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為青年發展開拓新賽道

2020-12-13 湖南在線

新一輪改革開放 年輕人一馬當先

今年年初,來自香港的城市規劃師廖自涵在北京開啟職業生涯新篇章:他以副總經理的身份加盟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管委會旗下的一家平臺公司,負責50平方公裡的規劃、設計與開發。

37歲的廖自涵在香港、紐約和新加坡都有代表作,他在事業黃金期更換賽道,看中的是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有可能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這裡承擔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貿區兩項改革開放任務,在全國絕無僅有。廖自涵和他的團隊要在政策、制度的設計上大膽謀篇布局,助力區域的高水平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再次吹響號角,提出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開放」。

在經濟學者、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範恆山看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改革開放進入新時期,改革從最初集中於經濟體制的單項突破,發展到涉及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多維度的全方位改革,經歷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也正進入「啃硬骨頭」的階段。

中國改革的方位變了、場景變了,不變的是整個國家對年輕人敢闖敢試的鼓勵與期待。正如100多年前,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的判斷:「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

改革大潮中,總有年輕人乘風破浪

改革開放初期,大批年輕人丟下「鐵飯碗」,或奔向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或下海經商,只為闖出一片天地。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就是在40歲那年離開中國科學院,在一間傳達室裡開始創業。

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表彰的100位「改革先鋒」中,不少人物就是把個人奮鬥的青春寫在了國家改革的答卷上。

接力棒已交接,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一代人成為改革開放主力軍。廖自涵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他正是循著改革開放的氣息從香港來到北京,跳出舒適區。對他來說,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充滿活力,「每一個版塊的發展都有可能站在世界之巔」。

廖自涵發現,在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一切大膽的嘗試都被鼓勵,這讓他和團隊幹勁十足。他說,自己在香港的工作偏重城市地塊設計,在紐約的經歷則學習到如何運用金融財稅手段來撬動開發,而在北京,他有機會把過往的經歷結合在一起,嘗試推出更符合改革試驗田身份的創新制度。

39歲的齊俊桐也奔跑於新賽道。天津大學機器人與自主系統研究所的這位副所長,5年前吃下全校教師在崗創業的「第一隻螃蟹」,成立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邁出這一步後,他和團隊打破各種約束,解決無人直升機自主飛行控制的技術難題,使我國該項技術躋身國際先進水平。

越來越多的領域在破除藩籬,鼓勵年輕人創造。不久前,天津大學「海燕」團隊自主研發的萬米級深淵滑翔機「海燕」創造了10619米潛深的世界紀錄,為我國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提供了先進可靠的新型無人平臺。團隊領軍人、天大機械學院副院長王延輝表示,近年來,學校用改革為人才鬆綁,平均年齡30多歲的「海燕」團隊,不用為發表多少篇論文或是獲得多少項目而發愁,只用在自己的崗位「深潛」。

在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鍾茂初看來,改革開放給社會帶來鬆綁效應,打破傳統思維和傳統制度機制對人的約束,釋放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而年輕人恰恰是各種活力的承載者,能夠以創新思維一展身手,有所作為。

只有改革,才能讓青年獲得全面發展的紅利

11月底,北京理工大學智慧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石青參加了一場路演。面對投資人和廠家,這位37歲的年輕人介紹了自己團隊的機器人仿生學技術。

在此之前,石青一直沉浸在實驗室裡,沒有走出過象牙塔,在這場由北京中關村管委會組織的「實驗室概念驗證項目市場合作路演活動」中,石青和他的技術備受投資人青睞,原始創新走向市場近在咫尺。

中關村管委會組織這樣的路演,就是要「填平」實驗室基礎研究成果與可市場化成果之間的鴻溝,讓「躺」在實驗室裡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產線。

《建議》中有專門的段落來表述「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而在中關村這片改革的熱土上,管理者們也正試圖進行最大可能的改革創新,讓改革紅利惠及年輕人。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說:「十四五」期間,中關村要在打造國際人才高地上取得新突破,留住優秀青年人才。

齊俊桐也是科研體制改革的受益者。近年來,中國不僅支持科研人員在崗或離崗創新創業,還對「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科研評價體系進行改革。這些改革讓他既能夠在大學任教,又能創立高新技術企業開展成果轉化,而成果轉化的成效還能作為職稱晉升的評價內容,極大地釋放了科研人員的活力與能力。

