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正在北京召開。在第一天的會議上,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就《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十四五」規劃的制定廣受國內國際關注,它將勾勒出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宏偉藍圖。
編制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從1953年至今,在十三個「五年計劃/規劃」指導下,我國僅用幾十年就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發展實踐充分證明,「五年規劃」是引領我國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前進航標。
「十四五」時期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承上啟下、尤為關鍵。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切實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規劃編制中來,齊心協力把「十四五」規劃編制好。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十三五」時期是我國推進位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關鍵五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 「十三五」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如期完成。
2016-2019年,我國工業增加值由24.54萬億元增至31.71萬億元,年均增長5.9%,遠高於同期世界工業2.9%的年均增速。2019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達26.9萬億元,佔全球比重28.1%,連續十年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
「十三五」以來,一批關鍵技術和產品取得重大突破,嫦娥攬月、長徵飛天、天問啟程、北鬥組網、雙龍探極,時速350公裡「復興號」動車組批量投入運營,C919大型客機用材、平板顯示基板玻璃等新材料實現突破。
信息通信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2019年底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分別達到91%、96%。4G用戶超過12億,5G商用邁出堅實步伐,連接用戶數超過1.6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移動流量平均資費較2015年底下降超95%。
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步伐加快。智能製造深入推進,一批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初步建成。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電子商務和行動支付交易額均居世界首位,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廣泛應用於經濟社會發展,催生出大量新業態新模式。
縱觀當前國內外形勢,既有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深刻調整的全方位之變,也有國內經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的集中呈現和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層次轉化。在「十四五」這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積極有效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我國工業發展正處於爬坡過坎、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十四五」是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很多專家認為,當前產業發展已進入「三期疊加」,即進入全面工業化的攻堅期、深度工業化的攻關期和產業智能化的奠基期。中國工業發展既需提升存量,也要開拓增量,要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步伐,並加大力度培育前沿技術產業。「十四五」規劃將進一步明確發展任務和重點領域,培育壯大工業競爭新優勢,在更高水平上加快推進工業現代化。
「十四五」規劃的制定實施與世界格局的變遷緊密相連,與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革命性變革緊密相連。這五年,中國工業要努力實現 「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
工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富國之源。「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充分用好自身優勢,積極化解風險挑戰,牢牢掌握戰略機遇和發展主動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