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盲盒是下一個新風口嗎?

2021-01-14 鳳凰網房產

來源: 奇點商業資本論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聖誕節前又上了熱搜,不過這次的話題是「泡泡瑪特二次銷售」。有網友發現,在泡泡瑪特店鋪購入的盲盒,封盒處有膠水粘合的痕跡,因此懷疑店鋪將拆過的盲盒進行二次銷售。泡泡瑪特對此進行了回應,承認了二次銷售事實,並對涉事員工進行處理。

私拆盲盒,出發點不難猜測,就是為了找到其中熱賣的「隱藏款」。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盲盒已經超出了潮玩範疇,成為可以「炒」出超正常價格的緊俏貨。一個原價幾十元的限量版盲盒,溢價到上千元,也不罕見。

因為無數年輕人耽於盲盒,他們的熱愛與沉溺,也形成了一股風潮,盲盒從潮玩領域逐漸出圈,蔓延到整個大眾消費領域,毫不誇張的說,現在已經是一個「萬物皆可盲盒」的年代了。

在星巴克的店面裡,不只有「氣氛組」,還有隨處可見的搖晃和捏盲盒的年輕人。今年「聖誕季」,星巴克推出了聖誕盲盒,其中包含自主設計的7款小熊玩具,單價108元,同時附贈一張星禮卡。

包括瑞幸、宜家、名創優品等品牌,也都加入了自製盲盒商品的大軍。據報導,名創優品近期推出的某款盲盒還包含有鑽石/水晶,最大的鑽石有1克拉。此前,娃哈哈、麥當勞、旺旺、九陽、全家、奈雪、呷哺呷哺等多家零售企業,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盲盒產品。

今年12月15日,國內「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香港上市,首日開盤股價最高漲至81.75港元/股,截至12月24日收盤,股價為86.20港元/股,市值超過1200億港元。

小小的盲盒,捧出一家市值千億港元公司的同時,也將餐飲、文旅、娛樂、家居、零售等不同的業態,捲入了這股抽取「驚喜」的潮流之中。

電影《阿甘正傳》裡,阿甘說:人生就像一盒口味各異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吃到的是什麼味道。對於年輕人來說,盲盒也是如此,充滿了未知,甚至,你已經不知道什麼它還可以裝進去什麼。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盲盒」已經成了頂流,不再限於抽取手辦的範疇,而是演變為一種新型的營銷方式,人人都想蹭上這個熱度。

出圈的盲盒

時至今日,盲盒已不再是僅限於泡泡瑪特或者潮玩領域的商品。無論在線上電商,還是線下的零售店面與商超,提升銷量的方式中,隨處皆可見盲盒的身影。加速裂變的「盲盒」,已經成為一種「網紅」營銷方式,滲透進了包括服裝、餐飲、旅遊、文創等各行各業之中。

今年12月,河南博物館推出了一款「失傳的寶物」文創盲盒產品,將一些文物元素置於土壤內,等待玩家進行挖掘。據燃財經了解,考古盲盒每天晚上八點會上新補貨預售,發貨時間為10-20天後,意味著即便消費者搶到了也得等待一段時間才能收到實物。但儘管如此,這款「考古盲盒」仍然成為河南博物館線上第一款賣脫銷的產品,銷量遠超其淘寶店內其他商品。

來源 / 河南博物院淘寶店 燃財經截圖

「『考古盲盒』實際上是『新瓶裝老酒』。」某博物館工作人員劉莫告訴燃財經,早在多年前,線下博物館們就開始出售一種「挖掘DIY」的益智類玩具,「考古盲盒與這些玩具大同小異,只不過用戶在外包裝上就能知道裡頭的小玩意是什麼。現在的盲盒形式,能滿足消費者的獵奇心理,也驅動了銷售。」

劉莫告訴燃財經,早在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出圈前,「文創+盲盒」就已經被驗證為是條行得通的路徑,各大景區爭相推出盲盒形式的文創產品,包括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青銅器盲盒、故宮博物館的宮廷寶貝和宮廷貓盲盒、三星堆博物館的祈福神官系列盲盒等。

「我們景區最近也計劃和第三方合作,推出一款盲盒系列產品。文創產品本來利潤就不低,但是不知名的景區帶貨能力還是欠缺,只能寄託於引進營銷新方式提高銷量,從而實現收入的增加。」

