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戟是pancake的粵語音譯,是一種用黃油在煎鍋中烹製的小麵包幹,它有許多種不同版本的做法。一般來說班戟使用的是未經發酵的麵粉製作,屬於快速烘培麵包,不過有些版本的做法裡也採用發酵後的麵粉來做。
班戟是西方人很喜歡的甜品,但經過香港人的打磨,已經變成港式甜品的經典之一。香港人將班戟和芒果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每次品嘗的時候都會由衷欽佩發明如此美味組合的人,芒果的香甜,奶油的軟滑,加上西式的薄餅。經過香港人的創造改良,芒果班戟已經變成了經典的港式甜品。
芒果班戟什麼時候放調料:
需要材料有低筋麵粉100克、蘇打粉1/2茶匙、砂糖1 1/2湯匙、牛奶半杯、牛油溶。所有材料混合,牛油最後加入。將麵糊薄薄一層倒到易潔鑊,用慢火煎至出現小泡泡,然後將薄餅反轉再煎至金黃色即成。
芒果班戟的一般做法:
做法一、雞蛋磕入盆中,加砂糖35g、牛奶250ml攪至均勻、糖全部融化。篩入麵粉輕輕攪勻,不要過分攪動。加入黃油溶液混合均勻。不粘平底鍋用小火加熱,舀一勺麵糊入鍋,快整轉動,讓麵糊薄薄的鋪在鍋底。煎成薄厚均勻的薄餅。將薄餅盛出放冷待用;芒果去皮取肉切成小塊。鮮奶油冰箱冷藏12小時以上,取出搖勻倒入無水無油容器中,加入白砂糖中速打至8成發待用。取一張薄餅,在中心鋪上一層奶油糊,再放一塊芒果條,再鋪一層奶油糊。將薄餅包成四方形即可。
做法二、雞蛋打入碗裡打散,加入糖粉用打蛋器攪打均勻。然後加入240克牛奶。篩入低筋麵粉,攪拌均勻。將黃油隔水加熱融化成液態以後,倒入麵糊裡,攪拌均勻。將稀麵糊過篩,用手動打蛋器攪拌過濾出來的粉粒,讓全部材料都通過濾篩。往過濾好的麵糊裡加入3滴黃色素。攪拌均勻,放入冰箱冷藏靜置半個小時。平底鍋塗上薄薄的一層油,用小火加熱,倒入兩大勺麵糊,攤成圓形,煎到麵糊凝固。把煎好的班戟皮用鏟子鏟起來,放在盤子裡。依次煎好所有的班戟皮。動物性淡奶油加入糖粉打發到可以保持花紋的程度。芒果去皮,切成約5釐米的長條。將班戟皮表皮(煎的時候沒有貼著平底鍋的一面)朝下鋪好,在班戟皮上放入適量打發好的淡奶油,放上一塊芒果肉,再放上適量打發好的鮮奶油。把班戟皮包成四方形,將餡完全包在皮裡面,先左右包,然後前後包。吃的時候,刀叉開工切開,像吃西餐就行啦。
做法三、將低筋麵粉過篩後加入牛奶中,攪拌均勻至無顆粒。雞蛋加入35克的砂糖攪拌均勻至砂糖溶化。將攪拌好的蛋液加入到麵粉牛奶糊中,再加入油攪拌均勻,最後將麵糊過篩待用。將不沾平底鍋燒熱,轉小火,不放油,將一勺(乘湯用的勺子)麵糊倒入鍋中,迅速轉勻,一面煎好以後翻面。以此將所有麵糊做成薄麵餅,大約可做8個。將芒果去皮,沿果核切下果肉,再縱切成長條。鮮奶油加入40克砂糖用攪拌器將奶油打發(奶油呈凝固的固體狀)。取一張麵餅,在中心鋪上一層奶油糊,再放一塊芒果條,再鋪一層奶油糊。最後將麵餅包成四方形即可。
芒果班戟的由來:
班戟,是鬆餅的粵語音譯,但經過香港人的改良之後,已經和原來的pancake有了很大的差異,成為一道「中國化」的甜品。香港式薄烤餅多由街頭流動小販售賣,以砂糖、花生碎為餡料,故又稱砂糖夾餅。吃時對摺,然後切成兩個扇形,像件蛋糕,據說是源自馬來西亞,1960年代曾經盛極一時。外脆內軟,有點松糕的煙韌。
淡奶油一定要打發到凝固的狀態,否則太軟,切的時候就會化的一塌糊塗;這個做好後要放在冰箱冷藏,儘快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