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科學狂人」盧馭龍:深圳科技達人推出新發明—電焰灶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青年發明家」「95後科學狂人」「中國達人秀16強」「發射國內首枚私人大型液體火箭」……一直以來,在深圳馭龍電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馭龍電焰科技)創始人、董事長盧馭龍身上有著許多光環。近期,他又主導研發了等離子技術電焰灶,將電能直接轉化為可用來烹飪的等離子火焰,並且已經將產品投向市場。記者發現,儘管年紀不大,但是盧馭龍十多年來經歷過許多波折,其身上透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和果決。

▲正在研發產品的盧馭龍

獨家推出電焰灶產品

「要讓電焰燃燒在世界上的每一間廚房。」盧馭龍告訴記者,電焰就是等離子體:「它和化學燃燒的火焰是一樣的。舉個例子,冰加熱變成水,水加熱變成水蒸氣,氣體再繼續輸入能量就會變成等離子體態。」

2014年,盧馭龍對團隊的技術儲備進行了系統整理,確定了以電氣技術作為其事業的造血項目,由此催生出將等離子技術用於烹飪的創意,繼而成功研發電焰灶1.0版本。2015年,馭龍電焰灶順利申報兩項國家專利並成功通過初審或授權。2017年,馭龍電焰灶達到實用水準,成功完成了前期融資和經銷網絡架構的搭建。至2019年底,電焰灶累計成功申報了10項發明專利、30項實用新型專利、19項外觀專利。其中,31項專利已經獲得授權。

談及發明電焰灶一事,盧馭龍表示這完全是個意外:「最初,我們聽聞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有『電火箭發動機』的需求,所以我們做了一些預研,想成為他們的供應商。後來,我們發現實驗裝置可以產生像火焰一樣的等離子射流,於是就用它烤了一隻鴨。當時感覺電產生的火焰,其火力很猛。」

「確實!讓電出火不難,也許找個電工就有可能做出來。可是,要將其做成適合烹飪的產品就沒那麼簡單了。從技術到產品有很長的一段路!」針對有人表示電焰技術早就有了的質疑,盧馭龍介紹說:「因為這個產品是新研發的,所以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鑑。我當初曾樂觀地以為幾個月就能弄出來,所以很早就開始招商,以至於很多人都以為我們是騙子。最終,我們團隊100多號人整整幹了兩年半,燒掉了1.2億元才將將產品研發推進到日用的水平。目前,我們的產品是市場上獨家的,還沒有真正的競爭對手。」

盧馭龍透露說,目前公司的電焰灶產品研發已經升級到了2.5系列。「我們實驗室正在研製的電焰灶,解決了電類廚灶挑鍋的問題。新款電焰灶為用戶在鍋形和材質、大小上提供了更多選擇。所以,新版本的電焰灶不僅熱效率高,而且金屬鍋、非金屬鍋,圓底鍋、平底鍋都可以使用。」

「我們的臺式電焰單灶在各地試銷的效果非常好,並且和2.5系列的嵌入式電焰雙灶相繼獲得了國家3C認證。因此,我們接下來會加大生產和銷售力度。我們的嵌入式電焰組合灶也正在申請3C認證中並將在通過認證後正式投放市場。」盧馭龍告訴記者,他的最終目標是將電焰產品做成一個生態,從電焰灶向電焰智能電器延伸,從廚房向客廳、臥室延伸;從家用向商用擴展;使電焰的優勢在節能、環保如垃圾焚燒領域得到最大價值的發展:「電灶單品的話,市場規模最多只能做到幾十億元;產業鏈的話,市場規模最多只能做到幾百億元;生態的話,市場規模則可以達到上千億元。」

據透露,馭龍電焰科技的電焰灶項目吸引了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前來考察,洽淡合作事宜。例如,今年4月1日,江西省新餘市副市長徐文泊帶領該市商務局局長劉穎豪、市農商銀行董事長周斌等一行8人,到馭龍電焰科技考察,就馭龍電焰科技入駐新餘市高新科技園區事宜進行了深度洽談。