跨界盲盒早已遠不止文創領域。隨著盲盒經濟的持續火熱,各行業商家都在積極推進自家品牌的盲盒營銷,盲盒也不斷以新面孔出現在眾人眼前。

文具類商品早已引進了「盲盒營銷」。去年至今,晨光文具與Nanci、Tokidoki、海賊王、柯南等IP合作推出了多款聯名文具盲盒。

「一個紙盒裡裝著一根筆,在沒拆外包裝前不能知道筆的圖案。以『與子成說』系列為例,共有13款圖案,其中包括1個隱藏款和6對組合CP人物。」一位文具店老闆張茂告訴燃財經,購買這一系列產品的多為中小學生,他們之間還會相互交換重複款,有不少學生為了買到隱藏款「虞姬」人物,連續在他的店裡買了不下20個盲盒。

其他行業也不甘落後。百威的限量版盲盒啤酒、泡泡瑪特與德芙聯名的盲盒巧克力、麥當勞開心樂園餐的盲盒小黃人玩具、星巴克的聖誕派對小熊盲盒、瑞星咖啡鹿角杯附贈的代言人劉昊然盲盒,不一而足。

在盲盒經濟如火如荼之際,為了在市場紅利中分得一杯羹,商家關於「盲盒營銷」的想像力也在不斷突破上限,甚至生鮮盲盒和機票盲盒等前所未有的新商業模式也開始出現。

「買菜憑手氣」這句話聽起來天馬行空,但確實已有商家開始這樣營銷。據媒體報導,今年雙十一大促活動期間,南京菜場攤主王笑宇在線上平臺推出「菜場盲盒」。據攤主介紹,通過售賣豬肉、雞肉、牛肉、魚肉、蔬菜5種品類盲盒,每日最多收入可達四五百元。

而「機票盲盒」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了生鮮盲盒。今年的旅遊業在疫情期間受到重創後,各大航空公司就一直尋求新營銷模式以求自保,在「隨心飛」之後,機票盲盒就是它們想出的又一新招。

在剛結束不久的今年雙十二大促期間,4家航空公司扎堆京東推出各自的「機票盲盒」。分別是中國聯合航空的盲盒飛行家、南方航空的奇遇旅行、深圳航空的旅行盲盒和華夏航空的塔羅盲盒。消費者在購買航空公司的盲盒系列產品後,需自行選擇自己的出發地,航空公司則定期給消費者提供一些目的地供以選擇。與普通盲盒的一次性玩法不一樣,機票盲盒在有效期之內,可以給消費者多次選擇機會。

「盲盒+」模式已成一股風,從潮玩行業吹向大眾消費,盲盒的盒子裡,仿佛可以裝下萬物。

「盲盒就是『營銷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從事消費研究多年的向陽認為,盲盒早就不拘泥於一種潮流玩具形式,在資本佔領了盲盒經濟高地的同時,還有很多商家也來「蹭熱度」,將產品與盲盒掛鈎,以此為噱頭促銷。「盲盒作為一種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的,特別是年輕消費群體。」

Mob研究院《2020盲盒經濟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盲盒行業市場規模為74億元,預計2021年突破百億關口,2024年達300億元。

「網紅」和爆品常見,當年的網紅雪糕,以及「答案茶」、「景區摔碗酒」等層出不窮,但這些產品往往是「來去匆匆」,很快市場上就鮮有它們的聲音。但從2019年「盲盒元年」至今,盲盒的熱度還未消退,甚至有了「出圈」愈演愈烈的趨勢,因為背後有無數的年輕人是盲盒的擁躉。

為盲盒買單的年輕人

「在我『入坑』前,我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願意花幾十塊錢買一個小玩具,甚至還有人在閒魚上高價收『隱藏款』。」家住廣州的嘉怡說,自從有一次在商超裡看到盲盒自動售賣機,花了69元買了一個盲盒後,她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每個星期都會定期買一兩個盲盒「犒勞」自己,「打開盒子撕開塑料包裝的那瞬間,這種充滿神秘感和隨機性的體驗,太爽了。」

與嘉怡一樣耽於盲盒的消費者並不少,天貓2019年8月在ChinaJoy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近20萬消費者一年花2萬元集盲盒,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在購買盲盒上耗資百萬元。

在閒魚等二手平臺上,各種「稀缺品」盲盒,被真金白銀地「炒」出天價也不是新鮮事。在2019年,閒魚盲盒漲價榜首位的泡泡瑪特潘神聖誕隱藏款,就從59元一路上漲到了2350元,狂漲了39倍。

