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進入尾聲的階段,日軍在全球各地的戰場節節敗退,卻執意拒絕投降,甚至揚言所謂「一億玉碎」的瘋狂計劃,為迫使日本儘快投降,也為了試一試原子彈的威力,美國決定在日本本土丟下原子彈這種此前人類從未使用過的新武器。
1945年8月6日、8月9日兩天,蘑菇雲先後在日本的廣島、長崎兩座城市騰空而起,幾乎在轉瞬之間,整個城市被夷為平地,大多數的建築都被摧毀,前前後後超過二十萬人直接喪命,受到原子彈驚人威力的震懾,日寇的心理防線被逐漸打破,加速了投降的腳步。
事後,很多比較好奇,為何當初美國丟原子彈的地點,會選在廣島和長崎這兩個地方,而不是日本核心所在的東京呢?
其實,美軍最早鎖定的目標共有六個,分別是東京、京都、新潟、小倉、長崎與廣島,也就是說東京最早也是備選目標之一,但後來,前四個目標都因為不同的原因被劃掉了,廣島與長崎是經過篩選之後,被最終確定的兩座目標城市。
東京被劃掉的原因,其實也並沒有多麼複雜。
第一,當時的東京其實也沒什麼可以炸的了。
美國畢竟是初次研製出原子彈這種空前的驚人武器,所以也想試一試它的具體威力,而東京這座日本最大都市,在之前三月份與五月份的美軍超大規模轟炸之下,超過85%的主要建築物都已經被毀掉,東京主城區六成以上的面積都化作廢墟。在這樣的城市投下原子彈,造成的效果威力其實並不明顯,最好還是要找個基本完整的城市。
第二,怕日本狗急跳牆。
東京是日本皇室有大部分的海軍、陸軍高級將領的大本營,是真正的日本核心中樞所在,此前美軍的大規模轟炸之時,就有意避開了很多關鍵目標,就是怕日本這麼瘋狂的民族,一旦趕狗入窮巷,可能導致日軍更加瘋狂的行為,使得戰爭繼續蔓延,原子彈的威力實在無法把握,所以乾脆就直接放棄在東京丟原子彈。
三,保全日本皇室這一顆關鍵棋子
東京是日本的戰爭頭子昭和天皇裕仁的居住地,當時美軍與盟軍各國都商議著,日本天皇在戰後其實還是能夠發揮掌握全日本的關鍵作用,天皇是日本人的精神象徵,如果被滅的話,同樣可能導致日本的局面失控,相對的,戰後美國也需要憑藉天皇來掌握日本,消滅天皇,可能會對日本將來的處理造成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廣島與長崎這兩座城市,不僅保留非常完整,而且這兩個地方都是人口密集城市興旺之地,更加是日本重要的軍工業基地和物資儲備地,轟炸這兩個地方,要比直接在東京丟原子彈意義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