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浙對口,吉林這樣對接浙江

2020-12-13 吉林新聞網

  2018年4月22日至4月25日,由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率領的吉林省黨政代表團在浙江省、上海市進行學習考察。

  其中,重要一站就是吉林省的對口合作省份——浙江省。

  去年8月份,吉林和浙江兩省就籤署了對口合作框架協議;今年3月,國家正式下發吉浙兩省對口合作實施方案,確定6個方面39項重點任務,進一步明確了兩省開展深層次、實質性交流合作的重點任務。

  結合著兩省的對口合作方案,來看一看吉浙對口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經吉浙雙方協商一致,雙方共同籤署了《吉林省與浙江省對口合作工作框架協議》,確定了8個方面18項合作要點。在具體領域,吉林省政府與浙商總會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重點在共建重大基礎設施、參與國資國企改革、旅遊合作、新材料研發應用等九個方面開展合作;與浙江大學籤署了省校合作協議,重點在科技創新、產業合作、人才培養、戰略諮詢四個方面開展合作。

  截至目前,吉林市、四平市、遼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邊州、梅河口市、公主嶺市10個地區已與浙江省結對地區籤署了對口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已籤約項目89個,其中81個已落地實施,總投資815億元,到位資金197億元;正在洽談推動項目共105個,涵蓋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醫藥健康、綠色農業、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

  對接

  吉林省21個省直部門與浙江省相應部門多次開展對接,重點在特色小鎮建設、行政審批、河長制等方面學習取經,找準對接點。

  吉林省12個地方政府與浙江省11個地市建立了對口合作工作聯繫機制,分別是長春市、長白山開發區管委會—杭州市,吉林市—溫州市,四平市—金華市,遼源市—紹興市,通化市—台州市,白山市—湖州市,松原市—舟山市,白城市—嘉興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寧波市,梅河口市—麗水市,公主嶺市—衢州市。

  兩省重點開發區根據功能定位,在運行機制、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了對接交流;吉商聯合會與浙商總會開展了務實對接;吉林省與阿里巴巴集團等重點企業拓展了合作領域;兩省3個重點縣域間對接也在積極推進。

  交流

  吉浙兩省共同研究制定了互派幹部掛職工作方案,建立雙向幹部交流掛職長效機制,開展分層次掛職交流,吉林省9個市州、2個擴權強縣試點市和長白山管委會與浙江省11個地市進行定點合作,兩省互派的40名掛職幹部已全部到崗工作。

  各類教育培訓活動有序開展,圍繞創新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赴浙江舉辦培訓班51期,培訓各級幹部2618人次。

  共同制定了《吉林省與浙江省人才交流合作建議方案》,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組織浙江省科技創業人才與吉林省部分貧困縣進行對接,合作開發產業項目,開展人才幫扶。寧波市與延邊州將對口合作與扶貧攻堅相結合,寧波市10個區、縣(市)分別與延邊州8個縣(市)建立了區縣結對協作,並且每年安排3000萬元幫扶資金,積極參與延邊精準扶貧「大會戰」。

  體制機制創新

  吉林省深入學習借鑑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等「放管服」改革成功經驗,全面梳理確認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政務大廳受理,今年年初即印發了《全面推進「只跑一次」改革實施方案》。

  吉林省學習對標浙江民營經濟政策機制,制定出臺了《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積極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學習借鑑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先行經驗,制定出臺了《吉林省關於創建農村新型普惠融資服務體系實施意見》,努力破解農村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借鑑浙江省特色小鎮產業塑造等先進做法,制定了《關於加快吉林特色產業小鎮建設工作方案》;支持長春市對標寧波市建設「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制定《2017年長春市推進「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建設重點任務責任清單》。

  幹部人才交流培訓

  吉浙兩省共同研究制定了互派幹部掛職工作方案,建立雙向幹部交流掛職長效機制,開展分層次掛職交流,吉林省9個市州、2個擴權強縣試點市和長白山管委會與浙江省11個地市進行定點合作,兩省互派的40名掛職幹部已全部到崗工作。