一個盲盒的售價,通常在49-79元之間,但是大量的消費者的復購行為,卻足以撐起一家像泡泡瑪特一樣千億港元市值的公司。「對於盲盒的爭議雖然很大,但是不可否認不少用戶已經習慣於購買盲盒產品。有數據顯示,泡泡瑪特會員的整體復購率在50%以上。」從事社會心理學研究的趙奇安告訴燃財經,一旦產品進入到消費者的「習慣區間」,便會提高其對產品的忠誠度。

買盲盒,確實是會「上癮」的。趙奇安用《上癮》這本書中提出的「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投入」的上癮模型,來解釋年輕用戶喜歡盲盒這種現象,在他看來,一個網紅產品往往具備「很好的觸發、易操作的行動、豐富的精神酬賞」這三點。

嘉怡告訴燃財經,她的第一個盲盒,就是因為在商超裡等人,偶然看到了盲盒自動售賣機,在無聊中決定去體驗一下才購買的。

現在的盲盒商家,基本都已建立了全面的銷售網絡以求觸及消費者。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已覆蓋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的136間零售店,以及62個城市的1001間創新機器人商店(自動售賣機),除了線下渠道,還有天貓旗艦店、移動APP等線上渠道。盲盒,已經隨處可見。

但對於所有的消費者而言,「拆盲盒」才是個刺激的過程。拆開它的短短一分鐘內,就能帶來期待、驚喜、拿不到隱藏款的失落這種種充滿不確定性的「精神酬賞」。

「驚喜和刺激體驗現在又被稱為『稀缺性體驗』,盲盒的不確定性就可以滿足年輕人這種體驗。」趙奇安說。他還認為,拆盲盒收穫的快樂是短暫的,但是成套發布的盲盒系列還會實現消費者的內部觸發,使消費者不斷投入。這就是類似於當年曾經風靡全國、掏空了無數孩子零花錢包的小浣熊乾脆麵「集卡」式收藏的需求。

21世紀初興起的盲盒,其起源可追溯到上個世紀來自日本的福袋和扭蛋。

20世紀初,日本百貨公司年末為了處理尾貨商品,對外銷售一款「福袋」產品,福袋中的商品總售價往往高於福袋售價,但是在打開福袋前,沒有人會知道裡面有什麼商品。

20世紀80年代,日本漫畫《筋肉人》被製作成動畫,日本萬代株式會社將動畫中超人角色與二者相結合,將角色人物製成橡皮模型置於扭蛋內推出,一經發售便掀起一股「扭蛋熱」。結合動漫IP的扭蛋成為了扭蛋營銷的新模式。

日本「扭蛋營銷」盛行的同時,中國大陸在嘗試一系列的「集卡營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小浣熊乾脆麵的「水滸傳108將集卡」。

「從收集的角度來說,集卡算得上是盲盒的早期產物。」向陽告訴燃財經,集卡和盲盒只不過集卡的內容主體是不同圖案的卡片,而盲盒所承載的則是潮流玩具,「當然盲盒的興起也和Sonny Angel、KAWS等系列潮流玩具的湧現有很大關係。」

其中,日本Dreams株式會社推出的Sonny Angel,堪稱潮玩盲盒的先鋒者。其產品裝在一個全密封的盒子中,除了常規造型產品外,玩家還會有機會抽到「神秘商品」。

實際上,泡泡瑪特也是最早引進Sonny Angel的代理公司。早年,泡泡瑪特還是一家時尚潮品零售公司而並非一家運營IP的潮流文化娛樂公司,店鋪裡售賣很多品類的潮流商品,其中Sonny Angel便展現出其超強的銷售能力。

來源 / Sonny Angel旗艦店

泡泡瑪特在新三板掛牌期間發布的2016年度財報顯示,「以『Sonny Angel』為代表的潮流玩具類產品在近兩年內迎來了高速增長,僅『Sonny Angel』一款產品的月銷售額就近三百萬元。」泡泡瑪特2016年收入為八千多萬元,據此粗略統計,Sonny Angel的銷售額可佔到泡泡瑪特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集卡式的營銷就意味著,集不齊一套盲盒,就需要重複購買。尤其是拆盲盒的不確定性和隱藏款出現的極小概率,就更加刺激人去再度下注「賭手氣」,這就是「賭徒心理」。

