,於是我們大家熟知的兩顆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相繼爆炸,造成數十萬人的傷亡,日本也成為了唯一一個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
  • 1945年,廣島、長崎被原子彈轟炸,傷亡有多慘烈?倖存者生不如死
    雖然日本敗局已定,但其瘋狂的抵抗行為,依舊導致了大量盟軍的喪生。為了減少盟軍官兵的傷亡數量,加速戰爭的進程,美國決定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示意圖事實上,在此次原子彈投擲之前,美國曾給過日本最後的機會。1945年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希望日本能無條件投降。
  • 美國為什麼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天意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的失敗,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在這期間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事件。原子彈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無異於給垂死掙扎的日軍狂徒一個致命打擊,這個事件也成為了二戰的催化劑。在這裡面我們要提到一點,美國為什麼不選擇日本其他地方投彈,反而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呢?
  • 以廣島事件為例解析:為什麼原子彈轟炸之後天要下雨?
    轟炸之前廣島天氣良好轟炸之前廣島天氣良好,滿足了B29轟炸條件。而小倉是「幸運」的。轟炸廣島三天之後,美軍「博克之車」裝載著「胖子」是準備炸小倉的,可是飛抵小倉上空時,小倉上空氣象條件很差,空中布滿厚厚的雲層,能見度極低。"博克之車"在小倉上空盤旋了3周,始終未能找到瞄準點--5號軍火庫。按照既定計劃,遂改炸長崎。
  • 廣島長崎被毀後,如果日本繼續頑抗美國是否會繼續使用原子彈?
    這三架美國飛機是來執行一項史無前例的任務的----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在其中一架美軍飛機上,攜帶了一枚威力巨大的叫做「小男孩」的原子彈,不久之後,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被投入實戰的核炸彈。9點14分17秒,B29飛行員按下了投彈按鈕,然後迅速飛離投彈區域。
  • 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為什麼選擇廣島和長崎,而不是東京?
    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為什麼選擇廣島和長崎,而不是東京?戰爭是永恆的話題,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戰爭一方面促進著改朝換代和歷史往前發展,另一方面去對生活在那個時代的所有人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戰爭帶給人類永遠是兩方面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