  各類教育培訓活動有序開展,圍繞創新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赴浙江舉辦培訓班51期,培訓各級幹部2618人次。

  共同制定了《吉林省與浙江省人才交流合作建議方案》,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組織浙江省科技創業人才與吉林省部分貧困縣進行對接,合作開發產業項目,開展人才幫扶。寧波市與延邊州將對口合作與扶貧攻堅相結合,寧波市10個區、縣(市)分別與延邊州8個縣(市)建立了區縣結對協作,並且每年安排3000萬元幫扶資金,積極參與延邊精準扶貧「大會戰」。

  旅遊合作

  吉林省旅遊發展委會同浙江省旅遊局舉辦了以「精彩吉林· 溫暖相約—冬季到吉林來玩雪」為主題的推介會,浙江省重要旅行社、投資商、媒體代表等600多人參會,兩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共同啟動了吉浙兩省「千萬遊客互換計劃」。

  正式開通延吉-煙臺-寧波航線,首發「吉林冰雪令」,面向浙江省及長三角地區遊客推出四項優惠政策,兩省地市、景區、企業間籤訂了遊客互換等多個合作協議,浙江赴吉林遊客數量增長近一倍。

  長白山管委會與杭州凱泰資本發起設立了規模為50億元的長白山旅遊產業投資基金。

  浙江省旅遊集團與吉林旅遊控股集團、森工集團分別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被吉浙兩省確定為旅遊的「企業互動年」。4月22日,吉林省旅發委在杭州推出「吉林72小時」「浙裡出發去吉林」「百家旅企走浙江」「浙商旅企吉林行」「一票遊兩省」等系列活動。其中,「浙裡出發去吉林」吉林旅遊大型交流推廣活動為吉林和浙江兩省對口合作的重點項目。

  農業合作

  吉林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糧食商品率和調出率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現階段糧食總產量穩定在700億斤以上,其中水稻年產量120億斤以上;而浙江是全國第二大缺糧省,糧食自給率不到40%。

  兩省在糧食產銷領域合作空間非常廣闊。

  吉林大米作為吉林省的「白金名片」,目前已經形成東部火山巖大米、中部黑土有機大米和西部弱鹼大米三大系列,吉林稻花香、長粒香、圓粒香、小町四大品種,成為杭州G20、北京「一帶一路」高峰會議和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指定用米。

  吉、浙兩省糧食部門對口合作一年多了成效顯著,吉兩省建立了穩固的糧食產銷合作關係,兩省11對城市,以「米」結緣,目前已經有17家吉林大米直營店在浙江的7 個地區掛牌營業。

  同時,浙江寧波、溫州等地糧食異地儲備項目也相繼落戶吉林。

  吉林企業與浙江知名零售企業的經營業務不斷拓展,共同舉辦吉林大米文化宣傳、產品展銷等系列活動。

  兩省還開展了阿里巴巴「訂單農業」線上推廣等系列活動。

  今年,吉林大米更是由「賣米」轉為「賣地」,具化為吉林的土地、吉林的環境、吉林的稻作文化,吉林大米憑藉天然的「青山綠水」贏得浙江消費者信賴。

  工業合作

  長光衛星公司與浙江省德清市籤訂了3年總額3000萬元的衛星圖片服務協議,為德清市國家地理信息產業園服務。

  啟明信息與浙江阿里雲在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建設等方面啟動合作。

  浙江萬豐吉林工業園二期項目已開工建設。

  吉林化纖與浙江精功合作年產8000噸大絲束碳纖維項目一期2000噸工程已竣工投產。

  吉林聯通與新華三集團已建設完成吉林省省級政務平臺和4個市級政務平臺。

  「網際網路+」合作

  吉林省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共同舉辦了首屆東北亞跨境電商峰會。推進農村淘寶建設,敦化、蛟河等12個縣市村淘項目建設完成,12個縣域服務中心和800個村級服務站投入運營,吉林省400個「村小二」成為電商小老闆,農村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70.7%,3個村被評為2017年度淘寶村(鎮)。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建設吉林省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在阿里國際站上線吉林企業221家。吉林省6000餘戶企業加入阿里誠信通(B2B)1688服務平臺。