當普通的購買仍舊無法滿足「集卡」的收藏需求時,溢價的交換就應運而生。閒魚等二手平臺上,隨處可見求稀缺盲盒和出手二手盲盒產品的用戶。

溢價空間帶來的真金白銀的刺激,也讓這場由「收藏」開啟的交易,迅速向火爆的投機遊戲轉變。

「炒盲盒」開啟了95後和00後的資本教育。大批的散戶也開始加入「買盲盒」的大軍,不惜一擲千金。其中,仍然是年輕人為主。

根據閒魚日前公布的數據,在其上有超44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11月閒置盲盒交易額超過了1.2億元,部分閒魚頭部潮玩玩家年入已經超過了200萬元。而二手盲盒受眾的年齡段集中在18-35歲,其中25歲以下玩家比重佔四成。

除了潮玩,市面上其他盲盒營銷的產品大多也是由年輕人買單。趙奇安認為,這是由於年輕人往往更願嘗試新事物,所以相較於其他年齡層群體,年輕人更容易做出購買行動。

用盲盒來「割韭菜」的商戶也悄然出現。「盲盒比大降價還容易清庫存。」張茂告訴燃財經。作為文具零售商,受疫情停課影響,他年前進的貨沒賣出去,堆滿了庫房。張茂在下半年開學時將積壓的存貨打折促銷,但是銷量並不好。他留意到店裡盲盒產品賣得是最好的,因此也改變了策略,將庫存商品自己做成「文具盲盒」進行銷售。

「包裝我也沒準備,就用包裝紙裹著,隨機放幾樣文具。」張茂把每份盲盒定價為9.9元,結果第一次準備的10個盲盒不到一天就全賣完了。於是當晚,嘗到盲盒營銷甜頭的張茂與家人連夜又包裝了百餘個盲盒。

盲盒會是一個大風口嗎?

出了圈的盲盒,能成為新的風口嗎?換句話說,它能否將泡泡瑪特的成功,複製到其他的行業嗎?

新消費行業投資分析師顧宏堅定地認為,年輕人不會為所有盲盒產品買單。在他看來,盲盒營銷屬於新事物,可新鮮感會逐漸減弱,年輕群體的消費觀念也會隨之發生轉變,沒有實質內容的盲盒產品只會銷聲匿跡。

一度在網絡上火熱的生鮮盲盒,已經漸漸沉寂。盲盒的概念是利用了用戶的好奇心,但這終歸也只是衝動消費。一旦用戶的新鮮感褪去,它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盲盒營銷的走紅,在潮玩、文創產品和知名品牌上體現得尤為突出,因為它們自帶的就是IP效應。

無論是當年的筋肉人扭蛋、乾脆麵的水滸傳人物「集卡」,還是泡泡瑪特一炮而紅的Molly,起家的基礎和核心,始終是其IP資產。

「無論盲盒再火,都擺脫不掉盲盒行業是個低存量市場這個事實。」顧宏告訴燃財經,無論是從扭蛋到抽盲盒,亦或是從集卡到集盲盒,都無法脫離「內容」這一核心,「沒有核心內容,單靠『驚喜』、『收集』、『社交』,還不足以長期抓住用戶的心。沒有內容創造支撐的盲盒,風頭一過,便會消失於市場中。」

「我也不是什麼盲盒都會入手,我只對特定的IP感興趣。」大四學生郭冉告訴燃財經,她最喜歡Bobo&Coco小玩偶,除了買Bobo&Coco的盲盒,還會買它的大手辦,甚至還會在閒魚上高價收特定款產品。之前為收一個隱藏款盲盒,她花了800元。但不感興趣的IP盲盒,再價廉物美,她也無法動心。

來源 / 受訪者提供

向陽也認為,目前跟風進行盲盒營銷的品牌,大多並沒有自己的內容為基礎,所銷售的盲盒產品多與熱門IP聯名合作生產,「盲盒營銷下的商品與普通商品相比存在一定的溢價,倘若盲盒的概念熱度散去,消費者對於盲盒商品也會慎重選擇。」

盲盒成為商家「投機」營銷的工具,問題也就紛至沓來。在故宮淘寶頁面的商品評論中,也曾經出現對質量不滿和「割韭菜」的吐槽聲音。

張茂的「清庫存」行動也只進行了一半。當被問到現在的銷量時,他擺了擺手:「之前每天都能賣出十來個,但是不到半個月,就一個都賣不動了,現在還有二三十份在樓上堆著,放在收銀臺的5份盲盒這一周才賣出一個。」

