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水果"是國產?海口部分市場水果信息不透明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日前,海口一市民在某外賣平臺上購買進口水果,結果拿到手一看,不僅包裝上什麼都沒寫,而且實物和線上平臺的圖片差別很大。該市民向有關部門反映後,經食藥監和工商部門核查,這家水果店銷售的進口油桃因虛假標註,涉嫌虛假宣傳被責令停業整改。近日,記者走訪海口市區部分水果市場發現,商家銷售的進口水果信息不透明。消費者購買的進口水果可能是國產的。

  銷售員不知道「進口水果」產地

  3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新城路的「貞貞果園」水果店,裡面擺滿了產自我省和外省的水果。記者詢問店裡的一名女銷售員有什麼進口水果,她指著託盤裡的黑李和紅色油桃告訴記者,這些是進口水果。記者看到,所謂的進口水果並沒有標明產地。記者問她這些水果是從哪個國家進口的,她說水果是老闆採購的,她只負責銷售。

  在新城路的「大眾平價」水果店,貨架上擺著各種各樣的新鮮水果。記者問銷售員有什麼進口水果。她指著用薄膜包著的提子說,這種提子是進口的。記者仔細看了一下,包著提子的薄膜上印有英文,但沒有商品標價籤。記者問銷售員,該水果的產地是哪個國家,銷售員搖頭說不清楚。

  記者走訪了新城路的幾家水果店,發現都沒有張貼規範的商品標價籤,沒有註明水果的品名、產地、價格。

  標價籤上未標明水果進口地

  3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南沙路的「叄拾加」水果店,看見店門口用白色紙板寫著「進口西梅,3斤36元」的廣告,上面沒有寫西梅是從哪個國家進口的。靠門口的牆邊擺放著用薄膜包著的暗紅色提子。銷售員告訴記者,這是進口提子。記者問她這種提子是從哪個國家進口的,她說不知道。

  3月27日上午,記者走訪南沙路的「百果園」 水果店,裡面水果品種比較多,門口顯著位置擺著一張白色廣告板,上面寫著「無核珍珠紅,2斤30元」,但沒有標明產地。這些無核珍珠紅葡萄用膜包在盒裡,膜盒上面也沒有標明產地。在靠近收銀臺旁邊的展位上擺著一張白色廣告板,上面寫著「進口西梅,1斤10元」。記者問銷售員,這種西梅是從哪個國家進口的,銷售員說:「這批進口西梅已經賣完了,我不知道從哪個國家進口。」

  記者隨後來到海口南北水果批發市場,看到一家檔口批發進口水果。記者看到,這家批發進口提子的樣品筐裡,分別擺放著「進口」黑提和「進口」紅提,標價分別為17元/斤和15元/斤,但沒有標明進口地。記者問女老闆這是從哪個國家進口的提子,她說不清楚。

  記者在南北水果批發市場走訪了多個批發進口水果的檔口,商家擺放的進口水果樣品都沒有明顯標示進口水果的產地。記者問經營者,對方均表示不清楚。

  進口水果必須獲得相關許可證

  日前,海口一家水果店擅自把智利油桃當成美國油桃在外賣平臺上標註售賣。海口龍華區金盤食藥監所將情況向某外賣平臺公司進行了通報,責成其督促該水果店進行整改。該水果店因涉嫌虛假宣傳,後被海口市龍華區金龍工商所責令停業整改。

  金盤食藥監所所長周永明提醒消費者: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可以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獲得檢驗檢疫準入的新鮮水果種類及輸出國家地址名錄》,對進口水果的真假進行辨認。只要售賣的進口水果不在名錄內,就意味著存在走私或假冒的情況。另外,進口水果必須獲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檢疫許可證,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提供。買進口水果的消費者應擦亮眼睛,以免被店家忽悠,做到明明白白消費。如果發現商家弄虛作假,坑害消費者,可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記者 廖自如)