另一方面,政府「自我革命」,簡政放權打造服務型政府,也讓創業企業受益頗多。齊俊桐在創業的路上,連續獲得來自學校和政府的支持。為了解決人才的後顧之憂,當地政府在落戶、子女入學、人才公寓、人才補貼等方面營造了有益的環境,吸引了更多人才到天津工作。

鍾茂初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程表明,只要是有利於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的改革,在帶來經濟社會發展活力的同時,也必然給年輕人帶來更多發展機會。全面深化改革,將直接為青年創造更好的制度環境與社會環境,從而使青年的發展擁有更好的條件與基礎。

改革跋山涉水,仍需青年做時代搏擊者

《建議》中,有關改革的內容依然獨立成篇,「十四五」期間與改革相關的總目標是,要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近期,經濟學家頻繁發聲,暢談改革期盼。範恆山說,進入「啃硬骨頭」的階段,改革的複雜性、艱巨性、不確定性大大增強。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還要注重改革方法,通過創新制度安排,創造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增進和擴大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在鍾茂初看來,當下改革面臨的一大挑戰是,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與傳統管理方式之間的矛盾。比如,對新產業、新業態的監管,如何既能使之得到良性發展,又不至於因其野蠻生長而帶來重大風險。

鍾茂初主張,對這些領域的改革,應更多地吸納參與到新產業、新業態之中的青年群體的意見建議,同時也讓他們在認識到潛在風險的前提下去尋求合理的發展路徑,而不是以傳統的監管思維去束縛新產業新業態的成長。

他也注意到《建議》中有這樣的表述,「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在他看來,這為年輕人提供了有利的契機和寬鬆的環境。

鍾茂初說,與改革同齡的一代年輕人已接過改革的接力棒,可以根據自身的人生目標、能力和價值偏好,既可選擇參與到與時代同步發展的領域,獲得國家整體進步的收益,也可選擇參與到符合總體方向但有所創新、有一定風險的領域,成為探索先行者,去獲取先行者的收益和貢獻。

在廖自涵看來,《建議》中很多表述都與他相關,「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賦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權」「實施自由貿易區提升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等,都描繪著當下及未來他的舞臺。

在「十四五」開啟的新徵程中,王延輝看到,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科研環境會更加寬鬆優越。他和同事有信心放開手腳,作出更好的成績,掌握關鍵技術,讓「海燕」在創新的海洋中潛得更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 胡春豔

