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一縷輕柔的月光透過窗子,撒在了窗臺上。夜,讓一切顯得如此安靜,空氣的旋律在轉動著。而我,似乎陷入了沉思中;是寂寞?是無聊?還是無助?還是回想?一切的一切,也許只有自己的心才能解答——心在山水間,不問世事流年。覽盡浮華滄桑,心始得舊平靜如深淵。
紅塵搖曳,世事無常。每一陣風吹過,撫下落葉片片。於城市中喧囂的殘骸,於山林間翩然的精靈。「一片片的落葉,一季季的雨滴,一湖湖的江水,一聲聲感嘆,一絲絲失落」。都在這世事茫茫的紅塵中,飄零著。人生也如此,隨著歲月飄零著。感覺無處是岸。
或者應該安然於山間,看清冽的溪水淙淙,拾一捧於掌心,感受那沁人心脾的寒涼。獨立於山腰,看來時的崎嶇,去路的蒼茫。漫山遍野都是成熟的色彩,是歷盡耀眼的陽光與暴雨的洗禮方可褪去那初始的鮮綠,披上這滄桑的紅與黃。姑且敞開心懷,不問身歸何處,只在乎漂泊的心,徜徉肆恣。
關於世事茫茫,唐代韋應物在《寄李儋元錫》中寫道:「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這首詩的意思是:「去年那花開時節我們依依惜別,如今又是花開時節,我們分別已一年。世事渺茫自我的命運怎能預料,春愁讓人心中鬱郁、孤枕難眠。多病的身軀讓我想歸隱田園間,看著流亡的百姓愧對國家俸祿。早聽說你將要來此地探望我,我到西樓眺望幾度看到明月圓。」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韋應物說,時間過得真快,想不到我與你們的分別有一年了。「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韋應物說,世事總是很難預料的,離愁別緒總是讓人夜不能寐的。「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韋應物說,身體不好想退休歸隱,但國家正值多事之秋,百姓流離失所,我領著朝廷的俸祿,又還想為國家和百姓做點事情。「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韋應物說,你們說要來探望我,我很高興也很期待,盼望月圓之夜就是我們的相聚之時。
一個在脆弱的時候,容易對世事發出感慨,在《寄李儋元錫》中,韋應物因為身體不好,操勞國家大事,關心百姓冷暖,身邊又沒有知心朋友可以傾訴,所以感嘆世事茫茫。
我們有時候也在感嘆,人生幾多沉浮,世事幾許滄桑,心事幾番加減,終瞭然!一切的風雲突變,世事茫茫,終究會交還給時光,隱入風平浪靜的安然。明知舊夢不成歡,花好難月圓,曾經的美好,也只能在夢裡重現。怎奈,雖遲暮向晚,揮就一絲痴念,寄予天邊,執意挽留住夕陽無限。莫道人生苦短,莫說山遙水遠,望斷天涯路漫漫,結局早已註定,只等你我來預演。
今晚,月夜星寒,風落窗前,光陰裡撿起殘章斷片,任憑編織幽夢一簾,卻又如何裁剪?也只能在回憶中安暖。一語難言,道不盡世事滄桑隨風散,時光太淺,承載不了太多的愁思漫山川,一筆雲煙,難易描繪心事萬千。望窗外清瘦的樹影,月漸疏離,就這樣看著時光慢慢老去。倘若時光能夠不老,那該那好?誰知世事本無常,多少雲水過往,多少生死兩茫茫,何嘗不是人生如夢戲一場!你方唱罷我登場,箇中滋味,獨自細品嘗。
無法子,唯有,學會微笑,學會堅強,學會放下,學會遺忘,學會恬淡,學會隨緣。四季告訴我們,要順其自然,人生告訴我們,要隨遇而安。花兒告訴我們,該怎樣燦爛明豔,落葉告訴我們,該如何虛無恬淡。大道至簡,崢嶸歲月,從容安然,恬淡向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