  科技教育和人力資源合作

  螞蟻金服創新中心落戶長春淨月高新區,吉林省技術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浙達能源清潔利用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與浙江大學籤署了《國家技術轉移東北中心與浙江大學共建科技信息交流平臺》《岑可法院士工作站暨吉林省能源清潔利用大數據云平臺項目》等7個項目合作協議。

  編制了《選聘浙江省國家級高端人才為吉林省省屬高校客座教授實施方案》,吉林市3所高職院校與寧波市5所高職院校成立了「吉林市、寧波市高職院校協同發展合作聯盟」。

  浙江律興公司以企業運營的模式在寧波市建立了吉林市勞務輸入基地。

 

(來源:吉網)

相關焦點

  • RockySaas助推吉林特色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吉浙兩省政府主要領導、吉浙對口合作高端智庫成員、MCN機構代表、網紅代表、投資機構代表等千人出席開幕式。盤石集團副總裁、RockySaaS事業部總裁兼CEO金劉英出席開幕式並在活動現場發表主題為《RockySaaS助力東北數字經濟發展》的演講。
  • 因「米」結緣,吉林大米文化浙江宣傳月今啟動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莊小蕾4月25日,2018吉林大米文化浙江宣傳月啟動儀式暨"吉田眾籌"私人訂製認購推介會在杭州大劇院盛裝揭幕,標誌著2018吉林大米在浙江系列宣傳活動正式啟動。這是繼2017吉林大米文化節後,吉浙兩省糧食部門落實兩省對口合作精神的又一重大舉措,也是吉林大米品牌建設工作的又一亮點。本次活動由吉浙兩省糧食局共同主辦,兩省糧食行業協會協辦,錢江都市頻道承辦。
  • 胡海率隊赴北京、河北、吉林、江蘇、浙江、上海等地開展招商活動
    據赫章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為深入開展2020年產業大招商全面提升工作,補齊產業鏈短板,推進產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202012月8日至14日,赫章縣縣委副書記、縣長胡海同志一行13人赴北京、河北、吉林、江蘇、浙江、上海等地開展產業大招商工作。
  • 近海不靠海的吉林正在通聯世界——吉林對接「一帶一路」的「點線...
    新華社長春5月8日電 題:近海不靠海的吉林正在通聯世界——吉林對接「一帶一路」的「點線面」文章  新華社記者 段續  裝載電子器件的「長滿歐」班列緩緩駛出長春奔向歐洲時,來自俄羅斯的海鮮正被冷鏈物流車運至琿春。這些企業的物流需求,在長春新區的電商企業匯集。  吉林位於東北亞幾何中心,卻近海不靠海。
  • 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哪個更好?
    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哪個更好? 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等三所高校分別屬於華北、東南、東北地區,在本地區乃至全國都是名校。
  • 「2017吉林大米文化節」首站走進杭州 擦亮「白金名片」招牌
    籤約儀式  浙江在線-杭州頻道4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瑞雪 通訊員 徐慧芳)雄偉神奇的長白山,奔湧不息的松花江,廣袤肥沃的黑土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賦予了吉林大米高產今天,作為「2017吉林大米文化節」浙江全城聯動杭州站活動之一的「昔日皇糧、長春大米」杭州推介會成功舉辦。  杭州市、長春市糧食部門領導及60餘名行業經銷商和企業代表參加了推介會,針對產銷合作進行交流。杭州市商務委(杭州市糧食局)與長春市糧食局籤訂了《糧食產銷合作框架協議》,兩市糧食行業協會籤訂大米購銷合同5萬噸。
  • 院校採風|吉林動畫學院:學研產一體,三平臺對接,培養創新性 應用型人才