相關焦點

  • 貼上英文標籤 國產水果變身「洋」水果
    記者走訪水果市場發現,大多貼有洋標籤的進口水果,卻是國產貨。現象國產水果「被進口」昨日,記者以零售商身份來到沙湖果品批發市場,看到水果箱堆積如山,批發商指著標有英文字母的箱子稱這些都是進口的。批發市場部分果品的包裝箱十分混亂,如在包裝箱上明顯寫有「Orange」(橘子)的英文字樣,而裡面裝的卻是美國西柚。
  • 沒了低價,國產水果靠什麼和進口水果「硬剛」?
    圖片來自△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當低價不再是國產水果的致勝法寶 我們靠什麼才能贏過進口水果 毫無疑問,當進口水果在我國的銷量大幅增加,勢必會擠壓國產水果的市場份額。
  • 受疫情影響進口水果市場走低國產水果受青睞 雲冠橙接力褚橙進入...
    進口水果因疫情走低,褚橙、雲冠橙等國產品牌受青睞受疫情影響,今年消費者對進口水果抱謹慎購買的態度,特別是往年一直俏銷的進口車釐子,購買慾望遠低於去年,但對國內優質水果的需求及認可度有顯著提升。近幾個月上市的雲南褚橙、新疆蘋果等國產優質水果,因其品質好、口感佳,且價格適中,皆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
  • 進口水果批發價下調10%,原因是...
    記者近日從本市進口水果銷售大戶——上海龍吳進口果蔬批發市場了解到,進口水果近期確實銷售情況有所下滑,這與時令關係更為密切,而與此同時,批發市場也積極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市民吃得健康與安心。「手續不全的不能進,最近這段時間把關把好。」
  • 2019水果零售大會暨進口水果資源對接會即將召開
    水果種植方面:新品種淘汰老品種、新產地衝擊老產地、新果農影響老果農;國產水果的標準化、品牌化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大量精品國產水果與進口水果同位競爭。進口水果方面: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更多品種、更大貨量的水果輸入中國市場,現在以智利車釐子為代表的進口水果在整個中國水果市場中佔比越來越大。
  • 國產水果頻頻滯銷,水果進口量卻逐年增加,到底為什麼?
    近年來,國產水果滯銷的新聞頻出,如陝西蘋果、廣西沙糖桔、眉山柚子、火龍果等,都遇到銷售難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國內水果產能的過剩和銷售渠道的單一;另一方面受到水果進口的強烈衝擊。 果農們不禁發問,為什麼國產的水果低價也賣不掉,而進口的高價位水果,在國內仍有市場,進口水果到底比國產水果好在哪?
  • 進口水果長沙走俏 批發零售銷量大增
    來自紅星水果批發市場的數據,上半年進口水果交易量達13萬噸,同比增長44%。榴槤、車釐子、山竹、火龍果等洋水果是長沙市民的「最愛」。   市場現象   進口水果長沙走俏,批發零售銷量大增   昨日,記者在步行街沃爾瑪超市看到,水果區各種應季水果琳琅滿目,其中鮮豔亮麗的洋水果格外醒目。
  • 6月份,大量國內水果滯銷,卻不得不大量進口國外水果,為什麼?
    因此很多水果滯銷,荔枝、芒果的價格一次又一次的下跌,已經達到了農民的虧損水平。此外,南方的大雨增加了種植者採摘水果的難度,因為下大雨,沒有買家來,水果滯銷的情況很嚴重。我不知道你是否發現情況下在我國是一種滯銷水果,中國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大量水果,特別是東南亞水果,如越南荔枝和芒果,泰國榴槤和紐西蘭獼猴桃,為什麼?事實上這是有原因的。
  • 包裝上全是英文 不一定是進口水果
    包裝上全是英文 不一定是進口水果 2013-01-29 13:25:10   來源:皖江晚報
  • 記者暗訪「洋水果」造假:國產水果隨意貼標,貼上後身價倍增
    據湖南電視臺「經視大調查」節目日前報導,夏季到了,市場上的水果品種增多,進口的「洋水果」大受歡迎。可市面上所有的「洋水果」真的都是漂洋過海而來的嗎?記者為大家揭開「洋水果」的廬山真面目。  通過查詢,越南的榴槤沒有獲準進入國內水果市場,泰國的火龍果也沒有獲準進入我國市場。 隨後,進入這家批發商販的倉庫發現,這箱所謂泰國進口的「火龍果」其實是國內的箱子。  而在另一家水果批發店,記者表示要批發獼猴桃,那麼這家店的獼猴桃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呢?
  • 揭秘進口水果編碼含義
    春節長假期間,各類進口水果銷量一路看漲,但同時,不少消費者由於在網上看到關於「當心進口水果標籤編碼以8開頭的是轉基因水果」的信息而受到困擾。為此記者進行多方採訪得知,相關編碼確實具有「水果身份信息」含義,但目前本市市場上尚未出現進口轉基因水果。  進口水果受關注  節日期間,各類進口水果的銷量明顯增長。