「IP+盲盒」是泡泡瑪特得以突圍的法寶。其財報數據顯示,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盲盒產品銷售產生的收益分別為0.91億元、3.6億元、13.6億元和6.89億元,分別佔同期公司總收益的57.8%、69.9%、80.7%和84.2%。Molly和Pucky是泡泡瑪特的「重磅IP」,它們在2019年,貢獻了泡泡瑪特總收益的45.8%。

IP與盲盒之間的關係,並非是盲盒帶動了IP,而是IP的存在,拉動了盲盒的銷量。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必然也深諳其義,多次在接受採訪時,他都提及,「盲盒只是潮玩銷售錦上添花一種方式」、「盲盒是潮玩一種售賣形式」、「『驚喜感』從來不是盲盒最重要的價值,核心仍是盒子裡的內容」。

但是,喊出「成為下一個迪士尼」的公司有很多,可市場上至今還沒有誰能對迪士尼造成實質性威脅。因為迪士尼作為一個娛樂商業帝國,其背後是上百年的IP內容沉澱。但內容IP的創造力,並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做到這樣長期的延續。

單一的自有IP,也不足以支撐起泡泡瑪特的運營。根據招股書,其自有IP的收益貢獻率,也從2017年的89.3%下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40.9%。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運營了93個IP,其中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和56個非獨家IP。

但盲盒市場沒有門檻。擁有IP資產的企業,都可以成為泡泡瑪特的競爭對手。

佔據IP的優勢,潮玩行業仍然是盲盒的主要戰場。潮玩市場一直被認為是個低存量高增長的市場,且市場份額集中度較低,泡泡瑪特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零售價計算,2019年中國潮玩零售行業CR5的市場份額只有22.8%,而市場排名第一的泡泡瑪特僅佔市場份額的8.5%。

目前,在這條賽道上,IP小站、十二棟文化、酷樂潮玩等品牌,以及名創優品,都集中在了這條賽道上。在這個領域內,大量資本蜂擁而至,想乘這個市場還未形成巨頭壟斷時,迅速跑馬圈地。

但它們寄予熱望的年輕人們,並沒有對某一個「盲盒」商家的真正忠誠度。他們在乎的,並不是這個盲盒是來自於泡泡瑪特,還是名創優品。他們打開盒子那一剎那的驚喜,只來自於他們想要的IP。

盲盒的下一站,仍然在探索中流浪。王寧曾透露,他也計劃,將泡泡瑪特從一間潮流玩具公司打造成一間潮流文化公司。

閒魚上的二手盲盒交易仍然火爆,但那是只屬於盲盒「投機者」的狂歡。「只有遇到戳我心窩的IP,我才會去買。」郭冉說。

文章來源:燃財經

圖片來源於官方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投稿、商務合作請投遞:qidian@ifeng.com