▲江西省新餘市副市長徐文泊(左六)率團考察馭龍電焰科技

「網紅」為自己產品代言

翻看盧馭龍的成長經歷,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個年輕人太執著了!「他7歲的時候就開始了科學實驗生涯。有一次,他因為做實驗不小心燒傷了大腿。假如是別的孩子,可能就不會再去碰了。可是他卻不一樣,一直在堅持,追尋探索的樂趣。」盧馭龍的父親盧學東回憶說,上小學的盧馭龍就喜歡去旁聽初中化學課。盧馭龍出生於江西九江修水。從幼兒園到小學,盧馭龍的父母一直在外地求學和工作,他也跟隨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學習,直到小學六年級落戶到深圳市寶安區。

「近期,有人質疑電焰灶產品電離輻射會不會過高。因此,我們現在用儀器一鏡到底做個測試……測試結果可以清楚地看到,電焰灶的電離輻射遠低於國家規定的標準,完全是安全可靠的。」近日,盧馭龍在其抖音帳號上發布了幾條短視頻,通過出鏡講解、測試的方式,消除網友對電焰灶的誤解。短視頻發出後,獲得許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讚。

除了發明者和創業者的身份之外,盧馭龍也是一個優秀的個人IP打造者,是一個自帶流量的「創業網紅」。目前,盧馭龍兩個新浪微博帳號的粉絲數分別為:1280萬(Sine-馭龍)、558萬(DAS-盧馭龍);抖音帳號(Sine-馭龍)的粉絲數為156萬。

「歡迎大家理性討論電焰灶產品。對於網上一些不同的聲音,我會理性看待。」盧馭龍認為,像電焰灶這種新生事物,出現爭議是很正常的事。「不過,也存在一些惡意中傷的言論,我們會對此進行回應。」

成熟的「95後」創業者

16歲時,盧馭龍研製成電晶體式等離子弧雙聲道揚聲器。隨後,他獲得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和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物理組二等獎。2011年,盧馭龍參加完「中國達人秀」之後,最終沒有晉級八強,也是在這一年,他因為科技特長獲得了名校的保送資格。盧馭龍表示,自己精神導師是諾貝爾:「我非常欽佩他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也仰慕他取得的巨大成就。」

2017年3月,盧馭龍創立深圳馭龍電焰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專利項目「馭龍電焰智能廚房」的深度開發,並順利完成Pre-A輪融資。據透露,馭龍電焰科技研發、生產基地均在深圳市坪山區,目前共有約200多名員工,是坪山區的規上企業。截至目前,馭龍電焰科技產品的經銷商已經覆蓋了全國300多家地級市,共啟動了 100多家體驗店。

年少成名,開「豪車」,口出「狂言」,敢想敢說敢幹……長期以來,因為行事風格高調、鋒芒畢露,盧馭龍在網絡上備受爭議,並被網絡笑稱「火箭龍」。記者發現,在這些的背後,有他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例如,他的辦公室裡堆滿了實驗器材和元器件,書架上也放了許多與電相關的書籍,顯示他私底下一直在踏實做事。

儘管年紀不大,但是盧馭龍身上卻有著許多其同齡人所沒有的成熟、果決。他告訴記者,現在公司的產品的日常研發已經交由相關研發團隊去做,他主要是從事市場開拓工作。「不過,一些關鍵的產品研發節點,比如產品迭代的技術規劃,我還是要參與其中,由我來主導。」

「一路走來,從本質上來說,我覺得自己並沒有變化太多,『因理想而狂熱』這個信念我是永遠不會變的。」盧馭龍告訴記者:「假如硬要說有什麼變化的話,那就是我變得更加坦然了。因為,我現在已經不會再刻意去證明什麼,也不需要因此而跟周遭的冷眼對抗了。這讓我可以更加專注地做自己的事情。」