    學校依據地方經濟和產業發展需求,設立了8個教學分院,開設了21個本科專業,形成了與產業對接的專業鏈;二是依據教學需要發展校緣產業。學校針對開設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成立了吉林禹碩動漫遊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林禹碩公司)、吉林盤古廣告有限公司,與北京完美世界·祖龍娛樂科技公司共建長春分公司,為動畫、漫畫、遊戲、設計、廣告、傳媒、影視等學院提供了產業實踐平臺。三是科研機構提供技術支撐。
  • CBA:吉林94-91浙江廣廈
    CBA:吉林94-91浙江廣廈
  • 教育部:撤銷這三所學校,別哭,看看今天的浙江大學和吉林大學
    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學校建校還沒多久,就這樣撤銷了,不管是合併還是更名,對於學校來說都是挑戰。就像有一些學校,原來生源還不錯,突然改名了,結果很少有人知道,甚至生源都不足。而有的學校確實因為更名火了,甚至從普通學校跳躍至211大學。機遇和挑戰並存。
  • 浙江(新昌)中科院科技對接活動會舉行
    6月2日,浙江(新昌)·中國科學院科技對接活動在新昌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林國強,中國科學院與省市合作委員會副主任竺玄,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浙江省科技廳,新昌縣縣委、縣政府有關領導出席開幕式。  新昌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濮志江主持開幕式。
  • 浙江農林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最新排名,實力都很強
    每次各大高校排名一出,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爭議,但我相信每所高校排在什麼名次上自然有它的道理。以下數據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浙江農林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最新排名,三所高校排名情況如何?實力如何?誰更受歡迎?具體來看一下。
  • 吉林省技工教育改革發展研修班在浙江桐廬舉辦
    來源:吉網為落實省政府工作部署,務實深化吉浙對口合作,加強技工院校校長隊伍建設,推進技工院校改革創新,7月27日至31日,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浙江桐廬舉辦了「吉林省技工教育改革發展研修班」。
  • 【快訊】吉林大學-漢陽大學-逢甲大學教授工作坊—通信工程學院學科對接交流專題
    2019年4月23日,吉林大學—漢陽大學—逢甲大學教授工作坊—通信工程學院學科對接交流會成功舉辦。
  • 吉林大學和浙江大學:同樣是高校合併,效果卻並不相同
    提起「巨無霸」高校,以前是吉林大學頻遭吐槽,如今浙江大學替代了這一位置。在國內某著名論壇上時常會有人在統計高校數據時「特意」將浙大合併前的四校數據單獨列出,以此來表達對這種合併模式的不屑。浙大和吉大兩校在合併之後都有過輝煌時刻,浙大衝擊國內大學排行榜第三,而吉林大學也曾活躍在前十名之中。
  • 吉林鮮米先嘗到溫州 溫吉籤訂糧食經濟工作戰略合作協議 
    2020-11-23 17:15 |浙江新聞客戶端
  • 2014浙江經濟基礎不穩固 社科院建議對接上海自貿區
    2014浙江經濟基礎不穩固 社科院建議對接上海自貿區   中新網杭州1月13日電(見習記者 張駿) 13日,浙江省社科院發布2014年《浙江藍皮書》,「搭脈問診」浙江發展。
  • 哈工大成功了,吉林大學怎麼辦?
    對於哈工大這樣,受地域影響和觀念影響較大的名牌大學,跨區域創辦分校,無論是對大學本身還是對區域發展,甚至對縮小南北差距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目前看來,哈工大深圳校區還是非常成功的,那麼,跟哈工大相似的吉林大學為什麼不借鑑經驗,也南下辦校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