相關焦點

  • 沒想到,盲盒也成了頂流
    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盲盒已經超出了潮玩範疇,成為可以「炒」出超正常價格的緊俏貨。一個原價幾十元的限量版盲盒,溢價到上千元,也不罕見。因為無數年輕人耽於盲盒,他們的熱愛與沉溺,也形成了一股風潮,盲盒從潮玩領域逐漸出圈,蔓延到整個大眾消費領域,毫不誇張的說,現在已經是一個「萬物皆可盲盒」的年代了。在星巴克的店面裡,不只有「氣氛組」,還有隨處可見的搖晃和捏盲盒的年輕人。
  • 「泡泡瑪特」盲盒上市,下一個中國迪士尼要誕生?
    買盲盒最大的樂趣,就在於拆開盒子的那一瞬間,對於未知的期待得到了極大地滿足。網上有這樣一句梗「明天就像是盒子裡的泡泡瑪特,什麼款式,充滿期待」。一般一個系列的盲盒,有普通款和隱藏款組成。當然每一個隱藏款的背後都有無數個重複的普通款被扔在一邊。
  • 觀察+|盲盒可能是下一個孵化IP的新渠道
    在代理Molly之前,甚至連做盲盒產品的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也對潮玩一無所知。在拿下Molly的獨家版權後,「小女孩」開始慢慢「長大」,成為時下最火的國內潮玩icon。相比目前的IP孵化渠道,傳統有影響力的渠道基本上都被佔完坑了。再想通過抖音,做出像「一禪小和尚」那樣的超級網紅,難度很大。對於很多潛力IP來說,盲盒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孵化的新渠道。
  • 盲盒式魔力:能讓年輕人砸下一個首付?
    其中最引人入坑的就是這個隱藏款。一般的盲盒愛好者,隨性地買一個售價幾十元的盲盒,收到哪一隻都可以獲得等值的快樂。這些「盲盒成癮症」患者,每出新款必買,有套裝就必集齊,如果始終抽不到隱藏版,就去翻閱各種玩家聚集區求購,不管是多高的價格,都要收入囊中。周大圓在交換盲盒時結識的一個朋友,前前後後在盲盒上砸的錢,幾乎足夠在三四線城市買下一套小房子,至少首付是夠了。
  • 陰雨天帶火歐美家庭必備神器 它會是下一個消費新風口嗎?
    正如當年電飯煲的普及,成為中國家電消費升級的一面旗幟;今天在新一輪消費升級下,乾衣機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消費新風口?中國民生銀行民營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立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中等收入人群的規模和消費能力的提高對包括乾衣機在內的家電消費升級是一個利好。如果中國人的人均收入水平持續提高,住房面積增加,加之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對高耗能的乾衣機產品需求肯定會繼續上升。
  • 盲盒經濟盛行,買盲盒的是一種賭博心理嗎?
    有網友應用物理判斷是不是賭博心理很簡單,如果東西不在盲盒裡,而是擺在外面賣,你還會買嗎?會熱衷嗎?會上癮嗎?如果你覺得吸引力下降了,那支撐你購買的就是你的賭博心理。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但盲盒經濟盛行,表明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人對這類產品有興趣,且具有相應的購買能力。因為盲盒裡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這讓某些人動了心思,吸引那些原本不太注意或是只是偶爾買的人過來買。和普通商品相比,盲盒這種售賣方式完全抓住了眾人的心理。新穎是一方面,它滿足了人的好奇心和某些人的賭博心理。再配上一些成功的營銷策劃,把人氣搞起來,從而提升購買力。
  • 花3元買一個快遞盲盒可抽手機 靠譜嗎?
    日前,重慶網友在論壇爆料有人在網上賣快遞盲盒,最低3元包郵,盒子裡可能裝有手機等貴重物品。賣家描述,他們所賣的快遞盲盒都是快遞丟件或無人認領、收件人不要的快遞。這些快遞盲盒真的是快遞丟失件或無人認領件嗎?
  • 人生就像盲盒,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會不會是隱藏款
    一開始,我覺得人家是不是拍錯了,為什麼一個用硬紙板加上幾個小玩意組合成的小盒子,居然會有買家來買,但是女兒和買家聊了幾句之後,發現還真的是一個小買家,聊完後又多拍了兩款。女兒喜歡做盲盒之前,是熱衷拆盲盒。每次經過文具店都會買1個回家拆,買著買著就自己做起來了,還說「媽媽,我現在看到一款盲盒,我就可以自己做。
  • 喜歡盲盒嗎?喜歡魏無羨嗎?不如一起做一個魏無羨盲盒吧
    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款盲盒就是囡茜系列盲盒,人偶憨態可掬,臉上那圓圓的「鼻涕泡」更是精髓。除了喜歡囡茜系列盲盒之外,我還很喜歡《魔道祖師》中的魏無羨,那麼結合兩種元素自己動手做一個魏無羨盲盒吧!這裡就以囡茜盲盒的造型為例,在其中添加魏無羨元素。臉上的「鼻涕泡」可以不使用囡茜的藍色泡泡,替換成紫色,顯現出少年時的魏無羨,是蓮花塢的一員。