  • 進口水果利潤率高達50% 批發環節利潤率達34%
    原標題:進口橙子利潤率高達50%是國產1.5倍   受染色橙消息影響 國產橙需求降 三周跌價34% 消費者改吃進口橙   本報訊 (記者 井楠)受贛南橙染色的不良市場現象影響,各地橙子市場價格明顯下跌;而隨著國產橙豐收季的到來,城市供應加大,廣州市場的橙價格加速下行,3周累計最大跌幅達到了34%,昨日市場上價格低至「
  • 溫州水果批發市場「標籤」藏玄機 海南青芒秒變越南進口
    近日,有媒體曝光水果貼標籤暗藏玄機,國產水果貼上假標籤,搖身一變成了「高大上」的進口水果。  溫州是否有此情況?記者走訪溫州水果批發市場發現,給水果貼標籤「增值」、「增亮」的現象並不少見。甚至在市場內,就可以輕易購得各式標籤。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不少水果上貼著各式標籤。水果批發市場內,一位水果批發商給青芒貼上類似拼音的長條標籤。這位批發商告訴記者,貼上標籤賣相會好上許多,這在業內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他還表示,近期青芒的銷量很不錯,從早上到中午,賣得只剩下兩箱,「一般買家買走,自己再貼上標籤。」  標籤從何而來?
  • 注意看,小心買到假的進口水果(附最新進口水果準入名錄)
    香甜的水果是男女老少每日不可缺少的美食,並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營養,所以深得人們喜愛。隨著大家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需求多元化,進口水果比起國產的更受消費者歡迎。現在市場上的進口水果種類繁多,泰國山竹、智利櫻桃、澳大利亞橙、紐西蘭奇異莓、越南榴槤等等,是不是聽著就覺得口水分泌加速了呢?但是自己買到的真的都是進口水果嗎?
  • 節前售價不漲反降 國產水果打出「品質牌」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北京市多個水果批發市場和超市。而在價格方面,部分水果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回落,去年同期150元到160元一箱的沃柑,今年110元;沙糖橘較去年同期便宜了40%左右;耙耙柑較去年同期便宜30%左右;富士蘋果每斤均價2.55元,同比下降三成;鴨梨每斤1.25元,同比下降四成;國產香蕉下降近兩成。
  • 小心海口這些披著「洋」皮的水果
    近日,記者走訪海口市果果家、叄拾加、尖峰等水果店,發現眾多進口水果沒有中文標籤,商家現場無法提供檢疫許可證,有的導購員也不知道水果產地,而更讓人奇怪的是,產自東北的龍珠果居然全外文包裝,不注意看以為是進口水果。食藥監部門提醒市民,購買進口水果時,可向商家索要檢疫許可證等,確保明白消費。
  • 日媒:中國大批購買進口水果 推高日本水果價格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 日媒稱,中國大陸、臺灣和東南亞富裕階層的強勁消費需求正在推高日本的水果市場價格。日本商社因香蕉等進口水果價高而放棄採購的情況有所增加,而蘋果等日本國產水果出口也在增加。在亞洲,隨著經濟的增長,水果需求也在增加,今後或將持續成為推高日本水果價格的主要原因。
  • 德水果罐頭進口市場波動
    2003-02-03 00:00:00   原創 據外電報導,作為水果罐頭進口大國,2002年德國水果罐頭市場繼續保持較大的進口容量。2002年德國水果罐頭進口價格亦呈上升趨勢。
  • 說是「進口水果」卻無法自證:980元一串日本青提竟是國產貨
    如今在市場上,隨處可見一些貼著「洋標籤」的所謂「進口水果」。什麼越南金桔、南非火參果、日本一騰蜜瓜……名字就夠稀奇的,再加上賣相也不錯,價格自然不便宜。  經過市場監管部門調查核實,這些水果並非進口,而是國產的。
  • 繼車釐子之後,又一水果走紅,進口60元一斤,國產也要20元一斤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水果品種開始走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也豐富了大家的味蕾,同時很多水果的出現也給不少農民朋友增加經濟收益,像開心果種植、櫻桃種植等等,這些水果在很早之前我國很少有人種植,比如說車釐子,以前車釐子完全需要進口滿足國內市場,而國內的櫻桃又無法比擬,所以價格一直也比較貴,不過現在我國也有人開始試著種植車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