盧馭龍表示,想送給那些想像他一樣走上「追夢之路」的其他年輕人一句話,這也是他最喜歡的一句話:「只是期待著奇蹟的人是無法創造奇蹟的,只有用自己的雙手去製造奇蹟的人,才有資格去握緊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95後科學狂人盧馭龍:在爭議中開拓太空夢想
    2015年12月10日,盧馭龍和他馭龍航天科技公司在深圳宣布正式開啟馭龍太空探索計劃,發射中國首個私人衛星運載火箭「新大主宰號」。這次,對於有可能成為國內私人火箭第一人的盧馭龍,爭議再次來襲。 「要做成一件影響力很大的事情,爭議肯定是難免的。」盧馭龍對此並不在意,在外界看來,他也確是一個夠自信的年輕人——他的新浪微博簡介上寫著「我是閃電俠盧馭龍,我為改變世界而來。」
  • 95後CEO盧馭龍:一萬億元背後的少年
    原標題: 95後CEO盧馭龍:一萬億元背後的少年與這些相對高調,且頻繁佔據各新聞媒體、頭條版面的90後創業者相比,盧馭龍顯得更為平靜、低調。第一桶金,不靠概念,靠發明第一桶金的來源渠道,是盧馭龍與這些90後創業者最大的不同。當90後創業者將各種概念依託於網際網路進行創業,一夜之間成為網紅時,可以選擇同樣高調的盧馭龍,卻選擇默默耕耘、打磨自己的產品。
  • 95後黑科技創業,東芝、方太最年輕高管加盟
    摘要:走下中國達人秀的舞臺已經整整7年,被稱為「閃電俠」的盧馭龍帶著自己發明的電焰技術創辦了深圳馭龍電器有限公司,並吸引了知名事業經理人、資深投資人、前東芝中國區最年輕高管、前方太集團集成廚房事業部總經理傅佔傑加盟,並在就職晚會上向老東家方太致敬。
  • 修水95後航天達人盧馭龍:自製火箭探空 數據供給國家(圖)
    「我希望低成本的火箭,能幫助自己乃至更多企業機構實現其太空科技構想。」  正是心中藏著這份夢想,4年前,馭龍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掛牌註冊,盧馭龍期待公司像活動劇烈的太陽耀斑一樣,可以帶來改變世界的創新力量。計劃本月中旬預發射的液體火箭,他企盼飛行高度實現10公裡。
  • 盧馭龍不再曬豪車炫富,還要賣掉捐給希望小學?
    前段時間,盧馭龍和其公司旗下產品電焰灶在網上掀起了巨大的風波,引來一大批粉絲和吃瓜群眾熱議,而盧馭龍平日裡過於高調的形象,也給他帶來了不少非議。據網友爆料,盧馭龍抖音內容以曬豪車和高檔美食為主,關於科技和普通生活的視頻更少,不符合當初「科技少年」的形象,所以諸多網友認為,盧馭龍在電焰灶項目中賺到錢後,失去了原本的初衷,而沉迷於物質生活。
  • 當初被達人秀淘汰的科學達人現在怎麼樣了?網友:比非主流還辣眼
    當初被中國達人秀淘汰的那位科學達人現在怎麼樣了?網友:比非主流還辣眼大家還記得2013年中國達人秀上的科學達人嗎?他就是「閃電俠」盧馭龍。當初小編看完盧馭龍的表演真的是被他震撼到了,第一感覺就是特別的神奇,人竟然還可以控制電。
  • 尼古拉 特斯拉,科學狂人
    他是「科技狂人」伊隆·馬斯克的精神偶像,現在風靡全球的特斯拉電動車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一個單靠想像,完全不需要任何模型、圖紙和實驗,就可以在腦海中把所有細節完美地描繪出來,和實際做出的對象沒有絲毫差別的發明天才。 他是愛迪生最強大的對手,也是一個一生獨立開發並取得專利700種,合作開發達1000種以上的科學狂人。
  • 雲南昭通發明達人範春潮!
    從外表來看,很難將他與「發明達人」「科學專家」「技術怪才」這樣的詞彙聯繫在一起。從「搬運工」到「技術男」被業界稱為「發明狂」的範春潮,出生在昭通市鎮雄縣一個普通家庭。也許是天性使然,從小他就喜歡將家裡的鬧鐘、收音機等器械「解剖」後反覆研究。為此,他還挨了父親不少揍。
  • 細說動漫中的科學狂人,阿笠博士、大蛇丸均上榜
    細說動漫中的科學狂人,阿笠博士、大蛇丸均上榜科學是一切生活的基礎,如同一把鑰匙,為我們開闢前進的道路。這裡為大家挑選了幾位動漫中最知名的科學家,你都知道嗎?自稱天才發明家,熱衷於科學實驗。工藤新一家的鄰居,未婚。在新一被變小後,他介紹新一寄宿在毛利小五郎家中,而且還發明了許多設備幫助新一破案,是柯南最信任的理解者、協助者。柯南所使用的道具都是由其發明。現與灰原哀住在一起。愛車是大眾甲殼蟲。
  • 科技狂人特斯拉:馬斯克的精神偶像