  • 網紅「盲盒」泡泡瑪特赴港上市!萬物皆可「盲盒」,你入坑了嗎?
    從十年前「盲盒」橫空出世,到如今盲盒、福袋、盲選的潮流充斥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如火如荼的盲盒文化,你也入坑了嗎?  盲盒為啥能如此吸引人? 「樣子可愛啊,越看越可愛,就想買回家。」顧客小玲說,她一開始只是想買一個可愛的娃娃,不知不覺就買了一堆回家。「臥室裡已經買了兩排透明置物櫃,專門放抽到的娃娃。」  盲盒愛好者,每年花費要上萬  資深盲盒愛好者欣欣告訴記者,她從2012年最早接觸盲盒至今已經有8年了,買了有上千個不止,每年花費上萬元。
  • 盲盒詐騙來襲,你「中招」了嗎?
    電影《阿甘正傳》裡一句著名的臺詞說道:「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 在今天,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盲盒」——雖然人們都知道整個系列的絕大多數款式,但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會擁有哪一款。
  • 「盲盒老大」泡泡瑪特連虧三年 一個Molly夠嗎?
    運營Molly等多個IP,引入「盲盒」玩法,轉型翻身的泡泡瑪特,於今年6月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2017年-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淨利潤翻了289倍,業績可謂爆發式增長。這一次,它會重新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嗎?
  • 新風系統竟然加重室內汙染!新風系統的二次汙染你知道嗎?
    現在的科技是越來越發達,認為對於室內空氣的環保要求類是越來越高,室外的空氣汙染嚴重,但是我們想保證家裡的氣空氣新鮮,很多人都會買一些新風系統。但是你知道嗎?系統系統會產生二次汙染,不僅不會幫助我們清潔室內的的空氣,而且還會加重悶室內汙染,造成我們人類的二次汙染。
  • 毛利率超55% 賣盲盒是一門好生意嗎
    而熟悉資本市場人士對河南商報記者表示,這應當是謀求在香港或者美國上市的「前兆」:泡泡瑪特從2018年開始業績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公司電商、線下店面銷售、機器人商店銷售迅速增長。公司銷售毛利率超過55%,這個數字在批發零售行業中並不尋常。
  • 買菜買機票也能玩盲盒?——歡迎來到盲盒的世界
    原話是,人生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現在是,人生就是一盒盲盒,你永遠都不知道會抽中什麼。害,還不是因為現在的盲盒市場太火爆!盲盒作為當今炙手可熱的玩具,已經逐漸從一個簡單的潮玩,轉變成現代人的「主流娛樂」和「社交工具」,如果你也玩盲盒,那我們就是好朋友!如果你不太清楚盲盒是什麼,那嚯小二給大家說一下。
  • 通風好的房子,還需要安裝新風系統嗎?
    通常買房時很多家庭會選擇南北通透的戶型,那麼,通風性好的房子就可以保證室內空氣潔淨健康了嗎?通風好的房子就可以不用安裝新風系統了嗎?而新風系統,可以保障不開窗,室內有充足的新鮮空氣。新風系統安裝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新風系統的安裝大概1~2天可以解決,快的話幾小時,取決於房間大小,管道長短,打孔多少。新房子如果打孔的話,最好提前與物業確認是否可行,是否影響到承重牆的安全性。
  • 「我發誓,這是我買的最後一個盲盒」
    據泡泡瑪特官方說法,Molly系列盲盒的隱藏款抽中概率為1/144,按理論來講,玩家至少需要花費8496元才能買到一個隱藏款。隱藏款是更為稀有的設計款,抽中它像是一種賭博,「我發誓,這是我買的最後一個盲盒。」
  • 「窮玩車富玩表,土豪跟著盲盒跑」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哪種口味。」電影《阿甘正傳》裡的這句臺詞,是對盲盒的最好詮釋。盲盒裡裝的是一系列表情呆萌、設計時尚的潮流人偶玩具,由於盒子上沒有顯示,人們開盒前不知道自己會買到什麼。
  • 盲盒當道,韭菜橫行
    這種所謂的幸運盒子網上都有賣,線下也有自動售貨機,價格在十幾塊到幾十不等。今年上半年的時候這玩意特別火,原因很簡單,在家無聊得找點樂子。所以疫情期間裸聊詐騙也十分高發,都是一個理。不就是盲盒嗎?等我關掉視頻一回味,誒,這不就是沒有IP的盲盒嗎?不過這種套路居多的玩法,註定是不會長久的,不像盲盒,只要祖國大地上還有青少年 韭菜 的存在,盲盒這門生意就一定不會消失。
  • 什麼是「頂流」?
    起初,「頂流」還只是當紅藝人的專屬,他們自帶數量龐大的粉絲群體,粉絲的消費力也讓他們的商業價值不斷增長。而在當下,「頂流」變成了一個前綴,藝人、網紅、劇集綜藝甚至是虛擬的形象都可獲得。流量關聯著轉化、商業變現,因此,「頂流」概念更加泛化,其對應著的內涵、行業價值也早已隨之發生改變。