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省和山東省都是採用的新高考「專業+院校」的投檔模式,在普通類常規批投檔中,浙江可投80個志願,山東可投96個志願。
新高考使用的是專業平行志願,而傳統的高考使用的是院校平行志願,這二者都是平行志願,它們的投檔原則也都是一樣的,「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次投檔」。
但二者的不同點在於,新高考的投檔精確到某個院校的某個專業,只要投檔了,不存在專業調劑的問題;而傳統高考的投檔分兩步,先投適合的院校,再由提檔院校根據考生專業志願分配專業,如果專業分數不夠,還會看考生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1,新高考突出專業,考生務必要先知道自己想學什麼,有沒有學好的能力,該專業有哪些填報的限定條件,只要選對了,就可以直接投到該專業上去,不會出現調劑到討厭或一無所知的專業上的窘境和難堪。可以做到「錄其所願」「學其所好」。
2,新高考倒逼招生高校優化設置專業,再也不能隨便拿一些只顧追熱而師資薄弱的水專業來誘考生上當。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考生心裡認定了幾個專業,就會認真對比在這些專業招生的院校,去看這幾個專業在各高校裡到底是處於什麼水準,有多少優勢和潛力。某些高校再想濫竽充數、魚目混珠,已經沒有市場了。更何況,沒有專業調劑這一個步驟,招生高校設置的某些經實踐檢驗不受歡迎的專業只能自然淘汰。
3,新高考實行的是必考+選考,考生選考的科目不同,對於專業的要求也不一樣。如果再按照傳統投檔模式來實施的話,勢必突出院校而淡化專業。
4,新高考投檔可選擇的範圍更多。比如說浙江的80個志願,理論上可以一個專業選一所高校,計算機應用專業(類)完全可以選擇開設了此專業的80所院校。山東的96個志願也是如此。或者考生特別喜歡某幾所高校,也可以把這幾所高校在本省投放的專業志願計劃「包圓」,只要不超過規定的志願填報數量即可。
1,滑檔是因為考生對自己的實力估算錯誤,填報的專業平行志願最低投檔位次全都高於自己的實際位次。
比如說考生考了600分,填報的96個志願最低投檔分全部高於600分,或者就算有幾個600分的專業志願,其投檔位次也高於考生的實際位次,只能遺憾出局。
有人會懷疑,96個志願還能全填高了?還真別不信。山東600分以上(含)的專業志願第一批中篩查一下符合條件的有3081個,考生完全有可能在這3081個當中選滿了96個。單單600分的同分專業平行志願就有101個,但它們的位次從高到低相差可是有706位呢!
更何況,還有些考生對自己盲目樂觀,根本不會填滿所有的志願。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分數隨便填上二三十個志願就已經足夠了,沒有隻填一兩個,那是對得起志願填報了。
2,退檔是因為考生沒有認真閱讀高校招生章程,因為對某高校某專業的限定條件不了解,不符合高校的要求,而只能被高校忍痛割愛。
因為在投檔系統中對於身體、單科分數、外語語種和口試、綜合素質評價、誠信等因素並未設置成限制投檔條件,所以,存在這些方面問題的考生即使投檔成功,也會因為「犯規」而遭到退檔。
而退檔之後,跟院校平行志願投檔一樣,其他專業平行志願也不再投檔,因為一輪只投一次的機會已經用完了。考生只有參加剩餘計劃的下一段或下一批志願填報和投檔。
綜上所述,不管是傳統投檔模式還是新高考投檔模式,前提條件都是考生要根據自己的考分和位次,從自身興趣愛好和能力水平出發,做好志願填報相關準備工作和數據資料分析工作,在掌握填報規則的基礎上,儘可能實現個人志願利益最大化,力爭一次成功,心想事成。
對於新高考投檔模式,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