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5月8日電 題:近海不靠海的吉林正在通聯世界——吉林對接「一帶一路」的「點線面」文章
新華社記者 段續
裝載電子器件的「長滿歐」班列緩緩駛出長春奔向歐洲時,來自俄羅斯的海鮮正被冷鏈物流車運至琿春。這些企業的物流需求,在長春新區的電商企業匯集。
吉林位於東北亞幾何中心,卻近海不靠海。面對「窘境」,吉林主動作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用大開放謀劃大發展,為東北新一輪振興注入新動能。
布「點」:突破關鍵區域節點 多點開花格局顯現
東北春來晚,時間不等人。在長春興隆保稅區,物流車輛穿梭,電子零件、紡織品堆放整齊,等待被「長滿歐」班列運往歐洲,運輸時間比海運縮短一半。
省會長春是吉林對外開放的重要節點。長春市委書記王君正表示,正推進一批國際合作園區建設,發揮示範效應。
與長春交界的吉林市,保稅物流中心運營三個月以來,進出口貨運量13063噸,還在持續增長。吉林化纖集團這一全球最大的腈綸生產企業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現已成為中心重要客戶。
從吉林再向東,是與俄羅斯、朝鮮交界的開放前沿城市琿春市,如今已十分「國際範」:街道上不時能見到國外客商,俄文、英文招牌隨處可見,通往俄、朝口岸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通而不暢漸成歷史。
回首向南,通化國際內陸港去年8月開工,12月就已通關運營。港口內移,多式聯運,「借港」變「建港」,交通末梢漸成開放前沿。
區域多點開花,企業借勢闖市場:中車長客股份公司把列車賣到沙特、伊朗、美國……背後是強大的研發實力;吉林通用機械收購歐洲多家先進鋁製品企業,靠的是準確判斷;吉林農嫂公司成了美國都樂的甜玉米供應商,從供給側著力,瞄準高端市場。
點擊查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