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隨著義大利和德國的投降,法西斯國家就只剩日本還在垂死掙扎。但是日本拒不投降遭到了國際的聯合進攻,其中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大大加速了日本的投降。那麼為什麼美國要在日本和長崎投下兩個原子彈,而不是在其他城市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揭秘一下吧。
在二戰最後期,日本的負隅頑抗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共同打擊。其中以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和美國轟炸廣島長崎最為出名。美國在研製出原子彈後,代號為「瘦子」的原子彈被當作實驗並且大獲成功。剩下的「胖子」和「小男孩」被投到了廣島和長崎。
本來很多人認為應該轟炸日本首都東京。但是後來遭到了否定。這是為什麼呢?第一:在還沒有研製出原子彈之前,燃燒彈是最有殺傷力的武器。在二戰後期,美國基本上每天都會去日本本土轟炸和投放燃燒彈,其中東京是重點轟炸對象。並且日本的房子多為木質房子,燃燒一投下去,瞬間燒成一片灰燼。加上長期的轟炸,東京已經死傷無數。第二:日本天皇住在東京,在對東京實施轟炸的時候就有意避開天皇居住的皇宮。因為天皇是日本民族的精神象徵,是全體日本人最頂禮膜拜的人。原子彈威力巨大,萬一日本天皇給炸死了,日本人更加不會投降,甚至反抗地更加厲害。所以東京不能炸。
後來又有人提出了轟炸京都。但是這一決定又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其中梁思成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梁啓超的長子,我國著名建築學家)。為什麼不能炸,因為京都向來以文化著稱,是日本的一個文化中心。京都有許多古建築和古文物,這些古建築和文物對後世史學和建築研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並且日本天皇經常到京都去居住,萬一轟炸時日本天皇在那被炸死,後果不堪設想。居於以上內容,決定放棄轟炸京都,梁思成還特地在地圖上把京都的位置給標記出來,把地圖交給美國方面。
至於為何轟炸廣島和長崎,這就需要仔細說了。可以這麼說轟炸廣島是必然,轟炸長崎是偶然。首先廣島是日本陸軍之城,這個地方有重兵集結 ,再者廣島是日本本土防務第二司令部所在地。最後廣島是一個沿海城市,毗鄰瀨戶內海,許多的艦隊 ,戰船從這裡的港口出發去侵略他國。可以說廣島也是日本的一個罪惡源地。
轟炸長崎有一點偶然,本來沒有想轟炸長崎,當時定的目標是轟炸日本北九州兵工業基地小倉,長崎只是備案。但是當轟炸機飛到小倉上空的時候發現上空雲層太厚 在飛機上根本看不到陸地上的轟炸目標。並且飛機中的油即將耗盡,美國方面要求就近轟炸長崎。長崎是日本的一個兵工廠所在地,造船業非常發達。當飛機飛到長崎上空時,雲層依然是太厚無法投放。但是當轟炸機要走的時候,長崎上空的雲層裂出一條縫,下面的目標看得一清二楚,就這樣原子彈被投放了下去。小倉成功躲過了一劫,但長崎遭遇了空前的災難。
我們從來不畏懼戰爭,但力求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願世界永遠和平,沒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