    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科技狂人」伊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 司Space X成功發射人類現役運力最強的火箭重型獵鷹(Falcon Heavy ),還將一輛特斯拉跑車送上了太空。100多年前,也有這樣一位科技狂人,一次次刷新人類的歷史。他 是馬斯克的精神偶像,風靡全球的特斯拉電動車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我是未來——尼古拉·特斯拉傳》就記述了特斯拉11次被提名諾貝 爾獎,9次讓賢,2次拒領的傳奇一生。他是馬斯克的精神偶像馬斯克說:「12歲時,我讀了尼古拉·特斯拉的傳記,淚流滿面。
  • 「任性」科技達人:手工刷膠不易 發明個機器人來幹活
    「任性」科技達人:手工刷膠不易 發明個機器人來幹活 原標題:   探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川南機械廠「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川南機械廠,有一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裡面都是些「任性」的科技達人——對研發和創新幾近痴迷,「就是半夜睡著,想到點子也會馬上起身記下。」
  • 《無主之地3》- 「狂人克裡格之腦內高潮大作戰」現已正式推出!
    在《無主之地3》中踏入大家最喜愛的狂人心理- 第四款DLC與可預見未來的最後一次等級上限提升現已推出!秘藏獵人,準備好進入內心世界的旅程了嗎?《無主之地3》的最新DLC- 「狂人克裡格之腦內高潮大作戰」現已推出。
  • 科學達人盧馭龍 登上《中國達人秀》第二季舞臺
    節目現場  搜狐娛樂訊 在5月1號播出的東方衛視《中國達人秀》第二季第一集節目中,一名身穿黑色鬥篷的神秘選手緩緩走上了上海音樂廳的舞臺  盧馭龍形容自己對科學的迷戀就好像跟惡魔籤訂了契約一樣,「已經沒有辦法停止了」。  在多年的實驗過程中,盧馭龍三次受過傷,最初是臉被燒傷,而最危險的一次實驗事故,則發生在他初三那年:實驗室的化學原材料爆炸,當時他的大腿上被撕開一條大口子,血流如注。手的下半截都已經耷拉下來了,只剩皮連著。當時他想把它拼回去,卻發現根本做不到。
  • 深圳科普月—科普講座「輕鬆學會發明創新」系列活動火熱報名中
    為貫徹落關於「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論述,攜手推動首屆深圳科普月活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弘揚青少年創新精神,10月17日-11月15日,奇思妙想教育和南山書城聯手推出 2020年全國科普日、首屆深圳(南山)科普月南山書城分會場活動
  • 深圳潤唐不鏽鋼不粘電飯煲在深上市!
    深圳潤唐電器成功推出不鏽鋼不粘電飯煲,5大創新完勝進口電飯煲    2015年10月13日,深圳著名發明企業潤唐發明電器在龍崗德林酒店召開不鏽鋼不粘電飯煲暨經銷商大會,會上正式推出不鏽鋼不粘電飯煲。
  •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發展掃描
    深圳GDP去年達2.69萬億元,人均產出和地均產出,均居全國各大城市前列。創新是深圳的基因,也是新的歷史節點下這座城市發展的生命線和靈魂。福布斯中國發布的「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榜單上,深圳位列榜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
  • 年終榜單|2020 深圳科技創新十大新詞彙
    媲美「BAT」,深圳三家本土世界500強贏得「HAT」的新稱呼;助力全球抗疫,華大基因的「火眼」實驗室催生新英文「huoyan」;面對外部衝擊,華為上演「求生記」,鴻蒙作業系統實現升級,HarmonyOS 2.0問世。在國家版圖上,深圳成為第四個「科學中心」;在城市日曆上,9月成為深圳首個科普月;在深圳地圖上,新大學不斷出現;在法規體系中,科技創新條例再開先河。
  • 深圳規劃首批新基建項目總計95個,總投資4119億元
    熱炒了幾個月的新基建建設,對於深圳具體怎麼建,今天上午,在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基建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堅朋介紹,深圳首批規劃了新基建項目總計95個,總投資4119億元,預計本年度可形成投資100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