相關焦點

  • 專家最新建言:「十四五」規劃與青年發展規劃如何銜接
    主播君的話青年人才如何成長、如何做好青少年的家庭教育、職業教育又該如何完善……近日,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召開「十四五」規劃與青年發展專家研討會,一起聽聽專家學者怎麼說。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
  • 團中央提案:將青年發展相關內容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
    《規劃》發布以來,國家建立青年發展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各省均已出臺青年發展規劃,1737個縣(市、區)建立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實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5月22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要編制好「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時期是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的關鍵期,當代青年的人生歷程與其完全吻合,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高質量編制「十四五」規劃 張萬平...
    11月26日下午,市委書記靳磊主持召開「十四五」規劃編制社會各界人士座談會,聽取大家對全市「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推動「十四五」規劃編制順應人民意願、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市政協主席張萬平出席。他說,大家的意見和建議貼近基層實際、反映群眾心聲,既立足自身實際,又著眼德陽發展大局,飽含著對德陽「十四五」發展的信心與期盼,對我們更好編制和完善「十四五」規劃很有幫助。有關方面要認真研究、吸收借鑑、梳理交辦,把這些真知灼見轉化為具體的工作舉措。靳磊就「十四五」時期面臨的發展形勢、重點任務等與大家交流。
  • 新起點 新格局 新青年——「十四五」與青年發展理論研討會發言摘要
    本次研討會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幫助廣大青年深刻認識「十四五」時期新發展格局,立體解讀「十四五」時期與青年密切相關的各項政策,振奮開啟新徵程的青年奮鬥力量。  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共青團事業發展的空間定位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中國共青團和廣大青年勠力奮進、大有作為的關鍵時期。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共青團事業發展的空間定位顯得尤為重要。
  • 「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工業發展轉入新階段
    在第一天的會議上,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就《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十四五」規劃的制定廣受國內國際關注,它將勾勒出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宏偉藍圖。  編制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
  • 「『十四五』規劃與黨的青年工作」研討會舉行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鳳莉)11月21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辦、中央團校承辦的「『十四五』規劃與黨的青年工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在中央團校舉行。
  • 團中央在清華大學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召開「十四五」規劃與青年...
    團中央在清華大學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召開「十四五」規劃與青年發展研討會為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研究「十四五」規劃,推動青年發展規劃向縱深實施,2021年1月14日下午,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在清華大學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組織召開「十四五」規劃與青年發展研討會
  • 「『十四五』規劃與黨的青年工作」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金嶺)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辦、中央團校承辦的「『十四五』規劃與黨的青年工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在中央團校舉行。
  • 「十四五」將成為青年邁向 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
    「十四五」將成為青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 沈 傑(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成員)國家發展與青年發展兩者之間呈現一種辯證性的互構關係。國家發展是青年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青年發展也會推動並構成國家發展。2020年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年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十三五」規劃收官。2020年,我國將編制「十四五」規劃,實施時期是2021年至2025年,這也是《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收效時期。
  • 「十四五」將成為青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
    2020年,我國將編制「十四五」規劃,實施時期是2021年至2025年,這也是《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收效時期。國家發展與青年發展兩者之間將又一次形成最矚目的高度融合。  2021年我國將開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形成新發展格局。
  • 臺商議「十四五」規劃:以更大力度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郭其鈺 攝中新網杭州12月5日電(記者 郭其鈺)12月4日,浙江在杭州向臺胞臺商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幫助臺商進一步了解「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支持臺商臺企參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共享大陸發展新機遇。多位臺商表示,「十四五」期間將以更大力度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 「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編制工作向青年問計求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機關團委承辦的「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編制工作青年發展專題座談會在京召開。會上,與會人員結合自身實際各抒己見,共同為「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編制工作建言獻策。11月11日,團中央再次進行網絡動員,推出「『十四五』規劃『拍了拍』你——積極參與『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問計求策的倡議」網絡話題,不到兩周時間,總閱讀量超過180萬,其中「共青團中央」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分別達69萬、14.8萬。
  • 第九期廣州青年學堂開講,專家解析「十四五」規劃
    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廣州青年報訊(記者 胡媛媛 攝影 黃宇帆)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全面依法治國指示精神,結合市委政法委關於開展廣州市2020年「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的工作要求,12月8日下午
  • 「展望「十四五」」共青團貴州省委:為全省高質量發展作出青年和...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全省各級團組織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所在,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深刻領會把握『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
  • 青年如何在「十四五」黃金時期閃光
    面對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青年教師、大學生和創業青年的心聲和困惑,得到了專家耐心的回應。12月19日,中國青年報社和北京大學黨的理論創新研究中心在北京聯合舉辦「十四五與青年發展」理論研討會。本次研討會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體解讀「十四五」時期與青年密切相關的各項政策,幫助廣大青年認清「十四五」時期新發展格局,反映青年奮鬥力量。
  • 嗨,青浦青少年發展「十四五」規劃邀您來建言!
    嗨,青浦青少年發展「十四五」規劃邀您來建言!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衡量社會進步的重要標準青年是城市發展建設主力軍也是未來城市高品質生活的最大受益者在「十四五」時期,為了進一步保障青浦區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穩步實現青浦青少年的優先發展和積極發展,充分動員和發揮廣大青少年在青浦落實
  • 中國代表:中國「十四五」規劃將為國際社會提供廣闊發展機遇
    中國代表:中國「十四五」規劃將為國際社會提供廣闊發展機遇 2020-12-07 21:23:41  王群在會上重點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相關內容。他表示,《建議》展望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建議》的制定,充分說明中國黨和政府對未來作出了清晰規劃,有力保持了發展政策的延續性。
  • 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十四五』規劃與黨的青年...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鳳莉)11月21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辦、中央團校承辦的「『十四五』規劃與黨的青年工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在中央團校舉行。
  • 「十四五」規劃與智能經濟遠瞻——智能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研討會...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 張詩瑩)日前,由百度集團、葦草智庫、中信出版集團聯合舉辦的「十四五」規劃與智能經濟遠瞻——智能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百度APP對此次活動進行了獨家直播。
  • 郝躍院士為西電微電子學院「十四五」規劃把舵定向
    為科學編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十四五」規劃,準確研判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聚焦「十四五」發展重點,在前期安排部署、廣泛調研、認真研究的基礎上,8月21日下午,西電微電子學院召開「十四五」規劃研討會,邀請中科院院士郝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楊銀堂為學院十四五規劃把舵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