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合肥公交搜索「元一時代廣場」,有1路等8趟公交車經過,然而不遠處的地鐵1號線卻是「長淮站」,如果對合肥不是很熟悉,公交軌道交通轉乘很容易弄暈。近日,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回複合肥市政協委員提案時表示,正陸續對公交與軌道接駁站點進行梳理,將分步、分批,並結合道路建設和線網優化,將公交站名逐步實現與軌道站名一致。此外,對大家非常關注的公交安全問題,全市公交車將推廣安裝一鍵報警系統。
駕駛艙安全防護隔離設施將成為公交標配
合肥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合肥市政協委員馬俊提出「關於加快落實我市公交車安裝駕駛艙隔離門等預防裝置的建議」提案,建議合肥市的所有運營公交車全面加裝駕駛艙安全隔離門。
對此,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回復表示,合肥市公交集團對2014年前購入的營運車輛因接近報廢年限,為避免浪費,不再加裝該設備。對2014年以後入戶的新能源車輛和保留的550臺清潔能源車輛合計1973臺進行駕駛區域改造安裝安全防護隔離設施,採用改造加裝「過渡圍+司機側門」方式進行改造,耗時45天,費用427萬元。
2019年,合肥新投運的800臺新能源車在出廠前已經安裝駕駛區安全隔離設施,目前合肥公交集團共有2773臺車輛安裝駕駛區安全隔離設施。今後,新購車輛駕駛艙安全防護隔離設施將作為標配,儘快實現全覆蓋。
據了解,合肥市公交車的防護隔離設施都有專門的規格,不但不易被敲碎。可以有效防止從後方、側方對駕駛員的侵擾行為,還留有通聲孔方便司機與乘客交流,側圍門上粘貼隔離警示銘牌,側圍門安裝門鎖,門鎖鎖止機構只能從內部打開和鎖止,且在緊急情況下設置有從門外打開的應急裝置。
「元一時代廣場」公交站將更名為「長淮站」
能否統一規範合肥市公交軌道交通站點名稱?合肥市政協委員孫家合在合肥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提出這個問題。對此,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回復表示,《安徽省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管理條例》第十一條明確規定:城市公共汽車站點的命名應當指位明確、導向無誤,一般以傳統地名或者所在道路、標誌性建築、公共設施、歷史文化景點或者公共服務機構的名稱命名。這種物理性的命名直觀且人性化。但隨著城市發展,軌道1、2、3號線相繼開通,確實出現部分公交站名與現實不符、與軌道站名不一致的現象。
目前,合肥市公交集團正陸續對公交與軌道接駁站點進行梳理,將分步、分批,並結合道路建設和線網優化,將公交站名逐步實現與軌道站名一致,方便市民換乘時辨認。近期就計劃將公交「元一時代廣場」站名更名為「長淮站」。
此外,很多人關心軌道站點如何命名的問題。合肥市交通運輸局表示,《安徽省合肥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20-2025)》已於2020年3月17日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為確保後續線路站點命名的實用性、指向性,市軌道辦在開展大量調研工作,通過勘查、走訪徵求線路沿線轄區政府及街道意見,同時為便於市民出行,增加結合考慮合肥市公交企業意見這一流程,並通過媒體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相關意見和建議。經過梳理、遴選,考慮歷史、地理、民俗等地域文化因素及當代風貌特徵,確定初步方案,報相關主管部門審核,再報市政府批准,最終採用站名以政府批覆為準。
公交車將安裝一鍵報警系統,實時定位同步錄像
馬俊還提出加快研發公交車一鍵報警系統建議,據了解,在公交車上安裝一鍵報警系統的工作於2017年開始啟動,已試驗性在2017年部分新購車輛及2019年全部新購車輛上安裝了該設備,共計1250臺。
根據車型,一鍵報警裝置主要安裝在兩處位置,一處是在駕駛員左側操作區,另一處是在駕駛員前方儀錶盤旁,統一外形是黑色長方盒配上紅色報警按鈕及三個LED指示燈,目前已在調度平臺上完成了測試,為了滿足統一管理的需求,現在正在向視頻監控平臺進行遷移。
當緊急事故發生時,駕駛員按下終端上的報警按鈕三秒鐘後,平臺會彈出實時視頻畫面,同時視頻會開啟同步錄像功能。視頻畫面還會顯示出當前車輛的自編號、所屬線路、巴士公司及當前定位信息,這時後臺人員可以通過IP對講系統實現與駕駛員的語音交流。
「由於當前平臺部署工作還沒徹底完成,相關功能還在調試,所以與公安平臺的聯動工作還在準備當中,因此項工作需多家單位和部門聯動推進。」合肥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等各方條件成熟時將全力推進這項工作。記者 餘佼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